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諸暨、上虞、嵊州、新昌這幾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排名,謝謝!
這幾天紹興各縣市區的GDP總值排名也出來了
嵊州排在....
柯橋區以640億領先
而諸暨、上虞、越城、嵊州、新昌也緊跟其後
有人要說了
為什麼第一名和最後一名差距那麼大?
其實GDP數據所引申出的最「窮」和最「富」
只是針對各區域的經濟發展情況
而非各區市民的貧富情況
每個縣市區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與財富!
-柯橋區-
No.1
擁有亞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中國輕紡城
集娛樂與休閑於一身的「酷玩小鎮」
享有天然氧吧美譽的醉美王壇
一花一世界的漓渚......
-諸暨-
No.2
越國故地、西施故里
是於越文化的發祥地
大唐襪業更是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被評為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
是中國大陸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綜合評價:高速發展的經濟、繁榮的前景、充滿活力和機遇、龐大的人流量和面積,讓這個區朝氣磅礴、蒸蒸日上。
2017年咱們諸暨GDP總值達到560億,排名紹興第二,高低區生產總值,高人均GDP。
-上虞-
No.3
上虞地處浙江省紹興市東部地區
是省級區域交通樞紐中心
紹興商貿中心以及浙東新商都
上虞憑借其獨特的人文、生活環境
被評為聯合國迪拜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
而近幾年
隨著上虞櫻桃的上市
上虞也開始成為了浙江櫻桃之鄉
全哥是非常喜歡吃櫻桃的,看著水靈靈的櫻桃,口水直流呀!
綜合評價:歷史悠久、街道深邃、生活環境也特別舒適,較多的保留了老紹興的面貌,獨特的歷史景觀和豐富的文化也成為了上虞獨特的特色。
2017年咱們上虞GDP總值達到406億,排名紹興第三,人均生活水平較高。
-越城區-
No.4
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
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吸引無數中外遊客
-嵊州-
No.5
越劇故鄉
風景如畫、人文薈萃
至今已有2150多年歷史
素有「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的美譽
嵊州是中國第一批經濟開放縣市
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更獲得了「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先進單位」稱。
也是泡溫泉的好去處,冬天泡一泡人生圓滿!
綜合評價:地區廣闊,經濟較發達,生活壓力較小,注重工業發展,是一個發展潛力非常好的地方,嵊州絕對是一個正在展翅飛翔的雄鷹。
2017年咱們嵊州GDP總值達到234億,排名紹興第五。
-新昌-
No.6
山清水秀
人傑地靈
是中國山水詩、山水畫的發祥地
享有「中國桂花之香」美譽
每每走到街上,隨便吸一口氣,滿滿的桂花香撲鼻而來
新昌生態環境良好
山清水秀
森林覆蓋率63.8%
是省級生態縣
也是中國名茶之鄉
有木有覺得在這生活能夠多活十年!
綜合評價:新昌要人有人,要地有地,各方面都已經開始發展起來了,但是相對來說還不算發達,環境優美適宜居住和遊玩。
2017年咱們新昌GDP總值達到186億,排名紹興第六。
用一張圖簡單粗暴的來看看紹興「五臟六腑」!
雖然各縣市區經濟情況不一樣,
但卻各有各迷人的地方
在小編心中
無論家鄉經濟怎麼樣
永遠都是最好的地方!
『貳』 紹興縣和新昌縣哪個經濟更好
紹興縣初步核算,2010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6.1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0.6%,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107807元(按戶籍人口計算),增長10.0%,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5925美元。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8.70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76.13億元,增長8.5%,其中工業增加值達到431.64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71.27億元,增長15.1%。三次產業結構比由上年3.7∶62.3∶34.1調整為3.7∶61.3∶35.0。
新昌縣2010年全縣呈現經濟穩健增長、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局面。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15億元,增長11.3%;完成財政總收入28.13億元,增長21.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50億元,增長26.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96元,增長9.6%,農民人均純收入11263元,增長13.0%。
776 vs 215.。。。3倍。。
『叄』 浙江新昌消費水平怎麼樣准備簽浙江三花,實習不到四千,轉正後四五千吧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8
『肆』 浙江紹興新昌縣怎麼樣,適合畢業生去工作么,,環境還有交通好嗎。。。
樓主你應該是學數控或機電的吧,三花在新昌是一家大型企業,是我們縣經濟的指向標,不知道你主要是面向哪個職位,總的來說一般技工的待遇在2000左右,管理者就3000以上。其次新昌是個適合居住的城市,山清水秀,生活壓力輕,適合長期定居。
『伍』 新昌鎮的經濟狀況
新昌鎮鎮政府於2003年由縣城東門遷至原敖橋鄉政府工駐地;2005年在縣城東門余家坪征地60畝開始新建新政府辦公樓,距縣城3公里。新昌鎮轄村(場)委會16個,自然村108個,城南、花門樓、耶溪、桂花、流源、窯前社區居委會6個。2005年新昌鎮共有居民21977戶,68982人。全年工農業總產值28635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4242萬元,工業產 值29654萬元。鎮境北部為山區,中、南部為丘陵;農業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以黃瓜、花生著名,還生產木、竹、菜油、香菇。靠縣城的農村蔬菜生產發達,種植面積大,產量高,上市早,其中大頭菜、黃瓜產量高,質地優良,遠近聞名,是縣城蔬菜供應的主要基地之一。
2005年鎮內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建築、商業和飲食服務等行業,有勞動力7698人,佔全鎮總人口的11.3%,總產值24393萬元,利潤763萬元,財政收入1070萬元,主要企業有奮發集團、磚瓦廠、凱利化工廠、華泰鋁業公司、贛中造紙廠、房地產開發公司、建築公司等。
主要機械設備有耕整機輛369台,2500馬力,收割機8台,貨運汽車150輛,固定生產值3000萬元。 新昌鎮鎮內教育不斷發展,除原有中小學外,1986年8月再在城北舉辦新昌中學,2004年調整學校布局,將工業園附近7所村小撤銷,並入新辦的新昌四小。
『陸』 新昌怎麼樣
典型的浙中山區,一般,經濟位於浙江各縣中間位置,不如上虞,餘姚,更比不上蕭山,餘姚,大抵百強縣65位。生活便利只能說一般,想買jack jones是買不到的,除非是假的,不通火車,人口不多,43萬,但城區是個河谷,地方小,所以擁擠。
有5家上市企業,其中4家是中小板企業:新和成,三花製冷(全球領先製冷配件供應商),萬豐奧特(亞洲最大鋁輪企業),京新制葯,還有浙江醫葯(與新和成合稱世界維生素e雙雄)。膠丸,軸承也是兩大主產業,旅遊業發達,茶葉也是一大經濟來源,其他著名企業有:五洲新春集團(軸承),泰坦(紡織機),美力彈簧,西密克軸承等。
環境不錯,風景秀麗,有江南第一大佛,七盤仙谷,穿岩十九峰等,很多電視劇來新昌取景,比如《笑傲江湖》,《大旗英雄傳》,張紀中監制的《天龍八部》等等,古裝戲的重要取景地,留心下,看古裝戲,片尾曲時可能就有鳴謝新昌某一風景區的。cctv攝制組,張紀中,劉亦菲常來。
詳細資料請看http://ke..com/view/365244.html?wtp=tt
『柒』 新昌縣的經濟
2013年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0157公頃,比上年增長1.7%。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4789公頃,糧食總產量8.23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9%和1.1%。
主要經濟作物中,油料播種面積4862公頃,油料產量10213噸,分別比上年增長0.7%和0.1%。其中油菜籽面積3267公頃,產量6507噸,分別增長1.1%和3.6%;花生面積1532公頃,產量3608噸,分別下降0.3%和5.5%;蔬菜播種面積5617公頃,產量17.66萬噸,分別增長2.4%和1.0%。花卉苗木面積2107公頃,增長5.5%;中葯材面積615公頃,產量1851噸,分別比上年下降0.6%和3.8%。
2013年茶葉採摘面積6013公頃,比上年減少172公頃,全年產量5645噸,比上年下降5.9%,其中春茶產量3066噸,下降2.7%。
2013年全縣完成造林面積716公頃,新增育苗面積110公頃。全縣板栗產量3271噸,同比下降3.3%,筍干產量1028噸,下降8.3%。
2013年末生豬存欄5.47萬頭,年內出欄7.96萬頭,分別比上年增加2.2%和7.7%,家禽出欄35.37萬只,下降10.6%;肉類總產量6989噸,比上年增長6.3%;禽蛋產量2249噸,比上年下降5.9%。
2013年全縣桑園採摘面積873公頃,比上年減少3.2%,蠶種飼養量14838張,減少8.3%;全年蠶繭總產量698噸,比上年下降8.8%,其中春繭產量362噸,減少7.2%。
2013年漁業產值2597萬元,比上年增長4.1%,水產品產量2927噸,增加2.4%。
全縣年末農田有效實灌面積12.5千公頃,節水灌溉面積1.69千公頃,水土流失治理面積0.87千公頃。2013年化肥施用量(折純)11453噸,增長2.4%,農膜使用量320噸,增長1.6%;全縣農村用電量4.47億千瓦小時,增長10.0%。 2013年新昌實現工業增加值151.54億元,同比增長11.0%。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16.85億元,增長11.0%。
2013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32.18億元,比上年增長15.7%,實現利稅60.63億元,下降4.9%,利潤41.60億元,下降3.8%;其中通用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15.38億元,增長10.1%,汽車製造業利潤6.19億元,增長19.4%,醫葯製造業實現利潤14.20億元,比上年下降22.9%。全年完成出口交貨值128.65億元,增長1.2%,出口交貨值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24.2%,下降3.9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效益有所下降,全縣規模工業企業虧損面上升了5.2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49.77%,上升3.37個百分點;資產利稅率9.92%,銷售利稅率11.39%,同比分別下降1.91和2.46個百分點。
2013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達到14.55億元,比上年增長16.9%,新產品產值264.36億元,比上年增長23.6%,新產品產值率為49.38%,比上年增加3.68個百分點。
全縣戰略新興產業產值達到206.60億元,同比增長15.4%,戰略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高達38.6%,上升0.4個百分點。 2013年,新昌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307個,比上年減少42個。其中,新開工項目223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2.45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其中工業性投資72.66億元,增長20.1%,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額36.09億元,同比增長36.2%,佔全縣工業投資額的49.7%。
新昌縣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7840萬元,比上年增長82.7%;第二產業投資72.66億元,增長20.1%;第三產業投資39.00億元,增長10.4%。2013年,全縣基礎設施投資9.08億元,比上年減少0.7%。 2013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19億元,比上年增長15.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3%。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00.43億元,增長15.3%;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0.76億元,增長15.5%。
2013年末,全縣有生產要素市場2個,各類商品交易市場39個,其中消費品市場32個,全年實現成交額59.58億元,比上年增長11.4%;生產資料市場7個,實現成交額13.53億元,同比增長15.6%。網上交易市場2個,網上交易額5500萬元。 2013年新昌縣完成進出口總額18.3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8%。其中進口額1.03億美元,下降13.1%,出口額17.33億美元,增長15.9%。
在出口額中,機電產品出口9.90億美元,同比增長17.9%,佔全部出口額的57.1%;醫葯化工產品出口4.31億美元,同比增長10.5%,佔全部出口額的24.8%。2013年全縣高新技術產品出口7682萬美元,同比增長43.0%,佔全部出口額的4.4%,同比增加0.8個百分點。
2013年新昌縣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家,總投資848萬美元,合同外資267萬美元。全縣合同外資2891萬美元,實到外資2715萬美元;2013年末全縣共有三資企業245家,累計總投資16.02億美元,累計合同外資8.30億美元,外商實際投資3.63億美元。
2013年新設境外企業4家,辦事處1家,投資額7098萬美元。到年末全縣共有境外投資企業65家,我方累計投資額20275萬美元。 2013年新昌共接待國內外遊客超80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6%,其中國內遊客794.14萬人次,入境遊客6.27萬人次,分別增長17.7%和3.2%。全年旅遊總收入70.14億元,增長20.5%,其中國內旅遊收入68.71億元,旅遊外匯收入2139萬美元,分別增長20.7%和4.2%。
『捌』 浙江省新昌好玩嗎繁華嗎發達嗎
新昌縣屬紹興市,位於浙江省東部,東鄰奉、甬,南界台、溫,西接金、麗,北通紹、杭、滬,是浙東、浙南黃金旅遊線的樞紐。上三線高速、104國道貫穿縣境(上海、溫州至新昌車程僅三個多小時,杭州、寧波國際機場僅一個多小時)。全縣總面積蓄1200平方公里,人口43萬。 作為《笑傲江湖》外景地的新昌大佛寺、穿岩十九峰兩個風景名勝區,很適合二日游:D1:大佛寺、十里潛溪;D2:十九峰、千丈幽谷。 新昌風景圖 新昌縣自然風光秀麗,人文古跡眾多,素有「東南眉目」之稱。境內有大佛寺、穿岩十九峰、沃洲湖—天姥山三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開放寺院大佛寺,系南朝古剎,以擁有江南第一大佛——石窟彌勒像和1075尊小石佛而名揚海內外。近年來加大開發力度,相繼建成了般若谷、射鵰村、佛心廣場、木化石林、露天彌勒、羅漢洞、白雲湖、城隍廟等特色景觀。穿岩十九峰的峰巒幽谷、飛瀑流泉、小溪碧潭,展示了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山水神韻。沃洲、天姥的湖光山色為歷代文人墨客嚮往的棲止之地。從東晉、南朝的佛教文化到唐代的詩文化,新昌承載了兩座文化高峰(《人民日報》2001年10月9日)。多年來,新昌山水和名勝古跡,吸引了央視《西遊記》、《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少林武王》、《天龍八部》、《鳳求凰》等眾多影視劇來拍攝外景戲,成為聞名全國的外景基地,唱響了影視文化。當前,「佛教之旅」、「唐詩之路」、「山水之韻」、「影視外景」等眾多特色旅遊線路吸引國內外遊客紛至踏來。2002年,新昌遊客量達到 142.6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10.05億元,旅遊業已成為新昌的一項支柱產業。 新昌風景圖 新昌縣建置於公元908年,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煙、茶、絲、術」為四大傳統特產,今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桂花之鄉」、「長毛兔之鄉」、「小水電之鄉」等美稱。名品名點眾多,小京生、春餅、芋餃等風味小吃聲名在外。 改革開放20餘年,新昌城鄉建設突飛猛進,面貌日新月異,如今新昌已成為省定小康縣,跨入全省中等發達縣行列。先後榮獲「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範縣」、 「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和首批「浙江省科技進步先進縣」等稱號。200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77.27億元,人均達17757元。根據國家統計局農村經濟調查總隊的縣域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測算,2001年新昌綜合實力列全國100個最發達縣(市)之一,昂首跨入全國百強縣行列。 新昌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新昌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正在轉化為產業優勢。目前,新昌正在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籌建國家地質公園(硅化木為龍頭,丹霞光地貌、火山岩為主體)。 新昌風景圖 新昌,這顆浙東明珠,正以她優美的風光、淳樸的民風、開放的姿態、一流的服務,歡迎海內外人士前來觀光考察、投資洽談、增進友誼、加強合作、共圖發展。 建置沿革 新昌縣境,春秋戰國時期屬越地,秦時屬會稽郡,西漢初,會稽郡下置剡縣,新昌是剡縣的一部分。唐朝末年,軍閥割據,擁兵自立,唐乾寧三年(896),錢鏐攻下越州,建立吳越國。吳越王錢鏐因都城錢塘江至溫州路途悠遠,剡東南人員往來,特資交流,比較頻繁,而沿途無驛站接應,於是在五代梁開平二年(908),分剡東13鄉置新昌縣,這13個鄉是永壽、石順、昌化、像明、遵德、石城、五山、豐樂、彩煙、善政、新昌、安仁、守義。縣名來自新昌鄉名,也寄寓著新設縣興隆、昌盛之義。北宋新昌屬越州,南宋屬紹興路。元代屬紹興府,隸於江浙行省。明代,隸於浙江布政使司寧紹道。清代,新昌屬紹興府,隸於浙江小寧紹台道。民國時期,浙江省設行政督察區,新昌縣先後屬第二、第三區。 1949年5月22日,新昌解放,成立縣人民政府,屬紹興專區。1958年1月,紹興專區撤銷,劃歸寧波專區。1958年11月,新昌縣制撤銷,行政區域並入嵊縣。1961年9月後,新昌縣為紹興專區、地區和市所屬縣至今。 新昌風景圖 遠古傳說 新昌有許多傳說,性質類似神話,這些傳說反映了遠古時期新昌的自然面貌以及人與大自然的斗爭。 流行最廣泛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舊縣志記載,縣北十里有座高山,名叫渡王山,上有禹廟遺跡,據說大禹治水曾登臨此山。縣東五十里的顧東山,據傳是大禹治水時登此山以望東海而命名的。聳立在縣東四十里的東山,山腳有個水簾洞,周圍滿是拳頭大小的圓石,外是一層粉質石殼,內有如餡的石屑,稱石饅頭。相傳也是大禹治水到此,棄其餘糧,紀化而成。而穿岩山上的百郎洞,傳是大禹治水點將之地。縣城西郊的南岩山,山岩陡險,狀如築牆,傳是大禹治水東注積沙成岩,它是《列子 湯問》、《莊子外物》兩個寓言的背景。《莊子外物》篇說:任公子用五十頭牛作誘餌,蹲在會稽,長長的釣竿投向東海,釣了一年多,忽而大魚來吞餌物,牽動大鉤,掀起如山般的巨浪,掙扎的大魚,咆哮起千裏海水。任公子釣到鰲魚後,把它剖開臘干,讓浙江以南、廣西蒼梧以北的百姓飽飽地吃了幾頓。這個任公子釣台就在南岩。唐代齊詩「南岩寺,本滄海,任公釣台今尚在」,說的就是這件事。 新昌風景圖 大禹治水和任公子釣鰲雖屬傳說,但產生這些傳說卻有地貌變遷、滄海桑田的科學根據。在10萬年至1萬年前,當時地球上洪水上漲,人類經歷了與洪水搏鬥的溫長歷程,這就是《聖經》創世紀諾亞方舟和中國大響治水故事的來源。 在卷轉蟲海浸時期,寧紹平源原是一片淺海,海水直逼會稽、四明山麓,今上虞蒿壩、章鎮一帶已成海灣。南岩山正處在海浸地帶的東南邊緣,陸地上生物十分豐富,生長著一片亞熱帶闊葉林和混交林。由於湖泊是比較平靜的水體,水中的物質容易沉積,年長日久,流入湖泊的泥沙,逐漸沉積,成為沙礫岩,生活在湖泊中的各種動植物的殘體也沉積其中,構成地層中的有機質,水中的岩層越積越厚,而湖泊日趨淤塞,遇到地殼變支,地面抬升,高處就成為山丘,南岩就是這樣形成的海跡神山。如今南岩山的石壁上和洞穴里有大量螺蚌殼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明。 南岩山的北面,原來也是浩渺一片,現在從拔茅至嵊州一帶山崗是剡東鰲峰余脈的延伸,也一度在淺海之中。地質學家認為,這系地殼變動、河床抬高所形成。那平坦的山頂,有明顯的海跡地貌,與南邊起伏的山形完全不同。 遠古時候的新昌,山水下瀉,海水頂托,洪水是經常發生的事,因而傳說層出不窮。這些傳說既反映了這個地區的自然環境,也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斗爭。 新昌風景圖 位置 面積 新昌縣,古稱剡東,又名南明。位於浙江省東部、曹娥江上游,唐代以前屬剡縣,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建縣。現屬紹興市管轄。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地區,屬上海經濟區域,隨著寧波國際性「東方大港」的建成和對外開放,新昌區域優勢更為顯著。縣境東鄰寧海、奉化,南接天台,西南毗連磐安、東陽,自西至北與嵊州市接壤。東西相距52.3公里,南北間隔36.9公里。 全縣總面積為1213平方公里,摺合181.95萬畝,約佔全省陸地面積的1.2%。其中耕地面積22.87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2.6%;山林面積為131.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71.7%,是一個以山林、旱地為主的山區丘陵縣,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稱。 山川 地貌 新昌縣屬浙閩低山丘陵的一部分,由天台山、四明山、會稽山三支山脈環抱成若干小盆地。全縣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構成東南部山地、中部台地、西北部河谷平原三大地貌。主要山峰海拔均在600米以上,最高峰為小將菩提峰,海拔996米,最低處在城關鎮五都村,海拔約28米。四明山脈自東北入境,構在小將至沙溪山地。天台山脈兩支自中南部入境,古稱「一邑主山」的天姥山區逶迤綿亘至鞍頂山,構成儒嶴至回山東部山地。會稽、大盤山脈自西南入境,盤亘於鏡屏鄉的安山和鏡嶺鎮的西坑一帶,構成鏡嶺南部山地。中部為丘陵台地,一般為海拔250米至500米玄武岩台地,范圍較大的有回山、大市聚、孟家塘、遁山等,邊緣為陡坡峻嶺。台地上田地梯列,村落相望。
『玖』 紹興新昌富裕嗎
2010年全縣呈現經濟穩健增長、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局面。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15億元,增長11.3%;完成財政總收入28.13億元,增長21.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50億元,增長26.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96元,增長9.6%,農民人均純收入11263元,增長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