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卧佛堂的紅色之旅
這里也是紅色之旅的聖地。 1939年春,賀龍在卧佛堂鎮的大朱村指揮了著名的齊會戰役,現在還存有賀龍指揮所的舊址。著名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也隨部隊來
到了這里,並在戰役打響的時刻,將戰地手術室設在距離鎮區東南2公里處的卧佛堂鎮屯庄村的真武廟里,戰斗進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在這里連續工作了67個小時,為115名傷員做了手術。白求恩以他精湛的醫術和高度負責的精神以及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尚思想品德,在中國人民心中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白求恩手術室舊址1995年被確定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各級籌資170萬元建成白求恩手術室紀念館,2003年被省有關部門確立為「紅色之旅」旅遊景點,接待各方朋友參觀瞻仰。新形勢、新任務、新征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河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卧佛堂鎮的發展,卧佛堂人民更是期盼有大的發展、好的發展。卧佛堂鎮黨委、政府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三縣交界中心強鎮」的目標,更加註重全民創業,更加註重環境建設,更加註重民生,更加註重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卧佛堂鎮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
2. 卧佛堂的民俗民風
千百年來,卧佛堂鎮人民以淳樸善良和富於創造而著稱,
勤勞的卧佛堂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著自己的家園。改革開放以來,卧佛堂鎮人民艱苦創業,自力更生,迅速掀起了建設和發展高潮。尤其是2000年來,卧佛堂鎮人民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毫不動搖,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來抓,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確立「強農興工活三產」的工作思路,大膽革新,與時俱進,向著小康、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實現了卧佛堂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新跨越,進入了加快崛起、全面打造「三縣交界中心強鎮」的新階段。營造寬松的政策環境、優良的發展環境是卧佛堂鎮黨委、政府近些年來的工作著力點。鎮黨委、政府先後制定出台了《關於鼓勵招商引資的優先優惠辦法》、《保護外地客商合法權益的規定》等幾個專件,並積極協調、組織市局下派的各職能部門在辦證、收費等方面最大限度地給予優惠。多次召開鎮村幹部大會、職能部門座談會、企業家座談會,在卧佛堂鎮積極樹立「投資者是上帝、引資者是功臣、機關幹部是公僕、損害企業和投資者利益是罪人」的信念。堅持改進工作作風,各職能部門努力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真正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難事難辦」,為企業、投資者和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3. 卧佛堂解封了嗎
沒有解封。
卧佛堂位於河間市東北部,與任丘市和廊坊市大城縣交界,是河間市的經濟重鎮之一,總面積81.5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人口4.6萬人,耕地8.05萬畝。鎮域內交通便利,有燕趙大地自古以來重義守信的純朴民風。建鎮近十年來,全鎮廣大幹部群眾大力弘揚「樹正氣、講團結、求發展」的卧鎮精神,抒豪情壯志,展強鎮宏圖,朝著建設「經濟強鎮」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
4. 卧佛堂的蓬勃發展
工業企業蓬勃發展
卧佛堂鎮的第二產業以汽車配件、橡膠塑料、化工化纖三大主導產業並扶持發展石油勘探鑽頭、通訊器材、保溫材料等新興產業,全鎮有個體私營經濟攤點2000多家,有佔地150多畝的汽車配件交易1市場個,固定銷售門店近200家。其穩定的產品質量和良好的企業信譽,暢銷國內外。第三產業蓬勃發展,促使全鎮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2003年全鎮完成財政收入680萬元,鄉鎮企業上繳稅金421萬元,地方固定資產投入36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實現2922元,銀行存款額超過億元,位居全市20個鄉鎮之首。2003年榮獲市委、市政府發展民營經濟升級鄉鎮榮譽稱號。
5. 卧佛堂鎮的民俗民風
千百年來,卧佛堂鎮人民以淳樸善良和富於創造而著稱,勤勞的卧佛堂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著自己的家園。改革開放以來,卧佛堂鎮人民艱苦創業,自力更生,迅速掀起了建設和發展高潮。尤其是2000年來,卧佛堂鎮人民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毫不動搖,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來抓,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確立「強農興工活三產」的工作思路,大膽革新,與時俱進,向著小康、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實現了卧佛堂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新跨越,進入了加快崛起、全面打造「三縣交界中心強鎮」的新階段。營造寬松的政策環境、優良的發展環境是卧佛堂鎮黨委、政府近些年來的工作著力點。鎮黨委、政府先後制定出台了《關於鼓勵招商引資的優先優惠辦法》、《保護外地客商合法權益的規定》等幾個專件,並積極協調、組織市局下派的各職能部門在辦證、收費等方面最大限度地給予優惠。多次召開鎮村幹部大會、職能部門座談會、企業家座談會,在卧佛堂鎮積極樹立「投資者是上帝、引資者是功臣、機關幹部是公僕、損害企業和投資者利益是罪人」的信念。堅持改進工作作風,各職能部門努力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真正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難事難辦」,為企業、投資者和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6. 卧佛堂的介紹
卧佛堂位於河間市東北部,與任丘市和廊坊市大城縣交界,是河間市的經濟重鎮之一,總面積81.5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人口4.6萬人,耕地8.05萬畝。鎮域內交通便利,有燕趙大地自古以來重義守信的純朴民風。建鎮近十年來,全鎮廣大幹部群眾大力弘揚「樹正氣、講團結、求發展」的卧鎮精神,抒豪情壯志,展強鎮宏圖,朝著建設「經濟強鎮」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
7. 卧佛堂的結構優化
農業產業結構優化
第一產業堅持以「調結構,促增收」為目的,整體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發展速生林綠色走廊、片林、農田林網,造林面積1.5萬畝,其中100畝以上大方18個,300畝以上大方3個。同時,抓好小章村、河西村、北店村、張候村肉羊養殖示範基地,中羅村肉牛養殖示範基地,五分村波爾山羊示範基地建設,走規模飼養和分散舍相結合的路子,輻射帶動全鎮養殖業發展。全鎮肉羊存欄1000餘只、牛存欄100餘頭,大朱村、店南村等肉雞示範村共存欄8萬余只。鼓勵發展棉花、花生產業。通過優化區域結構、優化品種質量、優化種植模式等方式,發展上下其武庄村、東告村等重點村的棉花、花生經濟作物種植。今年共發展棉花種植達1萬畝,花生種植7000畝,農民農業收入顯著提高。為該鎮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開辟了新路子,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2003年榮獲河間市委、市政府農業結構調整先進鄉鎮榮譽稱號。
8. 卧佛堂鎮的紅色之旅
這里也是紅色之旅的聖地。1939年春,賀龍在卧佛堂鎮的大朱村指揮了著名的齊會戰役,現在還存有賀龍指揮所的舊址。著名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也隨部隊來到了這里,並在戰役打響的時刻,將戰地手術室設在距離鎮區東南2公里處的卧佛堂鎮屯庄村的真武廟里,戰斗進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在這里連續工作了67個小時,為115名傷員做了手術。白求恩以他精湛的醫術和高度負責的精神以及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尚思想品德,在中國人民心中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白求恩手術室舊址1995年被確定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各級籌資170萬元建成白求恩手術室紀念館,2003年被省有關部門確立為「紅色之旅」旅遊景點,接待各方朋友參觀瞻仰。新形勢、新任務、新征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河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卧佛堂鎮的發展,卧佛堂人民更是期盼有大的發展、好的發展。卧佛堂鎮黨委、政府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三縣交界中心強鎮」的目標,更加註重全民創業,更加註重環境建設,更加註重民生,更加註重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卧佛堂鎮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
9. 卧佛堂鎮的產業發展
經濟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帶動了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卧佛堂鎮黨委、政府以實施城鎮化戰略繁榮第三產業為重點,進一步推進農村城鎮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進程,不斷加強水、電、路、訊等設施建設和改造。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鎮區小樓林立,場面繁華。相繼建起6座移動、聯通信號發射塔和若干個小靈通信號發射架,35千伏變電站保證了卧佛堂鎮電力供應,投資2000多萬元修通縱貫全境的幾條主幹路保證了交通暢通。出資50萬元安裝的鎮區3公里商業大街的路燈,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和商戶夜間的生產生活。鎮區街道大搞環境衛生綜合治理,籌資100萬元大街路兩側全部鋪設的彩磚,使鎮區環境得到美化、潔凈。優越的硬體建設和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了卧佛堂鎮第三產業的發展,體私營經濟群體有不斷得到擴張,涌現出商貿餐飲、交通運輸、文化娛樂、工業品批發、汽配交易等五大行業,200多個經營項目,從業人員達到7000餘人,卧佛堂鎮呈現出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共興共榮的良好局面。
卧佛堂鎮專門從事汽配產業產銷戶2000餘戶。現有固定資產投資超100萬元的汽配生產企業50餘家。共有30餘個系列,400多個品種,主導產品有汽車喇叭、缸墊、燈具、全車線、電器、板簧、大架、篌箍、內胎、螺絲等。位於卧佛堂鎮區的汽車配件專業市場佔地150畝,商賈雲集,容納了200多家汽配批發專業門店,每天平均有四五百名客商進出,發出的汽車配件貨物流往中國各地。2008年,這個市場重新鋪修了市場道路,治理排水設施,使市場面貌煥然一新。在不斷鞏固壯大傳統汽車配件產業的同時,卧佛堂鎮還大力抓好新興產業的培育,2000年來,扶持發展了石油勘探鑽頭、通訊器材、保溫材料等新興產業,為卧佛堂鎮經濟培育了增長點。和諧的投資環境,是推動經濟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
10. 河間卧佛堂經濟怎麼樣
一般般,我是卧佛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