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事是共享經濟
一、什麼是分享和共享
分享經濟和共享是2017年最火的概念!為什麼政府報告里都說是分享經濟,而自媒體口口聲聲都是共享經濟?分享和共享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1、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經濟?經濟就是物質的生產、轉換和財富分配過程。
2、互聯網分享經濟是通過互聯網分享和連接技術優勢(互聯網+),對傳統經濟社會的結構進行優化,對傳統社會資源精準連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人人都能零成本參與創造財富共享財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通過分享價值培養需求,需求共享消費,消費定製生產,逆向打通生產製造業實現流程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生產(中國製造2025);分享經濟是中國經濟的完美、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3、共享是資源共享,是將分散、閑置和過剩的資源通過互聯網技術平台整合起來實現價值最大化,共享是一種商業模式不是經濟行為。現在所謂的共享單車、共享住宿等共享經濟其實是自媒體炒作出來的一個偽概念,是互聯網時代的分時租賃。互聯網共享就是免費商業模式,通過整合分散基本飲食資源為入口,通過免費模式創新多元化消費,創造需求創新生產方式,從共享消費到共享廚房到共享農庄到共享工廠,共享不是資本游戲而是創新型普惠商業模式,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網路已經為共享消費提供技術基礎和社會基礎。
二、分享和共享之間的區別
1、分享是方向!分享經濟是互聯網經濟的系統化解決方案,是從互聯網技術為入口,以分享和連接為抓手,通過分享價值培養需求,需求引導消費,消費定製生產的系統化運營,實現人人參與公平競爭和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
2、共享是方法!通過整合分散、閑置和浪費的基本飲食資源,因為飲食消費是所有消費的根和源頭,是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通過飲食消費創造消費(買健康蔬菜送智能手機,送旅遊、送冰箱……)只有免費才能積累客戶;只有免費才能人人參與形成規模優勢和經濟效益;只有共享消費才能生產出有價值的數據;只有共享消費才能形成信息數據鏈,具備向人工智慧商務演進的條件和基礎。
3、分享經濟和共享消費才是互聯網經濟正確的提法和概念。因為分享經濟的本質是改變財富生產和財富分配方式,最終定製生產,這才符合新經濟的定義。共享消費是免費模式,只有免費才符合互聯網經濟的特徵,因為微信QQ、網路、360、淘寶天貓、今日頭條都是免費的。不是免費模式的互聯網經濟只不過是新瓶裝老酒的傳統商業模式.。
三、分享經濟和共享消費的基礎平台
就像傳統經濟需要實體店平台;電商經濟需要淘寶天貓平台;分享經濟需要的是互聯網價值共享平台和消費資源共享平台,人人免費參與,拿來就用無用就走。
② 什麼是共享經濟你怎麼看
就是資源共享,最多的就是共享單車。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有義務愛護共享資源,在使用共享資源的過程中,要愛惜共享物品,認真維護。
③ 共享經濟是什麼意思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有的也說共享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此種共享更多的是通過互聯網作為媒介來實現的。
共享經濟這個術語最早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Spaeth)於1978年發表的論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其主要特點是,包括一個由第三方創建的、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市場平台。這個第三方可以是商業機構、組織或者政府。個體藉助這些平台,交換閑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或者向企業、某個創新項目籌集資金。經濟牽扯到三大主體,即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方、供給方和共享經濟平台。共享經濟平台作為連接供需雙方的紐帶,通過移動LBS應用、動態演算法與定價、雙方互評體系等一系列機制的建立,使得供給與需求方通過共享經濟平台進行交易。
④ 什麼是共享經濟共享經濟的互聯網產品又有哪些
共享經濟就是將你閑置的資源共享給別人,提高資源利用率,並從中獲得回報。共享經濟的理念就是:共同擁有而不佔有。
我覺得最典型的就是共享單車啊,還有共享衣櫥、共享空間應該都算吧
⑤ 共享經濟包括哪些方面
共享經濟模式有:
1、共享出行:交通出行是共享經濟目前在全球范圍影響最廣、爭議最多、也是最徹底貫徹共享經濟精神的領域,主要有共享租車、共享駕乘、共享自行車、共享停車位四種類型。
2、共享空間:空間是無處不在的資源,但它有著明確屬性特徵,主要包括共享住宿空間、共享寵物空間及共享辦公場所空間三種產品形態。
3、共享金融:金融與互聯網模式相互滲透,促使金融的共享經濟需求誕生,主要有P2P網貸模式與眾籌模式。金融共享經濟通過互聯網平台快速高效搜尋和撮合資金的供需方,加快資金的周轉速度, 最大程度發揮了資金的使用價值,讓更多人享受到金融服務。
4、共享美食:OpenTable 創立於1998年,是一家上市公司。消費者可以通過他們的應用查看附近餐廳、菜譜和評價,並預訂座位,而 OpenTable 通過向餐廳收取一定費用來實現收入。
5、共享醫療健康:國內還在面臨排隊掛號看病難的今天,遠在萬里之外的大洋彼岸,紐約市的患者已經可以享受眾多醫生通過預約平台提供的按需服務。
6、共享公共資源:馬斯克收購的SolarCity公司主要業務是購買閑置太陽能光伏系統,然後租賃給用戶並提供安裝等周邊服務,通過周邊服務的附加值將產品提價並從用戶手中賺取差價。
7、共享知識教育:個人都可能是一個領域的專家,讓這些專家將自己的經驗和知識與他人不僅在線上而且在線下進行1對1的分享,可達到更好效果。
8、共享任務服務:幫助別人完成任務或提供各種服務。人們在網站上發布工作內容,然後別人可以領取任務,完成任務後獲得相應的報酬。
9、共享物品:物品共享領域其實是最早就出現的共享形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共享物品的商業模式呈現除了物品共享、書籍共享、服裝共享等更加多元化的形態。在共享物品這種模式下, 降低了供給和需求兩方的成本,大大提升了資源對接和配置的效率。這不僅體現在金錢成本上,還體現在時間成本上。
⑥ 什麼是共享經濟分享經濟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不同
共享經濟是指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以使用權分享為主要特徵,整合海量、分散化資源,滿足多樣化需求的經濟活動總和。共享經濟具有兩個關鍵特徵:第一, 共享經濟是一種商品權利分割下的市場交易,而不是完整的商品權利交易。第二,共享經濟是一種使用權的共享,而不是純粹的使用權交易。
分享經濟指個人、組織或者企業,通過社會化平台分享閑置實物資源或認知盈餘,以低於專業性組織者的邊際成本提供服務並獲得收入的經濟現象,其本質是以租代買,資源的支配權與使用權分離。分享經濟將社會海量、分散、閑置資源等,進行平台化、協同化的集聚、復用與供需匹配,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價值最大化利用的新經濟業態。
⑦ 什麼叫共享經濟
從概念上講,共享經濟是將原先由於技術手段或者商業模式的限制無法參與經濟活動與經濟流通的生產生活資源,通過新的技術手段或者商業模式投入到經濟活動與經濟流通中,重新產生經濟價值與社會效益的經濟模式。簡單來說,共享經濟是基於閑置資源使用權的精準匹配與連接,實現生產要素的社會化,提高存量資產的使用效率。
共享經濟產業鏈是一個動態的生態圈,它打通了生產與消費的壁壘。每個消費者既可以是生態圈中以供給為形式的外圍組成,也可以隨時轉化成為以需求為核心的中心,每個人或每個企業都有可能是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者或需求方,這種方式決定了整個交易市場的無限外延能力。
(7)互享經濟是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勞動地、教育醫療資源。有的也說共享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此種共享更多的是通過互聯網作為媒介來實現的。
共享經濟牽扯到三大主體,即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方、供給方和共享經濟平台。共享經濟平台作為連接供需雙方的紐帶,通過移動LBS應用、動態演算法與定價、雙方互評體系等一系列機制的建立,使得供給與需求方通過共享經濟平台進行交易。最具代表的企業有,滴滴,Uber 、Airbnb和全球蛙。
在北京、廣州、杭州等多個城市,共享經濟體具體的是指
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共享雨傘等共享經濟新形態不斷涌現,並成為新一輪資本蜂擁的「風口」。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
共享經濟的五個要素分別是:閑置資源、使用權、連接、信息、流動性。共享經濟關鍵在於如何實現最優匹配,實現零邊際成本,要解決技術和制度問題。
⑧ 什麼是共享經濟它和體驗經濟有什麼區別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勞動地、教育醫療資源。有的也說共享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此種共享更多的是通過互聯網作為媒介來實現的。
共享經濟牽扯到三大主體,即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方、供給方和共享經濟。共享經濟作為連接供需雙方的紐帶,通過移動LBS應用、動態演算法與定價、雙方互評體系等一系列機制的建立,使得供給與需求方通過共享經濟進行交易。
體驗經濟,指注重購物中的體驗,情感的消費,而非購買商品的本身。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論把人們的消費需求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量的消費階段,第二是質的消費階段,第三是感情的消費階段。第一第二階段是傳統商業經濟的消費特徵,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互聯網的商品鋪天蓋地,物質需求已經滿足不了人們,人們正開始更看重購物的意義,需要精神層次的滿足,商業經濟向情感的消費演變。
⑨ 什麼是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的本質其實是一句話,弱化「擁有權」,強調「使用權」。無論是資源還是技能,對於擁有者而言因為私有化而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如今得到更廣闊的價值。
但你說這個概念是新創造嗎?當然不是。租房這件事其實也是一種「使用權」,像我這種之前沒錢買房的人,自然現在也買不起,如果沒有租房的存在,要麼早就滾進深山要麼早就奮發圖強了。近年來共享經濟的流行,其實更多是源於反消費主義。至於哪些人是因為消費到膩了,哪些人是窮到沒辦法消費,就不得而知了。
我覺得關於共享經濟最大的兩個誤區,一個是認為自由職業者匯集到一個平台就是共享經濟。事實上,只有低門檻、可標准化的資源或服務才能做到這一點。對於Uber、Airbnb來說,作為商業化公司,規模擴張是第一位的,只有到達一定規模之後邊際成本才會不斷趨近於零,從而保證服務者以最少的勞力掙到最多錢,同時用戶能得到高性價比的服務,這也是平台最大的吸引力。但對於任何追求高品質商品、服務的商業模式,則只能在一定區域/階層內進行運營,因為不能保證所有人加入都能提供達標的商品/服務,所以他們只能採取傳統的僱用模式,來保證這些員工能夠安心工作,服務好那些注重生活品質和體驗的消費者。
於是,這帶來第二個誤解。很多人認為共享經濟與社會形態無關,一個商業趨勢而已,能改變什麼?事實上,「共享」本身並沒有價值,「信任」才有價值,之前也提到過:共享經濟:信任是價值的放大器
- 游戲潮 - 知乎專欄
「信任」正在將我們導向基於人與人之間連接而不是政府控制的社會,也就是互聯網的社會實體化,全職僱用本身沒有改變什麼,但很多以前可能只有政府介入或者大公司介入的行當現在因為互聯網的介入可以越來越被商業公司滲透進來,這簡直是一種誘人的烏托邦。共享經濟之前的社會形態,一般稱之為公社、工會,比如果農的合作社,形成公認的品牌,加上壟斷的生產,帶來政治游說的權力、集中生產和配送的平台以及集體議價權。當各行各業都如此效仿,所謂中心化話語權相應也被削弱,最終也就影響到社會形態。
反過來,社會形態也影響到對共享經濟的認識。把矽谷蹭飯理解為共享經濟一點都不奇怪,只要看一看排行榜上的WiFi萬能鑰匙,但凡告知用戶會共享的應用都沒做起來,只有偷偷摸摸的WiFi萬能鑰匙先做起來了,然後洗白。所以共享經濟這個概念在國內被引導成「能蹭則蹭」一點都不奇怪。因此,指望國內公司和消費者對「共享經濟」形成清晰的認知,實屬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