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增長率為負數代表什麼
增長率為負數,代表本期數額小於前期數額,也就是增長的速度比原來小,但是還是增長了。
統計學詞彙,指某項數據的增長量為負數,即減少。如體重負增長、經濟負增長、訪問量負增長、人口負增長等。負增長和正增長(Positive growth,即通常所說的「增長」)相對,此外,若增長量為零,可稱零增長(Zero growth)。
理解時特別要注意負增長的主體,比如去年的經濟增長是6%,今年增長2%,就不是經濟負增長(而是經濟增長率負增長),因為經濟仍在成長,只是速度放慢了。
「負增長」最常見的是用於經濟學領域。持續的經濟負增長又被稱為經濟衰退或收縮(Economic recession / Economy shrinking / Economic contraction)。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發表報告的時候就經常使用「負增長」一詞。
理解時特別要注意負增長的主體,比如去年的經濟增長是6%,今年增長2%,就不是經濟負增長(而是經濟增長率負增長),因為經濟仍在成長,只是速度放慢了。
⑵ 什麼叫做經濟負增長
經濟負增長是統計學詞彙,指某項數據的增長量為負數,即減少。
「負增長」最常見的是用於經濟學領域。持續的經濟負增長又被稱為經濟衰退或收縮(Economic recession / Economy shrinking / Economic contraction)。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發表報告的時候就經常使用「負增長」一詞。
負增長和正增長(Positive growth,即通常所說的「增長」)相對,此外,若增長量為零,可稱零增長(Zero growth)。
理解時特別要注意負增長的主體,比如去年的經濟增長是6%,今年增長2%,就不能說經濟負增長,因為經濟仍然在成長,只是速度放慢了。
負增長http://ke。。com/link?url=ki2u9YUJmE9EFPCvR-W-
⑶ 什麼是經濟放緩與經濟負增長
經濟放緩是經濟增長速度放慢了,宏觀經濟是指總量經濟活動,即國民經濟的總體活動。是指整 個國民經濟或國民經濟總體及其經濟活動和運行狀態,如總供給與總需求;國民經濟的總值及其增長速度;國民經濟中的主要比例關系;物價的總水平;勞動就業的總水平與失業率;貨幣發行的總規模與增長速度;進出口貿易的總規模及其變動。
經濟負增長理解時特別要注意負增長的主體,比如去年的經濟增長是6%,今年增長2%,就不能說經濟負增長,因為經濟仍然在成長,只是速度放慢了。
⑷ gdp增長率下降好
經濟增長率也稱經濟增長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時期經濟發展水平變化程度的動態指標,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標。
GDP增長率越來越低是說明經濟在走下坡路
一般經濟學家習慣各個情況的經濟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復甦
經濟過熱:每月增長率達10%以上,連續3個月
惡性通貨膨脹:在經濟學上,惡性通貨膨脹是一種不能控制的通貨膨脹,在物價很快地上漲的情況下,就使貨幣失去價值。惡性通貨膨脹沒有一個普遍公認的標准界定。一般界定為每月通貨膨脹50%或更多
⑸ 經濟衰退的全球衰退
2008年全球經濟衰退
隨著世界經濟和主要國家經濟指標從今年年初的趨向好轉驟然轉向低迷,關於世界經濟增長再次「撞牆」,以及新一波金融危機即將襲來的說法在國際上不斷發酵。6月1日公布的5月份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繼續緩慢下降,對中國GDP增速放緩和通脹加劇的擔憂進一步刺激了外界對於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猜測。但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所謂「探底」之說需要謹慎看待,全球經濟在近期依然有走穩的可能 。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日發布的報告,衡量中國製造業生產和營銷整體景氣程度的PMI指數在5月份為52.0%,較4月回落0.9%,其中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分別較4月下降1.7%和0.4%,反映了製作業規模增長進一步放緩的態勢。就在上周,高盛銀行基於通脹和油價因素下調了中國2011年和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預期。
對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日本經濟新聞》5月31日分析稱,在流動性過剩和抵禦通脹的總方針下,中國製造業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遇到一定阻力。成本的增長、貸款環境的惡化和國際貿易壁壘使得貿易企業競爭力下降,訂單大量損失。另外,分析人士稱,最近中國所遭遇的大旱和電力供應危機導致生產成本增長,製造業和服務業產能受到抑制。匯豐銀行一名分析人士5月31日預測說,中國經濟有可能會遭遇「硬著陸」。
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令世界經濟「撞牆」的猜想在輿論界和經濟界人士當中盛行。摩根大通銀行5月份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產業整體產出總量已經創下21個月低點,而全球產出價格則遠高於歷史長期均值近10個百分點。世界經濟近期出現衰退也被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數據所驗證。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美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為1.8%,遠低於去年第四季度的3.1%,而製造業增速在過去的一個月已經下降到7個月以來的最低點。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月31日報道,高盛銀行和美林銀行已經分別將美國第二季度增長率預期大幅下調,並預計月份新增就業崗位數量將從前一個月的24萬個下降到約15萬個。遭受大地震沖擊的日本經濟數據更為慘淡,第一季度GDP負增長3.7%,即使考慮災後重建的內需拉動,今年全年實際增長率也可能只有0.6%。另外,歐債危機「重災國」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等國經濟和財政狀況難以改善,歐盟內部因歐債危機矛盾加劇,使得歐元區整體經濟低迷的狀況短期內難以改變。
在發達經濟體面臨經濟蕭條和金融危機時,新興經濟體也面臨經濟難題。5月31日,印度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第一季度GDP增長年率換算後為7.8%,創下5個季度以來的最慢增速。巴西、南非等國也面臨通脹增長過快的壓力。
對於全球經濟在今年「急剎車」,一些分析人士稱,這是「各種災難綜合累加」的結果,其中包括一些突發性因素。高盛銀行分析師扎克·潘德爾5月31日稱,日本大地震給全球製造業供應鏈的打擊超出預期,美國經濟基礎甚至都受到震動。另外,歐債問題遲遲不能解決也延誤了先進工業國家的經濟增長,並干擾了金融市場的信心。
然而,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告訴《環球時報》,現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還不至於二次探底。全球經濟下挫表現突出的是日本,但下半年日本經濟因災後重建會有所好轉。韓國《朝鮮日報》稱,只要快速妥善地解決歐洲債務危機,金融市場所出現的混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另外,如果中國能夠在控制通脹基礎上逐步放開增長的「步子」,就可以帶動地區甚至全球經濟復甦。 周世儉表示,當前全球經濟最值得關注的是通脹問題。美國可能會採取隱性的印鈔行動來刺激經濟,不會像過去那樣大張旗鼓地搞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這對飽受通脹之苦的新興國家特別是中國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如此一來,凡是以美元記價的大宗資源性產品都會漲價。
⑹ 經濟衰退的原因是什麼
貧富分化已經嚴重製約經濟發展。可是因為資源的傾斜和政府的不斷扶持。大的龍頭企業得到越來越多的發展機會。財富越來越得到增加。貧富分化越來越大。
我們國家基尼系數在世界排名居前。貧富分化較為嚴重。基於婚姻觀念和教育就業等資源束縛。階層固化越來越多得到社會重視。
教育資源的不均等。利益階層可以享受更多優質資源。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加上就業的資源比一般人更加的寬闊。發展起步更高。以後工作過程。會得到更多的人脈關系支持。發展會更加順利。更容易獲得升遷機會。
婚姻的門當戶對。更是深入人心。婚姻不再以愛情感情為基礎。而是以金錢權勢為基礎。造就了很多強強聯合。
破解貧富分化最好辦法是教育資源的均等。國家資源更多向一般民眾傾斜。可現實往往相反。很多人近水樓台先得月得到更多資源。獲得更多權力和財富。緩解貧富分化在於稅收的調劑。像遺產稅個稅的徵收。但很多國家執行太難。
經濟衰退可能會導致多項經濟指標同時出現下滑,比如就業、投資和公司盈利,其它伴隨現象還包括下跌的物價(通貨緊縮)。當然,如果經濟處於滯脹(Stagflation)的狀態下,物價也可能快速上漲。
毀滅性的經濟衰退則被稱為經濟崩潰。經濟衰退與過量商品存貨、消費量的下降(可能由於對未來失去信心)、技術創新和新資本積累的缺乏,以及股市的隨機性有關。
⑺ 為什麼GDP增速小於8%中國的經濟就會退後
個人比較認可「 泰伯世家公子 - 探花 十一級」的分析。
首先8%就代表著一個經濟增長水平,哪怕只增長了1%,經濟也是在增長的,你不能說經濟退後了。「zibenjia42 - 總監 八級」說還要剔除通貨膨脹,那麼如果通貨緊縮呢?
那為什麼非是最低8%,而不是5%、6%或者其他,這就是8%所體現的政治性。我們和歐美、日韓那些發達國家不一樣,我們的城市化程度比他們要低得多,而且長期實行的城鄉二元制把大量的勞動力人口壓制在農村。近幾年,隨著固定資產投資力度的加大,城鎮化速度一直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另外,大量的勞動力人口涌進城市務工(他們和我們都是一樣的,都是勞動力、都是工作者,並不是天生就應該種地、受窮,他們只是政治的犧牲品,所以不要再歧視性的稱他們為民工)。另外,每年也在新增大量勞動力,比如大學生。
在經濟增長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的時候,這些勞動力是能夠被容納的,而一旦經濟滑坡,這些勞動力就會過剩,就會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這也就是我說的經濟增長的政治性的一面。
8%的增長水平是不是就一定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絕對不一定。這還要進一步看經濟增長的結構到底是怎麼樣的。假如經濟增長了1個億,如果是因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帶來的,那麼可能09年能夠多解決1000人就業;如果是資本密集型的企業帶來的,那麼可能09年只能多解決10個人就業。
個人認為,8%這個數字可能確實是經過一定的測算得出的,但並不具有太大的參考價值,和7%、9%沒有太大區別,這個數字更多的是體現政府的一個姿態——保增長的姿態。
⑻ 經濟衰落的特徵有哪些
經濟衰落衰退是經濟波動或經濟周期中的一個階段,主要特徵是:國民經濟產出總量或經濟增長率由升轉降,失業率由降轉升,物價總水平由升轉降。泛指國民經濟產出總量或經濟增長率持續處於下降狀態。
經濟衰落階段的特徵有哪些?
經濟衰退(按照美國的標准)當經濟中總產出、收入和就業連續6個月到一年的明顯下降,經濟中很多部門出現普遍收縮,則這種經濟下降稱為衰退。更嚴重的持續的經濟低迷成為蕭條。凱恩斯認為對商品總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
經濟衰退可能會導致多項經濟指標同時出現下滑,比如就業、投資和公司盈利,其經濟衰退它伴隨現象還包括下跌的物價(通貨緊縮)。當然,如果經濟處於滯脹(Stagflation)的狀態下,物價也可能快速上漲。
經濟衰退表現為普遍性的經濟活力下降,和隨之產生的大量工人失業。嚴重的經濟衰退會被定義為經濟蕭條。毀滅性的經濟衰退則被稱為經濟崩潰。經濟衰退與過量商品存貨、消費量的下降(可能由於對未來失去信心)、技術創新和新資本積累的缺乏,以及股市的隨機性有關。
經濟衰退階段的特徵
(1)通常消費者購買急劇下降。由於廠商會對此作出壓縮生產的反應,所以實際會下 降。緊隨其後,對工廠和設備的企業投資也急劇下降。
(2)對勞動的需求下降。
首先是平均每周工作時間減少,其後是被解僱員工的數量和 失業率上升。
(3)產出下降,導致通貨膨脹步伐放慢。 對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導致其價格跌落。工 資和服務的價格下降的可能性比較小,但在經濟衰退期它們的增長趨勢會放慢。
⑼ 增長率降低是不是意味著衰退為什麼
增長率降低只能說明你的增長速度變慢了,並非是衰退。而出現負增長才說明是衰退。
⑽ 7%的增長率是如何算出來的啊
GDP核算是一項大的統計工作,有收入法、支出法、生產法三種。收入法是按勞動力、資金、土地、企業家等生產要素獲得的工資、利息、地租、利潤等收入之和得出;支出法是按消費、投資、凈出口之和計算;生產法是按產量增值計算。具體核算則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三種核演算法之間也會有一定誤差。
至於GDP增長達到多少比較合理,要考慮勞動力、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供給以及技術水平情況,各國會有所差別。通常認為,在一定的技術水平下,合理的GDP增長率應是充分就業狀態下所能達到的增長率,是為「潛在的經濟增長率」。潛在的經濟增長率下,資源(生產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沒有閑置,也沒有過度使用——閑置會造成經濟增長過緩,產生失業問題;過度會造成通貨膨脹。
至於潛在經濟增長率水平是多少,多根據經驗數據判斷。目前對我國的潛在經濟增長率,有說法是在9-10%。對此,個人比較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