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什麼影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

什麼影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

發布時間:2022-06-25 05:54:41

1. 試分析影響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因素都有哪些

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都是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但由於經濟發展的內涵要比經濟增長的內涵寬得多,因而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也就要比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多而復雜.其中,自然因素、人口數量、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等四大因素對一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1、自然因素
自然資源的特點和在人類生產與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一個國家所擁有的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和構成及其分布狀況,對經濟發展關系極大.自然資源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或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自然資源是影響勞動生產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生產技術水平下,自然資源數量的多少、質量的優劣不同,勞動生產率也就不同.
第二,自然資源是形成產品實體的物質源泉,其質量決定著社會產出品的效用,數量決定著社會產出品的規模.
第三,自然資源是制約產業結構的重要因素.一般說來,一國自然資源的構成不同,會由此形成與之相適應的不同的產業部門.
第四,自然資源制約著生產力布局.
2、人口數量
人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統一,人口發展必須與物質資料生產發展相適應.一方面,人作為生產者,是社會生產力的主體,一定的人口數量是經濟發展所不可缺少的,適當的人口增長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另一方面,人作為生產者又是有條件的,不僅要同生產資料相結合,還要受年齡、體質和技能的限制.而人作為消費者又是無條件的,從生到死整個周期都要消費.人口的過快增長對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同時還引發了各種社會問題,有的甚至直接威脅到社會的安定.
3、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不僅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其他方面也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這些作用主要表現在:第一,它是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和保護自然的強大武器.
第二,能夠促進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和高度化.
第三,能改變勞動者的就業結構和勞動力的構成,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
第四,它是促進生產關系變革和制度創新的有力杠桿.
第五,它是促進文化教育知識的不斷更新,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培養人才,開發人力資源的強有力的手段.
第六,為領導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程序化奠定了基礎.
第七,能促進人們生活方式的現代化.
第八,能引起世界格局的深刻變化,使世界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日趨國際化.
第九,它還是一國國防現代化的基礎,是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強大力量.
4、文化教育
對人力資源的開發是通過人力投資實現的,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體力投資,一是智力投資.教育是對人的智力投資,是提高人力資源質量的各種途徑中最重要的途徑.教育雖然不能直接提供產品,但能提高生產產品的勞動者的智力素質和思想素質,從而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和源泉.尤其在當代,如果說科學技術是帶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那麼,教育則是推動這個火車頭的動力源.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1985年的統計,文盲數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按相反方向變化.經濟發達國家平均文盲率為2.1%,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8324美元;發展中國家平均文盲率為38.2%,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則下降為656美元;最不發達國家平均文盲率為67.6%,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為195美元.
教育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教育能夠提高普通勞動者的知識和技術素質.經過教育形成的勞動者的知識和技術的存量越大,越來越成為當代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現代經濟增長有兩個趨勢,一是從資本——收入比率的長期變動來看,資金相對於收入而言使用得越來越少;二是國民收入相對於國民資源(用於生產收入的土地、實際勞動量和再生產性基金的數量)而言增長得越來越快.產生這兩個趨勢的根源是人力資源的增長,人的能力的改進,這最終是教育的作用.據世界銀行1980年的報告,44個發展中國家教育投資的所有收益率超過世界銀行標準的可接受的最低比率10%以上,其中初等教育投資的收益率平均為22%;中等教育投資的收益率分別為17%和14%;高等教育投資的收益率分別為13%和12%.
第二,教育是培養科技人才的惟一途徑.為加強綜合國力,世界各國在高新技術領域展開了激烈的角逐.發展高新技術的競爭,其實質是知識和人才的競爭,是人們掌握和運用最新技術能力的競爭.在這場世界空前的、全球規模的經濟和科技激烈競爭中,競爭的焦點是科技競爭,而科技競爭的核心則是人才競爭.為在國際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發達國家都在大幅度地增加教育投資,大力培養年輕科技人才.
在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中,不只缺物質資本(機器設備),更缺人力資本.人力資本不能與物質資本保持齊頭並進,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極大限制因素.造成這種後果的根源是教育投資不足和投資效率低下.因此,必須增加教育投資,並通過制定正確的教育發展戰略提高教育投資效率,使人力資源發展與經濟發展協調一致.

2. 簡答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因素很多,
人才結構,人口結構與其素質,一個國家的經濟體制,經濟政策等是否適應該國,該國的自然資源是否合理利用,最重要的是該國的科學教育產業是否發達以及其影響下的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狀況帕金斯認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面臨的政治障礙包括三個方面的因素。

1.政府穩定性。穩定的政府能夠為現代企業創造和維持一個穩定的環境。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歷了長期的國內政局的不穩定,長期的戰亂,或是政府的更迭頻繁,新的政策法規和其他限制不斷替代原有的政策法規,投資風險性很大,從而嚴重阻礙了經濟的增長與發展。

2.政治獨立。發展中國家即使有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但在殖民時期,宗主國在殖民地創造穩定的環境通常只是為了幫助那些來自殖民宗主國的商人和投資者們獲取利益,而殖民地的大眾卻從中受益甚微。而且大多數殖民地政府只投入極為有限的資金,用於培訓當地人民、開發電力資源或推動工業發展。所以,政治上的獨立也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3.經濟政策。壞的經濟政策,會阻礙經濟的增長,使之無法進行,也可以使已經開始的增長停頓下來。經濟發展本身,尤其在早期階段,會造成社會與政治的高度緊張,從而削弱增長所必需的穩定基礎。對政治環境的理解,是制定經濟政策時最基本的要素。對政治環境的理解應始於一種認識,即政治是由政治家而非哲人領導的。哲人可以不管國內不同群體的特殊利益,在傑出的工程師和經濟學家的幫助下,設計出使全社會利益最大化的發展計劃。政治家則必須保證首先採取步驟,使那些選舉他們當政的大眾能繼續支持他們,或者必須小心翼翼地避免各種政策產生新的對立派,或者是舊的對立派別活躍起來,不同勢力的要求和目標造成了經濟政策抉擇上的困難。所以政治與政策揉在了一起,這也是為什麼某些國家能夠有歷史長久的經濟發展,而另一些國家卻不能。

3. 經濟增長都與哪些因素有關

1、自然因素
自然資源的特點和在人類生產與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一個國家所擁有的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和構成及其分布狀況,對經濟發展關系極大。自然資源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或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自然資源是影響勞動生產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生產技術水平下,自然資源數量的多少、質量的優劣不同,勞動生產率也就不同。
第二,自然資源是形成產品實體的物質源泉,其質量決定著社會產出品的效用,數量決定著社會產出品的規模。
第三,自然資源是制約產業結構的重要因素。一般說來,一國自然資源的構成不同,會由此形成與之相適應的不同的產業部門。
第四,自然資源制約著生產力布局。
2、人口數量
人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統一,人口發展必須與物質資料生產發展相適應。一方面,人作為生產者,是社會生產力的主體,一定的人口數量是經濟發展所不可缺少的,適當的人口增長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另一方面,人作為生產者又是有條件的,不僅要同生產資料相結合,還要受年齡、體質和技能的限制。而人作為消費者又是無條件的,從生到死整個周期都要消費。人口的過快增長對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同時還引發了各種社會問題,有的甚至直接威脅到社會的安定。
3、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不僅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其他方面也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這些作用主要表現在:第一,它是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和保護自然的強大武器。
第二,能夠促進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和高度化。
第三,能改變勞動者的就業結構和勞動力的構成,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
第四,它是促進生產關系變革和制度創新的有力杠桿。
第五,它是促進文化教育知識的不斷更新,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培養人才,開發人力資源的強有力的手段。
第六,為領導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程序化奠定了基礎。
第七,能促進人們生活方式的現代化。 第八,能引起世界格局的深刻變化,使世界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日趨國際化。
第九,它還是一國國防現代化的基礎,是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強大力量。
4、文化教育
對人力資源的開發是通過人力投資實現的,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體力投資,一是智力投資。教育是對人的智力投資,是提高人力資源質量的各種途徑中最重要的途徑。教育雖然不能直接提供產品,但能提高生產產品的勞動者的智力素質和思想素質,從而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和源泉。

4. 影響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有:
一是投資量。一般情況下,投資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二是勞動量。在勞動者同生產資料數量、結構相適應的條件下,勞動者數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三是生產率。生產率是指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產率也對經濟增長直接作出貢獻。
三個因素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大小,在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或不同的階段,是有差別的。一般來說,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或階段,生產率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在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或階段,資本投入和勞動投入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
2.實現較快經濟增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量度經濟增長速度快慢的指標是經濟增長率。
(2)我國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必要性在於:
第一,現在我國與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國民生產總值的總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只有實現較快的經濟增長,才能逐步趕上並最終超過它們。
第二,我國人民現在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質量比較差。只有實現經濟較快的經濟增長,才能較快地增加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第三,我國目前也面臨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失業、社會保障、環境污染等),沒有較快的經濟增長也難以解決。
(3)我國經濟實現較快增長的可能性在於:
第一,資源條件比較有利。(可以從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資金積累的潛力等多方面進行分析)
第二,制度條件良好。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為迅速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經濟快速增長創造了根本性條件;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
第三,國際條件有利。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有利的條件,為我國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加快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閱讀全文

與什麼影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妹妹去哪裡玩好幸福 瀏覽:771
湖南健康碼申訴要多久 瀏覽:191
青海大專生事業單位職務有哪些 瀏覽:426
潮汕故事節目有哪些 瀏覽:458
農村經濟體改革最先在哪裡進行 瀏覽:255
俄羅斯人的美女有哪些 瀏覽:989
講不出的故事有多少字 瀏覽:981
沅江事業單位面試完什麼時候體檢 瀏覽:459
愛情山在哪裡原唱 瀏覽:509
事業單位無職務的人員怎麼稱呼 瀏覽:545
健康二維碼怎麼下載安裝 瀏覽:596
經濟師在哪個網上查 瀏覽:933
你喜歡聽哪些童話故事 瀏覽:384
哪些有趣的美食故事 瀏覽:839
到烏鎮景區玩到哪裡住經濟實惠 瀏覽:488
穿泳服的美女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880
考上事業單位後還有哪些流程 瀏覽:19
經濟降低房價是什麼意思 瀏覽:642
太原市哪裡有美女 瀏覽:921
婚姻如何由壞變好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