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鴿子怎麼養殖前景如何
鴿子是飼養技術相當成熟的鳥,成活率很高。但是因為容易飼養,不能指望養鴿子取得太高的經濟效益,除非馴養野生的鴿子作為野味出售,或者培養能力優秀的賽鴿,但是那樣的難度是很大的。
總之,容易養的東西,效益不會高;難養的東西,效益高,風險也大,這是辨正的。 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因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上海、廣東率先開始引進、飼養和發展肉鴿養殖,使我國肉鴿養殖由東到西,從南到北,迅速發展起來。各地賓館、飯店不斷推出以肉鴿為特色的菜餚,使其需求量不斷增加,當今肉鴿已不是人們陌生的食品了。僅廣州、深圳市場乳鴿銷量已超過300萬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需求量超百萬只。國內市場的日趨拓寬,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進一步刺激了肉鴿業的發展,存欄量成倍增長,並進入全面性的商品化生產,飼養管理水平亦達到先進水平。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注冊登記的鴿場已到700多家,種鴿飼養量250萬對以上。
今後肉鴿飼養業發展前景如何?答案是美好的。原因有三:一是國內市場需求將繼續增大,「以鴿代雞」並非幻想,國際市場不斷拓寬,目前出口量達1500萬只,港、澳、東南亞地區有著更深的發展潛力。二是創匯價值高。每隻肉鴿國際市場價格穩定在4~5美元,30~40元港幣。三是養殖條件好。我國具有適宜的環境和飼養條件,加之品種的不斷優化和引進,充裕的勞力資源。估計在今後肉鴿養殖業會得到更迅猛的發展,乳鴿將成為暢銷食品之一。
二、肉鴿的優良品種
鴿屬脊椎亞門、鳥綱、突胸總目、鴿形目、鳩鴿科、鴿屬、鴿種。肉鴿種類很多,現將國內外肉用名鴿作簡單介紹,以利大家正確選擇。飼養優良種鴿是加速乳鴿生產,提高鴿場效益的先決條件。
1.國內肉鴿優良品種
(1)公斤鴿
公斤鴿是我國著名養鴿專家陳文廣培育的。該品種產於昆明,含有賀姆等鴿血緣,體重1千克左右,故稱公斤鴿,適應性強,抗逆性強,飛行能力強。幼鴿前期生長快,早熟、易肥、省飼料。體型偏長,瓦灰色居多,亦有其他毛色。
(2)石岐鴿
產於我國廣東省中山石岐鎮。由王鴿、侖替、蒙丹等品種與本地雜交種。體型特徵:體長、翼長、尾長,體呈芭蕉蕾,大小與王鴿相似。平頭先脛、鼻長喙尖、眼睛細小。繁殖力強,年產乳鴿7~8對,但其蛋殼較薄,孵化時易破。成年公鴿體重750~800克,母鴿650~700克,四周齡乳鴿可達600克。石岐鴿毛色較多,以白色為佳品。
(3)姚安肉鴿
產於雲南姚寧,為中小型肉鴿,早熟,適應性強,體重600~750克,飼料報酬高,耐粗飼。
2.國外肉鴿優良品種
(1)王鴿
王鴿原產美國,常見有白王鴿、銀王鴿。上海有關科研單位選育出的高產品系--白羽王鴿,是我國生產性能最好的肉用種鴿之一。成年公鴿體重750~900克,母鴿體重650~750克。全身羽毛純白,頭部較圓,前額突出,喙細鼻瘤小,胸寬而圓,尾中長微翅。年產卵9~10對,育成乳鴿6~8對,4周齡乳鴿平均體重620克。
(2)王鴿K種(美國落地王鴿)
王鴿K種是王鴿的雜交改良品種,羽色眾多,生產性能強,周期短,耐粗飼。成年鴿體重500~750克。乳鴿體型小,4周齡體重500克左右。
(3)法國地鴿(蒙丹鴿)
產於法國和義大利,體型大,不善飛,喜行走。年成鴿體重1000克左右,年產乳鴿6~8對,4周齡乳鴿體重可達750克。該鴿大致分為三種:冠型、平頭型、爪脛型(分有毛與無毛兩種)。
(4)賀姆鴿(大麻坎鴿)
原產比利時、英國。美國1920年育成的大賀姆為最佳。成年鴿體重可達1000克,4周齡乳鴿體重600克。缺點是產卵窩數少,每年5~6對。純賀姆鴿體重小於大賀姆,800~900克,年產乳鴿7~8對。
(5)卡奴鴿(赤鴿)
產於比利時、法國。其特徵:胸寬、頸粗、尾翼短、眼小而深陷。體重在700~900克,外觀雄偉,站立挺直。繁殖力強,年產乳鴿10對左右。喜集群,適應性差、抗病力差。羽毛以純紅為名貴,純白、純黃均為上品。就巢性強,受精孵化率高。
(6)侖替鴿(鸞鴿)
原產義大利,是肉鴿品種中最大一種,體重可達1200~1500克,4周齡乳鴿可達800克。繁殖力較強,年產卵8~10對,但由於體型大,受精率、孵化率低,作為商品乳鴿生產效益不大,但供育成其他新品種較好。
三、如何選擇良種肉鴿
良種肉鴿是由種鴿場長期選育而成的優良品種。這些品種的親本繁殖力強、生產性能好,只要直接引進親鴿,就可以進行乳鴿生產。
一般鴿場都不會出售經過長期選育而得到的優良品種的原種即曾祖代。購買者購得的多是優良品種的父母代,父母代不能完全重復上一代的優良特性,因而在選擇種鴿時應全面觀察外乳體型和生產能力。應該是羽毛緊密有光澤,軀體、腳、翅膀均無畸型;眼睛明亮,彩虹清晰,胸部龍骨直而無彎曲,健康有精神。在生產能力方面:25日齡時體重應達500克以上,20日齡以後的育肥期內,日增重性能較好。成年公鴿體重在750克以上,成年母鴿在650克以上。
另一方面,在引種時要充分考慮地域適應性,氣候、地理位置、飼料、保健砂、水質等都是必須認真比較的內容。
購買種鴿既要易飼養又要成活率高,初養者往往喜選擇體型大,價格高的大型品種,而大型品種飼養較困難、繁殖率低,不善育雛,經驗不足很難飼養好。初養者最好選擇白羽王鴿,白羽王鴿在我國已飼養多年,該品系已適應我國各種氣候,南至海南島,北至黑龍江均可健康成長。
四、怎樣養好肉用種鴿
飼養肉鴿主要是飼養種鴿培育乳鴿供應市場,因此養好種鴿是肉鴿飼養業能否取得好效益的關鍵。實踐證明,每對種鴿一般年產乳鴿6~10對,年純利約80~150元。但據調查,很多養鴿戶的效益達不到上述標准,其原因一是引進的種鴿性狀態不優良或退化嚴重,二是飼養管理不科學。
要養好肉用種鴿,須做好以下兩項工作:
一是優選良種。目前飼養較多的種鴿是香港王鴿和獅子山王鴿。香港王鴿是港澳養鴿專家將美國王鴿與本地肉鴿雜交育成的良種。獅子山王鴿是廣東英德縣國有獅子山特種養殖場選育的新品種,是全國唯一能夠達到國家特禽育種委員會專家組提出的培育"廣東王鴿"各項指標的肉鴿良種。
二是科學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幾個時期:
配對期。鴿子長到6個半月齡配對為好,多在晚上強行配對。要選擇體型、體重相似,毛色一致的公母配對。配對後產下4隻蛋的說明是同母。配對後經常產無精蛋的應重配。配對後不生蛋的可對公鴿肌注丙酸睾丸酮5毫克/次,3~5天後再注1次;或口服維生素E每隻一粒。另外,配對後不融洽常打架的也應重配,重配後要把雙方隔離到互相看不見的地方。
抱蛋期。配對後10~15天開始產蛋,產蛋前2天在蛋巢中放上麻包片或短稻草、松針草。孵蛋期間防止雨水侵入,種蛋經水泡或沾水都會死亡。要防止墊料污濕,若污濕則應及時更換。注意種蛋不要離開親鴿腹羽。天熱時減少墊草,多開窗戶,用涼水洗地或噴霧降溫;天冷時增加墊料,注意保暖,6℃以下加溫保暖。孵化後第5天和12天時各照蛋一次,及時取出無精蛋和死胚蛋;17~18天時檢查出雛情況,對出殼困難的要人工剝殼助產,只剝1/3以下。
育雛期。給予營養較高的飼料,要求含蛋白18%,代謝能2800大卡/千克以上,日喂5~6次。護理好仔鴿,單仔的要並窩。15天齡時把仔鴿移到籠底網上飼養。
換羽期。種鴿在每年的夏末秋初換羽一次,時間約1~2個月。此時可在飼料中加大火麻仁10%,並按每50千克保健砂加入200克石膏粉或100克硫磺粉,同時在飼料中加入多維素,並及時淘汰那些生產表現性能差的種鴿,再從後備種鴿群中挑選補上。
五、肉鴿的飼養管理
1.精心護理乳鴿
肉用鴿孵出後,乳鴿約10克左右,眼未睜開,身帶胎毛,斜卧於母鴿的腹下。24小時左右,已覺飢餓,於是,它會不斷伸展頭部,觸動母鴿的腹部和嗦囔,母鴿知乳鴿的要求,用喙含住乳鴿的喙,然後慢慢吐出鴿乳在嘴中,讓乳鴿吸吮,乳鴿吃飽了,又躺在母鴿的腹部舒舒服服的睡覺。三四天後,乳鴿眼慢慢睜開,身體也逐漸強壯起來,身上的羽毛也開始長出。此時乳鴿開始學走動,食量日見增加,消化力增強,所以母鴿頻頻地餵乳鴿,有時每天多達近10次。因此,供給母鴿的營養要高些,可增加豆類的用量,而育雛期母鴿的食料量也會增加很多,比非育雛鴿多吃1倍左右。乳鴿食量大,排糞多,很容易污染巢穴,應多備些干凈麻布,及時更換,因為這時的乳鴿身體抵抗力很差,最易發病。
乳鴿1周齡時,應及時帶腳環,腳環是鴿子的身份證,信鴿的腳環註明產地及出生年月日,肉鴿的腳環多用翅號來代替,其中印有號碼,以作出生時間和區分姐妹鴿的標志。
乳鴿長到10日齡左右,新羽毛已經長出很多,此時母鴿的保溫時間會慢慢縮短。母鴿喂給的食物也變成半顆粒的飼料,有少數乳鴿未能完全適應,常會出現消化不良和嗉囔炎。出現這情況,可給乳鴿吃些酵母片等健胃葯幫助消化。15日齡的乳鴿,體重已經接近母鴿,肉用乳鴿可達400~500克。羽毛也已基本長齊,活動自如,可以捉離蛋巢,頭幾天在籠底部放塊20×20厘米的麻布,讓它在麻布上慢慢適應,才不致扭傷腳關節。這時的乳鴿還需要母鴿飼喂,母鴿喂給的飼料也顆粒狀,與所吃飼料相同。多數母鴿在此已開始產蛋,乳鴿離巢才不致影響產蛋,而且可增加乳鴿的活動量,增強體質。有少數母鴿產蛋後,無心喂養乳鴿,因此應給乳鴿進行人工灌喂,以保證其正常生長。20~25天後,乳鴿會在籠內四處活動,不過還不能自己啄食,依然依靠母鴿。因此,當它飢餓時,就會用自己的喙去碰觸母鴿或用身體去摩擦母鴿討食。這時,母鴿會開始強迫乳鴿獨立生活,做出不願照料乳鴿的動作。在管理上應增加高蛋白質飼料的供應,才能滿足需要,但每次放料不能太多,以防母鴿吃得太多而將乳鴿喂得太飽。另外,要保持鴿籠及巢窩干凈。乳鴿長到20~25天已可上市出售,一般以23天左右為宜,因為這時肉料比最合算,且體重也合適。作種用的鴿可繼續留在母命身邊,待28~30天能獨立生活時,及時捉離母鴿,讓母鴿安心孵下一窩蛋或休養准備生殖。開始離開母鴿的童鴿,應盡量供給較細顆粒的及質量好的飼料,經一二天後,鴿子就能自行採食了。
2.留種童鴿的飼料管理
留為種用的乳鴿在離巢群養到性成熟配對前為童鴿。當童鴿剛剛被轉移到新鴿舍時,有些對新的環境不適應,情緒不穩,不思飲食。但不必擔心,讓它餓幾個小時至十幾個小時之後,見到其他鴿在飼料槽中得到食物,也會跟著找食物。由於童鴿對新的環境要有一個適應過程,身體的機能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如果管理不當,很容易引起生長受阻或生病死亡。因此必須細心照料,首先應注意保溫,防止傷風。飼料槽及水槽位置不能太高,供給細顆粒狀飼料,飲水中適量加入多種維生素B水溶液,炎熱天氣應注意通風和防蚊,寒冷天氣應注意預防賊風,晚上最好用紅外光燈泡或保溫傘保溫。童鴿轉舍半個月後,對環境有一定的適應能力,這時可以按童鴿的飼料及保健砂的配方供給食物,也可開始沐浴,到運動場所活動和曬太陽,以增強鴿子的體質。2月齡左右童鴿開始換羽,飼料配方中能量飼料可適當增加,佔85%~90%,火麻仁的用量增為5%~6%,以促進羽毛的更新。保健砂中適當加入穿心蓮及龍膽草等中草葯,飲水中有計劃地加入抗生素,預防呼吸道病及副傷寒等疾病的發生。3月齡的童鴿,第二性徵有所表現,活動能力也越來越強,這時可選優去劣、公母分開飼養,並對鴿群進行驅蟲,保證鴿子正常生長發育。
3~5月齡的童鴿應注意飼料的供給量,不能為追求鴿子的體重,不停地增加飼料的營養水平和食量,預防鴿子太肥和早熟。每天供料2~3次為宜,每次供給量也不能太多,約半小時吃完。吃完料後將飼槽拿開或翻轉,底部朝上,防止飼槽被糞便污染。保健砂的供給應充足,每天供給1~2次,每隻每天用量3~4克。晚上不需補充飼料和增加光照。
六、肉鴿的飼料與保健砂
1.根據鴿子的不同種類、年齡、用途、不同生長階段對營養的不同要求,來選擇飼料,合理搭配,可以取長補短提高飼料的營養價值。現介紹國內外一些鴿場的飼料配方(%):
(1)廣東鴿場配方:稻穀40、豌豆(麥豆、竹豆、綠豆或雜豆)30、玉米20、小麥10。
(2)深圳沙河鴿場配方:玉米35、豌豆26、綠豆6、小麥12、高粱12、稻穀6、小麻籽3。
(3)香港鴿場配方:玉米30、糙米20、小麥10、高粱10、綠豆15、豌豆10、小麻籽5。
(4)美國一些鴿場配方:冬季配方:玉米35、豌豆20、小麥25、高粱20;夏季配方:玉米25、豌豆30、小麥22、高粱23。
2.肉鴿的保健砂配方
保健砂的主要作用是補充礦物質飼料(%)。配方如下:
(1)蚝殼粉40、細砂30、紅土或黃泥20、木炭粉5、食鹽0.5。
(2)黃泥30、砂25、貝殼粉15、石膏5、石灰5、木炭粉5、骨粉5、食鹽0.5。
(3)黃泥30、貝殼粉35、砂25、木炭粉6、食鹽0.3、龍膽草加甘草為1。
(4)貝殼粉40、粗砂35、木炭10、骨粉5、石灰石5、鹽0.4、紅土1。以上配方,將制好的原料曬干或晾乾粉碎後混合均勻即可使用;或者加少量水,做成團狀,晾乾備用。保健砂放在保健砂槽內,任其自由採食。要求定時定量。每天飼喂2次或3次。
❷ 哪種鳥可以人工養殖而且還能帶來不錯的收入
可供人工養殖的鳥類主要有:鵪鶉,鴕鳥,鴿子,火雞,雁,野雞等。
目前鴕鳥養殖符合國家發展「節糧型」草食動物的產業政策,並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同時國家對鴕鳥養殖開發非常重視,又有免徵所得稅等諸多政策扶持。
3.鴕鳥肉含鐵量高,是牛肉的幾倍,蛋白質含量雞肉、鴨肉、牛肉等都要高,而脂肪含量和膽固醇卻很低。
4.鴕鳥的血液、內臟、油脂可製成各種生化及精細化工產品,是醫葯及化妝品等行業的優質原料。
❸ 烏干達怎麼樣
烏干達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Uganda) 獨立日:10月9日(1962年) 國慶日:10月9日(1962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黑、黃、紅三色相間的六道平行相等的寬條組成,旗面中央有一白色圓地,其中為一隻烏干達國鳥——皇冠鶴。黑色代表烏干達人民,象徵黑人;黃色象徵陽光;紅色象徵自由,三色組合的含義為陽光照耀下烏干達人民獲得獨立自由。在重要場合或正式升旗儀式上,使用帶國鳥圖案的國旗;一般場合則用無國鳥圖案的黑、黃、紅的色條旗。 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上部為藍、白相間的波紋,象徵該國的水域,烏干達素有「東非高原水鄉」之稱;中間是光芒四射的太陽,表示該國處於赤道地帶;下部的非洲鼓象徵烏干達的傳統文化,也代表該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盾徽下方的綠色高地表示烏干達的地理位置,它位於東非高原的西北部;高地上有棉桃和咖啡等圖案,代表該國的經濟作物;藍、白相間的波紋象徵尼羅河和維多利亞湖。盾徽背後為兩支長矛,兩側是羚羊和皇冠鶴,底端的綬帶上用英文寫著「為了上帝和我的祖國」。 國家政要:總統約韋里·穆塞韋尼 (Yoweri Museveni) ,1986年1月起任總統,1991年、1996年和2001年連選連任;總理阿波羅·羅賓·恩西班比(Apolo Robin Nsibambi),1999年4月起任烏干達總理。 自然地理:23.6萬平方公里。非洲東部內陸國家,橫跨赤道,東鄰肯亞,南界坦尚尼亞和盧安達,西接剛果(金),北連蘇丹。全境大部位於中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有「高原水鄉」之稱。東非大裂谷的西支縱貫西部國境,谷底河湖眾多。裂谷帶與東部山地之間為寬闊的淺盆地,多沼澤。東部邊界有埃爾貢山,海拔4321米;西南部與剛果(金)接壤處有魯文佐里山脈,瑪格麗塔峰海拔5109米,是全國最高峰,非洲第三高峰。境內多河湖沼澤,其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17.8%。維多利亞尼羅河與艾伯特尼羅河水量豐沛,沿河多險灘瀑布。維多利亞湖是世界第二、非洲最大的淡水湖,有42.8%在烏境內。其他還有艾伯特湖、愛德華湖、基奧加湖、喬治湖等等。有塞塞群島等10多個島嶼。大部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從埃爾貢山到維多利亞湖沿岸,有熱帶森林氣候的特點。 人口:2240萬(1998年官方統計)。全國有40多個部族,主要分為南、北兩大部族群。國語為斯瓦希里語。官方語言為英語。居民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等教。 首都:坎帕拉(Kampala) 簡史:史稱布干達。公元1000年,布干達地區就建立了王國。19世紀中葉,布干達王國成為東非地區最強盛的國家。1843年阿拉伯商人開始進入布干達,伊斯蘭教也隨之傳入。1850年後,英、法、德殖民者相繼入侵。1890年英軍侵入布干達,迫使國王簽訂「保護協定」後,布干達劃為英國勢力范圍。1894年6月,英宣布布干達為其「保護國」。1961年9月,英同意烏「分階段獨立」。1962年10月9日宣告獨立,仍留在英聯邦內。1967年9月8日建立烏干達共和國。1971年1月25日,陸軍司令阿明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奧博特政府,奧流亡國外。1979年3月,流亡國外的20餘個反阿明組織在坦尚尼亞的莫希成立烏干達解放陣線和烏干達民族解放軍。4月10日烏民族解放軍在坦尚尼亞軍隊支持下攻佔坎帕拉,阿明出逃。4月11日宣布成立烏干達全國解放陣線臨時政府,該陣線主席盧萊任總統。6月20日,比奈薩繼任總統。1980年5月烏全國解放陣線軍事委員會解除比奈薩總統職務,組成以軍委會主席保羅·穆萬加為首的新內閣。同年12月舉行大選,人民大會黨獲勝組閣,奧博特任總統。參加競選的愛國運動黨主席約韋里·穆塞韋尼指責奧博特操縱選舉,1981年成立全國抵抗運動及其武裝組織全國抵抗軍,開展反政府的游擊戰。1985年7月政府軍發動政變,推翻了奧博特政權,奧凱洛任國家元首兼軍事委員會主席。1986年1月全國抵抗軍攻佔首都,奪取了政權。1月29日穆塞韋尼就任總統。 烏干達議會批准修改憲法取消總統任期限制 外交;奉行不結盟和睦鄰友好政策,支持不結盟運動,主張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與中國關系:1962年10月18日,烏干達同中國建交。2004年5月底,穆塞韋尼總統訪問中國。
❹ 鳥干達在哪
烏干達在非洲中東部,總面積24.1萬平方公里。非洲東部內陸國家,橫跨赤道,東鄰肯亞,南界坦尚尼亞和盧安達,西接剛果(金),北連南蘇丹。全境大部位於東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有「高原水鄉」之稱。東非大裂谷的西支縱!
如圖中東部粉紅的位置:
❺ GDP中鳥糞經濟佔60%,這個靠賣鳥糞發家的國家是哪個
19世紀中期,德國人李比希在南美洲找到了一個堆滿鳥糞的島嶼,這個島嶼叫做欽查群島,是秘魯的領土。李比希經過一番檢測之後認為這個島上的鳥糞富含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所有元素,是極佳的肥料,用它施肥農作物的產量可以提高兩到三倍。
在欽查群島上的鳥糞被開采完之後,秘魯將眼光投向了阿塔卡馬沙漠,這里與欽查群島一樣遍地都是鳥糞。不過由於阿塔卡沙漠地處秘魯,智利和玻利維亞三國的交界處,三國對如何劃分地盤而大打出手。1879年秘魯聯合玻利維亞率先對智利發動進攻,由於秘魯和玻利維亞的聯軍指揮失當,缺乏協調能力,被智利軍隊擊敗,“第二次鳥糞戰爭”以智利獲勝告終,智利獲得了阿塔卡沙漠的統治權。
因為鳥糞,秘魯不斷與其他國家交手,但最終還是因為鳥糞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第二次鳥糞戰爭中不僅沒有獲得想要的鳥糞,反而還丟失了自己的國土,這對於建立在鳥糞上的秘魯而言,可以算作是極大的諷刺了。
❻ 養殖鴕鳥經濟效益如何
養殖有風險。沒有養過的人,最好不要去干養殖。很多鴕鳥養殖戶養殖過程中也都遇到過很多困難,比如大批量死鴕鳥,銷路小,鴕鳥值錢所以銷量小等等。如果你沒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或者說很容易放棄,最好不要養鴕鳥,要麼養不好,要麼養了虧本。一、深加工效益更高,鴕鳥養殖10個月,直接賣也許就1400多塊錢,可是養殖成本可能在1000塊錢左右,效益就比較小。但是深加工以後,一隻鴕鳥就可以有3000多的效益。你可以自己屠宰加工,分解銷售,加大效益。 二、鴕鳥皮最值錢,鴕鳥皮透氣性好,韌性是牛皮的6倍,市面上很多國際品牌都用鴕鳥皮做高檔皮具。三養鴕鳥有以下特點:鴕鳥不易生病、不防疫、不怕冷、不怕熱。鴕鳥以草食為主,飼養成本低,生長速度快,一年能長三百斤。飼養場地簡單,無需投資農村庭院即可飼養。效益高,90年壽命,產蛋50年,每隻鴕鳥每年可產蛋150枚左右,市場價每枚100元以上。每隻鴕鳥終生可創造40萬元效益。
❼ 什麼是鳥籠經濟
鳥籠經濟:經濟應該像一隻鳥,可以飛,但不可無控制,無限度地自由飛翔,要把它裝在一個籠子里,計劃就是這個籠子。鳥籠經濟就是被限制的經濟發展。
陳雲在五屆人大五次會議與上海代表團談話時,發表了他的這番見解。他說:搞活經濟是在計劃指導下搞活,不是離開計劃的指導搞活。這就像鳥和籠子的關系一樣,鳥不能捏在手裡,捏在手裡會死,要讓它飛,但只能讓它在籠子里飛。沒有籠子,它就飛跑了。
如果說鳥是搞活經濟的話,那麼,籠子就是國家計劃。當然,「籠子」大小要適當,該多大就多大。另外,「籠子」本身也要調整,比如對5年計劃進行修改。但無論如何,總得有個籠子。就是說,搞活經濟、市場調節,這些只能在計劃許可的范圍內進行,而不能脫離開計劃的宏觀指導
(7)鳥干達經濟發展如何擴展閱讀
朱佳木撰文談了「鳥籠經濟」這一著名比喻的來源:「鳥」與「籠子」的比喻是在黨的十二大召開前夕黃克誠首先提出的,他向陳雲反映走私、逃稅以及亂上項目、亂漲價等經濟犯罪猖獗和經濟秩序混亂的情況後說:「要把經濟搞活,……但搞活不能沒有秩序。
這就好比一隻鳥,不能捏在手裡,捏在手裡它就死了,要讓它飛。但要讓它在籠子里飛,否則它就飛跑了。」兩個月後,陳雲用了這個比喻。這一比喻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要搞活經濟。
❽ 如何推進經濟發展
1、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進一步釋放創新創業活力;
2、進行科學的宏觀調控,為提高創新創業質量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3、發揮財政、稅收的作用,為提高創新創業質量提供政策支持;
4、堅持創新發展理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發揮創新對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作用,培育創新創業發展新動能;
5、發揮供求、價格和競爭機制的作用,推進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5-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❾ 鴕鳥養殖的前景如何
鴕鳥養殖開發市場前景
由於鴕鳥具有耐粗飼、適應性強等前文所述的諸多優點,符合國家發展「節糧型」草食動物這一產業政策,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姜春雲副總理在中國鴕鳥養殖開發協會成立時曾指出:「我國有大量沙荒地和不宜耕種的非耕地,飼草資源又非常豐富,發展鴕鳥養殖前景廣闊,這對於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人民群眾的食物結構,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繁榮農村經濟,將起到重要作用」。國務委員陳俊生同志也明確提出「開發鴕鳥產業,繁榮農村經濟」的方針。可見,國家對鴕鳥的養殖開發非常重視,且又有免徵所得稅等諸多政策扶持。
鴕鳥養殖開發是一項新興產業,在我國僅有五年的開發歷史。目前全國存欄量不過10萬只左右。只是進入育種、上規模的起步階段,遠遠達不到商品產業開發的要求。而河南省種群規模更是小的可憐。金鷺公司同中國鴕鳥養殖開發協會通力協作,規劃帶動河南省、黃河流域以至於全國鴕鳥養殖業的發展。現在的任務就是迅速擴大種群規模,爭取3年後,在有充足的商品鳥源條件下,建立鴕鳥屠宰加工廠、皮革加工廠等,使鴕鳥養殖向最終商品化產業發展。
鴕鳥養殖業在我國剛剛起步,可開發潛力巨大。根據中國鴕鳥養殖開發協會制定的發展規劃:力爭在本世紀末形成我國鴕鳥產業的雛形,最終目標是在我國形成集生產、科教、加工、貿易於一體的現代化的在國內外市場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鴕鳥產業,規劃2000年的主要生產指標為:
1、擁有3歲齡以上的良種產蛋鳥5萬只;
2、年存欄鴕鳥100萬只,出欄15萬只;
3、生產鴕鳥肉600萬公斤,鴕鳥皮15萬張;
4、生產優質鴕鳥專用飼料20萬噸;
5、羽毛、蛋殼、骨骼、內臟等加工副產品能得到充分利用。
設想到2010年,我國將擁有良種產蛋鳥1000萬只,年產商品鳥3億只,年產鴕鳥肉1200萬噸。
鴕鳥養殖開發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鴕鳥的適應性很強。可以在零下三十度至零上四十五度的自然環境中正常生產、繁殖,對生存的地理條件要求較低,不必佔用耕地,可以充分利用沙荒、丘陵、坡地和乾旱地區。對鴕鳥養殖地周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鴕鳥以露天圍欄飼養為主,投資省、建場快,且飼養多以青飼料為主。因此,發展鴕鳥產業有利於充分利用我國的飼草資源,發展飼草業:有利於開發我國大片的沙荒地,改良非耕地;有利於農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形成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於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幫助農民脫貧致富;有利於相關產業的建設,安置剩餘勞動力;有利於市場繁榮,豐富人們的菜藍子」,社會效益明顯。
鴕鳥價值高,可轉化、開發價值更高。根據目前國內鴕鳥市場行情,每隻種鳥的價值依照其生產性能的不同,一般為3.5-5萬元。如果是進口種鳥,價值則更高,一般在7萬元以上。鴕鳥的繁殖能力很強,生長速度快。進入繁殖期的種鳥,年產蛋量約為80枚,如果受精率、孵化率及成活率均按80%計算,則每年可產出40隻幼鳥。幼鳥10個月即可達到100公斤以上,若出肉率按45%計算,一隻育齡雌鳥在一個生產年度內可產出鴕鳥肉1800公斤。根據中國鴕鳥協會提供的收購信息,每公斤鴕鳥肉的收購價為60元,則產出價值為10萬元。相應的還可產出40張鴕鳥皮革, 每張皮革的售價依據等級的不同,在1500-3000元之間。另外鴕鳥的羽毛、骨骼、蛋殼等都可加工製做成上市產品,鴕鳥還可作為觀賞動物供遊人觀賞。所以,鴕鳥養殖開發是有著巨大經濟效益的新興產業。
❿ 烏干達的經濟如何發展的
烏干達在非洲。
烏干達,位於非洲東部,橫跨赤道,東鄰肯亞,南接坦尚尼亞和盧安達,西接剛果(金),北連南蘇丹,總面積24.15萬平方公里。全境大部位於東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有「高原水鄉」之稱。烏干達一詞最初是東非沿海居民對巴干達人的國家-布干達的稱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歐洲人將其含義擴大到鄰近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