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工業設計怎麼提高經濟發展

工業設計怎麼提高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2-07-02 02:37:13

❶ 工業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

大家都知道是工業設計很強的學校。
其實每個學校的專業都有好有壞,不能一概而論。
其實你可以想一想這些問題:
1、許多人都在由於是選擇名校還是選擇專業突出的學校。
其實很多學校的某些專業其實是非常好的,但是學校整體不一定是最出名的,這就要看看你自己的擇校心理。是比較喜歡專業好的還是想感受一下名校的氛圍。
2、其實 好的學校和一般的學校的差距 平心而論,我覺得非常大。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還有教學的內容的新穎程度。其實國內的設計教育的體制就是由那麼幾個名校總結出來的,其他學校都來借鑒。所以可想而知,中國的設計教育跟發達國家比才剛剛起步,都是沿用的國外的教育體制,然後普通的學校在沿用國內優秀的教育體制,這樣下來,普通的學校的教學信息就明顯的要落後於時代很久很久。這點,在我跟我的朋友交流的時候深切體會到。朋友在普通的藝術大學,那種氛圍是跟我們這邊沒有辦法比的,查很多。
3、我的學校就是綜合大學,我覺得我的這個選擇沒有錯。綜合大學可以給你更多校園的感覺,同時4年時間你有機會結出更多方面的人和知識,比如選修別的學院的課程,讓自己可以經常換角度去思考問題,這對涉及人員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僅僅固守在藝術的領域,需要多個學科交叉互補。
4、對於專業美院,我認為,像央美 清華 國美 這些名牌的美院的藝術氣息是很令人羨慕的。這是別的地方不能比的,在裡面你應該很有創作的慾望。但是可能相對就會比較局限思維。但是對於美院那種氛圍我至今還是很羨慕的,那種空氣的感覺好像都能給人靈感~呵呵~
5最後想說的就是,還是一句不是廢話的廢話,說實在的,看看這幾年獲國際大獎的中國學生,其實每個學校的都有,學習環境固然很重要不能否認,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是金子的確哪裡都能發光。
但是大家都還是希望有一個更好的環境來培養自己,這點沒錯。我想說的就是,在盡自己努力的前提下,盡量的爭取更好的環境。
如果萬一感覺高考不如意,也千萬不要氣餒。因為上了大學的人才會明白,這真的真的真的只是一個開始,真的。跟以後的挫折和挑戰相比,高考,真得不算什麼。這是過來人說的風涼話~呵呵~
相對來說我覺得工業產品設計需要積累的時間長,早期最好能到一個生產製造企業里待兩年(這樣就有可能要在犄角旮旯的地方待一陣子,而且開始收入不高),熟悉製造工藝,熟悉生產結構,這樣要比直接進設計公司做產品設計來的更好。現在產品設計公司很多,就業倒是不難,做好了難,我比較傾向於做結構設計,外觀設計怎麼說呢,客戶不一定認同你的創意,時間長了,很胸悶。
環境設計專業性比工設來的強,工設專業很多人畢業後除了做產品設計,也有去做平面設計(廣告,UI)或是環境設計的。如果你真是喜歡環境設計的,那就選這個專業吧,就業挺容易的。
不過,不管念啥,軟體一定要學好,操作的不僅是熟練的問題,最好能精通某一方面,比如渲染或是建模,將來就業,基本就要靠這一兩項絕招來吃飯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還是那句話,一直相信自己,一直堅持不放棄,總會成功的,高考只是一個起點。

❷ 工業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向

工業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向: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不僅在物質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精神上也有了明顯的改善。豐富多樣的工業產品日益增多,滿足了人們正常生活的需要。但工業設計在中國的發展還處在萌芽階段。下面我結合時下一些熱門話題談談對中國工業設計發展趨勢的看法。
一、綠色設計
進入21世紀,因世界各國政府對環境問題的重視,有關環境保護法規的建立,企業間的競爭,使得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綠色設計」潮流逐步有了現實意義。基於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和了解,人們已從20世紀60年代的過於激進的「綠色運動」,發展到現今相對成熟的「綠色消費」行為,這為「綠色設計」帶來了新的契機。「綠色設計」著眼於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關系,在設計過程的每一個決策中都充分考慮到環境效益,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對工業設計而言,綠色設計的核心是「3R」即Rece、Recycle 和Reuse,不僅要盡量減少物質和能量的消耗、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而且要使產品及零部件能夠方便地分類回收並再生循環或重新利用。
綠色設計不僅是一種技術層面的考慮,更重要的是一種觀念上的變革,要求設計師放棄那種過分強調產品在外觀上標新立異的做法,而將重點放在真正意義上的創新上面,以一種更為負責的方法創造產品的形態。「綠色設計」今後的發展趨勢有以下幾點:
使用人造材料來代替天然的材料,以保護我國的自然資源;2.把懷舊的簡潔的風格和「高科技」相結合,使用戶感到產品是可親的、溫暖的;3.實用且節能;4.強調使用材料的經濟性,摒棄無用的功能和純裝飾的樣式,創造形象生動的造型,回歸經典的簡潔;5.產品與服務的非物質化;6.組合設計和循環設計。
為此,我國應該對傳統工業產品開發設計的理論與方法進行改革與創新。設計既要滿足人們的需求和解決問題,又要節能環保。同時還要出台一些相關政策來鼓勵工業設計師多設計一些綠色設計的產品。
二、傳統美學文化在工業設計上的繼承及發展綠色設計是當今時代的大趨勢,傳統文化在工業設計上繼承及發展也不能不提,當今的世界是個多元化的世界。張揚個性,傳承文化,讓世界認識中國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在這方面做得還很不夠。
進入20 世紀,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們開始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反思,並很大程度上調整了以前對傳統文化的看法。但是,這種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艱難的過程中前進。有前進,有障礙,有時甚至還會倒退。對待傳統文化的處理方面,一些發達
國家的做法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地處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國家在設計領域中崛起,並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形成了十分廣泛的斯堪的納維亞的風格。這種風格與藝術裝飾風格、流線型風格等追求時尚和商業價值的形式主義不同,它不是一種流行的時尚,而是以特定的文化背景為基礎的設計態度的一貫體現。這些國家的具體條件不盡相同,因而在設計上也有所差異,形成了「瑞典現代風格」 、「丹麥現代風格」等流派。
但總體來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的設計風格有著強烈的共性,它體現了這些國家多樣化的文化、政治、語言、傳統的融合,以及對於形式和裝飾的剋制,對於傳統的尊重,在形式與功能上的一致和對於自然材料的欣賞等。斯堪的納維亞風格既注意產品的實用功能,又強調設計中的人文因素,避免過於刻板和嚴酷的幾何形式,從而產生了一種富於「人情味」的現代美學,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日本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日本設計在處理傳統與現在的關系中採取了所謂的「雙軌制」。一方面,在服裝、傢具、室內設計、手工藝品等設計領域保持傳統風格的延續性;另一方面,在高科技的設計領域則按現代經濟發展的需求進行設計。這些設計在形式上與傳統沒有直接聯系,但設計的基本思維還是受到傳統美學觀念的影響,如小型化、多功能及對細節的關注等。這種「雙軌制」,使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得以發揚光大,並產生了一些優秀的作品。無論是手工藝和功能主義融合在一起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還是「雙軌制」的日本,都是在借鑒了國外優秀理念的基礎上對本國的傳統美學和手工藝進一步發展和繼承,這些做法對我國的工業設計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三、未來中國工業設計發展趨勢繼承、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國今後工業設計發展的必由之路。1.繼承是必要的。主要是中國傳統美學中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反映了藝術內在的本質和規律。
如:「大象無形,大音稀聲」,道德經關於形態的釋疑與樸素設計觀建立;「形隨功能,形隨形」的形態觀衍變過程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沉厚內斂、無中生有、氣韻生動」的中國傳統藝術哲學,使基於中國哲學思想的形態觀建立成為可能。這些都是我國傳統美學的精華,是應該繼承的。同時,中國傳統文化又有其時代局限性,所以,繼承必須是發展的、批判的,要給傳統文化賦予生命。
2.要借鑒一些國外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如:「點、線、面」的元素分析法為科學分析「形態」與「美」開創了可鑒的先例;黃金分割律與圓極限的對稱和諧在數理領域內對美學研究形成支撐;設計的生產性與實用性需求使尺度與美之間的距離縮短,數理學科與藝術學科的關聯成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由工藝美術運動發端,經歷功能主義、現代與後現代主義,再到現今的人機工程學、感性工學等多元化設計科學研究趨勢,為分析「形態的動因與動量」提供了歷史性的開題依據。這些都是西方美學的傳統理念,我們要吸收其精華來豐富我們的傳統美學和理念,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工業設計道路,來推動我國的工業設計的發展。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積淀,而且文化形式豐富多樣,這對工業設計事業來說是巨大的寶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這一代人要合理地開發這筆寶貴的財富,走出一條繼承、借鑒與創新、可持續發展的設計之路,這才是我國工業設計發展的正確方向。

❸ 工業設計怎樣促進經濟發展

杭州良宇工業設計公司工業設計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產品競爭力提升品牌價值理念切合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大趨勢。世界經濟轉型期工業設計公司肩負著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轉變「世界工廠」角色、實現經濟結構升級、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擴大國際影響力的重擔。

❹ 為什麼說工業設計具有經濟特徵

首先應該是和人的需求有關。(可以參考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當經濟水平較低時,人們是低級需求,滿足基本生活即可,所以也不太重視設計的附加值。當經濟水平提高時,人們會尋求高級需求,希望得到個性的,審美的需求。這時候,設計是最好的創造附加值的手段。
設計也是作為經濟發展戰略而存在的。戰後的德國、日本都是依靠工業設計作為工業發展的重要輔助手段來幫助經濟穩定快速的增長,成為工業品強國。
設計也是一種經濟管理手段。通過設計樹立企業文化,加強員工凝聚力;對外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設計也可以建立品牌識別性,讓大眾印象深刻。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戰略性的指導,在每個環節都導入工業設計。

❺ 為什麼說工業設計能促進經濟發展

工業設計可以創造個性產品、品牌,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設計更多新穎的事物,不斷進步與發展,慢慢的就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❻ 工業設計提高附加值

創意策劃設計,終極目標為了滿足消費者情感需求。良宇工業設計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產品競爭力提升品牌價值。即工業設計滿足消費者心理情感提升品牌價值實現提高附加值。【智+附加值】中小企業價值倍增計劃。

❼ 工業設計對推動工業經濟的發展有何作用

本世紀七十年代轟動整個世界的經濟事件,就是日本經濟的騰飛。而日本能夠與美國、歐洲經濟相抗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日本政府從五十年代引入工業設計之後,始終把工業設計現代化作為日本經濟發展的戰略導向和基本國策。國際經濟界一致認為:「日本經濟力=設計力」。
一、工業設計成為企業競爭的重要手段
企業能否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取決於該企業的商品力、銷售力和形象力水平。企業在不同時期、不同市場時這三力的作用各有主次。1945年至1955年,二戰剛剛結束,戰後復興,商品奇缺,企業只要推出品質優良、價格便宜的商品就一定會非常暢銷,這是單靠「商品力」一軸指向的時代。到了1965年,由於大量商品出現,企業單靠物美價廉也無法立足,市場不再取決於企業,而是取決於用戶了,賣方市場變為了買方市場,還要配合推銷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這是依靠「商品力」和「銷售力』』二軸指向的時代;而現代企業所面對的是一個分分秒秒都在變動的時代,顧客、競爭與變化成為企業的生存法則,由於市場、信息、容量和競爭力的變化使產品和技術壽命周期不斷縮短,單純的質量因素已不足以決定市場局面和企業生命,品牌形象、企業形象利益成為企業生命新的決定性因素。現代企業的經營力量(即企業力)除了「商品力」「銷售力」之外,形象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以產品設計、形象設計、環境設計及設計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工業設計則使這三力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合力,把企業和社會、企業和市場、企業和職工緊密地、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現代工業設計是企業科學技術生產力和商品競爭市場之間決定性的中介導向環節。現代工業設計經過開發性的重新組合,少投入甚至不增加投入,全方位和深層次地開發和更新現有生產力,或者挖掘現有生產力的潛力,或者改造現有生產力的結構,從而開發多性能、多用途、多樣化的系列性產品,大幅度地提高生產能力和經濟效益所以只有設計領先者,才能贏得市場。
二、工業設計在未來競爭中的重要意義
1.設計是競爭的中心
在很多領域,作為能夠支持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巴經存在,藉助於信息時代的產業化發展,通過交通和通訊,可以使地球變小,人們之間的距離縮短(就象牛活在一個村莊里一樣),每一個人都可以隨時與他人取得聯系,新技術能很快傳播並為人所用,成為人類社會的共有財富,各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是設計的競爭。成功的企業,不一定就是最新技術的發現者和研製者,而是將產品迅速投入市場的強者。
正如美國前總統布希所說:倘若美國打算保持和加強自己在競爭中的地位,我們不僅必須不斷發展新技術,而且必須學會不斷將這些新技術有效地轉變為商品。並且進一步指出:今後十年推動經濟增長的大多數技術已經存在,需要工業設計促進其轉化為適銷產品和服務的可能性。對於已經建立的全新工業來說,雖然發現突破是重要的,但是開發已有技術,擴大和建立市場來改善工業行為,同樣具有重要意義。企業在這方面若不予以加強,就不能把他們的技術優勢轉化為技術領先地位。
另一方面從商品在產品壽命周期和技術壽命周期的結果看,技術壽命周期長於產品壽命周期,但由於市場、信息、容量、競爭力變化使產品和技術的壽命周期不斷縮短。除此之外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也使設計越來越重要,同時,難度也越來越大,設計幾乎成了企業發展的瓶頸。
2.工業設計是一本萬利的事
在利用現有設備,大體消耗同樣的能源、材料、人工、運輸等成本費的前提下,優良的設計可以取得很高的經濟效益。工業設計是一種高智力的投入,依靠工業設計觀念與方法具有調查深入准確及綜合、判斷、決策並達到目的的能力,從而實現效益。因此對資金的積累也是大有稗益的
3.設計創造了更合理的生活環境
世界發達國家在經歷了「傳統階段」、「起飛階段」、「成熟階段」後,已轉入「追求生活質量階段」。從追求個人財富數量逐漸轉變為追求環境舒適、節奏宜人和生活豐富多彩等質量指標。個人價值的觀念和企業的經濟成本已不是一回事。
世界發達國家在經歷了「傳統階段」、「起飛階段」、「成熟階段」後,已轉入「追求生活質量階段」。從追求個人財富數量逐漸轉變為追求環境舒適、節奏宜人和生活豐富多彩等質量指標。個人價值的觀念和企業的經濟成本已不是一回事。

❽ 日本工業設計為何能在戰後崛起它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二戰以後,日本迅速崛起,工業設計在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90年代日本進入了十年經濟衰退後,工業設計對經濟的轉型升級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國要實現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還需努力提高我國的工業設計水平.日本的經驗帶給我們的啟示包括:第一,政府應發揮積極的干預和引導作用促進我國工業設計的發展.第二,行業協會應發揮好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作用,積極推動工業設計為經濟結構調整服務.第三,應大力提高我國高等教育中工業設計專業教育質量和水平.
(世經評論·北京)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工業設計已經成為一個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根本戰略和有效手段,在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事實證明,在國際市場上,國家間競爭已經從價格競爭、產品質量競爭轉向工業設計上的競爭.深入地研究日本工業設計從無到有的發展及其對日本經濟發展的影響,對提高我國工業設計水平,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成為世界貿易強國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工業設計對日本經濟發展的作用
所謂工業設計,從廣義上說,是指"為了達到某一特定目的,從構思到建立一個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並且用明確的手段表示出來的系列行為",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現代化手段進行生產和服務的設計過程".從狹義的角度來看,產品設計是工業設計的核心,主要是指對於那些與人的衣、食、住、行、用相關的產品,就其功能、材料、構造、工藝、形態、色彩、表面處理、裝飾等各種因素,從社會、經濟、技術的角度進行的綜合設計.
二戰以後,日本迅速崛起,很快趕上和超過了許多發達國家,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和貿易強國.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時間內,日本取得如此顯著的進步,除了其他因素外,工業設計在其中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90年代日本進入了十年經濟衰退後,工業設計對經濟的轉型升級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日本工業設計的發展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日本的民用工業和工業設計並不發達,貿易中以代加工為主,設計方面則直接模仿歐美的樣本.這時日本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工業特色和貿易規則."價廉質次"是日本在對外貿易中給人的最直接印象.
(一)日本工業設計發展的萌芽階段
從1945-1952年是日本工業的恢復時期,也是日本工業設計的萌芽階段.戰後,由於受到戰爭的嚴重破壞,工業中的大部分設備已不能使用,其餘設備也陳舊不堪,生產總值只有戰前的30%.這期間日本的工業設計和對外貿易尚處於啟蒙階段,優秀的產品不多.許多產品是由工程師而不是專業的設計師設計的,產品功能方面的需求考慮得較多,而外形、顏色、材質等方面考慮欠缺."日本造"在世界貿易中基本沒有立足之地.
這時,日本政府深深意識到要發展經濟,必須要重視工業設計.一方面要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企業及全民的工業設計意識,另一方面要向傑出的設計師學習,從優秀的設計國度汲取設計思想.1951年,日本將工業設計正式引進高等教育,成立了千葉大學工業設計系,並且在日本藝術大學開設了工業設計課程,從而提高了設計的層次與實用性;在1952年.日本成立了工業設計協會(JIDA),研究方向從一開始就緊跟形勢與潮流,將日本設計界和社會的發展緊密地結合起來.
此外在1951年,日本政府邀請了美國最著名的工業設計大師雷蒙德·羅維訪問日本.作為第一位訪日的設計大師,雷蒙德·羅維不僅給日本帶來了工業設計課程,還將當時世界上最新的工業設計理論、技術和設計狀況介紹給了日本,並親自動手為日本公司設計了著名的"和平"牌香煙的包裝.羅維的訪日極大地帶動了日本設計業的發展,推進了日本工業設計發展的進程.
(二)日本工業設計的起步階段
1953-1960年這一時期,是日本工業設計的起步階段,工業設計的發展帶動了經濟與貿易的持續發展.從50年代中葉起,由日本政府和商業財團提供經濟資助,每年派送學生赴美國和西歐學習工業設計,搜集歐美的設計經驗,並將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帶回.這一時期日本的工業設計注重生產線設計的批量化和規范化,使得電視機、汽車、摩托車、家用電器等工業產品產量激增.到1960年,日本的電視機產量已經達到257萬台,居世界第二;摩托車149萬台,居世界第一.此時的"日本造"雖具有明顯的模仿痕跡,但通過低廉的價格迅速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對外貿易額有了巨大的增長,日本成為貿易大國.
50年代末,世界設計會議的召開成為日本工業設計全面發展的契機,日本的工業設計進入到一個全盛時期.1957年,日本通產省建立了"良好設計選擇系統"以及優秀產品的證書"G級"標記等,用以保護好的設計和防止發明被仿冒及專利的被侵犯;隨後日本通產省又發表了"時代的變化對設計政策的影響"一文,表明了政府在這個非常時期對設計的重視;成立了日本GK(日本設計佳作獎)工業設計組織;加入了國際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ICSID).日本的很多大公司積極配合政府的行動,紛紛成立自己的設計部門、產品開發部門,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產品的工業設計,由原來的模仿為主轉變為獨立創造、具有特色為主.不僅將日本的民族文化運用到工業設計中,融入到高科技產品之中,而且很重視歐美等工業設計大國常常忽視的地方,無微不至,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形成了日本現代設計、現代製造、現代貿易的一大特色,成功地改善了日本產品的貿易形象.日本產品迅速佔領國際市場,日本成為貿易強國.
(三)日本工業設計進入成熟發展階段
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在世界兩次石油危機後,由日本工業設計師推出節約能源和資源設計及產品的實用性和理性設計對工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1972年世界設計師大會在日本召開,標志著日本設計的地位得到了國際的承認.這一時期日本逐漸轉成為以重化工業及節能型高附加值的加工組裝、技術密集型支柱產業為主體的工業生產結構,工業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日本製造"譽滿全球,許多工業產品佔領著相當大的國際市場份額,由一個貿易小國發展成為世界上主要的貿易出口國,擁有了"世界工廠"的地位.可見,在日本經濟發展的鏈條上,工業設計與出口成為了經濟增長的關鍵.根據國際有關權威機構的研究,在1973-1985年期間,日本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達到42%.相比較而言,這一時期其他主要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同一指標,除德國外,都明顯低於日本.其中,德國為67%;義大利和法國同為24%;美國為19%;而英國則僅為9%.而處處可見的工業設計正是促進日本產品國際化和出口激增的主力軍.
(四)日本工業設計進入世界一流發展水平
從90年代起日本的工業設計進入世界的一流發展水平.1989年世界設計會議和設計博覽會在日本召開,進一步開闊了日本設計師的視野.1993年日本政府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再度發表了《時代變化對設計政策的影響》一文,要求設計師根據時代的變化調整設計理念和方向,為推動日本經濟轉型升級服務.日本設計師及時調整了設計觀念,把國際上通行的設計理念如無障礙設計、綠色設計和通用設計概念運用到工業設計中去,這對日本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逐漸走出長達十年的經濟衰退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日本工業設計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日本工業設計之所以能對日本經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關鍵原因是政府進行了干預.日本政府直接支持企業派遣設計人員赴歐美學習,邀請國外設計專家到日本講學,幫助企業培養設計人才.為了加強對工業設計在經濟發展中的引導作用,政府還制定了"出口商品法規"及"優秀產品評選制度"等一系列相關設計法律法規,確立設計就是"創新"的概念,引導企業設計與時俱進,使工業設計為經濟結構的調整服務,推動經濟的轉型升級.日本的經驗可以帶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國要實現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還需努力提高我國的工業設計水平.
第一,政府應發揮積極的干預和引導作用促進我國工業設計的發展.通過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建立鼓勵和引導工業設計發展的機制和戰略,推動我國工業設計水平的提高;積極參與各種國際間交流活動並參加相關的國際組織,加強國際間交流,引進國外設計人才和設計理念,在國內推廣設計為經濟發展服務的理念,從而推動工業設計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的發展服務;從財政上積極扶持中小企業開發工業設計,推動中小企業的創新和發展.
第二,行業協會應發揮好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作用,積極推動工業設計為經濟結構調整服務.通過舉辦國際論壇、國際展覽會和研討會等,積極探討中國工業設計與時俱進的戰略,為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出謀劃策;行業協會還應成為我國行業設計力量的整合平台、宣傳平台和設計活動平台.
第三,應大力提高我國高等教育中工業設計專業教育質量和水平.目前我國僅有少數大學開設了工業設計課程,工業設計尚屬於較"冷"的專業.同時因為師資不足,一些正統的工業設計理論和方法並沒有完全地進入到我國的設計教育界,影響了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鑒此,應當建立設計研發中心培養高水平的設計人才,提高我國工業設計層次和實用性;通過聘請外國專家、派留學生出國深造等途徑,提高我國工業設計專業教育的水平.

❾ 在信息時代,工業設計的發展趨勢有哪些作為工業設計師,應該如何在設計實踐中

工業設計走向新高度,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歷次工業革命在新的科學理論指引下和技術應用驅動下,都會有相應的新生產工具和現實場景出現,並推動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發生新的重要變革,從而促進了工業設計的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了批量化和機械化的大生產方式,這種大生產方式仰仗設計來成就自身,另一方面也使設計從製造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行業和職業,其定義以「產品」為核心;第二次工業革命將工業社會帶入標准化新時代,工業設計定義由以「產品」為核心轉向以「用戶」為核心,新的設計和設計觀的出現,使得有別於傳統設計的現代設計脫穎而出;第三次工業革命使工業設計的定義核心提升為以「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為核心;第四次工業革命風生水起,工業設計的宗旨已躍遷為通過工業設計的創造性活動,對經濟、社會、環境以及倫理等方面問題作出回應、提出解決方案並將之可視化和實操化,藉此建立更好的產品、系統、服務體驗或商業網路。可見,工業設計的定義正在走向一個新的高度,即以「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生活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為核心。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伴隨著生產體制的頻繁變革,工業建築生產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產品的更新換代,不少建築廠房也逐漸朝微型化與大型化兩端發展;工業建築的設計也趨於靈活性、預見性、便捷性、通用性。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工業設計行業發展模式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❿ 工業設計行業前景

工業設計是產品增值的手段:對企業的最大作用是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這種附加的價值不是有形物質存在,更多表現在無形之中,包括外觀、產品形象等。同時工業設計也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資源:好的設計會使企業具有更好的信譽、使得企業更具有活力、成為公司發展工具;是建立完整的企業視覺形象的手段:企業視覺形象是公司建立品牌形象最好的外觀,也就是公司一種特有的風格。

目前國外許多大企業都擁有龐大的設計機構,象日本東芝,擁有的工業設計師數以百計。還有國內大企業海爾集團,就高薪聘用了多名外國工業設計專家,每年投入的開發設計費達8000多萬元。這些高投入獲得了高回報,海爾產品廣泛行銷海外世界市場就是一個證明。這說明,市場需求更多的專業設計人才,工業設計越來越在市場受到重視,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最新一份資料顯示:未來全球工業設計將出現新的潮流,最近幾年,亞裔設計師在全球受到熱捧,因此很多學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方面也有了變化,熱度開始由商科向設計專業轉移。恐怕你無法想像這些頂尖設計師的工作場景,但你也許今後可以參與其中,同樣成為優秀的設計師。
而成為頂尖設計師的關鍵在於專業院校的培養和引導。在國外,以美國為例,49所專業院校能提供工業設計的學士及研究生課程,本科階段學制一般為4年,這些院校的學生一畢業即受到用人單位的追捧,在工作崗位錘煉不久,大部分人都躋身知名設計師行列。美國Parsons設計學院70%的學生來自亞洲。

設計類專業,特別是工業設計將是一個為國家、企業大量創造知識產權的黃金水道。目前國內工業設計就業前景現在正值上升的時期,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加入WTO,隨著我國現代工業的不斷進步,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的工業設計將會越來越受重視,將會具有廣闊的市場和就業前景。

閱讀全文

與工業設計怎麼提高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樹怎麼用硫酸亞鐵澆灌 瀏覽:298
大陸農村題材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860
最正婚姻觀是什麼 瀏覽:491
幸福樹干葉子和掉葉子是怎麼回事 瀏覽:716
行政事業單位的科員月車補多少 瀏覽:699
演講學習故事的開頭怎麼寫 瀏覽:533
幸福美滿的婚姻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601
思政課要講好什麼改革開放故事 瀏覽:596
山陽辦健康證多少錢 瀏覽:507
東北古代有什麼美女 瀏覽:429
事業單位年終獎停了怎麼辦 瀏覽:538
坪地哪裡可以辦理餐飲健康證 瀏覽:490
幸福西餅配送超過30分鍾怎麼辦 瀏覽:839
黃金為什麼是國家經濟命脈 瀏覽:278
怎麼解釋505小故事 瀏覽:561
配偶星怎麼看婚姻 瀏覽:411
健康保險可以買多少年 瀏覽:225
繪本故事洞穴裡面有什麼 瀏覽:485
現代人的幸福感來自於什麼 瀏覽:302
屬狗7月25日生婚姻如何 瀏覽: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