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外部影響如何解決西方經濟學

外部影響如何解決西方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2-07-01 00:26:30

Ⅰ 能否講解一下西方經濟學的外部性

外部性理論主要是現代西方經濟學針對環境污染問題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指廠商污染了環境,等於佔用了一定的環境資源,但廠商卻並不為此支付任何費用。後來這個概念推廣了,一般指,廠商生產經營活動給外部環境帶來了某種影響,但廠商卻並不為此承擔任何經濟責任,既不能從中獲益,也不能需要為此支付費用。

不但廠商生產經營外部性,消費者行為也有外部性。如有人從事一些公益活動,對大家都有好處,但並不能因此從市場上獲得經濟報酬;反過來,有人做一些有違公德的事,如亂扔垃圾等,市場上也沒有人能向他收取相應的排污費。

概括起來,外部性有兩個關鍵,一是外在於經濟行為人(個人或廠商),即一項經濟行為對外部環境造成了影響;其中有好的影響,也有不好的影響;二是外在於市場機制,市場機制對於這些經濟行為失去了調節作用。

作為經濟學來講,目前研究的焦點問題主要是廠商的負的外在性,即類似環境污染這樣對外部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而廠商卻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為此,經濟學家提出了產品的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的概念。私人成本是指廠商負擔的產品成本,大體上等同於產品的經濟成本,社會成本則是產品私人成本再加上外在成本的總和,是全社會負擔的產品成本。外在成本是指廠商以外的社會負擔的產品成本。

顯然,外在性的存在,降低了資源配置效率,導致了市場失靈。為此,西方經濟學家提出了種種對策措施:

一是征稅,即向污染環境的企業收取類似排污費性質的稅收。這種方法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庇古提出,又名「庇古稅」。
二是津貼,即由政府向有污染行為的企業提供津貼,幫助企業完善相關環保設施,減少污染,以至消除污染。不過,這種方法遭到了大多數經濟學家的反對,因為這種做法等於由社會承擔了企業污染的成本。
三是合並企業。如假定一條河流上游的企業污染河道,下游的企業受害,現把上下游的兩家企業合並起來,這樣通過外在經濟內在化,將負的外在性消除。不過,這樣做恐怕很難做到。一條河流兩岸成千上萬的企業,如何合並?事實上做不到。
四,規定產權與協商。這是根據科斯定理,只要明確產權,並且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在這兩條前提下,一旦有污染行為,則受害者就會與污染企業協商談判或提起訴訟,來解決問題。這個方案因不需要政府主動干預,基本上是通過市場途徑解決問題,迎合了上個世紀80年代全球性的自由化思潮,因而曾一度大受追捧。但現在看來,事實上也很做到,也不過是書獃子式的空想罷了。首先,產權很難完全明確,如一條河流的產權應該歸誰?清潔的空氣的產權又該歸誰?諸如此類,無法回答;其次,交易成本絕非可以忽略不計,一次次的協商談判,以至訴訟,常常需要巨額的成本費用。
五、政府直接管制。目前,一般的觀點,認為大多數外在性行為,還要靠政府主動的強制干預。

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外在性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現象,社會主義社會實行計劃經濟,全心全意為人民造諫,是不會存在外在性現象的。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外在性問題在我國已經成為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也需要國民觀念上普遍重視起來,還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支撐,需要科學技術的進步。應該說消除外在性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短期內很難一下子解決。

Ⅱ 西方經濟學:影響外部經濟的因素

主要有兩部分,生產的外部經濟,消費的外部經濟
解決途徑有:(1)使用稅收和津貼;(2)使用企業合並的辦法(3)使用規定財產權的辦法

Ⅲ 論述:西方經濟學中市場失靈產生的原因,影響及對策。從壟斷,外部影響,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方面答

經濟學十大原理,其中一個就是:市場是組織經濟發展的好方法。
由於壟斷的存在、外部影響、公共物品、信息不對稱等,常常導致市場失靈。
市場失靈是指市場無法引導經濟過程走向社會最優化、無法有效配置商品和勞務的情況。
一、原因:
① 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下,一種商品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交點是均衡點,在它對應的產量下生產,供需雙方的收益最大,市場是有效率的。由於市場勢力的存在,壟斷者不會按照均衡產量進行生產,他們生產時選擇邊際收益(而不是價格)與邊際成本相等時的產出量,導致市場無效率。
② 外部經濟就是一些人的生產或消費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又無法向後者收費的現象;外部不經濟就是一些人的生產或消費使另一些人受損而前者無法補償後者的現象。這種影響不能反映在市場價格中,(通俗解釋就是本能賺的沒賺,本該賠的沒賠),導致市場無效率。
原因
③ 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非排他性等特徵。人們願意消費或使用這些公共物品,卻不願為之支付它們的生產成本。公共物品的供需雙方不能進行有效地信息傳遞,生產者無法得知消費者的有效需求,也不能從中獲益,市場機制難以發揮在資源配置上的效率。
④ 在現實經濟活動中不會有人無償提供完全信息,而且由於市場通信系統的局限性以及出於自身目的的釋放信息,都會阻礙市場信息的傳播。結果就是市場價格不能靈敏的反映市場的供需狀況,進而導致市場無效率。
二、影響:
由於這些原因的存在,市場失靈的影響有:
① 競爭失效,壟斷產生;② 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③ 分配不均衡,貧富差距拉大;④ 公共資源過度使用(比如過度放牧、過度捕魚等);⑤ 外部不經濟(外部性的負面效應),比如工廠生產時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治理污染仍要花費;⑥ 導致失業;⑦公共產品的供需矛盾,生產出的公共產品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除此以外,市場失靈的表現還有很多。
三、對策:
當市場失靈時,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政府會在容易產生市場失靈的領域進行宏觀調控。宏觀調控的手段主要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計劃指導、經濟政策等。
對於壟斷,政府會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抑制壟斷或者成立專門的發壟斷機構對市場進行監督,來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對於外部性,政府會採取稅收與補貼的政策。對正外部性進行補貼,對負外部性進行征稅。(碳排放稅就是對負外部性進行征稅);對於公共物品方面,先利用市場來決定最優供給量,然後由政府以財政支出進行生產和定量分配;信息不對稱方面,政府可以通過發布公告等形式來彌補市場在信息傳播上的不足。當然,對策還有很多很多,我只列舉了少數幾條。

查了不少資料。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Ⅳ 西方經濟學問題(微觀部分):對生產的外部效應問題,政府該如何干預

主要用稅收手段吧……
比如污染企業就會多征稅,國家需要的行業就少征稅……
應該就是說外部性內部化吧
總體來說就是 對於企業生產中有害的部分多收錢,有利的部分要退錢……

Ⅳ 對付外部積極影響的措施。(西方經濟學)

1、政府給予企業補貼 2、不管是外部經濟還是不經濟,都要明晰產權 3、企業合並,將外部經濟企業和外部不經濟企業合並,使其影響內部化。

Ⅵ 公共物品會產生什麼樣的外部性怎樣解決求神人回答,是書本上西方經濟學裡面的。

公共物品若由市場提供時 便會產生外部性
公共物品無競爭性 無排他性 若某個企業乖乖生產社會用的公共物品 則該企業創造的收益大於社會平均收益 該企業沒能得到好的補償的話 這就是外部經濟。生產公共產品要成本 但沒有什麼收益 誰會好好生產 這就造成 公共物品數量不足 質量底下 市場失靈 所以需要政府提供

外部性 指的是經濟主體對社會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外部影響如何解決西方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狼幸福後會變成什麼 瀏覽:315
100個童話故事書有多少字 瀏覽:60
星雲的故事講了什麼 瀏覽:596
故事吧是什麼意思 瀏覽:62
1991年羊婚姻如何2017 瀏覽:437
勵志音樂愛情在哪裡 瀏覽:151
沒有婚姻經歷該怎麼辦 瀏覽:828
婚姻法有什麼補償 瀏覽:77
醫學是什麼事業 瀏覽:890
當幸福來敲門評價為什麼高 瀏覽:885
新安民間故事有哪些 瀏覽:308
什麼屬相走不上事業大運 瀏覽:785
健康的花什麼樣 瀏覽:340
愛情期間錢怎麼花 瀏覽:897
九棵樹健康證在哪裡辦 瀏覽:625
幸福樹怎麼用硫酸亞鐵澆灌 瀏覽:298
大陸農村題材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860
最正婚姻觀是什麼 瀏覽:491
幸福樹干葉子和掉葉子是怎麼回事 瀏覽:716
行政事業單位的科員月車補多少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