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廣東和平和江西龍南經濟發展如何

廣東和平和江西龍南經濟發展如何

發布時間:2022-06-28 16:49:52

㈠ 江西省龍南縣經濟特色是什麼

1996年以來,龍南縣委、縣政府堅持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主攻工業企業、發展特色農業、壯大第三產業、大興機關實體和旅遊業、培育後備產業的「六管齊下」的經濟發展戰略,使縣城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1996—1998年三年,通過招商引資共辦起外引內聯企業334家,安排就業人員30160人,實際進資6.373億元,出口創匯7273.29萬元,其中江西絢麗線業有限公司,龍南合成米面製品有限公司兩個年產值億元以上的項目已基本籌建完工。1998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2億元,財政總收入7757萬元,職工年平均工資481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98元。
龍南工業已形成建材、礦業、食品、輕紡、竹木加工五大工業支柱產業,主要工業產品有水泥、塑料製品、花崗石板材、原煤、稀土、鎢、飲料酒、非酒精飲料、花生、白廠絲、竹木製品等。其中,玉岩牌水泥、PVC塑料管、龍南恆泰食品系列、「夜來香酒」和「酋王酒」等在國內市場具有一定的競爭力。農業改變了以單一糧食種植為主的格局,多種經營產值已佔農業總產值的80%,袋裝香菇年產80萬袋,大蒜、高山辣椒、荷蘭豆等特色瓜菜和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達10000多畝,桑園面積突破4000畝,果園面積6.4萬畝,盆景種植面積500畝,白苦種鴨養殖10萬只,野雞100萬羽。龍南大蒜、板栗、香菇、盆景等農產品久負盛名,具有廣闊的市場。第三產業繁榮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4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達2.2億元。旅遊業迅速崛起,小武當山風景區、龍頭灘風景區、九連山原始森林、湯湖溫泉、玉石仙岩旅遊度假區、客家圍屋等自然人文景觀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1998年共接待縣外遊客10.2萬人次,旅遊收入6000萬元,旅遊業逐步成為龍南最具活力的支柱產業之一。個體私營經濟得到快速健康發展,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達4315戶,注冊資本100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達41戶,年納稅100萬元以上的16戶。1998年個體私營經濟實現稅收2980萬元,佔全縣財政收入的47%,成為經濟建設中的一支主力軍。2008年1-11月分工業總產值達64.35億元,同比增長43.57%,2008年該縣產值超億元企業達到17家,同比增加8家,其產值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67%。

㈡ 江西省龍南縣經濟比江西省於都縣經濟哪個更好

龍南縣經濟更好.

㈢ 龍南這么小為什麼能升市

原因如下:

參考政府文件:是因為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老區的關心關懷,同時也為了加快龍南次中心城市建設,推動贛州形成「一區兩群」城鎮體系,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 

去年7月25日,江西龍南舉行撤縣設市揭牌儀式。新成立的龍南市行政區域為原龍南縣的行政區域,由省直轄,贛州市代管。據了解,龍南市位於江西省最南端,距離廣州260公里,正在建設的贛深高鐵在龍南設站,2021年開通後將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經濟圈。

升市之後龍南的發展:

龍南要當好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排頭兵。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把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作為首要發展戰略,高質量建設贛粵產業合作試驗區「三南」片區,打造贛粵合作的龍頭和典範;以更大力度推進思想再解放、理念再提升,瞄準珠三角、對標粵港澳,在產業合作、文化旅遊、體制機制、交通設施等方面全面融入對接,實實在在當好全市的排頭兵。

要增強贛南次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堅持規劃引領,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城市配套,加快產城融合、城鄉融合,高標准推進城鄉建設。

以上內容參考:龍南市政府-龍南市正式揭牌成立

㈣ 和平縣和龍門縣好哪個好

和平縣和龍門縣好都不錯。
和平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上游、粵贛邊境的九連山區。東連龍川,南鄰東源,西毗連平,北與江西省定南縣、龍南縣接壤。是京九鐵路南下「入粵第一縣」。和平縣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種類多樣。
龍門縣,其位於廣東省中部,增江上游,東南與河源市、惠州市博羅縣接壤;西南與廣州市從化區、增城區毗鄰;北與韶關市新豐縣相連。龍門縣隸屬廣東省惠州市,全縣總面積2267.2平方公里。

㈤ 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的經濟狀況、鄉鎮企業的發展現狀和鄉鎮企業的一些資料

你怎會對和平感興趣呢?眾多的鄉村,還是你本身就是和平人?(不好意思,好奇)
我對和平的評價啊,希望不要嚇到你哦!貪污縣來的,腐敗縣來的.永遠是國家扶不起的縣.在和平那個破地方錢又賺不到,可銷費貴得要死.和平陽明中學不也是亂收費嗎,強制學生訂校服.大部分中學都是如此啦,老師隊伍過於寵大,老師真正用於教書的時間占不到他時間的1/5,這是毒瘤啊!

㈥ 贛州哪個縣發展最好

不包括市轄區和功能區,龍南縣發展水平最高。

贛州市經濟欠發達地區。即使在江西這個經濟欠發達省份,贛州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是排在後面的。2018年贛州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2429元,相當於全省平均水平的68%,全國平均水平的50%。

一個地方發展得好不好,最核心的就是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上去了,基礎設施、教育、文化、醫療也會隨之發展企業。怎麼衡量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怎麼樣呢?稅收收入是一個相對客觀的數據。一般來說,在稅率相同的情況下,誰的經濟發展的好,他的稅收收入也就更高。

我們對贛州15個市縣2019年1-4月稅收收入做個排名。

1.瑞金市4.96億元,

2.信豐縣4.21億元,

3.龍南縣3.87億元,

4.於都縣3.80億元,

5.大余縣2.91億元,

6.興國縣2.77億元,

7.尋烏縣2.21億元,

8.寧都縣2.20億元,

9.崇義縣2.16億元,

10.定南縣1.88億元,

11.石城縣1.86億元,

12.會昌縣1.788億元,

13.安遠縣1.783億元,

14.上猶縣1.74億元,

15.全南縣1.67億元。

對比可以看出,瑞金、信豐、龍南是贛州15個市縣中稅收收入排名前三位的。其中瑞金市最高接近5億元,已經超過了3個市轄區中的贛縣區(贛縣區1-4稅收收入4.17億元)。

但是要對比發展水平程度,龍南縣還是要高於瑞金和信豐的。因為龍南的人口遠遠少於瑞金和信豐縣。2018年龍南縣人口只有34萬左右,而瑞金和信豐都超過了70萬,後兩者是前者的2倍還多,但稅收收入卻不及人家2倍。

龍南縣經濟發展主要是依託該縣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西龍南經濟技術開發區前身為江西龍南工業園區,始建於2000年7月,2006年3月8日升級為升省級工業園,2009年2月13日更名為江西龍南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年3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㈦ 江西贛州市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這個地方人和經濟發展怎麼樣

小武當山

小武當山,位於龍南縣城南,面積13.5平方公里,主峰海撥813米,有99個峰,綿亘聳立,猶如直戟,奇石峭立,千姿百態,其中有兩峰並立,猶如姐妹相依的姐妹石,尤為奇麗。各峰之間,羊腸小道輾轉百折,南端一峰,掛有鐵鏈,遊人若拾級攀鏈可直登峰頂,峰腰間,雲霧漂渺,峰頂視野開闊,遠眺數十里,峰頂與後峰相連,方園有數十畝,掩映紅檐飛閣的一座庵堂,秀色如畫,周圍蒼松翠柏,鬱郁蔥蔥。小武當山風景區已成為贛、粵、湘、閩及港、澳、東南亞等地的旅遊熱點。

門票:28元

交通:小武當山交通非常便利,105國道貫穿全境。距龍南縣城和廣東連平縣城、和平縣城均為44公里,距廣州250公里,深圳300公里,贛州市180公里。

通天岩

通天岩位於贛州市西北郊,距市區約10公里,是石窟風景區的中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丹崖悠悠,山靈水秀,具有「丹霞地貌獨特,石窟文化深厚,文物古跡眾多,生態景緻宜人」四大特點。通天岩由摩沙岩石山組成,山中有很多天然岩洞,其中一個岩洞頂上有窟窿可以看到天,故名。通天岩是我國南方古代石窟藝術寶庫,這里有江西最大的石龕造像群,共有石龕279座,石刻造像359尊。石刻造像均為佛像神祗,多屬唐宋時期作品。這些造像神態各異,精緻俊美,是古石雕藝術的瑰寶。通天岩附近岩深谷秀,泉水涓涓,古木參天,冬暖夏涼,是游覽和避暑的好地方。

門票:60元

交通

客車

1.從贛州火車站、貿易廣場、南門廣場西園乘109路公交車,或乘贛州市區一日游公交車,都可直達景區。

2.從火車站、南門廣場西園乘18路公交車直達通天岩景區。

3.市區一日游公交車直達通天岩景區。

於都

於都地處贛州市東部,距贛州65公里,南昌422公里;東鄰瑞金,南接安遠,西連贛縣,北毗興國和寧都。屬丘陵低山區,地勢東、南、北三面較高,中、西較低,貢水、梅江、濂江等在境內縱橫交錯。於都縣「山明川秀,地麗物繁」,名勝古跡眾多,旅遊景點引人入勝。現已開發「紅」、「綠」、「古」特色旅遊景區10餘處,如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東門渡口、毛澤東舊居何屋、江西第一、江南第二大高山草場――屏山牧場、羅田岩摩崖石刻、寶塔公園等。

交通

客車

都4小時內可到達廈門經濟特區,全程高速直達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

於都景點推薦

萬里長征第一渡

被稱為「長征第一渡」的「於都紅軍大橋」是於都縣橫跨於都河的第8座大橋,1934年,8.6萬紅軍主力從於都河上8個渡口渡河,踏上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路。當時,河上沒有一座橋,於都人民搭浮橋,擺渡船,把紅軍送上了漫漫征程。解放後,於都人民自強不息,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先後在當年紅軍渡河的渡口上,建起了於河大橋、寒信大橋、長征大橋、三門大橋等7座大橋,使兩岸87萬於都人民結束了擺渡的歷史。

屏山

屏山,坐落於縣南部的靖石鄉境內,距縣城約60公里,舊名龍山,海拔1312米,為縣內最高峰,山麓四周百餘里,皆山石層壘而成,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結構,山高如屏,有奇禽異獸,盛夏最高氣溫29℃。

大余

大余縣位於江西省西南端,贛州市西南部,章江上游,庾嶺北麓。東北與南康市相連,東南與信豐縣交壤,西北與崇義縣毗鄰,南與廣東省南雄市襟連,西界廣東省仁化縣。三面環山,地勢西高東低,以低山丘陵為主。大余河流密布,縱橫交錯,以贛江支流-章水為主幹流的章江流域。「大江東去幾千里,庚嶺南來第一州」,這是宋代文豪蘇東坡對古府大余的盛贊。大余縣有聞名的丫山風景區,景色優美獨特,內有瀑布20多處,巍峨的峰巒,悠久的歷史,造就了大余眾多的旅遊勝地,是旅遊的好去處。

大余縣景點推薦

嘉佑寺

嘉佑寺塔位於縣城東獅嶺山麓的南安板鴨廠旁,因塔屬原嘉佑寺院內建築故名,是縣內歷史最久的一座古塔,距今2000多年歷史,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專家考證,此塔有唐代風格,是不成熟的宋塔,雖歷經千年,多次修繕,依然雄偉屹立。

丫山風景區

國家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大余縣城東10公里處,323國道從丫山山腳穿過,經景區公路可直達丫山腹地。是一處山、林、泉、湖、瀑、洞等自然景觀和寺廟等人文景觀構築而成的綜合性景區。因最高峰雙秀峰呈「丫」形而得名。丫山歷史悠久,古時即以佛教活動和游覽勝地聞名遐邇。

三江口原始森林

三江口原始森林位於縣城西北23公里的洪水寨南源山中,海拔400—900米,屬省級森林公園,現存林木在三江口河兩岸,約五公里長,總面積1200萬平方米。進入三江口林區,可見古木參天,濃蔭蔽日,沿途峰巒疊嶂,溝壑縱橫,且多處瀑布錯落其間,自然景觀絢麗多彩,山上既有美麗的白鷳,也有珍貴的獐、鹿等。河谷多大青石,像牛、像豬形態各異,千姿百態。全年氣候涼爽宜人,平均氣溫15.6℃,是天然的避暑之勝地。

信豐

信豐,取「人信物豐」之意,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置縣,居贛江上游,貢水支流桃江中游。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南嶺山脈的大庾嶺、九連山余脈分別從縣境西南綿延,周圍群山環繞,中部地勢低平。東鄰安遠縣,南靠龍南縣、定南縣、全南縣,西連廣東南雄市,西北接大余縣,北界南康市、贛縣。信豐是「中國臍橙之鄉」、「中國草菇之鄉」、「全國生態環境示範縣」,縣城有「小南京」之稱,是「江西省衛生縣城」、「江西省文明縣城」。全縣通行客家話。

信豐景點推薦

大聖寺塔

大聖寺塔建於三國赤烏年(公元238年)。高66.45米,共十八層,建國初期,江西省文教廳即將此塔列為省級保護文物, 1957年,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已批准為國家級文化遺產圖:大聖寺塔,大聖寺塔夜景,信豐大聖寺塔。該景區就在縣城境內,問當地人都知道怎麼去。

北江源

據《珠江水利簡史》記載:「珠江支流北江源出江西信豐油山大茅坑,流經廣東省南雄市及始興縣,至韶關與武水匯合,南流曲江、清遠等地,流入珠江三角洲」。大茅坑景區位於油山主峰東部,四周山峰高聳,佳木蔥蘢,清泉見底。近幾年廣州,佛山,清遠,肇慶,韶關等不少專家、學生和遊客到北江源頭探尋、考察,旅遊。

㈧ 江西龍南縣的發展前景怎麼樣贛州哪個縣的發展和潛力更好

龍南是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縣,成為贛州第二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這個是肯定的,今年已經公布了。本來是和瑞金一起競爭的,瑞金落選了,至於經濟不是很清楚,可以實地看下。

㈨ 和平縣的經濟

和平縣物產豐富,盛產「萬家香」優質米、中華獼猴桃、香菇、反季節蔬菜及茶葉、柿子等,是華南優質稻生產基地和中國最南端獼猴生產基地,生產及經銷已達到相當規模。工業產品有「聰明人」牌獼猴桃果汁、果奶飲品、和平貝墩米酒、「和平牌」鋁活塞、「益爾」葯劑系列產品、鋯系列產品、雙燕牌系列飲品及竹木製品等。產品旺銷縣內外,部分產品銷往國外。縣委縣政府2002年冬作出決定,加大中草葯材、農副產品的開發力度,擬多渠道引資興辦中草葯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十二五」期間,全縣生產總值由2010年的39.7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89億元,增長79.7%;農業總產值從15.1億元增加到23.7億元,增長2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12.3億元增加到45.1億元,增長1.8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4億元增加到4.9億元,增長2.5倍;稅收收入從2億元增加到6.8億元,增長2.4倍。
2015年,全縣生產總值89億元,增長9.6%;全社會工業總產值182.6億元,增長8.3%;全社會工業增加值49.9億元,增長10.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5.1億元,增長10.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9億元,增長20.3%;稅收總收入6.8億元,增長1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7億元,增長13.7%。 工業園區擴容增效。年內投入1.35億元,重點推進工業園二期2000畝和大壩工業區2200畝土地擴容開發,擴大和優化工業發展平台,大大增強了產業接納能力。工業園整園環評、園區工業污水處理廠和電鍍廢水處理中心等項目建設迅速推進,為打造以鍾表製造、電子信息為主導的產業格局創造環境容量。推進城園互動,工業園南園60萬平方米土地平整工作基本完成,新城核心區商務大廈、影劇院、順景花園、文化公園項目建設順利啟動,逐步形成「一商一工、一城一園、產城融合」的格局。深入實施「三個50」和「三個100」工程,努力在全市「三賽」活動中爭先進位,為經濟穩增長、增後勁提供支撐。全縣新簽約項目12個,合同投資總額28億元;新開工項目15個,合同投資總額21.7億元;新投產項目11個,合同投資總額14.1億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1個;新發展上限額商貿企業16家;幫促8個工業企業穩產達產;規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實現105億元和27.7億元,分別比增29.4%和23%。通過項目帶動,內生動力顯著增強,園區工業總產值、增加值、稅收分別實現50.8億元、14億元、6723萬元。
2015年,工業園擴園工程順利推進,投資3億元,新增「三通一平」面積1.05平方公里,超額完成市下達任務。「四個一批」項目扎實推進,實現在談項目52個,意向投資額165.6億元;新簽約項目37個,合同投資額91.9億元;新開工項目28個,合同投資額62.9億元;新投產項目24個,合同投資額33.3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27家,新增稅收超千萬企業7家。園區工業增加值完成32.5億元,增長14.8%,稅收入庫1.6億元,增長31.1%。 生態休閑旅遊持續發展,全年接待遊客254.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1.4億元,分別增長15.6%和18%。熱龍二期、新世紀酒店基本建成使用;頤和溫泉項目主樓建設完工;蝴蝶峰度假村正式開工建設。林寨古村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及全國鄉村旅遊模範村;《溫暖和平》旅遊微電影攝制完成並投入宣傳;翠山竹海、墩頭儒林民俗村完成概念性規劃。和平國際商貿城動工建設;電商、微商等「互聯網+」迅速發展,農特產品「速遞」省內外。第三產業佔比40.1%,拉動作用不斷增強。
新城核心區開發建設進展順利,福和公園一期、商務中心、順景花園、影劇院等項目即將竣工使用,陽明二中休閑綠地建成開放;華城國際、億和城市廣場、聚隆三期等商住小區相繼建成。老城區提質工程有序開展,穩步推進教育路周邊片區整治改造,實施和平河「一河兩岸」(一期)升級改造工程,打造親水休閑濱河公園景觀,城市品位逐步提升。 明正德十三年(1518)和平建縣後,縣城(陽明鎮)至善街(今解放路城西路段)一帶已有居民開鋪設檔,擺賣土產及小雜貨。隨後,縣屬各集圩逐步建立,商業日漸發展。清代中葉,在縣城東壩河畔設置官辦鹽務「和(平)龍(南)總埠」、東水圩設「東水分埠」,四鄉百姓紛紛至此置店設鋪。商品種類逐漸增多,本縣的紙傘、桐油、棕繩、棕籠、草席和竹木製品等自給有餘,運銷縣外。清末,興寧產的土布和日用小百貨等貨物不斷流入縣內市場。
民國時期,贛南一帶的商品多由和平集散。如油、鹽、糖、煤油,贛南幾縣均由和平運進;他們的土特產——土紙、糧、豆等運到和平銷售。本縣商人為了競爭多盈利,還將鹽、糖、煤油、火柴等運至龍南行棧展銷,這幾種商品的營業銷售量超過本縣市場銷售量數倍。本縣土特產豐富,品種繁多,大宗商品,如土紙、香菇、木耳、蟬花、蟬殼、茶油、柿餅、茶葉、蜂蜜、松脂、竹木器等,抗戰時期均由商人收購,運往老隆、河源、惠州、石龍等地銷售,也有運銷廣州、香港。
民國27年(1938)10月廣州淪陷後,各種商品一度奇缺,而大部分商品,如火柴、煤油、白蠟等靠香港進口,經平山、淡水,由民夫挑至惠州,再轉運到本縣合水。其他主要商品來自惠州等地,京果多數來自北方,通過商販,幾度轉賣到和平。布匹、百貨多來自興梅,還有一些綢緞及日用百貨,通過難民、商販逐步從廣州轉賣到和平。有些商販收購蟬花、香菇、木耳等運往外地,以貨易貨,組織回貨源供應本縣市場。至民國38年,以東江上游的陽明鎮、東水、彭寨、下車4個圩鎮為中心,全縣形成小圩鎮20個,集市28處,私商、攤檔2000多間(戶),從業人員3000多人。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第一、二產業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以國營和供銷合作商業為主體的商業體系。1952年全縣集市貿易成交額達433萬元。1953年商業逐步歸口經營,主要商品納入國家計劃,實行統購統銷和計劃分配。國營貿易公司和供銷合作社組織城鄉物資交流,開始銷售化肥、農葯和「五一」步犁、打禾機、噴霧器等。1956年,對資本主義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占據優勢。工業品、農副產品較為豐富,商業部門召開物資交流會,積極組織推銷;對庫存的棉布上門推銷和賒銷,甚至分配任務給機關幹部購買。
1958年,「大躍進」時期,開展「大購大銷」,改變經營管理體制,導致生產減退,商品供求失衡,食品、副食品和日用工業品嚴重不足,糧食、肉食昂貴,部分生產必需品限量分配供應。國營商店和供銷社開設高價專櫃,組織自行車、手錶、糖果、肉食等高價出售,以調節市場消費。1961年,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調整商業管理體制,開放農貿市場。允許農民經營自留地、開荒地和經營副業,社員完成統購派購任務後的產品可以拿到農貿市場銷售,產品上市量逐漸增多,供求矛盾有所緩和。1963~1964年,大多數商品敞開供應。據1965年統計,全縣商品零售額達1682萬元,比1952年增長288%。
「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商業機構變更頻繁,人員減縮,經營管理陷於混亂,取締個體商販,致使商業結構單一,給全縣商業工作造成嚴重損失。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貫徹「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建立多渠道、少環節的流通體系,擴大商業企業經營自主權,實行經濟責任制,允許和鼓勵個體商業發展,逐步建立起一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統一開放、運行有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商業體系。供求關系也發生較大變化,家用電器、高級傢具、床上用品、建築材料、液化石油氣、爐具、名酒、過濾嘴香煙等成為熱銷商品。至80年代,各種商品敞開銷售,自由選購,成交額逐年增加。1985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6850萬元,比1978年的3192萬元增長了4.6%;1995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9604億元,比1985年增長186.2%。
2011年底擁有在冊個體工商戶6984戶,從業人員7956人;在冊私營企業630家,從業人員5700人。2011年進出口總額 612萬美元,比上年增加427.6﹪,其中進口109萬美元,比上年增加100﹪,主要產業有機電電子配件等2個產品;出口503萬美元,比上年增加123.5﹪,主要產品有塑膠製品、工藝品、小機電產品等3類5個產品,銷往3個國家和地區。按貿易方式劃分,一般貿易出口503萬美元。 和平縣2011年財政總收入15.1725億元,比上年增加40.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21億元,比上年增加53.9 %,是1953年的922.83倍,比1978年增長45.56倍;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516萬元,增值稅2512萬元,企業所得稅805萬元,個人所得稅30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59%、83%、28%;人均財政收入374.40元,比上年增加48.28%,是1953年的342.32倍,比1978年增長28.90培。
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郵政儲蓄銀行等5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支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余額478534萬元,比上年增加18.18%,是1953年的9202.58倍,是1978年的568.33倍;人均儲蓄8865.02元,是1953年的3413.69倍,比1978年增長364.97倍;各項貸款余額219959萬元,比上年增加15.6 %,是1953年的3605.88 倍,是1978年的101.36 倍。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8110萬元,比上年增加27.9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312萬元,比上年增加24.4%;人身險保費收入5798萬元,比上年增加29.9%。

㈩ 江西省龍南縣整體經濟怎麼樣

按GDP總量來說,去年龍南排在了江西省80個縣市當中第36位,算是中等了,但人均GDP比較靠前,大概十幾位。財政收入排在了14位,說明龍南的工業還是比較發達的。
總的來說,龍南的經濟在江西能排到20名內,比較靠前。

閱讀全文

與廣東和平和江西龍南經濟發展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僵屍模式是怎麼變成僵屍的故事 瀏覽:93
美女電腦怎麼開機搭訕 瀏覽:904
經濟仲裁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23
印度什麼族美女好看 瀏覽:303
愛情脆弱的人怎麼挽回 瀏覽:325
女子身體健康怎麼描寫 瀏覽:727
為什麼我覺得婚姻不如意 瀏覽:851
愛情公寓拍完以後他們都在干什麼 瀏覽:304
爸爸的婚姻給了我們什麼 瀏覽:595
大美女怎麼不出來 瀏覽:221
怎麼才能接受到愛情 瀏覽:555
怎麼對待女人在婚姻中的地位 瀏覽:880
要挽回婚姻該說什麼 瀏覽:291
支付寶愛情樹要澆多少 瀏覽:756
作坊里有什麼故事 瀏覽:643
婚姻一定要注意哪些細節 瀏覽:880
華州區事業編考試成績怎麼排名 瀏覽:244
怎麼活著都行別不幸福別一路坎坷 瀏覽:404
湖北疫苗接種後健康碼多久變色 瀏覽:799
愛情的酒一喝就會醉這是什麼歌名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