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上的經濟危機出現過幾次都持續了多長時間
世界性的、大的、經濟金融危機主要有四次。
1: 最初的1857年和1920-1922的金融危機只發生在一兩個國家(英國和義大利)。
2: 1929-1933「大蕭條」 持續4年時間 , 1973年的資本主義「滯脹」 在資本主義國家持續了十年。
3: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1997-1998年 兩年,波及范圍擴展到整個亞洲。
4: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次貸危機」),規模是空前的, 直到現在還未停止。
⑵ 經濟危機周期都有 哪幾個階段
根據西方經濟學理論,經濟危機主要分為4個階段:
復甦----繁榮-----衰退---蕭條----復甦----繁榮---衰退---蕭條……周而復始。循環反復。
各階段特徵如下:
1、復甦階段:經濟緩慢增長,通脹平穩。投資較之蕭條階段,開始逐步增多。就業人口增加,失業人口減少:利息率較低。
2、繁榮階段:經濟高速增長,通脹抬頭,增長迅速。投資旺盛,就業人口增加更多,工資上漲,失業減少,利息率上漲。
3、衰退階段:由於利息率上漲過快,工資上漲過快,企業投資成本提高,投資意願降低,經濟放緩,通脹下降。
4、蕭條階段:企業倒閉,利息率下降,工資下降,失業增加,消費力下降,企業投資意願降低,經濟增速下降迅速,通脹下降。
經濟危機四周期產生的原因是:生產--流通---消費---生產---流通---消費……這個循環出現了問題。無法進行通脹進行循環導致經濟活動無法正常進行,就稱作經濟危機。
⑶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周期是多少年
大的經濟危機有1873-1893年和1929-1941年和20世紀70年代三次全球性經濟危機
小的經濟危機不斷,周期性總是在不斷變化
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地發生,使資本主義再生產具有周期性。典型的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包括危機、蕭條、復甦、高漲四個階段。危機是上一個周期的終點,又是下一個周期的起點。在蕭條階段,生產處於停滯狀態,同時為復甦階段做准備。在復甦階段,生產和消費的矛盾進一步緩和,社會生產逐漸恢復,並進一步發展,使經濟出現繁榮景象,形成高漲。高漲又使資本主義經濟各種矛盾加以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又爆發新一輪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性的物質基礎,是固定資本更新。大規模的固定資本更新,會擴張生產能力,引起生產高漲,為下一次生產過剩危機奠定物質基礎。
⑷ 經濟危機的周期一般為幾年
根據馬克思主義第三章:為3年
⑸ 1929~1933經濟危機的周期一般多長時間
第一次經濟危機 1788-1789
第二次經濟危機 1792-1794,物件下降,破產增加,1793英國對法國宣戰,對歐洲的出口大幅下降,物價急跌。
第三次經濟危機 1797-1798,始於英國農業欠收,工業品需求下降。
第四次經濟危機 1810-1814,英國農業再度欠收,物價下跌,1811美英宣戰,美國對英國禁運。
第五次經濟危機 1816-1817,英國破產事件。
第六次經濟危機 1819-1822,消費品減少三分之一,英國破產超過第五次高點。
第七次經濟危機 1825-1826,物價下跌,紡織品設備開工率下降一半。
第八次經濟危機 1837-1843,銀行業的收縮,美國經濟機制極度缺失,工業生產品需求萎縮。
第九次經濟危機 1847-1850,始於鐵路危機,波及英法美,造成工業危機。
第十次經濟危機 1857-1858,始於棉產品上漲,靠空頭支票的進口商大量破產,銀行破產,波及到其他工業。
第十一次經濟危機 1867-1868,鐵路建設,造船業等工業生產下降縮小工業的需求,糧食再次欠收。
第十二次經濟危機 1873-1879,首次由於金融引發,維也納股票交易所的鐵路股票大跌,美國最具實力的銀行因投資鐵路破產,引發後面引發重工業危機,輕工業受波及較小。
第十三次經濟危機 1882-1883,美國鐵路建設退潮,加深英國危機,重工業下降,銀行,企業倒閉,失業率上升。
第十四次經濟危機 1890-1893,德國股市暴跌,此後股價聯系兩年下跌,破產事件嚴重,鐵路建築縮減一半以上,糧食欠收。
第十五次經濟危機 1900-1903,始於1899年俄羅斯金融危機,波及到工業。隨後法,德,比利時,英,美跟進,同期日本爆發經濟危機。
第十六次經濟危機 1907-1908,美國信貸機構大量破產,失業率下降,波及重工業生產及周期行行業。
第十七次經濟危機 1929-1933,始於美國,美國工業生產急劇下降,證券市場暴跌,失業率大增,波及英國,從而使英國宣布放棄金本位。
第十八次經濟危機 1948-1949,美國短暫繁榮後爆發,失業率大增,工業指數下降。主要由於戰後重建國際國內市場縮小引發。
第十九次經濟危機 1972-1974,又稱第一次石油危機,油價暴漲造成美國滯脹,標普下跌百分之四十,日經百分之二十九。蔓延全球,主要國家生產停滯或者緩慢,通貨膨脹,日本緊縮金融政策,導致經濟滯漲。
第二十次經濟危機1979-1982,第二次石油危機,國際油價飆漲,高物價,高通脹引發英國危機,隨後波及至歐美及日本。失業率,企業倒閉率創戰後新低。同期南美債務危機。
第二十一次經濟危機 1990-1992,第三次石油危機,海灣戰爭,美國開始,隨後發展到加拿大,日本,歐洲與澳大利亞,同期,日本經濟崩潰。
第二十一次經濟危機 1997-1998,亞洲金融危機。始於泰銖貶值,美國支撐索羅斯及其財團發動針對中國的金融戰爭,最終終結於中國香港。
第二十二次經濟危機 2008至今,始於美國次貸危機,伴隨出現的歐洲債務危機,造成全球性經濟危機爆發。到目前仍舊無緩解的跡象。
⑹ 經濟大危機時間是多久
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發生普遍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以來,隨後發生危機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
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以及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時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發生一次這樣的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的影響:
經濟危機使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關稅戰、傾銷戰和貨幣戰導致世界的不斷分化,出現了各種貨幣集團和經濟集團。
1933年6月,66個國家在倫敦召開世界經濟會議,試圖穩定貨幣,實行關稅休戰,結果不但沒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團之間的對立越來越尖銳。
在資源戰日益激化的情況下,資源自給率較低、金融力量相對薄弱的德、日、意逐漸相互靠攏,形成了法西斯集團而壟斷了國際市場、資源相對雄厚的英、美、法面臨著法西斯國家的爭奪。
逐漸捐棄前嫌,於1936年秋分別簽署了《三國貨幣穩定協定》和《三國黃金協定》,一定程度上調節了三國之間的經濟矛盾。兩種不同類型的帝國主義國家在經濟上的分化對立和重新組合,為以後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的形成鋪墊了道路。
⑺ 經濟危機一般多長時間一次啊
一般的時間大概是十年左右來一次經濟危機,比如1998年席捲東亞的金融危機,還有2008年由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個或多個國民經濟或整個世界經濟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不斷收縮(負的經濟增長率)。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爆發的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也是經濟周期中的決定性階段。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爆發普遍的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從未擺脫過經濟危機的沖擊。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體制的必然結果。由於資本主義的特性,其爆發也是存在一定的規律。 由於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是屬於生產資料私有制,而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導致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長期存在,引起周期性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但是自從新航路開辟之後世界市場的不斷形成,因此每次經濟危機往往會影響全球。
經濟危機是金本位時代的產物,而現在是叫金融危機,當然就事論事。金本位時代有多少黃金就印多少錢,但黃金的稀有屬性使得它的產量不可能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而同比例提高,也就是說,經濟危機表面上看起來是消費不足,其實是錢不夠,錢不夠,錢不夠。貨幣的本質是借條(就是債務),我把黃金存在銀行里,然後兌換等值的貨幣,但是存著是要有利息的,沒利息誰願意給你?當黃金的增量遠遠不能貨幣的需求時,債務循環不能持續可不就爆發危機了嗎,爆發了危機,資不抵債就只能清算,然後繼續一個新的開始。所以金本位時代,每隔大約10年,就要周期性爆發經濟危機,所謂消費不足,其實也就是沒錢而已嘛。現代社會,貨幣不和黃金直接掛鉤了,作為政府來講,要是哪一天錢不夠,沒關系,發行債券給銀行,讓他們印鈔票就是了,所以不會貨幣供應不足的問題,但是相對的超發貨幣會產生新的一系列問題。
⑻ 經濟危機大概要持續多長時間
由於美國投資率長期處於低下水平,美國經濟的生產力水平不斷衰退,不僅是消費品領域生產力,也包括能源等領域的生產力。這當然就必須過度依賴進口。糟糕的是,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下降,意味著收入不能隨人口增長而增長。更糟糕的是,美國偏偏受到了低收入能力移民人口激增的沖擊。於是,當美國的信貸機構非常大意地向低收入人口發放房屋貸款之後,就埋下了金融危機的種子。
如果我們無法否認美國貨幣主義是美國當前金融危機另一個重要的根源,如果我們意識到如今舉債艱難的美國必須首先提升投資率,進而改善就業環境和增加收入,特別是大舉擴張其國內的能源產量,擺脫對進口能源的過度依賴,大幅削減貿易赤字,以至於徹底緩解本質上為流動性短缺危機的金融危機對經濟的打擊,那麼,我們似乎就應當意識到,美國徹底走出這場金融危機所需要的時間至少需要5~10年。
一般金融危機應該持續2-3年時間,個人認為,如果所採取的措施的當的話估計會快一些,從目前中國政府所採取的措施來看,4萬億的資金主在拉動內需,會帶動很多相關產業的,中國在此次金融危機中所受的影響會持續到明年,明年年底可能就會慢慢好起來。
⑼ 經濟危機是哪一年
經濟危機第一次爆發是1825年。自1847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以後,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1937年爆發的經濟危機,歐美各國都一齊捲入,都是世界同期性的經濟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只有1957~1958年、1973~1975年、1980~1982年的危機是世界同期性的經濟危機,其他各次危機則是非同期性的或部分同期性的經濟危機。
危機周期
從一次危機爆發到下次危機開始之間的這個期間,構成再生產的一個周期,或稱經濟周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每一個周期都包括危機、蕭條、復甦、高漲四個不同的階段。戰後的周期雖然發生了某些形態變化,但四個階段的交替仍然是周期的基礎。
關於經濟危機的周期性,有兩個問題需要研究。一個是周期性的原因,一個是周期長短的原因。
⑽ 金融危機的周期是多久,下一次危機大概會是什麼時候
沒有固定的周期,按照以前的大范圍危機爆發的周期越來越短預測,肯定在十年左右就會有一次經濟危機爆發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