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學怎麼教育孩子

經濟學怎麼教育孩子

發布時間:2022-06-25 19:06:07

經濟學原理對理解家庭教育有何啟發

[關鍵詞:跟隨經濟、折現經濟、機會成本、邊際效名成本。]

身邊的新聞總是不缺乏災難私意外發生的事情。
就在5月13號達川一位十五歲的女孩子,給媽媽留下遺書,自己走上了響水洞水庫,跳湖身亡。
這個女孩給媽留下一個紙條,大意是「自己是一個不孝的女兒……當媽媽看到這個紙條的時候,她已經向響水洞水庫走去……請父母在水庫中撈出她的屍體,好點安葬……」
達川離南充不遠,南充離成都不遠……

為什麼女孩會選擇輕生?「女孩的父親表示,這可能與即將到來的考試有關系。」

有好事者,在孩子的qq空間裡面發現她心靈活動的蛛絲馬跡。「……我討厭這個世界,死了就好了……割腕死不了,就去跳水庫,這下百分之百好了……」

那天上午10點多鍾,她媽媽在家裡先發現了一灘血跡,後來發現這份遺書,才感覺到孩子有問題,於是請人到響洞水庫尋找,下午3點多,很快發現了她遺留下來的眼鏡、鞋子等物,一個小時後,撈出了她的遺體……

看著這樣的新聞,心裏面難免有揪心的疼痛。

這位孩子的父母,都是普通的人,誰會想到,一個好端端的在學業上也正正常常的孩子,卻給父母留下了遺書。父親說,「孩子的死可能與即將到來的考試有關。」死因直指學校考試。真是考試惹的禍嗎?

顯然不是考試的原因。表象是與考試有關系,而根本原因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是家庭教育給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教育遠遠不夠。
傳統的教子思維模式,以為只要成績好,就有好學校,就有工作好,就有好命運。可是當孩子跳水身亡的時候這個邏輯推理就在戛然而止。這種「隨大流」的教育模式(跟隨經濟思想),當災難發生在自家孩子身上的時候,還不了解孩子背後的死因。
那種單純的給孩子吃好的住好的用好的只要成績好其他什麼都能夠滿足這種簡單低效的教子思維,就成了無形的殺手。錯誤的教子思維在無形中把孩子推向絕路。

還有另外一個事兒,與上文女孩在差不多同時間左右,我們身邊的一位同學,他的兒子,也「因為害怕考不好」,離家出走了十多天。在這十多天的時間里,父母可是生活在地獄之中啊……這位孩子的父母非常的優秀,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是積極的投入學習,可是就一樣東西沒有堅持做好,就是與孩子的「心靈擁抱」,時斷時續。
世上沒有僥幸的後悔葯,當兒子的離家出走事兒發生的時候才意識到,「沒有堅持」這個「機會成本」(經濟學思想)太大了。

家家培養兒女都希望兒女的未來一片陽光。在兒女的投入和付出上可以說傾盡所有,只要兒女需要,就連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能夠把它摘下來。於是投入和產出方面,都希望有一個好的收獲。教育兒女也是一項投資,都在追求七邊際效益的最大化。但是邊際效益能不能達到最大,卻未為可知。
做生意是有虧有賺,大家都還輸得起。
可是在兒女的教育上,卻是一定要想盡辦法避免虧損的,因為輸不起。
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以輟學、厭學、早戀、游戲,甚至輕生,來表達他們自己的反方向成長,而暴露其背後家庭教育的種種問題……做父母的都深深地感到,傷不起!
然而要做到這一點也是那麼的不容易。只能賺不能虧的事兒呀!
…………

把如何擺脫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困境,首先要擺脫父母教育中的思維陷阱。方向只有一條,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習責商之路是捷徑。

⑵ 經濟學的原理對理解家庭教育現象有什麼啟發

影響個人教育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1)天賦與智慧
(2)謀求職業
(3)教育成本與家庭及個人經濟條件
(4)家長對子女的影響
(5)教育預期收益率
關於教養方式,一直廣為流傳著兩種「理論」,一種是「虎媽式」教育,一種是「放養式」教育。而在人們的刻板印象中,西方父母偏「放任型」,中國的父母偏「權威型」。

但經濟學家給了我們新的視角,讓我們看到選擇哪種教育方式不僅有文化傳統的原因,也有背後的經濟學原理,比如西方在近代也是非常推崇「權威型」育兒,而且在上世紀70年代,世界上最主流的教育方式其實都是專斷型教育。兩種方式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這篇文章也許會刷新你的認知,一起來看看。
用「虎媽式」教育方式,擔心孩子失去創造力;用「放養式「教育方式,又擔心孩子過於自由,缺乏規則意識。
教育有兩類:「父愛式」和「母愛式」

有種對商業模式的分類法,認為當今世界的商業模式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父愛式」,一類是「母愛式」。

「父愛式」模式就是指,企業認為什麼東西好,就給用戶提供什麼,而用戶只需接受企業給他的就行了。該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喬布斯的蘋果公司,蘋果公司就是「我負責產品創新,你只要負責體驗」就可以了。

另一種「母愛式」模式是指,通過了解用戶的喜好來設計企業產品,即用戶認為什麼東西好,企業就給他什麼。像如今的今日頭條、抖音這些平台,其實都是根據用戶偏好來做推送的。

這兩種分類其實也可以套在教育上——「父愛式」地給孩子施加影響;「母愛式」地給孩子提供支持。

作者把「父愛式」的教育方式稱為「密集型」育兒;把「母愛式」的教育方式就叫「放任型」育兒。

⑶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經濟意識」

鏈接: https://pan..com/s/1Qhf7Sa4H4o0KHXnyG5DA7w

提取碼: twpe

⑷ 生活中如何培養孩子的財經素養

⑸ 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財商

鏈接:https://pan..com/s/1ehIK-VCVlQbxvfxoYghy0Q

提取碼:664b

中國的傳統家庭教育重視智商和情商的培養,輕視財商的教育,少家長圍繞孩子考好大學來判斷教育目標,認為跟高考無關的內容都沒有用,從而忽視財商教育。青少年信用卡刷卡無節制,存在超前透支消費;我們在一些媒體報道中經常看到「房奴族」、「啃老族」、」「月光族」.、「卡奴族」這樣形容年輕人的理財誤區,其根源是財商教育的缺失。

⑹ 經濟學原理對家庭教育有何啟發

讓家庭學會理財。讓家人學會:
1.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2.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3.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4.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⑺ 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

1、引導孩子正確認識錢,別讓它反客為主
在傳統的教育經驗中,關於錢的話題我們都會一語帶過,因為容易俗。其實,錢本身只是生活的交易載體,只是因為人的參與就變成了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它將服務於我們的發展;用得不好,它將突顯人性的陰暗一面。
所以,我們首先要讓孩子知道財商里的「德」。
例如要節儉,這是被善於經商的猶太人視為民族的美德,我們要教會孩子思考「這錢該不該花?如何用將更合理?」。
例如懂珍惜,人有時候的確需要買點自己平時用不起的東西,因為那是一種態度和嚮往,但是絕不能過度,失控了就是對自己努力的糟蹋。
例如走正道,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要教會孩子不要心存僥幸走捷徑,賺取錢財必須要遵守法律法規,通過正當的渠道與手段進行。
2、教會孩子掌握基本的經濟與理財知識
財商教育,猶如羅馬帝國的建立,無法一蹴而就,因為它涉及非常廣泛而龐大的知識體系,包括了常見的經濟原理、經濟規律、經濟法規、理財常識等等。
所以,爸爸媽媽要善於結合我們日常的消費、儲蓄、休閑、教育等生活案例,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段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
例如,在孩子5歲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決定一個物品價格的高低,在於人們對它的需求度產量」,如房子,它之所以可以越來越貴,正是因為大部分人都還需要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而對於孩子所提出的一些問題,爸爸媽媽也可以適當引用經濟學知識作答,例如孩子會問「為什麼爸爸喜歡用華為的手機,而不是蘋果手機呢?」,家長就可以告訴孩子:因為華為手機滿足了爸爸在工作方面的應用,這是爸爸用手機的主要需求。合適的,才是最好的選擇。
財商教育的意義,就是啟發孩子對金錢和消費樹立正確的態度,讓孩子掌握基本的經濟原理,對真實的世界有更全面、更立體的認識。
3、創造並重視與孩子互動實踐的機會
任何的教育,都不應該與實踐脫離,正所謂:實踐出真知。
脫離實踐的教育,會讓孩子無法產生深層次的感悟,缺少持續的學習動力,融匯貫通和實際應用就更談不上,久而久之,容易將父母的口頭教育拋諸腦後。
脫離實踐的互動,會讓父母無法得知孩子理解與應用的程度,缺乏優化的參考值,久而久之,容易導致父母的教育與孩子的成長出現脫節。
財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都很重要,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緊緊相扣。

⑻ 經濟學案例分析,子女教育問題

依託經濟學教科書的基本原則,從體育用品,體育營銷,體育消費等問題的經濟研究的微觀角度,而是從對體育產業發展的宏觀角度進行了探討,並通過分析具體的體育故事加深對體育經濟學和掌握的基本原則讀者的理解。這種材料適用
體育經濟和體育產業方向的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學生選擇。對於那些誰想要從事體育經濟和工業活動和研究也具有很強的參考和指導。

⑼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財經素養

財經素養教育在中國還是新鮮的,但實際在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它最早作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在一些國家都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後來大家覺得 關於經濟方面的教育太重要了,就把它納入進來,就成為經濟學教育。再後來大家又覺得經濟學教育也不夠,還要把更多的,比如金融、商業管理加入進來。
總體來講,財經素養教育主要涉及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等學科,以及與個人決策整合起來,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財經素養教育的基本內容。
說起猶太人,一般給人很深的印象是他們很會掙錢,實際上也是。先看一組數字,猶太人佔世界總人口只有0.2%,但卻誕生了27%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美國的 猶太人僅佔2%,但卻擁有了美國70%的財富,並且誕生了三分之一的美國名牌大學教授,占據了60%的美國一流文學、戲劇、音樂作家。猶太人為什麼成功 呢?因素可能是方方面面的,但其中有一點是,基本上每一個猶太人,從家庭的層面,孩子從小就接受良好的財經素養教育。
美國的父母對財經素養教育是非常重視的,他們把財經素養教育稱為「從三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財經素養被視為一個核心生活能力。很多家庭讓孩子從小參 加勞動,讓他們明白財富來自不易,是努力工作才能獲得的,並且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鼓勵他們打工賺錢,獲得自己的零花錢和生活費,使孩子盡早學會自立。在生 活中他們會指導孩子如何合理消費,帶孩子購物,讓孩子列購物清單,教孩子比較價格,如何尋找物美價廉的商品等等。
美國對孩子財經素養的培養,不同年齡段的培養目標是很明確的。比如,3歲開始讓孩子認識硬幣及其幣值,逐漸地區分需要和想要;7歲的時候開始看價格標簽,比 較價格,把錢存到賬戶;9歲的時候制定開銷計劃等;10多歲的時候,讓孩子認識金融產品,甚至開設賬戶,讓孩子買賣股票等。通過這些實際操作,讓孩子了解 整個家庭的財務狀況和投資情況,參與家庭財經決策。讓孩子的財經意識得到培養和提高的同時,增加責任感。
實際上不止美國,到目前為止,有20多個國家把財經素養教育作為國家戰略,納入國家的基礎教育體系。2012年開始,世界經合組織的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也在測評中把財經素養加了進來,成為評價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
首先是讓孩子認識錢、管理錢。
我兒子今年8歲,在他大概5歲的時候我遇見一件頭疼事,他特別喜歡兩樣東西,一是恐龍,一是陀螺。當時我們家的恐龍可能有一百個了,陀螺也有三四十個,各種 各樣的,大大小小的,很多是重復的。有一次去商場,他又要買一個恐龍,我就下決心就從這次開始改變。我告訴他以後要限制,每個月給他一個零花錢的額度,他 只能在額度里消費,斗爭了很久後他接受了。
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有一次他看中的恐龍,200多塊一個,超出了他的額度,他問我怎麼辦,我說了三種解決方案——第一,存錢,存夠了再 買;第二,買一個便宜的;第三,借錢,但要付利息。他後來選擇了一個90多塊的,但是他跟我說:「我後來仔細比較以後,發現這個功能跟那個200多的差不 多,買到這個好高興。」就這樣他學會了比對商品。
其次是實際技能的訓練。
我們去超市買東西或去旅遊,就嘗試讓孩子參與做計劃。在做旅遊計劃的時候,預算是多少,去哪個地方最合適等。在技能層面,怎麼解讀信息、設定目標、進行選擇、評價結果等,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可以和孩子一起做。
再次是進行人格教育。
研究發現,僅僅側重知識傳授的財經教育對孩子行為改變的效果是非常低的,那些跟財經決策相關的人格教育反而對孩子的行為改變影響顯著,比如金錢觀、決策信 心、責任感、控制力、做長遠規劃習慣等。所以財經素養教育越來越多地強調把人格教育融入進來,而不僅僅是一種知識上的傳授。
關於實施財經教育的具體方法,我總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比如對於低齡的孩子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目前的繪本有關於成本、金錢、經濟、分工等,孩子們也很感 興趣;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進行場景模擬,比如用代幣讓他逐步理解財經的概念;而後可以帶孩子開設銀行賬戶,和他一起定目標、做計劃;十多歲的時候,帶孩子參 觀銀行;讓孩子自主購物、計劃旅行,甚至是組織一些活動,參與項目。
總之,父母只要重視起來,總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教育的契機。

⑽ 如何與孩子談錢,並培養孩子的高財商

鏈接:https://pan..com/s/1lAbYgYksyPxHiiTjMH_hkA

提取碼:cj69

總是說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於是越來越沉重的課業以外的培訓班幾乎讓現在的孩子壓力很大,加上隨著物質條件的越來越好,孩子對於金錢的觀念幾乎越來越呈現一種不理性的狀態:要麼過於淡漠(容易導致花錢大手筆不懂珍惜),要麼過於專注(把金錢看的非常重要),所以對於父母來說,陪伴參與孩子的成長,逐漸幫他/她樹立正確理性的金錢觀,十分重要。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怎麼教育孩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經濟師在哪個網上查 瀏覽:929
你喜歡聽哪些童話故事 瀏覽:382
哪些有趣的美食故事 瀏覽:838
到烏鎮景區玩到哪裡住經濟實惠 瀏覽:487
穿泳服的美女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880
考上事業單位後還有哪些流程 瀏覽:19
經濟降低房價是什麼意思 瀏覽:642
太原市哪裡有美女 瀏覽:920
婚姻如何由壞變好 瀏覽:531
社會在轉型什麼樣的人生活會幸福 瀏覽:28
看美女跳舞的軟體有哪些 瀏覽:306
1974屬虎女2021年婚姻運勢如何 瀏覽:596
為什麼會出現婚姻變成墳墓 瀏覽:404
陷入愛情感覺怎麼樣 瀏覽:503
美女被豬拱了怎麼辦 瀏覽:58
相愛就是幸福怎麼說 瀏覽:866
美女怎麼沒有去上班呢 瀏覽:566
經濟收入要怎麼寫 瀏覽:374
在哪裡打開健康碼vivo 瀏覽:846
事業單位剛來工作是什麼職位 瀏覽: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