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麗江大理哪個經濟更強

麗江大理哪個經濟更強

發布時間:2022-06-30 02:31:25

『壹』 大理 和麗江古城哪個個比較好

1:麗江比大理更有商業味,去麗江旅遊的人比大理多很多倍,當然在麗江的消費要比在大理的高很多。 2:麗江的古城比大理的大,大理古城很小,但是大理有更美的風景,比如:崇聖寺三塔,洱海,蒼山等等 個人覺得喜歡安靜一點還是大理比較好,麗江讓人覺的彷彿站在人海里一樣。

『貳』 麗江和大理哪個更適宜打工

麗江和大理相對來說大理的經濟要比麗江的發達得多,所以大理這邊的就業機會要大一些。兩個城市都是旅遊業為主,但是大理其它行業的發展要比麗江好,.

『叄』 大理\麗江的經濟

大理的經濟比麗江稍微好些^_^

『肆』 大理的經濟發展好還是麗江好

大理人更多

『伍』 大理古城、麗江古城你認為哪個最值得去呢

我個人認為大理古城和麗江古城都是非常值得去旅遊看看,欣賞當地風景的,雖然都是在同一個省份,但是還是有細微的區域差異不同。

一、大理古城與麗江古城都是歷史悠久

雲南省份在唐宋時期,是主要集中了文化、政治經濟的地方,所以大理古城還保留了多處文化遺址,至今現在大約14處重點文化遺址單位,還可以處處看見唐宋時期在雲南大理留下的痕跡,感受那個時候的風土文化氣息。麗江古城位於麗江市,同時麗江古城又被稱為大研鎮,與四川閬中山西平遙等古城稱為重點文化古城保護地區。

『陸』 麗江和大理哪個好

我覺得大理好些

『柒』 大理和麗江那個更好

大理和麗江呢,應該說青菜蘿卜大家各有所愛吧。個人認為,大理的人工氣息更重一點,大理古城修過的痕跡更為明顯。感覺就像是城市裡的步行街一樣。不過大理也有洱海,三塔,這些景點。。 而麗江呢,整個古城感覺更古,都是老房子,雖然現在各個客棧都是經過裝修,不過也保留了原有的風味。而麗江本身的景點也比較多,如玉龍雪山,黑龍潭公園,束河古鎮,白沙古鎮。而麗江作為一個中轉,周邊的香格里拉,瀘沽湖,松贊林寺,東竹林寺,梅里雪山,雨崩村,茨中等,都是相當不錯的景點。 如果你是打算過來旅遊,建議你,可以到昆明,再走大理,再到麗江。因為現在昆明到麗江的火車通了,也是比較方便的哦。。

『捌』 大理和麗江哪裡好

大理he 麗江都十分漂亮。

大理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市境東巡洱海,西及點蒼山脈。這里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山水風光秀麗多姿,是我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區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動。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理曾有著顯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漢之際,大理是「蜀·身毒國道」(從四川成都,經雲南大理、保山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經之地,這條通道,對促進大理地區和內地的聯系、對促進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麗江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轄1鎮14區。縣城大研鎮古城,海拔2400米,城區面積6平方公里,人口約6萬人。有納西、漢、白、僳僳、普米、彝、藏、苗等民族。其中納西族佔全縣總人口的57.7%。戰國時屬秦國蜀郡。漢屬越郡。三國屬雲南郡。南朝為遂段縣,大約在此時納西族先民遷於此。唐時曾為姚州都督府地,後為吐蕃,南詔地,稱桑川,屬劍川節度。宋為大理善巨郡地,開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後曾在此駐兵操練,「阿營」遺址仍在,當時居民已有千餘戶,至元十三年改為麗江路,麗江之名始於此,以依傍於麗江(金沙江古名) 灣而得名。明末已具規模,日漸繁榮,本地土司木氏所營造的宮室非常華美,徐霞客在游記中謂其「宮室之麗,擬於王者」,而麗江府「富冠諸土郡」。《明史雲南土司傳》則言「雲南諸土官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於明代。以其位於麗江壩子中心,四周青山環繞,形似一巨硯,故名大研(硯)廂。清為麗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設流,結束木氏土司元代以來的世襲統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麗江縣,1961年成立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古城北依象眠山,西枕獅子山,南臨文筆山,翠峰如屏。以不築城牆而馳名,因為古代麗東世襲的土司姓木,若築城牆,木字加上框便成為「因」字,因而古城沒有城牆。玉泉水自城東北黑龍潭湧出,沿街分流,走巷穿戶,常年清流,有「戶戶朝陽,家家流水」的高原水城風貌。民居、街道依山傍水,順山就勢,古樸自然,選址建城充分利用了地理環境。街道、庭院遍植花木,素有「麗郡從來喜植樹,古城無戶不養花」贊語。路面都以麗江特產彩石板鋪成,溪流之上為石拱橋,小橋臨波,曲經通幽,雨季不泥,旱季無塵。麗江當時的街場是個土圩場,雨季泥濘過膝,乾季風沙遍地。明代土司開挖西河,利用西高於東的地勢,人工控制活動石板,定時引西河水入中河,並沖洗五花石鋪成的街面,保持城市的清潔干凈。到了清代,又開挖東河,把中河水東引入城。這樣,三水入城,穿街過巷,又分為無數小渠,與潭泉相連,形成密如蛛網的水系,布滿金城。才有「家家門前流活水,戶戶垂柳拂屋檐」的景觀。有水就有橋,及單孔、雙孔、三孔及多孔橋共七十餘座。許多石拱大橋都是明代納西族木氏大土司從內地聘來能工巧匠,精心設計營造的,具觀賞價值,也有很高的實用性。麗江城中心為四方街,自古商旅雲集,貿易興盛,也是節日聚會處。城內明清建築鱗次櫛比,均保存完好,有皈依堂、黑龍潭、五鳳樓、得月樓、鎖翠橋、解脫林、木氏土司府和成片的古民居,在我國古代城市建設的瑰寶。木氏土司府仿北京明紫禁城,有三大殿、家廟、萬卷藏書樓等數十個院落和獅子山「御苑」,規模宏大、殿宇壯麗,佔地達40萬平方米。尋常百姓民居,格局式樣均三方一照壁,門多東門,廳廊寬敞,天井大方,門窗雕飾花鳥等圖案,極富文化氣息,體現了納西民族的藝術造詣和審美情趣。有「高原姑蘇」高原「威尼斯」之稱。

1997年12月,麗江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成功,填補了我國在世界文化遺產中無歷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由於位於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的交界地區,麗江境內多山,主要有玉龍雪山和老君山兩大山脈。有金沙江和瀾滄江兩大水系。海拔最高是玉龍雪山的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最低點是七河區江邊坡腳金沙江出境處,海拔1219米,形成了寒、溫、熱兼有的立體氣候這里大多數的城鎮均坐落與雲南人稱之壩的一種小山間盆地中,麗江古城則位於麗江壩中部的獅子山南麓.

景點海拔

玉龍雪山.........5596米

麗江古城.........2416米

雲杉坪............3205米

白水河............2950米

甘海子............3100米

玉峰寺............2760米

白沙壁畫.........2500米

虎跳峽............1800米

長江第一灣.........1850米

瀘沽湖............2685米

氂牛坪............3800米

老君山主峰.........4247米

玉龍雪山四季滑雪場....4500米

冰塔林............4600米

氣候

年平均氣溫

麗江由於地處中國西南橫斷山區,其氣候垂直分布明顯, 雖處高原,終年看見雪山,但雨量充沛,干濕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2 .6~19.8℃之間,最熱月平均氣溫為18.1~25.7℃,最冷月平均氣溫為4~11.7C。大部分地方只有溫涼之更迭,無寒暑之巨變,春秋相連,長春無夏,形成了明顯的乾季和濕季。麗江年均降雨量為1000毫米左右,5~10月為雨季,降雨量佔全年的85%以上,7、8兩月特別集中。由於地處低緯高原,終年太陽輻射較強。麗江壩年日照時數為2530小時,光能充足,年太陽輻射量每平方厘米為146.5千卡,為雲南省最高值區。

納西,摩梭傳統服飾

麗江的文化在1723年清朝改土歸流政策以後,便成為一個納西文化和漢族文化的綜合體.比起金沙江西岸中甸白地(納西東巴教發源地)的納西人和金沙江東瀘沽湖地區的摩梭人,麗江壩區的納西社區更多的受到了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和同化.這種同化過程在1996年的大地震和此後旅遊業的發展中逐步加速.

這樣的一種文化特性影響到今天麗江納西社區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服裝, 納西族男子早在本世紀上半葉就已經拋棄了汗衫,到膝短褲的傳統服裝而改穿漢服,今天麗江古城的納西族年長婦女的衣著也是根據滿服進行改良的結果. (其中的羊皮襖,披星戴月和圍裙則保留了傳統特點),而在中甸白地(納西東巴教發源地)的納西租服裝更為純粹,瀘沽湖的摩梭人的穿著則與藏服接近,而且在今天的麗江,二戰以後出生的納西族婦女大多不再穿這種傳統服裝.

b]文化

這種文化的演變在漢化程度最高的麗江古城反映的尤為明顯,在96年地震和隨之而來旅遊業的高速發展後,漢語的雲南方言逐漸替代納西口語成為古城社區的主流語言,而年輕納西夫婦也開始用漢語對子女進行教育. 而在1990年以前的麗江,納西的口語在古城是一種預設的社會交流工具,即使子女在學校接受漢語的教育,但是納西家庭中和納西少年之間卻都用納西語進行交流.1996年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給麗江的民眾帶來信心,而在商業利益驅動下漢語的方言替代納西口語成為麗江(古城)的交流工具,這則使納西傳統文化的前途顯得更為嚴峻.

兩性地位

如同今日漢族的父權社會,麗江壩區的納西家庭大多被男性所主掌,而與瀘沽湖的摩梭女性家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納西婦女承擔著比漢族婦女更承重的家務和社會義務.

在麗江古城,四十多歲的男人養花養鳥甚為普遍,這給人以納西族過於滿足於現狀而不思進取的印象,其實,除了掌握家庭之外,這也和麗江傳統的商業經濟而非手工業經濟有聯系.納西女性不僅要承擔家務,而且還要賺錢養家.在古城原先的四方街菜市場,操刀賣肉的絕大多數是中年婦女,而男性則在一旁收錢、觀看.1980年代,《南華早報》的記者在古城關門口看到這一場景,以至於得出納西社區仍保留母系遺風的結論.

在1253年蒙古人征服麗江之前,麗江的納西和瀘沽湖的摩梭同處於母權社會,1253年以後傾向於中原漢文化的木氏逐步使納西家庭受到漢族父權制度的影響.1723年漢族的流官取代木氏家族統治麗江,大量的漢族的價值觀,包括父權社會的規范和父母包辦的婚姻制度開始盛行,納西婦女不僅失去了對家庭的掌握,同時由於戀愛自由和性的自由遭到儒家漢制的抵觸, 納西少女情死的人數急劇上升,有些死定終身的男女則越過金沙江遷到摩梭社區,尋找自由的愛情.

1970年代以後出生的納西青年男女,已經不再遵從傳統的價值,他們和大陸的新新人類一樣,從西方湧入的文化中尋找納西祖先曾經擁有的自由精神.

宗教

納西族在歷史上曾經信奉過佛教,喇嘛教,道教.但是與一些生活方式深受宗教影響的民族不同,納西人並不篤信某一種宗教,在今天的麗江,即使在年老的納西人中也很難找到很虔誠的信奉者.東巴教是納西古代的一種原始宗教,但它更富有精英色彩而不是一種平民宗教.

語言

納西口語是麗江及壩區納西社區的主要的語言.而在麗江古城,漢族的雲南方言(也稱雲南話)是最廣為使用的語言, 但在古城納西家庭中家庭成員之間使用納西口語. 麗江的年輕一代都能講漢語普通話,有些從事旅遊業的青年則能講很流利的英語.由於有些老一代的納西老人曾經接受過教會學校的西式基礎教育,因此在麗江古城的街上看到古稀老人和老外用英語自如交流也並非奇事,麗江名人宣科則更是以一口流利的英語讓老外稱奇.

地理

玉龍雪山位於麗江古城北15公里,北緯27度03'20"-27度40',東經100度04'10"-100度16'30"之間,是北半球靠赤道最南端的現代海洋性冰川,為中國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區、雲南省的省級旅遊度假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

景點介紹

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直插藍天,南北向排列的玉龍十三峰猶如一條騰空的巨龍,它不僅氣勢磅礴,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還隨著時令和陰晴的交替,景觀也變幻無常,時而雲蒸霧涌,玉龍乍隱乍現,時而碧天如水、萬里無雲,群峰象玉液刷洗,晶瑩的銀光,耀目晃眼;有時一條雲帶束腰,上面雪峰皎皎,下面崗巒碧翠。東方欲曉,峰頂早染晨曦,多彩的朝霞映上雪峰,白雪呈緋紅狀與霞光掩映閃爍;傍晚余輝把雪峰染抹得象披上紅紗,雲朵帶著晚霞奇彩,飛歸峰間谷壑,一彈之頃,變態無窮。

玉龍雪山以險、秀、奇著稱,其內主要有「雲杉坪、白水河、甘海子、冰塔林等景點,是一個集觀光、登山、探險、科考、度假、郊遊為一體的具有多功能的旅遊勝地。

雲杉坪景點

雲杉坪是玉龍山東麓的約一平方多公里的一片草甸,雪山屏立一側,周圍以千年的雲杉林所懷抱,坪內芳草萋萋,牧歌悠揚。雲杉坪還是傳說中進入玉龍第三國的窗口。

白水河景點

白水河景點為一條幽深的山谷,谷內林木蒼蒼,清泉長流,有的成潭,有的成瀑,靜動有別,情趣獨特。現在白水河邊台上 建有停車場、餐廳、購物店、還有進雲杉坪的索道站。

甘海子

是玉龍山東麓的一個開闊的草甸,是個天然的大牧場,每年 春夏之交,百花齊放,組成巨大的花苑,整個草甸充滿生機活力。目前甘海子建有雪度假山莊和直上玉龍雪山冰川附近的大型索道,遊客可乘纜車到雪原去觀賞萬年古雪、冰塔林奇觀和滑雪。

虎跳峽

金沙江劈開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形成世界最深的大峽谷——虎跳峽。虎跳峽全長17千米,上下落差 200米,兩岸雪峰高出江面3000多米,其勢驚險奇絕,懾人魂魄,在虎跳峽上游的金沙江入口處,有一巨石橫卧江心,激流從僅有30米寬的巨石兩側穿流而過,濤聲震天,白浪翻滾,傳說猛虎常靠江心巨石躍上對岸,故名虎跳峽。

登上望峽台,全峽歷歷在目。迤邐下到江邊石灘上,兩岸高崖把高天擠成一縫,大江被擠壓得僅有30多米寬,江中雄踞5米見方的虎跳石,水急似箭,這就是下虎跳。東側大岩洞口,有古崖畫,多為動物形象。

從上峽口看玉龍山巔,酷肖天國城垛。江面平緩,像柔靜少女,但一入峽口便激浪滔天,變成暴戾的怒漢了。先到上虎跳,一道跌瀑高坎是為惹目。坎兩側,絕壁擎天,構成兩扇巨型石門,當中屹立著三角狀的虎跳石,金沙江巨流從此奪路而出,躍過高坎,以雷霆萬鈞之勢摔砸下來,高坎下,千波萬濤沸沸揚揚,迴旋翻滾。看那場面,令人心驚膽戰。往前,不久見到滿天星灘,灘長半里,暗礁棋布,掀起滿江銀浪,濤聲震天,看似銀河繁星,故而得名。全峽有這樣的險灘18個,平均不到一里便有一灘。到大峽中段阿昌谷,核桃園村有簡易旅舍供食宿。 數十戶人家的房屋都用青石板砌蓋,山地像一幅幅地圖掛在牆上。離村往江邊走,就到特險特奇的中虎跳了。只見獠礁林立,危崖四聳,遮天摩雲,嵯峨的虎跳石如鬼怪戲浪。激流撞礁,晶花騰空,驚濤轟鳴,如雷貫耳。

蓋江崖頭亂泉涌流,攔腰有一條半里磴道,人行當中,泉水從頭頂噴瀉而,織成一掛掛奇麗的珠簾,別有洞天。此外在虎跳峽沿江的岩壁上,發現了12個珍貴的古岩畫魚,使這條世界大峽谷又添奇觀。

許多慕名而來的探險家曾試圖征服這座險絕的峽谷。據稱,30年代美國地理學家洛克曾游此地。金沙江漂流的開拓者是我國的堯茂書,他1985年隻身一人首漂長江河源及沱沱河,不幸漂至直門達下游不遠處遇難。1986年中國洛陽長江漂流隊無動力首次漂流虎跳峽成功,但也有兩名隊員殉難。迄今為止,全世界成功漂流這座峽谷的探險家不超過150人

麗江古城位於中國雲南省西北部麗江縣境內,海拔2400米.面積3.8平方公里。目前共有25379人,其中66.7%是 納西族, 30%的居民從事民族傳統手工 業。古城始建於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南 征雲南大理時,用革囊渡金沙江到麗江, 就在麗江古城一帶駐扎軍營,大石橋北 面一帶街巷名稱納西語叫「阿營",「阿營」指蒙古部隊.「暢」就是村寨。

麗江古城在南宋時期就初具規模,已有 八、九百年的歷史。自明朝時,麗江古城稱「大研廂」,因其居麗江壩中心,四面青山環繞,一 片碧野之間綠水縈回,形似一塊碧玉大硯,故而得名。

歷史

麗江古城經由歷代木氏先祖主持建設。追溯「麗江人」的建築史,從古代的 洞穴居、樹巢居、井乾式的木楞房發展到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 馬轉閣樓」的古城民居模式。古城民居的平面特點是以院子為中心,內向的庭院 組合,廈子(外廊)是納西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元1254年麗江木氏先祖歸附元世祖忽必烈,在古城設三賧管民官,其建制隸屬於茶罕章管民官,公元1276年,改為麗江路軍民總管府,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歸順明朝,設麗江軍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賜姓木並封為 世襲知府。麗江古城、麗江軍民府(木家院),其建設別具一格,氣勢恢弘,亦是 當時木氏家族政治、經濟、權力的象徵。中國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麗江游 記中寫道「宮室之麗,擬於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櫛比」。就是對當年麗江 古城之繁盛景觀的真實寫照納西民族是一個善於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的民族,由於麗江處在南絲綢之路 的口岸及茶馬古道上。是滇藏貿易的集散地。從公元1253年,忽必烈駐軍麗江帶 進了外來文化,後期受中原文化影響,如藏傳佛教、道教,直到20世紀初,又受到基督教文化影響,加上納西民族古老的東巴教、東巴經、東巴象形文字、東巴 繪畫及被稱為元人遺音的納西洞經古樂等。凡此種種,都能兼收並蓄,共存發展。 這些文化影響更增添了麗江古城的內涵。

古城之美還在於其所處的地理環境的自然與和協,古城西北方30公里處是海拔5596米,至今尚未 被人類征服的玉龍雪山及第四世冰川遺跡。玉泉水 分西、中、東三大主流,流入古城區分成若干支渠, 使水網與五花石鋪就的道路網相互交織,真有「家 家泉水繞詩詠,戶戶垂揚入畫圖」之妙。引得許多 中外建築學家贊嘆,素有「高原姑蘇」、「東方威 尼斯」的美稱。一直以來,無數海內外遊客被古城、 雪山所吸引,紛至沓來,在古樸自然、幽雅寧靜的 古城中流連忘返。

瀘沽湖

瀘沽湖,位於雲南省寧蒗縣永寧鄉與四川省鹽源縣左所鄉之間,距寧蒗縣城76公里。當地摩梭人稱為謝納米,意為母海,因湖的形狀如曲頸葫蘆,故名瀘沽湖。

瀘沽湖是由斷層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水面海拔為5685米,是雲南海拔最高的湖泊,湖水平均深度40餘米,最深處達73.2米,僅次於撫仙湖,位居全省第二位。整個湖泊狀如馬蹄,南北長而東西窄。這里地處偏僻,交通不便,自然環境破壞較小,水質潔凈。

湖東,有條山樑婉蜒而下,下插湖心,似條蒼龍俯卧湖中汲飲甘泉,形成瀘沽湖上一個美麗的半島,它幾乎將廣闊的湖面一分為二,半島尖端與對岸相距僅2公里,成為湖面最狹窄的地方。

瀘沽湖內,有5個海島,屬雲南境內的3個,屬四川境內的2個。它們像一隻只綠色的船,飄浮在湖面,一般高出水面15~30米,大小各不相同。最小的里格島,位於獅子山下,靠湖的北岸。島北面坡下土地平坦,居住著8戶摩梭人,全是木楞房,木房沿島而築,大門面對湖水,景色迷人。土司島地處湖心,頂端高出水面36米,島周長約700米,東西窄而南北寬,為狹長形。土司島的得名,是因為它過去專為永寧土司消閑游樂之用,現在島上所有建築物盪然無存,只留下殘磚斷瓦。里無比島,又名大堡島,距土司島 3公里,處在一直線上。島高43.4米,長450米,寬200米。里無比島西南坡緩,藤樹密布;東北方向山坡成台,下至海邊,有小沙灘。

黑龍潭

瀘沽湖水美,瀘沽湖岸山也秀,群山之中尤以格姆山(獅於山)為人們所喜愛。這座山雄偉高大,狀如雄獅在湖邊蹲伏靜息,獅頭面湖,傾斜的橫嶺似腳,要是細心觀察,還指得出口耳鼻眼,使人越看越覺得維妙維肖。人們常呼它為獅子山。傳說山上有一位名格姆的女神,她保護著山下各族人民的平安幸福,讓百姓多子多孫,讓姑娘健壯美麗,讓莊稼茂盛,牛羊興旺。獅子山在環湖摩梭人心中,是座美麗的山,也是座神聖的山。

他們在山腳為它建立神龕,將格姆女神視為眾神之首,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都要舉行一次盛大的祭祀活動。屆時,附近村寨的男女老少,特別是青年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帶著食品,有的還騎著駿馬,到獅子山朝拜。除了祭祖格姆女神外,還要舉行盛大的野餐、賽馬、對歌等節慶活動。

滬沽湖畔村落棋布,當地居民以摩梭人(納西族支系)為主。摩梭人民居建築為方木垛成的井千式木楞子房,以木板當瓦,每塊長約0.8米,寬0.2~0.4米不等。內部以火塘為全家的中心,旁有老人及未成年孩子住的地方;另一幢二層樓房為客房,上為青壯年婦女與她們的阿注(朋友)的居室。由於歷史的原因,在摩梭人中還保留著具有早期對偶婚特點的阿注婚姻形態,保留著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一些特點,這種婚姻,在時間上,可長達數十年,也可短到一二夭;在數量上,可與一二人結為阿注,也可以與更多的人偶居。結合自願,解除容易,雙方不來往即算解除阿注關系。與此相適應,家庭是由血緣為紐帶的母系親屬組成,家中財產均由母系血統的成員繼承,子女均留母家,隨母姓。男子的身份是舅父或舅祖父。婦女在家庭生活中和生產管理上是主持人,享有崇高的地位。

玉泉公園位於麗江城北象山腳下,俗稱黑龍潭。泉水清澈,玉龍雪峰和象山倒影其間,景色十分迷人。周圍翠柳垂簾、芳草如席,古木蔥郁,樓閣亭台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被譽為滇西北高原上的一塊美玉。

玉泉公園分為玉河、龍潭、清溪、山林等4 個景區。主要有石牌坊、玉泉勝境、碧海玉龍、玉水龍潭、象山靈泉、曲橋羨魚、蘭圃、牡丹園、梅園、見雪亭等10多個景點。古建築有光碧樓、五鳳樓、得月樓.、龍神閣、戲堂、一文亭等。

玉泉公園內薈萃了古代納西族建築群,有省級重點保護的明代五鳳樓、解脫林等,還有眾多的清代建築物。分為三層樓閣的「得月樓」四面臨水,雕梁畫棟,一代文豪郭沫若曾為此揮筆題寫了「得月樓」和兩副對聯,其中一副是「春風楊柳萬千條風景這邊獨好,飛起玉龍三百萬江山如此多嬌」。生動地描繪了公園奇麗的湖光山色。

五鳳樓

五鳳樓原址位於麗江縣城西北11公里的芝山福國寺內,1979年遷至玉泉公園黑龍潭畔。五鳳樓為三重檐多角攢尖頂木結構建築,從四面看都象5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名。平面呈方形,五鳳樓高20米,進深3間,通面闊18.9米,通進深 17.8米。五鳳樓造型特殊,構思巧妙,明、暗間格門上雕牡丹,梅花、石榴等。飛檐斗拱,彩繪色調絢麗,表現出麗江地區獨有的納西建築風格,為雲南民族地區現存的一項重要方建築。1983年1月,雲南省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木府

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產,而木府是麗江古城文化之"大觀園".納西民族首領木氏自元朝(1253) 世襲麗江土知府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諸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儀"而著稱.

木府位於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築氣勢萬千,徐霞客曾嘆木府曰:"官室之麗,擬於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築毀於清末兵火,倖存的石牌坊也毀於"文化革命"(1966-1976).1996年大地震後,世界銀行慧眼識寶,貸巨款相助重建木府, 麗江能工巧匠精心設計施工,經三年時間,使木府如鳳凰涅磐般再現於世.

木府佔地46畝,中軸線長369米,整個建築群坐西朝東,"迎旭日而得大氣".木牌坊上大書"天雨流芳" 四字,乃納西語"讀書去"之諧音,體現納西民族推崇知識的靈心慧性;石牌坊通體皆石,結構三層,是國內石建築的精品;議事廳端莊寬敞,氣勢恢弘,是土司議政之殿;萬卷樓集兩千年文化遺產之精粹,千卷東巴經,百卷大藏經,六公土司詩集,眾多名士書畫,皆是翰林珍奇,學苑瑰寶;護法殿又稱後議事廳,是土司議家事之殿;光碧樓乃後花園門樓, 史稱其建築"稱甲滇西";玉音樓是接聖旨之所和歌舞宴樂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產物,而獅山古柏深處,還有木氏土司祭祀天,祖,大自然的場所,木府充分體現了納西民族廣納多元文化的開放精神.

木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帶中原建築的風采,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築中古樸粗獷的流風余韻, 而其坐西朝東,府內玉溝縱橫,活水長流的布局,則又見納西傳統文化之精神.

麗江古樂

納西族的音樂,除廣泛流傳於民間的詩歌舞三者合一的"溫麥達","阿熱熱","三多舞"等曲調外,還有古典的大型樂曲<白沙細樂>和<麗江古樂>.樂器有橫笛,豎笛,蘆笛,二簧,南胡,中胡,大胡,蘇古杜,三弦,琵琶,箏,瑟,雲鑼,木點,鈴,海螺,鼓,嗩吶,長號,鈸,蘆笙和口弦等, 其中,有很多是從內地傳入的,.

<麗江古樂>來源於漢族的洞經音樂和皇經音樂,相傳為宋樂, 目前保留下來的只有來源於洞經音樂的那部分.傳聞原有漢族經文配唱,傳到納西族民間後, 逐漸變為單純的樂曲.整個樂曲分為"神州"和"華通"兩個大調,並根據不同內容分為五十多個小調. 經常演奏的有:"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龍吟","山坡羊","萬年歡","吉祥","八卦","步步驕","到春來","到夏來","到秋來","到冬來","浪淘沙","十供養"等二十多個小調.由於這套樂曲長期在納西族地區廣泛演奏,在流傳中逐步融合了納西族的格調, 如有些樂器在演奏時加進了大跳躍的裝飾音,和音程很大的滑音和顫音,沖淡了漢族原有的清秀, 典雅的絲竹樂風,變為粗獷有力,富有濃厚民族色彩的樂曲了. 歷時400多年的麗江大研納西古樂會在民族音樂家宣科的推廣和組織下,以將納西古樂推向世界.宣科率該演奏團到挪威,英國等地的演出是這一古老的音樂又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白沙細樂

<白沙細樂>又名<白沙細梨>或<別時謝禮>.全曲分為<序>及<一封書>;<三思渠>,<美麗的白雲><公主哭>,<雲雀舞>,<赤腳舞>,<弓箭舞>,<南曲>,<北曲>,<荔枝花>,<哭皇天>等樂章.樂曲的來由有兩種說法.一是相傳忽必烈南征大理過麗江時,受到納西族酋長麥良的歡迎,並協助他征服了鄰近地區.離別時忽必烈把部分樂隊和一些樂章送給麥良作為紀念.忽必烈回京即位後,曾問詢樂隊的情況,麥良就將一個未定名的一個樂章寄給他.忽必烈回信說這個樂章就叫<一封書>.<一封書>是表現惜別後依戀之情的.另一傳說是明代木天王想吞並西蕃人住的地區,先把女兒嫁給西蕃王子,之後又把女兒接回麗江,籌劃殺害西蕃王子。女兒悉知其父用心後,就寫封信套在跟隨來的狗脖子上,放它回去告知王子。王子即帶兵攻打木天王,但中了伏兵之計,戰死在白沙。木天王便把女兒關在玉湖的龍亭中,活活折磨致死,<一封書>和<公主哭>這兩個樂章就是描寫這件事的.雖然樂曲的來由和傳說解釋不一,但其主題是表現人們悲壯激烈,纏綿娓婉,哀傷動人的內在感情的,因而,其中的一些樂章被後人用在辦喪事時演奏,成為風俗音樂. <白沙細樂>的各章之間有內在的聯系, 但又可獨立演奏.<三思渠>,<美麗的白雲><雲雀舞>等還有唱詞和伴舞,<三思渠>由白沙的河渠得名,是表現納西族在玉龍山下修渠,引水灌溉,獲得豐收的勞動贊歌;<美麗的白雲>則充滿著高原生活的氣息.演奏這套樂曲的農民,要著民族服裝,即包頭帕,穿長衫,細腰帶,富有濃厚的民族風味

白沙壁畫

明清寺廟壁畫,就是著名的"麗江壁畫",或"白沙壁畫".它是明代領主經濟繁榮,納西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發展本民族文化的結晶.這些壁畫分布在白沙,大研鎮,束河,中海,漾西,雪嵩等村鎮的十多處寺廟中,是於明出至清乾隆年間陸續製作完成的.

據納西族書畫家和在瑞調查研究,束河大覺宮現存正殿西壁六幅壁畫,是道教,佛教的合製品,出於漢族畫家手筆,用筆精細流暢,人物性格鮮明,生動自然;白沙的大寶積宮壁畫,被認為是"麗江壁畫"的中心,保存得比較完整,在十二堵壁畫上,有道教,佛教的神佛像,也有喇嘛教的密宗佛像,並有漢,藏文的款識.其中有幅繪有一百個神像的大畫,,中央為釋迦牟尼的坐像,上列十八尊者,兩側畫道教佛像,下端正中畫著密宗三金剛,外側畫四大天王,是漢族,藏族畫手合作的,繪制精細,用筆流暢,線條勻稱,色彩鮮明,立體感強,有臟話的風格.建於明末,清乾隆時重修的白沙大定閣壁畫,每一幅都是禪宗,密宗和道教佛像揉合在一起,人物的比例,構圖,設色,變化等都與大寶積宮有別,作者多數為納西族畫家.但製作水平不

『玖』 請問各位大俠,雲南省的大理市和麗江市下面的哪些縣城經濟比較好

大理州轄1市11縣,即:
大理市。
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 麗江市有四縣一區四縣: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寧蒗彝族自治縣 華坪縣 永勝縣一區:古城區

『拾』 麗江和大理哪個城市更適合居住

同樣是雲南的兩個城市,麗江和大理這兩個城市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也有太多不同的地方。那麼問題來了,兩個城市哪個更宜居?下面我們就從交通系統、生活方便、綠化情況、空氣質量、自然景觀等多個方面進行比較。

(以下數據均源於相關的權威網站)

城市配套

在城市配套方面,麗江自然比大理更占優勢。麗江的所有城市服務配套都圍繞著麗江古城建設,然而大理僅只有下關才相對便利。從資料上看,大理市內大小商場僅有22家,而麗江市內大小商場約180家,其中麗江百貨中心,王府井商業廣場,金方購物中心,凱得購物中心及百信商場等數十家國內知名商業購物中心,滿足生活的便利所需,並且麗江擁有多家雪山高爾夫俱樂部,是高端休閑方式的絕佳去處。

大理所有的旅遊景點都繞洱海分布,然而這樣的分布方式卻使得路途略顯奔波。但是麗江的景點卻顯得那麼合適,僅僅是出門散個步,卻處處都是景色。

交通指數

在交通方面,麗江比大理便利許多。大理和麗江的交通同樣以公路為主,但大理主要依託國道214和320,和大麗路;但麗江依託國道及省道,同時還有麗香路,麗寧路,大麗路燈數條二級公路,以麗江為中心發散式的涵蓋香格里拉,瀘沽湖及大理等重要旅遊城市。

機場方面大理僅有大理機場一個機場,目前已開通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等大型城市航班共計15條航線,暫無國際航班。而麗江境內已有兩個機場,包括麗江三義機場以及瀘沽湖機場。麗江三義機場自95年通航以來已開通50條航線,包含國內大小城市,另有6條國際航線,目前還在擴建,未來將成為千萬級州市級機場。瀘沽湖機場於今年10月開通,已開通北京,成都,重慶,昆明四條航線通航。不僅如此,麗江還規劃2018年4A級風景景點,全部要被公交覆蓋。其便利,不是大理能比的。

由此可見,麗江比大理更加宜居。

閱讀全文

與麗江大理哪個經濟更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自毀的婚姻 瀏覽:869
浙江衛視上午為什麼播愛情公寓 瀏覽:717
土庫曼美女講什麼語言 瀏覽:866
什麼是愛情的真意 瀏覽:70
阿里健康商城怎麼樣 瀏覽:465
親情什麼什麼愛情最可貴 瀏覽:186
什麼是台燈的故事 瀏覽:986
白鷺為什麼象徵長壽幸福 瀏覽:906
故事怎麼讀的 瀏覽:526
yy禮物幸福甜心多少錢 瀏覽:21
肉怎麼做快捷又健康 瀏覽:600
美女我稱呼你什麼啊 瀏覽:449
事業單位材料分析題怎麼得分的 瀏覽:259
1500斤美女怎麼吃胖的過程 瀏覽:719
被騙後直接經濟損失包括哪些 瀏覽:267
昆明市疾控事業編多少錢工資 瀏覽:908
婚姻中如何建立高位 瀏覽:554
看見美女穿得少怎麼調侃 瀏覽:734
愛情被算計了用什麼花表示 瀏覽:253
巴東事業單位什麼時候上班 瀏覽: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