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大蕭條房子貸款利率會漲嗎
如果出現大蕭條,那麼房子的利率不見得一定會長,但是房價一定是下跌的,能稱之為大蕭條,絕不僅僅是一兩天的事情,一般持續都是幾年,對房價的沖擊是相當巨大的,特別是如果房價經過長期的上漲,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當這些獲利盤開始大規模拋售,那麼它會加速房價的下跌,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比如上世紀90年代末,東南亞經濟危機的時候,香港房價暴跌,基本上是腰斬的,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初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一夜之間斷崖式暴跌,1990年1月12日,日本股市暴跌70%這一危機幾乎讓所有的日本銀行和企業都產生了巨額虧損,許多公司都破產了,這些企業控制的大量不動產開始湧入房地產,雪崩一旦開始,便再也停不下來了,自1990年泡沫破碎以後,日本房價連續16年下跌,有上萬人因房價暴跌而自殺
2. 個人房貸利率,固定利率和LPR利率選哪個好
你的房貸利率可以更改了,「選得好,可以省10—20萬,」那麼該選LPR加點,還是選固定利率呢?
在這里,二娃給大家四個建議:
1、從趨勢來看,如果LPR是往下走,就選LPR+點,如果是往上走,那就選固定利率,不過,按照中國發展速度來看,往下走是大概率事件。
2、從年限來看,如果你還貸沒有多少年了,那就選固定利率吧,如果是貸款30年的這種,那就選LPR+點。
第三、轉固定還是轉LPR,和基準上浮還是基準打折沒有任何關系,有人建議打折就選固定純屬瞎說。轉固定還是LPR只與對未來利率走勢的判斷有關系,如果你覺得未來利率會上行,那就選固定,如果你覺得會下行,那就選浮動。
第四、未來利率會怎麼樣?每個人有自己的判斷,我的判斷是——長期來看,未來利率大趨勢下行是肯定的,根本不用去懷疑!
利率水平與經濟水平相關,長期來看,經濟越發展,利率水平會走低。現實中我們也很容易發現:越窮利率越高,越發達利率越低,全世界國家和地區都這個規律。
3. 房貸固定還是LPR好你們選哪個
2月29日,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商業銀行發布通告:
從2020年3月1日起,銀行所有存量房貸利率的計算方式將發生改變,從過去基準利率*折扣的方式(簡稱存量浮動利率),轉換為「LPR+點」或者「固定利率」模式,辦理時間從3月1日開始至8月31日。
(建行官網公告截圖)
可以不轉換的:
1.房貸在2020年12月31日前到期/已處於最後一個重定價周期的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可選擇不轉換;
2.房貸簽的是固定利率貸款;
3.公積金個人貸款。
值得提醒的是,根據央行政策要求,將定價基準轉換為LPR後,不可再轉回按照基準利率定價,也就是說,定價基準只能轉換一次,借款人應在審慎思考後作出理性選擇。
以上是關於LPR的一些知識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4. 房貸利率怎麼選擇好
利率轉換怎樣選合適 房貸利率轉換到底怎麼選?
1、存量房貸的房貸利率轉換主要是以前都使用貸款基準利率,由央行決定基準利率;但貸款實際是市場化行為,所以通過改革推出LPR後能充分發揮市場對經濟的調節作用。但是LPR實施才沒多久,之前的房貸都是以基準利率的,所以這次才提出可以轉換,清除存量房貸。
2、那麼固定利率和轉LPR究竟怎麼選才能利益最大化呢?一般來說,之前的房貸都是基準利率加上浮點數或折扣。比如小章之前的房貸利率是基準利率的九折,也就是4.90%x90%為4.41%。如果轉固定利率,就是一直保持4.41%;如果轉LPR,基本都會隨著LPR變化,具體新利率是原定利率(4.41%)與去年12月的LPR(4.80%)的差值,與每個月公布的LPR求和。也就是說,轉固定月供就不變,但轉LPR,就看你增加或減少。
3、看起來轉LPR風險更大,固定利率更為保險,但從經濟環境看,LPR是長期下行的。2月27日,央行副行長在發布會上表示會加大對個體工商扶持力度,而且會繼續推進LPR改革,引導整體市場利率和貸款利率下行。2019年中開始,LPR的錨MLF利率就明顯下調,再加上全球經濟都需要降息刺激,所以LPR下滑是必然態勢。
4、那麼轉換房貸利率究竟能省多少呢?如果是固定,只要基準利率不變月供就不會變,但是現在房貸已經不使用基準利率而是用LPR,所以不管怎麼用,轉固定房貸和月供都不會變。比如小章貸款100萬20年,按照基準利率5.9%算,等額本息的月供就是7106元。但如果轉LPR,只要從4.85%下降到4.75%,第二年的利率就是5.7%,月供6997元。
5、雖然一年省1200元並不是很多,但LPR大概率會持續下滑,那麼每年疊加減少的錢就不少了。所以雖然LPR也是有風險,比如上調了月供肯定會增加,但按照目前趨勢看還是不大可能。就算以後經濟穩定了,LPR應該也會保持相對穩定的水平,月供增加空間也不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存量貸款利率定價轉換要在2020年8月31日前全部完成,借款人只能選擇一次。
6、房貸利率究竟怎麼選才能省錢,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選擇,不過公積金住房貸款、2020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個人住房貸款、固定利率貸款都不能轉換。最後轉換LPR之後,到第一次重定價之前,房貸利率支出不變,也就是現在到明年1月1日,房貸是不變的。
5. 買房貸款是選擇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呢
兩種轉換方式各有優勢,如何選擇取決於借款人自身判斷,特別是對未來利率走勢的判斷。如果借款人認為未來LPR會下降,那麼轉換為參考LPR定價(浮動利率)會更好;如果認為未來LPR可能上升,那麼轉換為固定利率就會有優勢。
2019年12月發布的5年期以上LPR為4.8%。業內人士介紹,如果判斷未來5年期以上LPR比4.8%高,就可選擇固定利率。反之,如果判斷未來LPR比4.8%低,可選擇LPR。
(5)經濟危機房貸利率選哪個擴展閱讀:
有借款人擔心,選擇轉換為LPR,銀行會故意提高LPR報價。對此,人民銀行表示,LPR報價機制已盡可能保證報價行真實報價,使公布的LPR具有公允性。
人民銀行相關人士表示,18家LPR報價行都是同類型銀行中具有較強影響力、公信力和定價能力的銀行,且需要根據本行對最優質客戶的貸款利率報價。也就是說,報價行的報價都是有真實交易作為支撐的。同時,人民銀行和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對各報價行的報價行為進行嚴格監督,定期考核評估其報價質量,並根據考核情況對報價行優勝劣汰。
6. 房貸利率有變化 浮動固定哪個好
LPR中文全稱是貸款基礎利率(Loan Prime Rate, LPR)又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這次的轉換是針對存量貸款的一次轉換,目前LPR的利率低於2019年12月20日的LPR,所以對於借款人而言,轉換成LPR加點的浮動利率形式定價,預計到下次重定價日,貸款人的貸款利率會下降。當然LPR未來的走向需客戶結合市場自行判斷,這里有兩個選擇:
1、轉換為LPR加點形式的浮動利率:以後貸款利率就是LPR+浮動利率(可能是上浮也可能是下浮),可以享受LPR下行帶來的實惠; 弊端結果出現利率上行,意味著可能比過去要承擔更大的利息負擔;
2、轉換為固定利率:維持現有的基礎利率+上浮利率(等於原合同當前的執行利率水平),以後不管你的利率是高還是低,都不會轉換,直到貸款還清為止; 弊端沒有辦法享受LPR下行帶來的實惠。
溫馨提示:2019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9]第30號:自2020年3月1日起至2020年8月31日,金融機構應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客戶就定價基準轉換條款進行協商,將原合同約定的利率定價方式轉換為以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加點可為負值),加點數值在合同剩餘期限內固定不變;也可轉換為固定利率。定價基準只能轉換一次,轉換之後不能再次轉換。已處於最後一個重定價周期的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可不轉換。
應答時間:2021-10-1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7. 房貸選lpr還是固定利率比較好
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來進行選擇。選擇固定利率後,你的房貸利率就是維持當前利率水平不變,不受LPR變化影響。選擇LPR,你以後的房貸利率會隨著LPR變化,會影響月供多少,LPR下行,還款金額降低,但如果LPR上行時,還款金額也要隨之增加。
(7)經濟危機房貸利率選哪個擴展閱讀:
貸款,意思是銀行、信用合作社等機構借錢給用錢的單位或個人,一般規定利息、償還日期。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房貸,又叫個人住房貸款。個人住房貸款,是一種消費貸款 ,是指貸款人向借款人發放的用於購買自用普通住房的貸款。貸款人發放個人住房貸款時,借款人必須提供擔保。借款人到期不能償還貸款本息的,貸款人有權依法處理其抵押物或質物,或由保證人承擔償還本息的連帶責任。
貸款的對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貸款條件是城鎮居民用於購買自用普通住房且有購房合同或協議,有還本付息的能力,信用良好,有購房所需資金30%的購房首付款,有銀行認可的貸款擔保等。
個人住房貸款限用於購買自用普通住房和城市居民修、建自用住房,不得用於購買豪華住房。個人住房組合貸款指以住房公積金存款和信貸資金為來源向同一借款人發放的用於購買自用普通住房的貸款,是個人住房委託貸款和自營貸款的組合。此外,還有住房儲蓄貸款和按揭貸款等。
借款人應向貸款人提供下列資料: 身份證件;借款人家庭穩定的經濟收入的證明;符合規定的購買住房合同意向書、協議或其他批准文件;抵押物或質物清單、權屬證明以及有處分權人同意抵押或質押的證明;有權部門出具的抵押物估價證明;保證人同意提供擔保的書面文件和保證人資信證明; 五、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需持有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出具的證明;貸款人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