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如何打造西安經濟圈

如何打造西安經濟圈

發布時間:2022-06-26 20:33:39

❶ 西三角經濟圈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

一,西三角經濟圈」是指重慶聯合成都和西安,建立以重慶經濟圈、成都經濟圈和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為核心的西部地區大經濟實體
二,「大西三角經濟圈」科技實力雄厚,擁有三大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十幾所國家級科研基地、100餘所普通高等院校,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機械裝備、電子通訊、軟體設計、光電、生物醫葯、軟體、新材料、環保、機電一體化等領域擁有強大優勢。
三,「大西三角經濟圈」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容易形成龐大的產業鏈,能夠向西部其他地區進行產業輻射,其增長極的作用突出
四,「大西三角經濟圈」地處我國內陸,縱跨西南西北地區,覆蓋整個西部地區,對於維護我國國防安全,縮小區域差別、擴大內需、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全面建設和諧富裕的小康社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❷ 城鄉融合對西安都市圈、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意義有哪些

全方位融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始終將所在地納入大都市經濟圈規劃布局,做好對接提升,著力增強發展優勢。全方位推進城鄉建設品質提升。

❸ 西安發展都市圈獲得支持,這將給西安的經濟帶來多大幫助

都市圈的建立不僅有利於優化人口和經濟的空間結構,而且可以激活有效投資和潛在消費需求,增強內生發展動力。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手段,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最大潛力。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和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發展改革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國工商聯,第二次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審議通過,現在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重點任務已經認真落實。

一帶一路、中國國際中心、中國門戶、中國文化中心、中歐物流中心、西北科技中心、教育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先進製造業中心。中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大都市圈,預計人口2500萬,到2030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5萬億,是中國重要的國際大都市。當前的國際形勢是圍剿形勢。西北地區綜合實力較弱,迫切需要一個強大的城市戰略來充當西北地區的錨定和對外開放的門戶。在文化上,西安是中華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西安的國際化將有助於中國走向世界,有助於世界了解中國。

❹ 西安為何能躋身國家中心城市行列

國家級城市群正式升級為8個。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躋身為第9個國家中心城市。

至此,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9座城市被明確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

在關中平原城市群的建設中,以西安為中心的米字型高鐵網路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高鐵網路的建設將加快人口、經濟要素向關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的集聚。根據《規劃》,未來關中平原將以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國家高速公路為骨幹,加快構建「四縱四橫」的對外運輸大通道。推進銀川—西安、西安—十堰、西安—重慶等高速鐵路的建設。

❺ 西安都市圈能夠獲批,這其中有何意義

關中平原城市群覆蓋陝西、甘肅、山西三省多個城市,總人口3887萬人,區域GDP 2.2萬億元,人均GDP 5.7萬元,年均增長近10%。能源綜合水平和綜合發展水平達到新水平。陝西提出了8項主要任務和42項具體措施,列出了基礎設施產能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等7大類152個重大項目,文化傳承創新、民生改善、服務共享,總投資超過萬億元,以支持該計劃的實施。

❻ 西安都市圈包括哪些地方

西安都市圈共涵蓋四市一區25個縣(區、市)。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區),咸陽市秦都區、渭城區、興平市、三原縣、涇陽縣。

禮泉縣、乾縣、武功縣,銅川市耀州區,渭南市臨渭區、華州區、富平縣,以及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面積2.06萬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1802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約為1.3萬億元。

功能圈:

西安都市圈的空間發展戰略是以西安都市圈為發展核心,統籌整合區域產業布局與功能分工,形成圍繞西安逐步向外輻射的四個功能圈層。

功能核心圈、功能強化圈、功能輻射圈、功能擴散圈,然後憑借兩區兩園兩基地實現功能與產業協調發展。打造中國西部經濟中心和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核心區。

按規劃設計,未來西安都市圈內楊凌示範區,將成為西安都市圈核心區的「飛地」,打造以農業科教、生物精深加工製造、相關醫葯食品飼料加工,以及以農業技術交易市場為主導的中國農科城。

涇渭工業園,將圍繞汽車製造,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業,建設現代加工製造業基地,承接核心區產業外遷,發展現代醫葯製造、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配套發展現代服務業。

❼ 西三角經濟圈的戰略意義

「大西三角」經濟圈的打造,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新思路和新動力。根據2008年的統計數據,「西三角經濟圈」的經濟總量,是除我國長三角經濟區、珠三角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區這三大增長極以外,經濟總量最大的一個經濟區。這是其一。其二,「大西三角經濟圈」科技實力雄厚,擁有三大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十幾所國家級科研基地、100餘所普通高等院校,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機械裝備、電子通訊、軟體設計、光電、生物醫葯、軟體、新材料、環保、機電一體化等領域擁有強大優勢。其三,「大西三角經濟圈」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在「大西三角經濟圈」,支柱產業主要包括汽車摩托車、裝備製造、軍工製造、軟體產業、石油化工、材料工業、電子信息、航天工業等。這些產業的最大特點,就是其產業上下游關聯度極高,帶動力強,容易形成龐大的產業鏈,能夠向西部其他地區進行產業輻射,其增長極的作用突出。其四,「大西三角經濟圈」地處我國內陸,縱跨西南西北地區,覆蓋整個西部地區,對於維護我國國防安全,縮小區域差別、擴大內需、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全面建設和諧富裕的小康社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西三角」經濟圈的打造,是西部地區提高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能力,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最有效的方式。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是30年來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重要經驗總結,是地區能夠得到和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從這一點上去思考,西部大開發戰略能否得到順利實施,關鍵就是要看是否能夠更好地解決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問題。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巨大沖擊,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這是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效抵禦經濟危機的重要條件。西部地處內陸,12個省區市經濟發展水平雖然各異,但總體上水平不高,實力不強,在市場的開拓和資源的吸引上缺乏足夠的競爭力,這對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推進和目標的盡快實現是相當不利的。打造「大西三角經濟圈」,在西部地區形成一個地理位置相對集中、經濟實力相對雄厚、發展條件相對成熟的大經濟區,不僅會迅速提高西部地區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能力,而且有利於西部市場的重新布局和拓展,變革原來各自為政的、無序的組織形式和體制機制,從而在西部地區形成統一的、可以實現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最有效方式。
「大西三角」經濟圈的打造,將成為我國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密切合作、聯運並進的橋梁和紐帶。我國西部地區,受自然地理條件的限制,形成了西北和西南兩個區域。這兩個區域的經濟交流和往來歷來不多,即使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已經有10年時間,也基本沒有改變這個狀況。然而,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原來那種單打獨斗的自由式發展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前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迅猛發展的需要。聯動並進、抱團發展、共建共享已經成為西部人民的共識。「大西三角經濟圈」的提出,將地處西南的重慶市、成都市與地處西北的西安市、蘭州市有機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全新的統一經濟體。這個經濟體自然而然地成為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密切合作的橋梁和紐帶。通過「大西三角經濟圈」這個平台,可以在西南地區與西北地區之間很方便、順利地實現資源的流動和配置,市場的開拓和技術的交流,實現經濟間的互補與合作,促進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共同發展。
「大西三角」經濟圈的打造,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內容和路徑選擇。相對科技實力比較雄厚的成渝經濟區加上以西安為核心的關中城市群和以蘭州為中心的西蘭銀城市群後,將使「大西三角經濟圈」的科技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西安市、蘭州市科技實力強,高等教育發達,是我國科研教育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雄厚的科技實力與強大的製造能力相結合,是區域發展的動力和基礎。從這一點可以說,建立和打造「大西三角經濟圈」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重慶、成都與西安,蘭州雖然受秦嶺山脈的阻隔,但是並不影響「西三角經濟圈」的形成和打造。按照一般經濟學的含義,經濟圈是大城市群、城市群集合、大經濟區、大都會區或都會區集合,常指一定區域范圍內的經濟組織實體,是生產布局的一種地域組合形式,主要從地域的自然資源、經濟技術條件和政府的宏觀管理出發,組成某種具有內在聯系的地域產業配置圈。隨著近年來西部地區交通條件的日益改善,重慶、成都與西安、蘭州之間的空間距離已經變得越來越近。成都至西安只需要不到四個小時的車程,而蘭州至西安、成都、重慶也隨著蘭渝鐵路、蘭成鐵路、隴海客運專線的修建,也大大縮短了兩地的空間距離,單程6小時之內。如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高速公路、鐵路、信息網路等基礎設施進行投入和完善,必將促使三大中心城市連接在一起,構成聯系緊密、優勢互補、經濟一體的大城市群。

❽ 西安都市圈包括哪些地方

西安都市圈西北唯一 涵蓋西安、咸陽、銅川、渭南、楊凌示範區。

西安都市圈地處我國「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中,陸橋通道橫軸和包昆通道縱軸的交匯處,是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區域,是西部地區發展條件最好、經濟人口承載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大局和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功能圈

西安都市圈的空間發展戰略是以西安都市圈為發展核心,統籌整合區域產業布局與功能分工,形成圍繞西安逐步向外輻射的四個功能圈層,功能核心圈、功能強化圈、功能輻射圈、功能擴散圈,然後憑借兩區兩園兩基地實現功能與產業協調發展。打造中國西部經濟中心和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核心區。

按規劃設計,未來西安都市圈內楊凌示範區,將成為西安都市圈核心區的「飛地」,打造以農業科教、生物精深加工製造、相關醫葯食品飼料加工。

以及以農業技術交易市場為主導的中國農科城;涇渭工業園,將圍繞汽車製造,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業,建設現代加工製造業基地,承接核心區產業外遷,發展現代醫葯製造、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配套發展現代服務業。

閱讀全文

與如何打造西安經濟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你喜歡聽哪些童話故事 瀏覽:382
哪些有趣的美食故事 瀏覽:838
到烏鎮景區玩到哪裡住經濟實惠 瀏覽:487
穿泳服的美女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880
考上事業單位後還有哪些流程 瀏覽:19
經濟降低房價是什麼意思 瀏覽:642
太原市哪裡有美女 瀏覽:920
婚姻如何由壞變好 瀏覽:531
社會在轉型什麼樣的人生活會幸福 瀏覽:28
看美女跳舞的軟體有哪些 瀏覽:306
1974屬虎女2021年婚姻運勢如何 瀏覽:596
為什麼會出現婚姻變成墳墓 瀏覽:404
陷入愛情感覺怎麼樣 瀏覽:503
美女被豬拱了怎麼辦 瀏覽:58
相愛就是幸福怎麼說 瀏覽:866
美女怎麼沒有去上班呢 瀏覽:565
經濟收入要怎麼寫 瀏覽:374
在哪裡打開健康碼vivo 瀏覽:845
事業單位剛來工作是什麼職位 瀏覽:46
如何把幸福傳遞他人 瀏覽: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