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當代社會經濟形勢怎麼樣在世界上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
當代中國社會經濟形勢是喜憂參半、利弊並存。喜的是中國人在世界上慢慢有了自己體系的製造業和自主開發能力,隨之而來的是經濟地位的提升以及在世界問題上的話語權。憂慮的是國際金融壟斷財團在不斷地給中國製造難題、設置障礙,讓我們的發展不能夠順利進行。真正操縱貨幣價格的是國際壟斷資本財團,他們是藏在暗處的真正的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我們目前拿他們沒有辦法,只好隨時等待應對他們的攻擊!所以在中國的發展與崛起道路上,我們還不能高枕無憂。我們不可能象西方發達國家那樣在世界經濟發展中居高臨下的去決定事情的發展走向,但是我們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在自己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包括金融實力)大大增強的情況下,與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去開辟新的世界新興力量的市場。那時候,美國人也拿我們沒有辦法啦!中國在世界上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我們的經濟基礎有了長足的發展,改革開放30年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資金和技術,教育改革也我我們培養了大批的人才儲備,在國際市場上建立了廣泛的商業渠道。相對於改革開放之前的國際地位,我們的底氣更加足了,發展後勁十分可觀。局部地方我們走在的世界的前列,無論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我們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我們可以左右逢源、進退自如,在許多地方擁有了自己的話語權。中國可以說「不」!
Ⅱ 現在中國經濟怎麼樣會不會有大問題呢
中國現在的經濟在高速增長著,農村也正在高速城市化。而農村城市化的過程每個處於發展的國家都必須經歷的,而我們正處在這一階段。
農村城市化得進程中有時需要將農村人口遷往城市居住,而中國人素有「土地情節」這樣就會導致拆遷和被拆遷的沖突。而且在遷移人口安置的問題有時也會凸顯一些問題。比如擁擠的城市的治安,交通等問題,這些又和我們息息相關。
同時農民進城也使得農產品產量暫時減少,相關產業成本加高。生產廠家又將成本轉嫁消費者,導致物價過高。但相信著是暫時的,會有改善的。
目前我們國家正加大企業改革的力度,希望企業能從勞動密集型逐步向資本密集型產業或知識密集型產業轉化,這樣就會使一些中小企業破產,重組,同時也會使一些人失業。這樣就會觸及到一些人得利益。
Ⅲ 中國經濟到底怎麼樣
目前來看,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後,正處於探底階段,經濟增長會逐年回落,大部分產業已經過剩,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沒有培養出來,近三至五年會特別困難,下行壓力相當現實。如果政府的措施得力,經過調整期後會繼續向前發展,否則面臨衰退風險,結果難料啊。
目前官方持謹慎樂觀態度,正下調經濟增長的預期。民間對經濟後勢預期稍顯悲觀。
Ⅳ 如何看懂中國經濟心得體會
鑒於中國經濟的潛力、韌性和優勢,這一目標完全能夠實現,中國經濟的前景會更加光明。
從經濟潛力看,中國經濟的增長空間十分巨大。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111元,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消費需求有很大提升空間。同時,投資亦有很大的挖掘潛力,雖然近三年投資增速有所下降,但絕非沒有擴大投資的空間。從人均投資規模看,尤其是東中西部的發展差距以及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所孕育的潛在投資需求,完全能夠保障中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縱深空間。
Ⅳ 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如何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經濟正在著陸,至於是硬著陸還是軟著陸這目前是人民討論的焦點,而這是在美國的債務危機前就已經達成共識的了。這對中國不一定是壞事, 沒有一個經濟體會持續快速增長. 中國在過去20年的發展速度已經是奇跡, 對現在的中國來說穩定遠比速度重要.
毫無疑問美元的債務危機,一定會對世界經濟造成影響,中國自然更加復雜。至於是好事還是壞事,這點要綜合來看,如果應對的好,這可以變成中國的機遇,應對的不好將對中國經濟造成無與倫比的打擊。
先從壞處說吧。
首先,便是人民幣的升值問題。一旦美國債務危機爆發,國際貨幣美元必然大幅貶值。由於人民幣的匯率和美元長期綁定在一起所以人民幣必然對美元大幅升值,同時對所有的非美元貨幣(由於貿易,國際油價,金價都是以美元結算)將會貶值。這還只是其一,而且之前美國的救市計劃的一大舉措就是打開印鈔機,開始印鈔票,現在又開始實施零利率政策,這必然使人民幣對美元更進一步升值,而對其他貨幣進一步貶值。
其次,隨著人民幣的對美元升值還會造成的是人民幣對內的大幅貶值這將使中國國產生通貨膨脹。中國人民將會繼續忍受的低工資,高物價之苦。通貨膨脹從何而來,主要有兩點。第一,中國的外向型經濟策略主要依賴出口,所以中美貿易順差巨大,說白了就是美元進的多,出的少。所以中國手裡攢著大把大把的美元(3.19萬億外匯是今年6月份咱們對外公布的數據,其中超過60%都是美元也就是說至少有1。9萬億)而政府要對沖掉進入的熱錢就要讓央行打開印鈔機按照現行匯率印6.4倍的人民幣,這讓中國實際流通貨幣比名義上高出了20%。第二,我剛剛說過由於國際貿易,原油,金價等統統都是以美元作為結算所以美元的貶值必然造成,農產品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中國勢必會受到輸入性通脹的影響。
與此同時,長依靠投資出口拉動的中國經濟,將會受到由於人民幣升值而出口下降的影響。僅僅是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就會使一批中國出口企業倒下。二來中國商品搶占國際市場主要是靠中國人的廉價勞動力,和價格優勢。但是現在人民幣的升值,將使中國的出口企業喪失唯一的優勢。所以美國的債務危機是對中國出口企業的一大考驗。
另外就是中國的財政縮水在所難免,中國不僅有世界上最龐大的以美元為主的目前已經超過3萬億的外匯儲備,還有持有相當大的美國國債。這點你需要了解沒美國的貨幣和國債的關系,美元是債務貨幣所以緊密的和美國國債聯系在一起。我再簡要解釋一下相信LZ你就完全懂了,美國的國債,除了美國國內外別國也可以持有。一般美國回購國債就是對經濟不滿意增加美元,增加貨幣流通性(美元指數會上升),發行則反之。美國現在債台高築卻還頻發國債是為了彌補財政赤字提高債務上限這種方法,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借新債還舊債,小朋友都知道寅吃卯糧只能解決一時之需不能實際解決問題。也就是說,如果美國不斷提高債務上限,那麼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危機就自然爆發了。就像現在歐洲的那些國家樣。美國政府方面說的基本不靠譜,債務上線已經成了共和黨人反對奧巴馬和民主黨人的一個武器。全世界人民目前都看出美國國會內部在打嘴仗,他們政府對恢復全球經濟基本是不靠譜的,所以目前包括美國在內的金融行業的人都對經濟恢復沒什麼信心。這可能成為全球經濟的第二次低谷的信號。中國擔心的這個美國的大債主將討不到錢,就這么簡單。我們攢著的美元蒸發。
當然了美債危機對中國也不是沒有積極的方面。
首先,人民幣升值迫使中國改變現有的貨幣特別是匯率政策。另外經濟政策也必須有所調整,在重視出口的同時,必須要擴大內需,增加消費和對外投資。這些不能只是口號,只說不做是行不通的。
同時,人民幣的升值意味著政府以往靠廉價貨幣政策和低人力成本的中國模式必須結束了,以往總是喊著要優化產業鏈,這便是一個機會。美債危機可以讓中國出口企業重新洗牌,淘汰掉一些沒有技術含量和生存能力的企業。而以高新技術為主的產業,由於較低的需求價格彈性和較高的產品附加值將得以生存並佔有一席之地。此外,以往和內陸出口企業比起來擁有對比優勢的沿海出口企業他們的優勢將會下降,這對於內陸出口企業的發展也有幫助。如果說,這一洗牌對中國經濟沒有震動肯定是假,不少工人會失業,失去他們可能是奮鬥了數年才得來的血汗錢。但是洗牌本身的積極目的恰恰在於淘汰掉了不該有的,這是任何時候任何經濟體要想發展的必經過程。工人的血汗錢是錢納稅人的錢也是錢,以往出口企業掙錢掙的缽滿盆滿,是靠老百姓和納稅人支付通脹而養活起來的。不能以全國人民的力量養活不該存在的東西,你能說這種模式正常嗎?所以假如中國出口行業真能完成轉型,這不論對於中國還是對出口企業本身都是件好事。
當然了,政府如果真的想幫助那些失業的工人們,就得遲早讓他們轉行,並給他們漲工資。
另外由於當時08年由於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的時候,中國政府跟著不甘寂寞湊熱鬧也搞了個「四萬億」名曰「救市」,雖說這讓中國在2009年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二經濟體,彷彿世界經濟「風景這邊獨好」。但這其實不是我們想要的,「四萬億」僅僅是央行給出的大體數目,其實有全國各省的救市數額是中國在這場國際金融風暴中的投入將遠遠超出四萬億。救市舉措讓中國喪失了擠壓泡沫的最好時機,加入當時釋放了泡沫中國今天將是另一個局面了。所以美債危機如果中國政府有遠見,恰恰可以加以利用成為釋放中國經濟泡沫的好機會。
比如好的例子是日本經濟在80年代的時候和中國差不多,也是以出口為主的外向型的經濟。但就在日本人歡欣鼓舞,幻想這超越美國的時候美國人的一個「廣場協定」狠狠的給了日本一拳,日本金融泡沫被戳破導致股市大跌。加上此後的亞泰金融危機,日本經濟一夜間走下了神壇,在復興的路上。知道千禧年底和2001年才勉強得以恢復。與之成為對比的是美國90年代在兩位比爾(比爾蓋茨和比爾柯林頓)的帶領下的經濟空前繁榮。不過必須提的是日本經濟轉型恰恰是在90年代改變的。日本人正是在90年代開始和西方接軌變,在重視出口的同時也重視內需和消費,同時擴大對外的投資。而且日本人的消費習慣和理念正是在90年代產生了改變和西方接軌。中國恰恰可以學習日本這點,這是中國和國際接軌的一個好時機。
綜上所述,美債危機對中國是個巨大的挑戰,但也可以是個機遇。就看看中國人能不能未雨綢繆了。
同時我們政府和老百姓的思維觀念也要有所變化,早日從GDP的神壇中走出來,緩慢持續增長比什麼快速增長要靠譜。現在政府放棄喊什麼保八的口號是個比較好的信號。
Ⅵ 中國經濟發展史的學習心得
中國經濟發展現狀心得體會 XX 年是中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年份。國內相繼發生的自然災害,加大了中國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難度。同時,世界經濟增速放緩趨勢越來越明顯,中國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世界金融危機日趨嚴峻、中國經濟遭受沖擊日益顯現的背景下,近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對宏觀調控政策作出重大調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並在今後兩年多時間內安排約 4 萬億元資金強力啟動內需, 擔 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回顧今年以來的歷程,我們深感取 俾 得的成就來之不易;分析形勢,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面 ぱ 臨的嚴峻挑戰;展望未來,一系列新的政策發出了保持經 滯 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明確而強烈的信號。這一切都增強了全 脒 國人民迎接挑戰、戰勝困難,取得經濟社會發展新勝利的 ┬ 信心和決心。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出台的十大擴 貰 大內需舉措,是一個遏制經濟下滑的綜合政策,是在非常 啻 時期採用的非常之策。 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新變化 越 ,黨中央、國務院准確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重點和節奏 贄 ,及時將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從年初的「防經濟過熱、防 迮 明顯通脹」調整為年中的「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控制 物價過快上漲」,並採取了提高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 啵 退稅率等措施。這對於穩定經濟大 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紅 前三季度,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除 簡消費仍保持較高增長外,出口增長因外需低迷而明顯減速 鄢 ,投資實際增速也出現顯著回落,剔除價格因素後,同比 鰹 大約回落了 10 個百分點。從主要經濟指標的變動情況看 籜 ,我國經濟增長減速的趨勢已經顯現。 調控政策力推 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當前,財政和貨幣這兩大宏觀調控 政策取向均發生了重大變化,將會對未來經濟產生重要影 頻 響,其政策中心目標就在於「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烏 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是 1998 年我國應對亞洲金 激 融危機時的成功經驗。「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財政 觚 支出,加大政府投資特別是中央投資力度,進而帶動社會 ぱ 投資,對拉動經濟增長作用明顯。」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 托 濟室主任張曉晶說。 7 月份以來,國家已經採取了比 癖 上半年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包括增加在薄弱環節支出, 刊 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適當調高出口退稅率,鼓勵居民 減 首次購買住房,核准了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 腔 項目等,在穩定出口的同時著力拉動內需。 年中以來 錒 我國貨幣政策已進行了一些靈活調整,9 月份後央行連續 澈 三次降低利率,兩次降低存款准備金率,意在適 度放鬆信 季 貸供給。 當前,中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金融體系總 蓖 體穩健,居民儲蓄率較高,勞動力供給充裕,目前價格上 醞 漲壓力已明顯減輕,宏觀調控政策餘地較大。企業應對市 場變化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提高,許多企業主動迎戰,化「 隕 危」為「機」
Ⅶ 我國經濟的發展現狀是什麼
目前中國經濟現狀怎麼樣?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2%,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是高增長。初步測算,前三季度GDP為697798億元,可比價格同比增長6.2%,季度方面,第一季度增長6.4%,第二季度增長6.2%,第三季度增長6.0%。
中國經濟現狀.png
以產業計算,第一產業的增加值為4.3005萬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77869億元,增長5.6%;三是產業增加值376925億元,增長7.0%。
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名義同比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6.1%,基本與經濟增長同步。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近年來發展良好。如果看人均GDP增長率,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人均GDP增長率快。名義增長方面,根據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前三季度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8%。
中國經濟的變化有哪些?
從中國經濟總量世界排名來看,1978年,中國經濟總量世界排名第十一;2000年超過義大利,世界排名第六;2007年超過德國,世界第三;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到2017年,中國GDP將相當於12.3萬億美元,約佔世界經濟的15%,比1978年高出約13個百分點。
近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日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和穩定的錨。
按人均GDP計算,1952年中國人均GDP只有119元。此後人均GDP增長曲線與GDP增長曲線相似,經歷了兩次下降,總體呈上升趨勢。到1976年,中國人均GDP為318元,比1952年高出1.69倍,低於同期GDP增速。這主要是因為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人口經歷了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
中國經濟現狀1.png
改革開放後,中國人均GDP快速增長,2017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從1978年的200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8250美元,超過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在銀行公布的217個國家(地區)中排名高達第95位。
2017年,中國人均GDP達到59660元,比1978年增長22.8倍,年均實際增長8.5%,2018年,中國人均GDP突破6萬元。
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如何?
第一,經濟增長總體穩定
雖然去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速低於上半年,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內需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民間投資保持較高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量增速穩定在較高水平。經濟增長適度放緩是全球經濟放緩和中國積極調控和市場需求變化綜合作用的結果,總體上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
第二,漲幅的價格通常是可控的
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的食品和住房價格仍處於較高水平,但漲幅的價格趨於趨同,價格上漲趨勢已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積極推進結構調整
1)從需求結構來看,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下降,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上升。
2)從生產結構來看,農業生產投入增加,工業生產穩步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現代物流,軟體、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良好。
3)從收入結構來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長,財政對社保、教育、醫療的投入顯著增加,城鄉居民轉移支付收入顯著增加。
Ⅷ 中國經濟怎麼樣
中國經濟目前排名全球第三,如果算入台灣,香港,澳門,目前中國以排名全球第二,預計明年中國大陸GDP就可以超過日本,排名全球第二。預計2030年,中國就將成為全球頭號經濟大國。
另外人民幣匯率偏低,如果按實際消費能力中國經濟總量早在2001就超過日本,所以GDP不能完全反應經濟真實實力。另外中國資本市場曾在2007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而那年中國資本市場才成立17年,這充分反映出·中國經濟活力,所以我們要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期望。
Ⅸ 中國經濟最近怎麼樣
會的。因為受到全球經濟的不景氣。全世界所有的國家今年的經濟都不是很好。而且歐洲還在幾十年以來首次呈現經濟負增長的現象。中國的經濟會慢慢的好起來的。中國的宏觀經濟沒有問題。現在只需要國家的調控力度到位就會慢慢變好的。
Ⅹ 疫情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多大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疫情對我們中國的經濟造成了怎麼樣的影響呢?它又具體表現在哪一些方面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影響。
首先說一個大家都深有體會的,就是在我們疫情的初期,口罩瘋狂的漲價。在平時5塊錢就能夠買到一包的口罩。在疫情初期,五塊錢只能買到一個口罩。當時我去買了一包小小的口罩,就花了二三十塊錢。並且那會就產生了很多的廠家都在瘋狂的去生產口罩,因為口罩漲價漲得太厲害了,他們的錢實在是太好賺了。少的企業在這一段時間通過轉型生產口罩,賺到了很多的錢。但是那一些公司去購買口罩的話,就要花掉不少的錢。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