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營經濟的法律概念
(一)民營經濟一詞是從經營主體角度表述的概念。由於根據經營主體劃分經濟類型存在困難,目前國內有不少地方不是根據經營主體劃分經濟類型,而是根據財產所有權來劃分。例如,我國統計上劃分經濟類型的方法就是根據財產所有權的歸屬分為公有經濟(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和非公有經濟(私有經濟、港澳台經濟和外商經濟)。
(二)我國現行法律或者政策是依據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劃分經濟類型,比如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在提及民營經濟的時候,我國法律或者政策性文件一般以非公有制經濟的形式表述。例如,我國憲法就把經濟類型分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而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私營經濟等。2005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而未使用民營經濟一詞。
(三)我國現行法律中沒有明確提及「民營經濟」一詞的規定。通過法律檢索系統檢索,在我國現行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資料庫中沒有找到針對民營經濟的專門性規定(指標題含「民營經濟」)。最近幾年十多個省市出台了有關民營經濟的專門文件,形式一般為某省(市)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之類的政策性文件,如廣東省出台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12項配套政策。
民營經濟是從經濟管理角度進行劃分的一種經濟形式,其基本特徵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從產權關繫上看,具有產權主體多元化、產權明晰和利益分配明確等特徵。民營企業多數為自籌資金、自由組合的經濟實體,無論是個人投資、合夥投資或外商投資以及集體籌資創辦的企業,其產權關系和利益關系都比較明確。
(2)從經營機制上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機制比較健全。由於民營經濟具有產權明晰、經濟利益獨立的特徵,所以能夠在市場競爭中自主決策,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依靠科技,不斷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以求自身的發展壯大。
2. 什麼是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是指除了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外商和港澳台商獨資及其控股企業以外的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統稱。
民營經濟包括國有民營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混合所有民營經濟、民營科技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類型。民營經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經濟概念和經濟形式。
民營經濟曾一度在中國消失,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漸進發展中,民營經濟得以復興,成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主力軍。
(2)民營經濟是哪些經濟類型擴展閱讀:
民營經濟職能作用
1、加大落實政府政策的力度。各級政府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服務意識、責任意識,真正把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為貫徹落實第一要務的實際行動,自覺地、主動地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
2、轉變政府職能,為民營經濟發展搞好服務。要進一步做好為民營經濟的服務工作,把根治」三亂作為優化民營經濟發展投資環境的重點。通過改革審批制度、簡化辦事程序、推行政務公開、整治「三亂等,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和機關作風提高對民營企業的服務水平。
3、加強對民營企業的監督和管理。要全面推進民營企業依法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等社會保險。保證其從業人員享受社會保障待遇。促進民營企業依法與職工訂立勞動合同,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嚴厲打擊非法使用童工,惡意拖欠工資等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營經濟
3. 民營經濟屬於哪種經濟體制(就是屬於公有制經濟還是非公有制經濟)
民營經濟是相對於國有經濟而言的一種稱呼.包括非公有制經濟和集體經濟.主要是非公有制經濟,但不等於非公有制經濟。
民營經濟是指除了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外商和港澳台商獨資及其控股企業以外的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統稱,包括國有民營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混合所有民營經濟、民營科技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類型。民營經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經濟概念和經濟形式。民營經濟曾一度在中國消失,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漸進發展中,民營經濟得以復興,成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主力軍。
關於民營經濟的定義,尚未形成一致的觀點。一種較為認可的定義是,民營經濟是指除了國有及國有控股、集體經濟、外商和港澳台商獨資及其控股的經濟組織,它的主要成分是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其中,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民營經濟中又占據了絕大部分。在當前有關民營經濟的統計資料和研究文獻中,基本上也是按照如上的構成成分加以統計和分析研究的。
此外,關於民營經濟的對象還存在三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民營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民營科技企業、鄉鎮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國有民營企業。另有意見認為,除去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外資經濟,其餘的都可認為是民營經濟。第三種意見認為,民營經濟的范圍包括個體經濟、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股份制經濟。第一種意見把外資經濟包括在民營經濟裡面不太合適。第二種意見未考慮財產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失偏頗。第三種意見忽視了民營經濟概念的特殊性在於經營主體。因此也有人認為,廣義上的民營經濟或許應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民有民營經濟。即: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等。二是國有、集體民營經濟。即:國有、集體企業採取承包、租賃、拍賣、兼並、入股等形式交給民間團體和個人經營。三是財產混合所有制民營經濟。隨著產權的流動和重組,各種所有制企業的資產通過股份制等形式構建新的財產所有制結構的企業,由民間團體或者個人經營。
民營經濟是從經濟管理角度進行劃分的一種經濟形式,其基本特徵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從產權關繫上看,具有產權主體多元化、產權明晰和利益分配明確等特徵。民營企業多數為自籌資金、自由組合的經濟實體,無論是個人投資、合夥投資或外商投資以及集體籌資創辦的企業,其產權關系和利益關系都比較明確。
(2)從經營機制上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機制比較健全。由於民營經濟具有產權明晰、經濟利益獨立的特徵,所以能夠在市場競爭中自主決策,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依靠科技,不斷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以求自身的發展壯大。
4. 集體經濟和民營經濟的區別
1、本質不同
私營經濟是個體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本質上與個體經濟一樣,是一種私有制的經濟形式;而集體經濟,屬於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實行共同勞動、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
2、目的不同
私營經濟是指以生產資料私有和僱工勞動為基礎的,並以盈利為目的和按資分配為主的一種經濟類型;而集體經濟是一定范圍內勞動者(成員)所有,並取得控制權的一種公有制形式,這種勞動者控制權是區別於私有制、國家所有制的主要標志。
3、特點不同
私有經濟具有生產資料私有,以僱工勞動為基礎,以追求利潤為目的,勞動所得投資分配或以按資分配為主等特點;而集體經濟的特點是勞動者集體所有是指按勞動者的人數平均、共同所有。
(4)民營經濟是哪些經濟類型擴展閱讀:
集體經濟源自蘇聯,它的應用范圍限於農村及城鄉的工業和服務業中,主要表現為集體農庄所有制。上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從前蘇聯引入了集體所有制概念,並在開展合作社和公私合營運動中將其放大到農村和城鎮,這樣就演變成了我國的農村和城鎮集體經濟所有制。
集體經濟的實質是合作經濟,包括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然而,在集體經濟發展的歷史上,人們只承認集體經濟是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弱化甚至否認了集體經濟還具有勞動者資本聯合的特徵。
否認了勞動者個人產權,是傳統集體經濟與合作經濟的最大區別。所以,集體經濟要還原其合作經濟的本來特徵,就必須對集體經濟產權制度進行改革。
在我國,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體經濟體現著共同致富的原則,可以廣泛吸收社會分散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財富和國家稅收,實現共同富裕。
5. 民營經濟包括哪些經濟形式
民營經濟:對於「民營」概念,迄今尚無一個公認的定義,與民營經濟相對應的扶持政策文件,每份幾乎要對其進行解釋。一般認為,民營是一種不同於計劃經濟的市場經營機制。民營經濟是將產權明確到自然人,由民間來進行經營的經濟。它包含了城鎮股份制經濟和個體、私營非公有制經濟,也包括鄉鎮企業中的股份制和非公有制經濟。簡單地講就是除去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外資經濟,其餘的都可認為是民營經濟。
民營企業:是指在我國境內依法設立,不屬於國有及國有控股、集體及集體控股、外商投資的企業。包括股份合作制,非國有聯營、集體聯營、國有與集體聯營的聯營企業,非國有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營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個人合夥企業,有時還包括個體戶。
6. 民營經濟包括哪些
民營經濟包括國有民營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混合所有民營經濟、民營科技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類型。民營經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經濟概念和經濟形式。民營經濟曾一度在中國消失,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漸進發展中,民營經濟得以復興,成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主力軍。
民營經濟作用:
(1)民營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企業產權多元化和產權明晰,從而有利於政企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2)民營經濟的運行機制最接近於市場經濟的運作機制,價值規律、供求規律、競爭規律在民營經濟中體現得最充分,因而民營經濟對國有經濟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3)民營經濟的發展有利於增加供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4)民營經濟具有相對分散、規模小、易吸納勞動力的特點,有利於增加社會就業。
(5)民營經濟有助於調動多種積極性。由於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經營特點不同於傳統的經濟形式,所以能夠充分調動所有者、經營者和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6)民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培養和造就了能夠適應市場經濟規律運作的經營、管理人才。
7. 我市的民營經濟屬於哪一種經濟類型
民營經濟是指除了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以外的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統稱,包括國有民營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商經濟和港澳台經濟、混合所有民營經濟和民營科技企業等類型。
民營經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經濟概念和經濟形式。
民營經濟曾一度在中國消失,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漸進發展中,民營經濟得以復興,成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生力軍。
所以 你說的是哪個市呢?
8. 民營經濟、私營經濟、個體經濟的區別是什麼
1、概念的區別:
民營經濟,指除了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外商和港澳台商獨資及其控股企業以外的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統稱;個體經濟,指在勞動者個人佔有生產資料的基礎上,從事個體勞動和個體經營的私有制經濟;私營經濟,指以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和僱傭勞動為基礎,以謀取利潤為生產經營目的的私有制經濟。
2、經營者的區別:
民營經濟的經營者主要是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個體經濟的經營者既是私有者又是主要勞動者;私營經濟的經營者僱工數量多,僱用工人提供的剩餘勞動。
3、收入來源的區別:
民營經濟是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勞動所得;個體經濟收入來源主要是個體經營者和家庭成員的勞動,生產資料和勞動成果歸個人所有,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勞動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是一種不帶有剝削關系的私有經濟;而私營經濟是企業主收入的主要來源,存在剝削性質。
4、特點的區別:
民營經濟,是除了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外商和港澳台商獨資及其控股企業以外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個體經濟具有規模小、工具簡單、操作方便、經營靈活等特;而私營經濟規模較大,有較先進的設備,勞動生產率比較高,對提高國家的綜合經濟實力也有積極作用。
5、意義的區別:
民營經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經濟概念和經濟形式,民營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企業產權多元化和產權明晰,從而有利於政企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個體經濟對打破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發揮了開拓者和實踐者的作用;私營經濟由原來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可有可無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性障礙,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方面貢獻了力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營經濟
網路-私營經濟
網路-個體經濟
9. 國有民營經濟包括哪些企業
國有民營屬於民營經濟的第二種。
民營經濟的對象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民有民營經濟。即: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等。
二是國有、集體民營經濟。即:國有、集體企業採取承包、租賃、拍賣、兼並、入股等形式交給民間團體和個人經營。
三是財產混合所有制民營經濟。隨著產權的流動和重組,各種所有制企業的資產通過股份制等形式構建新的財產所有制結構的企業,由民間團體或者個人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