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有個叫什麼力的心理經濟學

有個叫什麼力的心理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2-07-01 20:58:30

A. 心理經濟學怎麼樣

在亞洲,經歷了「失去的十年」日本始終是一個奇怪存在:最西化又最東方,最富足又最停滯,最發達也最為困頓。對此,一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大前研一也曾困惑不已,何以那麼多不符合世界經濟常識的現象,卻紛紛存在於當今的日本經濟? 一方面,雖然日本近些年來強調走出往昔蕭條泥淖,經濟復甦日漸抬頭,據說甚至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增長周期最長的「伊奘諾景氣」,統計數據也節節向上,與此同時,日本個人所得卻在持續減少,經濟成長的好處並沒有為民眾所分享;進一步看,即使日本個人收入在減少,不過個人所持有的金融資產卻在不斷增加,金額甚至達到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3倍,高達1500萬億日元;更令人驚奇的是,雖然日本一向以低利率政策著稱,但是日本人仍舊一如既往地偏好存錢——所以,這「1500億日元」中的絕大部分還是老老實實「躺在銀行或郵政儲蓄賬戶里睡大覺」。 在大前研一看來,日本諸多「怪現象」的症結在於「日本人固有的心理」在作祟:如果不能消除日本人的不安心理,那麼無論政府採取怎樣的宏觀經濟政策,都無法產生理想的效果。他認為,上面提到高達1500億的個人金融資產堪比一個大水缸,一旦爆發,其力量不容小覷,也許除了日本之外,只有美國,但是美國的人口比日本多了兩倍。 一味把錢存在銀行,等於水缸中的水固定不動,那麼逐漸水也失去活力,也會變成死水、變質、發臭——如果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就必須必須讓水流動起來,需要有人去搖晃這個沉悶無比、按部就班的「大水缸」。因此,大前研一在《心理經濟學》一書中提出了一些心理層面的結局知道,按照自己的說法,是一種全新的經濟理念,甚至這一理念可以被稱為「心理經濟的革命」。 從管理大師走向公共事業的大前研一,近些年對於日本社會的集體心理不遺餘力,本書其實也是他對於《低智商社會》、《再見吧,美國》等書的延續思考與老調重彈,關注所謂「心理經濟學」,也就從重整心理入手,來為日本人進行「解凍」,改變民眾固有心理,進而計劃改革欠缺效率的封閉社會體系,達到構建日本生活消費大國體系的目的。其中,大前研一還開出了葯方,即使所謂「心理經濟學主張的七大復甦政策」:第一,提高利率;第二,調整遺產繼承、贈與等相關稅制,使老年人的財產能提早交給年青一代;第三,獎勵住宅改建;第四,創建老年人活動社區;第五,擬定生活規劃建議書,讓老年人了解年老後生活所需的實際資金額度;第六,鼓勵老人用資金作投資;第七,讓資產運作成為國家政策。 歸根結底,大前研一所謂「心理經濟學」動力,仍舊是從攢錢到消費的引導,還是希望能夠引用投資、分配等不同手段,使得日漸老齡化的日本不再安於今日的紙上富貴,每每裹足不前。醒悟之後,奮起直追,汲取其中商機,使得日本真正成為未來的生活消費大國,甚至攪動全球經濟。 固然,「日本特殊論」一向不缺乏市場,就像影響日本甚深的梅棹忠夫就直接表示日本是與歐洲平行的文明體,日本文明和其他文明相比而言,就像是魚類中的海豚,可謂一個完全不同的物種。就像在本書中,大前研一也多次在書中表示西方的經濟學方式與政策不適合與日本——其實其間的錯配,更多並非理論本身錯誤,而是語境的不同導致。饒是如此,在對貨幣貶值、經濟改革、銀行系統、社會老齡化等問題上,我們還是看到了日本與中國驚人的相識之處,大前研一的振聾發聵之語,對於中國來說,同樣值得反思:心理經濟學中不願改變固有心理的心態,不僅日本人有,中國人也不例外,或許某些方面更甚。 ps:大前尤其是數據說明,升值與蕭條干係不大。 就經濟而言,中國與日本本是同根生卻又境遇迥異, 原因或許在於中國內地市場之廣闊,行政控制之強腕

B. 心理經濟學的實際運用

心理學和經濟學的結合可以給我們以很多有益的啟示。一項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溝通只有7%是通過語言實現的;37%在於話語中的強調口氣;56%完全與言辭無關。所以,領導的魅力一半以上其實是「無言的結局」。
美國的研究者伯恩斯認為:「許多理論沒有充分認識到非常關鍵的價值觀的作用」,「基本潛意識狀態的東西能變成有意識的東西」,他還說:「毛澤東真正的天賦是理解別人的感情」。
另一位心理學家亞伯拉罕·澤爾茲尼克說:「領導者能夠攪動員工的情感世界」。
還有一位心理學家戴維·邁克蘭德在《權力:內在的經驗》里說,在面對有魅力的領導時,員工會變得「精神振奮和意志堅強起來,他們感覺自己更強大了」。
中國股權激勵專家薛中行認為,作為領導者,要有胸懷。領導者的胸懷有多大,員工就有多為你賣力。
中國諺語有雲,強將手下無弱兵。 一笑一顰雖然轉瞬即逝,但是對生意的影響卻極大。市場專家丹·希爾在《真實的身體》中說:「我們的感覺先於思考,95%的思想都是潛意識的」。根據希爾的研究,眉毛內側和上眼瞼向上抬的表情是顯示驚喜和期待;嘴角望上提,嘴部肌肉處於假笑的位置是顯示正准備展現高興的表情。
希爾在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成立了一家「感官邏輯」公司,用攝影機和面部感測器追蹤人們的眨眼和微笑,以此來測試目標顧客是否對某產品、廣告或包裝有良好的印象。
我認為,要知道一個廣告是否成功,只要觀察觀看者的表情就可以確定。好的廣告可以讓人會心一笑,差的廣告讓人皺眉頭。 你進入一個房間,所有的人會向你行注目禮,這時對雙方來說都是在找第一感覺。因此,在你開口說話之前,你的整體氣質的表露至關重要。如果你的肢體語言表現出缺乏自信,你的信譽和專業精神都將受到質疑。
人際交流專家、女性總裁組織的總裁馬莎·費爾斯通博士說:「一個特定的信息可以由多種非語言的行為來傳遞。如果在一次特定的交流中,持續出現一種表達積極信號的非語言的行為,那麼這次交流肯定是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如果你不停第擺弄手腳,這就是膽怯、不安、害怕的信號,你是想逃離現場。 溝通是管理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職能和內容之一。由於非語言交流的重要,必須在溝通中也非常重視非語言交流的作用。在非語言交流中,眼神可能是最關鍵的武器。你的眼神有兩個作用,對自己是信心的表露;對他人是尊重的體現。在傾聽他人的講話時,一定要把目光關注在對方,使他覺得你是非常重視他的意見。如果你在這個時候東張西望,會使說話的人感到不悅。
同樣,在自己講話時,也不能目光游移,因為這是沒有信心的典型表現。
如果與人說話時,對方不直視你的眼睛,那無疑是輕視的信號。 心理活動、思維、聯想、點子是一個關系鏈。愛因斯坦認為,思維最重要的是想像力。愛因斯坦的智商只有130多,但是他的聯想能力強,他的相對論是從例子的聯想產生的。聯想可以分為橫聯、直聯和幻聯。聯想的結果可以產生點子。美國明尼蘇達洲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Digital River)每周五上午都召開顧問班子會議,由45名成員開展頭腦風暴,公司每季度評選一次最佳創意獎,獎金為2500美元。事實表明,頭腦風暴的成果比企業家原先想像的要大得多。
當然,好的點子需要相應的企業文化的支持,正象這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羅寧所說:「你可以獲得點子,但是,如果你沒有支撐它的企業文化,那還有什麼意義」,這正是關鍵所在。
總而言之,心理和經濟有關,心理也與經營效益有關。

C. 不敢去嘗試,看到有人去才敢,這種心理在經濟學上叫什麼

您好,這種做法就是叫做從眾心理的,看到別人做了,自己也跟著做,就是這樣的意思的,具體是這樣的,希望能幫到您!

D. 麻煩推薦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經濟心理學著作(中文)

芝加哥大學行為經濟學家奚愷元的《別做正常的傻瓜》,這本書深入淺出地講述了行為決策的原理和應用,包括風險決策、奚氏相親原則、送禮妙方等若干饒有興味的章節,這本書也適合初學者用以了解行為心理學--即心理學與經濟學的新的發展方向。
德國馬普研究所哥德·吉戈倫爾等的《簡捷啟發式讓我們更精明》,這本書深入探索了人類的各種啟發式思考,是一本高階的行為心理學書,適合對行為經濟學有一定的了解的人。
這兩本書均為少有的經典之作,可以從中體驗到行為經濟學家「冷靜理性的頭腦和溫暖入世的同情心」。
最後介紹一本近期很紅的科斯托拉尼的《大投機家》

E. 心理學經濟管理類都學什麼課程啊

1. 經濟學(economics),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科學。其中經濟活動是人們在一定的經濟關系的前提下,進行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以及與之有密切關聯的活動,在經濟活動中,存在以較少耗費取得較大效益的問題。經濟關系是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在各種經濟關系中,佔主導地位的是生產關系。 2.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管理學是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產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的水平。 3.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 4.市場營銷(Marketing),又稱為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MBA、EMBA等經典商管課程均將市場營銷作為對管理者進行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模塊包含在內。市場營銷是在創造、溝通、傳播和交換產品中,為顧客、客戶、合作夥伴以及整個社會帶來價值的活動、過程和體系。主要是指營銷人員針對市場開展經營活動、銷售行為的過程。

F. 幫忙推薦幾本 有關心理學的 和 經濟學的 書籍

心理學必看的:
1.心理學導論
《心理學與生活》《心理學-一條整合的途徑》
《人格心理學》(輕工業出版社)
《圖解心理學》日本圖片簡易版
讀這類書可以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方法,各種心理學理論,是心理學入門必讀的。

2.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輕工業出版社)
介紹各種人類心理現象,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已經意識到人有一些固定的行為模式,社會心理學用更精確的語言描述的這些行為模式。社會心理學在整個心理學體系中扮演的是一個數據收集者的角色。

3.進化心理學 《進化心理學-心理的新科學》《Introc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進化心理學解釋了人類心理現象的由來,是目前唯一能夠將所有心理學理論貫穿在起來的核心理論,以其目前的發展速度進化心理學完全有能力在不久的將來一統整個心理學理論體系。
這門學科不是很出名,因為絕大多數人甚至許多學者都不能接受把人類行為和動物行為進行類比,在這一點上21世紀的人相對於和Darwin時代的人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進步。

4.心理學方法論《與「眾」不同的心理學》《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社會學研究方法》
《與眾不同的心理學》講的是科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好很強大。
《40項研究》講的是心理學史上的一些重大發現。《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這本雖然只讀了第一章,但是可以感覺到作者對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解非常的到位。大致翻了一下,全書的核心內容應該是講統計學研究方法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從科學哲學的角度講,人類獲取知識的任何方法都是基於統計學的,包括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強烈推薦這本書。

5.神經科學 《神經科學-探索腦》
講的是人類神經系統的生物學原理,或者說是人類心理的物質基礎,個人覺得對理解心理學是十分必要的。

6.咨詢方面
《登天的感覺》
相信這本書是很多人想做心理咨詢師的理由。

---------------------------------------
這些書豆瓣都有,直接搜類別名字(比如"進化心理學")即可
最好去看看wiki上的"心理學"條目

入門之前讀書的基本原則:
1.暫時不看以下幾種書:解夢/精神分析/人格理論/心理咨詢/心理治療
2.不看聲稱能快速解決具體問題的書:領導力/3秒鍾看透人心/測試你的XX能力/投資心理/讓別人喜歡你
3.能分辨書的好壞前只看翻譯的,暫時不看國內作者寫的書,除非有人強烈推薦
經濟學必看,
《經濟學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譯

《經濟學原理》,難度指數:★

曼昆(Gregory Mankiw)的這本《經濟學原理》,潘大以前就給投資者朋友介紹過。要說這本書有什麼特點,潘大認為主要有兩點。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易學,沒有任何基礎的人都可以至少學懂95%。這本書沒有任何高深的理論,而且基本上所有理論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觀易懂。這本書的第二大特點就是知識覆蓋面很廣,傳授的是廣義的經濟學原理。比如像貨幣銀行學、財政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學科,在這本書中都被濃縮成為一到兩章的內容。因此,通過學習這本書,初學者將有望對經濟學的主要知識和內容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是國內目前銷量第一的經濟學入門讀物。曼昆在書中歸納出的著名的「經濟學十大原理」,也是國內很多教材百抄不厭的對象。譯者梁小民,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著名經濟學專家,翻譯的質量很高。總的來說,這本書淺顯易懂,非常適合沒有任何基礎的投資者閱讀。

《經濟學》,薩繆爾森著,蕭琛譯

《經濟學》,難度指數:★★★

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的這本《經濟學》,真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不說別的,單說出版次數吧,它自1948年初版以來,已經再版到了第18版了。該書作者薩繆爾森,是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著名雜志《經濟學家》認為:「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一書,可以毫不誇張地講,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重要的影響。」潘大認為《經濟學家》這樣的評論是毫不為過的,因為即使在中國,也有非常多人喜愛閱讀這本書。這本書早年的中國讀者,有的已經成為了大金融家,有的成為政策制定者,還有的成為了最著名的經濟學教授。總的來說,它是一本質量非常高的經濟學教材。

薩繆爾森的《經濟學》這本書,難度要略高於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針對初學者的經濟學教材。這本書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論述非常嚴謹,此外它也是國外累計銷量最高的一本經濟學教科書。潘大認為,這本書是經濟學業余愛好者必讀的一本書,也是各級幹部的辦公室書架上必擺的一本書。想了解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眼中的經濟學世界是什麼樣的嗎,想知道我國官員為什麼最喜歡這本書嗎?通過閱讀,相信你不難找到答案。

《經濟學》,斯蒂格利茨著,黃險峰譯

《經濟學》,難度指數:★★

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所著的《經濟學》,是另一本全球聞名的經濟學教科書,作者斯蒂格利茨是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我們都知道,美國柯林頓政府執政期間,是美國經濟罕見的高增長低通脹的時期,而斯蒂格利茨正是柯林頓經濟智囊團的重要人物。本書與薩繆爾森版《經濟學》不同的是,本書重視不完全競爭和信息經濟學,且加入了一般教科書中沒有的「博弈論」一章。

斯蒂格利茨非常重視中國,他特地在該書開頭為中國讀者寫了一封信。斯蒂格利茨說:「《經濟學》(第三版)更系統、更科學地為讀者提供了這些原理,使讀者不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現階段的問題,還可以了解中國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

該書的很多章節都特別有趣。比如在講到壟斷市場的概念時,引用的是我們熟悉的微軟反壟斷案為案例。毫無疑問,這些有趣的、貼近生活的案例,對於讀者更好的理解該書的內容,是很有幫助的。

潘大相信,這本書對21世紀的經濟愛好者是特別有用的。該書不僅教會了讀者怎樣理解新經濟現象,怎樣解釋數字時代的經濟問題,還告訴了讀者怎樣評價亞洲金融危機,以及怎樣看待前蘇聯、東歐和中國的經濟轉軌。總的來說,這本書特別貼近時代,貼近中國,又是大師親筆所著的教材,各位讀者不容錯過。

《牛奶可樂經濟學》,弗蘭克著,閭佳譯

《牛奶可樂經濟學》,難度指數:★

弗蘭克(Robert Frank)的《牛奶可樂經濟學》,是一本經濟學暢銷書,也是潘大專為女性讀者推薦經濟學參考書。這本書從牛奶與可樂包裝的不同說起,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這本在國外就非常暢銷的書籍,在今年初被引進國內後,連續多周出現在圖書銷售排行榜中。該書面向女性市場,通過女性朋友關注的模特、打折、超市、酒吧等方面的案例,講述經濟學故事,值得女性朋友一讀。

當然,這本書與前面三本書不同,它不是一本教科書,而是一本暢銷書。您在閱讀了該書後,如果希望能得到大師們的指點,還是應該要參考上面三本經濟學教科書。

《吳敬璉專集》,吳敬璉著

《吳敬璉專集》,難度指數:★★★★★

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讀一讀《吳敬璉專集》,將顯得特別有意義。

吳敬璉是著名的中國經濟專家,如果投資者讀了上面幾本外國大師的書覺得不過癮,你不妨讀讀吳老的這本精選文集,它將告訴你中國經濟與西方國家經濟的不同之處。

吳敬璉的這本書,收錄了吳敬璉從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該書也因此客觀地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變化。相信投資者在閱讀這本書後,將能對中國經濟的一些特殊現象有更深刻的領悟。

吳敬璉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的智庫之一,目前的經濟政策制定者當中也有很多吳老的學生。因此潘大建議,投資者一定要讀一讀吳敬璉的這本書,它對提高投資者研判經濟政策走向的能力,是很有好處的。

總結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學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孔夫子

潘大認為,正如孔夫子所言,對於成功的投資者,勤奮學習的結果,將為您的投資之路錦上添花。對於還沒有入門的投資者,盡快熟讀一兩本入門的經濟學書籍,對於你少走彎路是很重要的。對於虧了錢的投資者,越早補習自己缺乏的東西,您將越早受益。對於虧了錢還拒絕學習的投資者,或許「民斯為下矣」就將是您慘淡的結局。

斯蒂格利茨那本書不錯,很多美國大學的經濟學選修課,都是指定這本為建議參考書的。

早了解一些經濟學知識就好了,今年也不會死抗到現在。

G. 麻煩推薦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經濟心理學著作(中文)

芝加哥大學行為經濟學家奚愷元的《別做正常的傻瓜》,這本書深入淺出地講述了行為決策的原理和應用,包括風險決策、奚氏相親原則、送禮妙方等若干饒有興味的章節,這本書也適合初學者用以了解行為心理學——即心理學與經濟學的新的發展方向。

德國馬普研究所哥德·吉戈倫爾等的《簡捷啟發式讓我們更精明》,這本書深入探索了人類的各種啟發式思考,是一本高階的行為心理學書,適合對行為經濟學有一定的了解的人。

這兩本書均為少有的經典之作,可以從中體驗到行為經濟學家「冷靜理性的頭腦和溫暖入世的同情心」。

最後介紹一本近期很紅的科斯托拉尼的《大投機家》

H. 社會心理學或經濟心理學

行為經濟學和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有很多關於價格敏感度的研究.

韋伯·費勒定律顯示:顧客對價格的感受更多取決於變化的相對值,而不是絕對值。比如,對於一輛自行車,降價200元會有很大吸引力,而對於一輛高級轎車,降階200元也不會引起消費者的過多關注。這個定律還有一個重要啟示:價格在上下限內變動不會被消費者注意,而超出這個范圍消費者會很敏感在價格上限內一點點提高價格比一下子提高價格更容易被顧客接受,相反的,如果一次性將價格降到下限以下,比連續幾次小幅度的減價效果更好。

由一元變兩元因為都在消費者上下限之內(也就是承受范圍)變動,所以消費者不敏感,而價格上升的一定時候,超過了其感覺閾值,那麼將會很敏感,所以消費量銳減。如果再繼續升高,那麼基本上還在極少數富人的上下限之類變動,但是窮人對此已經麻木,反正都買不起,無所謂了,所以減少的消費量又變緩了。

I. 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一個心理學家叫什麼他有哪些著作

丹尼爾·卡尼曼 。

主要學術著作有《預測的心理學》(與特維斯基合著,1973年)、《注意與意志》(1973年)、《前景理論:風險條件下的決策分析》(與特維斯基合著,1979年)、《不確定條件下的判斷:啟發式和偏見》等。

截止到2002年他有5篇文章被引用超過1000次。另外,卡尼曼與戴爾·米勒(DaleMiller)在逆向思維理論(athe-oryofcounterfactualthinking)研究中的合作、與安妮·特利斯曼在可視注意和客體知覺(visualatten-tionandobjectperception)方面的合作也都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

閱讀全文

與有個叫什麼力的心理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故事吧是什麼意思 瀏覽:62
1991年羊婚姻如何2017 瀏覽:437
勵志音樂愛情在哪裡 瀏覽:151
沒有婚姻經歷該怎麼辦 瀏覽:828
婚姻法有什麼補償 瀏覽:77
醫學是什麼事業 瀏覽:890
當幸福來敲門評價為什麼高 瀏覽:885
新安民間故事有哪些 瀏覽:308
什麼屬相走不上事業大運 瀏覽:785
健康的花什麼樣 瀏覽:340
愛情期間錢怎麼花 瀏覽:897
九棵樹健康證在哪裡辦 瀏覽:625
幸福樹怎麼用硫酸亞鐵澆灌 瀏覽:298
大陸農村題材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860
最正婚姻觀是什麼 瀏覽:491
幸福樹干葉子和掉葉子是怎麼回事 瀏覽:716
行政事業單位的科員月車補多少 瀏覽:699
演講學習故事的開頭怎麼寫 瀏覽:533
幸福美滿的婚姻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601
思政課要講好什麼改革開放故事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