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產融合是哪三產
三產融合中的三產如下:
一產:一般泛指農業生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循環農業、現代化高效農業。今年菜博會上十號廳展示的「魚菜共生」系統,將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以水作為媒介,將魚池中的水過濾後直接提供給蔬菜作為生長的「營養液」,被蔬菜吸收「脫肥」後的「營養液」又流回魚池供魚生長,最終達到達到「養魚不換水,種菜不用土和肥」的魚菜協同共生的目的。
二產:「農產品加工業」,是以農業物料、人工種養或野生動植物資源為原料進行工業生產活動的總和,從當前我國農產品加工的品種類別來看,國內產品種類較少,品種單調。我國在統計上與農產品加工業有關的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煙草加工業、紡織業、服裝及其他纖維製品製造業、皮革毛皮羽絨及其製品業、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製品業、傢具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印刷業記錄媒介的復制和橡膠製品業共12個行業。
三產:「農業相關服務業」,拓展延伸農產品功能和提升附加值,如農業觀光、科普教育、品牌展示、文化傳承等,近年來農家樂發展愈加壯大。
詳細解釋
農業除卻傳統的生產功能以外,加工、旅遊、文化宣傳、康養等功能潛力無限,不論是單一的農業生產還是以農家樂為主的農村觀光旅遊,顯然都沒有真正發揮農業的功能。然而農業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目前尚處於一個探索階段,很多地方尚且還處於簡單的一二三產業共存狀態,即1+1+1=3。
目前很多農村對於三產融合還是淺顯的排列理解,一部分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家裡兼開著一家農家樂用於招待遊客的模式屢見不鮮。種、加、銷、游,看似齊全,卻是各干各的,三產融合成了三張皮。
Ⅱ 農業三產融合應具有什麼樣的發展模式
農業三產融合應具有什麼樣的發展模式
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其實就是改革傳統的農業經濟模式。舉個例子:農場。傳統農場就是以養殖或者種植作為主要業務。如果將養種植的成果直接有本農村加工,同時,農場開始領養模式,設計觀光板塊,將休閑。旅遊也加進來。 即有農業,也有工業,又包含了第三產業。
Ⅲ 到底什麼是農村三產融合發展
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是以農村一二三產業之間的融合滲透和交叉重組為路徑,以產業鏈延伸、產業范圍拓展和產業功能轉型為表徵,以產業發展和發展方式轉變為結果,通過形成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帶動資源、要素、技術、市場需求在農村的整合集成和優化重組,甚至農村產業空間布局的調整,改革傳統的農業經濟模式。
Ⅳ 鄉村振興一產二產三產分別指什麼
鄉村振興一產泛指農業種植養殖,二產指農產品加工業,三產指農業相關服務業融合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充分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和多重價值,農村一二三產業分別指農業工業服務業,第一產業指利用自然力為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部門。
鄉村振興三產融合的特點
第二產業指以對第一產業和本產業提供的產品進行加工的部門,第三產業則是指流通和服務兩大部門,農業三產融合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大方向,是提升農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至關重要。
走出鄉村振興特色路,打造農業發展新優勢,不僅是提升農業競爭力做強產業鏈的必然要求,而且關系高質量發展大局,在山東全面開創走在前列的過程中占據重要位置,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的作用,將更好地促進規模化經營和提升價值鏈。
Ⅳ 一產二產三產分別包括什麼
「一產」是融合的主體,「三產」是融合的疊加發展形式,那麼「二產」就是三產融合中最關鍵的經濟支撐。「三產融合」指推進一產(一般泛指農業種植養殖)、二產(一般指農產品加工業)、三產(一般指農業相關服務業)融合發展。
如果說,「一產」是融合的主體,「三產」是融合的疊加發展形式,那麼「二產」就是三產融合中最關鍵的經濟支撐。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的作用,發展壯大「二產」,既有利於提升農產品質量和保障市場競爭力,也有利於促進農業產業規模化經營和延伸價值鏈。
推進三產融合方式
1、培育融合主體,以融合性實力增強國際化能力
農業的國際化不單是大量進出口,而是有能力全球布局和主導定價,暢通各種渠道並有能力營銷各類產品。從民眾教育層面,提倡開發愛農知農務農趣味教材和學習活動,增強大眾對於鄉土的了解和熱愛。
當今中國的農業從產品產量和質量等很多方面都在逐漸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市場主導性,未來的課題就是如何將這些「地面優勢」變成「空中優勢」,這需要政府融合性地制定實施方案,也需要戰略性地投資和長遠規劃。
2、加大項目支持,給高質量發展和高投入項目一個好舞台
如今對鄉村經濟的投資規模已日漸提高,但由於鄉村經濟發展階段的局限性,以及實質內容資源的缺失,這些高投入也因為高風險而落實很慢,在這方面,地方政府還需要進一步規劃和細化,才能更好地吸引和落實高投入期望。
Ⅵ 農業一二三產業如何加快融合
三產融合是農業產業化的升級版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農業產業化的升級版,兩者理念高度契合。農業產業化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培育了基礎、提供了主體支撐、提升了發展質量,並為農民分享農村產業融合增值收益建立了有效渠道。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不僅包括龍頭企業打通全產業鏈條促進要素融合、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促進主體融合的模式,還包括引導龍頭企業集群集聚發展促進產業融合、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主導產業推動產業間跨界融合等途徑。
農業產業化發展也需要創新、轉型
農業產業化和一村一品要服務於現代農業,創新發展理念,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保供給、促增收、可持續中實現農業產業化轉型升級。應總結推廣典型模式和典型企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推進土地經營權入股產業化試點,創新發展訂單農業和服務方式;支持龍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財政金融政策;推進一村一品強村富民工程,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進行動,開展品牌建設和村企對接。
三產融合的靈魂是讓農民分享二三產利潤
三產融合的靈魂是要讓農民分享到二三產業中的紅利和利潤,推動企業、農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工商資本等經營主體的多元培育。三產融合不能就農村論農村,不僅是農業產業間的融合,也是城鄉之間的要素融合,既要盯住產業緯度,更要放眼區域緯度。從產業維度到區域維度,可能就是當前農村產業融合與之前發展鄉鎮企業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地方政府要協調部門形成合力,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做好水電氣等基本設施的同時,要加大光纖、寬頻等現代設施的投入力度,支持農村發展「互聯網+」。
要實現利益聯結機制的內部化
三產融合體現的是一二三產業的交叉經營特徵,「宰羊、吃羊、喝羊湯,種葡萄、釀葡萄酒、建葡萄酒庄」,這是對三產融合的形象比喻。產業化的產業界限非常清楚,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沒有明確的產業界限,是要讓農民享受農業經營的多重價值,而不僅讓農民簡單地分享加工方面收益。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是實現農業產業化利益聯結機制的內部化,是「一二三產業的連接和延伸」向「一二三產業的交叉和滲透」演變。
推進利益聯結機制創新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更需要不同類型經營主體創新和聯合合作,突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臨界最小努力」,即把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置於關鍵地位,努力增強帶動農民增收的效果。要鼓勵領軍企業——產業鏈核心龍頭企業增強對一般經營主體參與農村產業融合的帶動能力,進而促進農村產業融合提質增效升級,這有利於間接帶動農民增收。
扭轉「國產的入庫,進口的入市」局面
三產融合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國外農產品開始進入國內市場,在一些領域出現了「國產的入庫,進口的入市」等現象,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在這種局面下,就更要加快三產融合步伐,加速產業鏈各要素整合,降低成本,提高質量,保障糧食安全,保供給,提升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三產融合在摸索實踐中,要靠內生的力量,依賴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依賴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發現辦法和路徑。
產業融合發展應堅持「兩條路徑」
推進三產融合,路徑選擇很重要。可以選擇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二、三產業,也可以支持龍頭企業等主體向前延伸發展第一產業。不同國家發展階段不同,不能代表哪種融合路徑更優秀。根據我國農業的現實特點,應堅持「雙輪驅動」的產業融合發展思路,既要支持農戶、合作社,又要支持龍頭企業,充分調動各主體參與融合發展的積極性。
農業是「身體」,互聯網是「翅膀」
三產融合的背後,金融是重要推手。企業在經營中,資金鏈關乎企業生命和正常運轉,要學會用現代金融手段保證資金流、現金流的暢通。此外,要積極運用「互聯網+」這一平台,讓農產品產加銷藉助互聯網,實現要素快速整合、交換,實現產地、流通、市場等的有效對接。如果說農業是「身體」,那麼互聯網就是「翅膀」,藉助互聯網,現代農業可以飛得更高更遠。
Ⅶ 農業三產指的是什麼,農業三產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
Ⅷ 農村123產業融合發展是什麼
更多以區域統籌,融合發展為基點,主導產業支撐,優化產業結構,創新功能業態,發展路勁,延伸農業產業鏈,以農旅雙鏈,創新打造農村活力發展微經濟活力單元,在農村三產融合發展規劃,美麗鄉村綜合體規劃建議可以借鑒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相關規劃設計案例。
Ⅸ 什麼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就是農產品生產業、加工業和銷售服務業的融合。融合,就是緊密關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之所以要倡導和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是因為這種融合有很多好處。人們通常關注的是對農民生產者的好處,通常認為:僅僅從事農業生產,所得到的農產品原料價值比較低;
而如果對農產品原料進行加工,就可以大大增值,增值數倍或更多;對農產品的銷售服務過程,也能夠實現增值。通過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農民就可以參與這種增值的分配,從而增加收入。
在我國,一二三產業融合的重大作用,是解決好小農戶生產與大市場需求的對接,使得千家萬戶的小規模生產者,能夠較好地滿足加工商(進而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
這些要求,涉及到品種、數量、品質、規格、品牌、安全性等方面。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使得生產者、加工者和消費者,都能夠獲益。生產者能夠種得好,賣得出,賣得好;加工者能夠獲得所需要的原料,從加工中獲得更大收益;消費者能夠更好地滿足食品消費需求。
(9)三產融合發展叫什麼經濟擴展閱讀:
一二三產業的意義:
1、一二三產業融合,很多情況下,是加工企業的帶動作用。
例如,紅棗加工企業,能帶動大量的農民種植優質紅棗;生豬的屠宰加工企業,可以帶動大量農民飼養生豬。也有這樣的情況:第一產業的發展,催生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例如,在油菜種植地區,美麗的油菜花盛開時,可以催化觀光旅遊業的發展;西南地區的水稻梯田,也有同樣的旅遊農業效果。而一些生態園區的建立,更是把直接採摘、品嘗、農家樂等,與水果、蔬菜和花卉生產,密切聯繫到一起,直接融合了一產和三產。
2、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就是質量發展、綠色發展和高效益發展,是現代農業的新發展。
因此,政府才積極倡導、引導、扶持和推動。
3、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主要是市場機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結果;而政府的扶持政策,是重要外力。
建議在第三產業(鄉村休閑觀光旅遊)的建設用地方面,鼓勵使用荒坡荒灘,放寬這些土地的用地限制,這既能夠利用荒地資源實現建設目標,同時也可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並保護耕地資源;
在第二產業的稅收方面,保留地方稅種,而在增值稅方面給予一定的減免——直接減稅比給予企業補貼,更有效率,更加規范公平;允許和鼓勵不同方式的新型合作社的發展,只要有利於農民,農民自願,就可以,而不是把是否返利分紅,作為唯一標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