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怎麼看待經濟運作

怎麼看待經濟運作

發布時間:2022-06-24 01:57:05

『壹』 如何看待當前宏觀經濟形勢

一、經濟增速放緩的因素比以往更加復雜,擔憂的情緒也很可能會被放大
首先,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但不能由此斷言中國經濟正在走向『硬著陸』。如果與金融危機後的經濟急劇下滑相比較,這一輪經濟減速要更加緩和。
其次,中國經濟總體上呈現穩中趨緩的態勢,經濟運行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一是國內需求實際增速正在回升。二是農業生產形勢向好。三是東部沿海一些省份經濟出現回穩跡象,
第三,這一輪經濟增速放緩有中長期因素的作用,觀察經濟增速放緩要考慮這些因素。這一輪經濟放緩有短期需求波動帶來的周期性調整因素,比如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對我國的外需影響很大,國內需求也受到多年來產能持續擴張、過剩壓力增大形成的去庫存的巨大壓力。
第四,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主要是基於縱向比較,若橫向比較還是比較快的。
最後,這一輪經濟增速放緩的因素比以往更加復雜,擔憂的情緒也很可能會被放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尤其要增強信心,既要看到經濟下行壓力,更要看到潛在增長動力。
二、
重視影響經濟持續回穩的國內因素和短期因素
從國際因素看,我國經濟增長對投資和出口依賴程度較高,投資擴張形成的過剩產能往往通過出口釋放,當外部需求收縮時,出口下降並反過來會影響投資,從而拖累經濟增長。從當前國際經濟環境看,出口低迷的狀況還將延續一段時間,經濟增長仍將受到外需疲軟較大影響。
但是,影響經濟持續回穩的國內因素更值得重視。從國內看,一方面,產能過剩嚴重,抑制了工業投資增長空間。另一方面,企業去庫存壓力增大,效益持續下滑,也減弱了企業擴大生產的動力。而近幾個月來,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在低位徘徊。企業效益下降還導致了一些地區重新出現三角債等問題。
潛在增長率下降的影響通常會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逐步顯現出來,就當前的經濟增長放緩而言,短期因素還是主要的。一是出口增速大幅波動並放緩。二是投資增長的動力仍然不足。三是供給面下降幅度比需求面大。
三、重視經濟增速放緩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採取綜合措施穩增長
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要重視經濟增速放緩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採取必要的措施穩增長,力爭實現全年的預期目標。這是因為,一方面,我國經濟速度效益型特徵十分明顯。另一方面,經濟增速持續放緩,還會增加就業壓力和社會矛盾。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經濟增速放緩中長期因素。試圖用「轟油門」的辦法回歸高速增長的軌道,不僅現實條件不允許,就是採取各種方式短期內把速度提起來了,也往往會造成低效或無效投資,甚至帶來通脹風險和資產泡沫,最終也是難以持續的。
這一輪經濟增速放緩的因素相較以往更加復雜,穩增長也要採取更加綜合的措施。要把
擴大內需和拓展外需結合起來。當前,在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的情況下,穩投資仍然是穩增長的重要條件。擴大內需最重要的還是要擴大投資需求。應該看到,擴大投資依然有較大空間。在合理調整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適當擴大公共投資支出是必要的。從中長期看,城鎮化是我國最具潛力的內需所在,不僅能創造投資需求,還能擴大消費需求。在擴大內需的同時,也要積極拓展外需,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尤其是潛力較大的新興市場。
把穩增長和結構調整結合起來。穩增長,既是為應對經濟增速的持續放緩,也是為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爭取時間和空間。同時要發揮市場機制優勝劣汰和資源重組的作用,淘汰落後產能,促進兼並重組,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把宏觀調控和深化改革結合起來。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我們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避免了經濟出現大的起落。但是,不能將應對危機沖擊時期政府更大程度地發揮調控作用作為一

『貳』 如何看待目前經濟形勢

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世界疫情防控,各國安危自保,復工復產,新冠病毒相伴,經濟質量自然下滑。

危機相伴,率先復工復產的中國,取得重大經濟成果,形勢一片大好

『叄』 如何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

正確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需要把握幾個方面:
一、經濟正在經歷艱難時刻
一個時期以來,除了大環境國際經濟不景氣,國內經濟結束了兩位數高速增長之後,開始階段性轉換,增長速度持續下行,增長速度呈階梯式回落之勢。經濟增長速度階梯式回落,使各方面壓力加大,相當多的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倒閉,部分地區經濟下滑嚴重,一些省份財政收入急降、失業問題突出,股市大幅動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升高。從統計數據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一是三大需求同時收縮;二是工業生產繼續回落;三是產能過剩問題依然突出;四是部分地區困難凸顯。
二、在經濟下行中有亮點
從高速增長到中高速增長,表明我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確實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壓力當前,但也不乏亮點。一是產業結構加速升級,第三產業增長增速較快;二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上升,目前最終消費支出的貢獻率達到60%,這說明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在加速調整,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強化;三是新市場主體繼續快速增加。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盡管有些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倒閉,但又不斷有企業新生,實際上企業生生死死是市場經濟競爭規律發揮作用的體現;四是能源消耗進一步下降。降低消耗、減少污染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要內容,是經濟運行效益提高的重要體現;五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平均收入增長經濟增速,說明城鄉居民的平均收入增幅相對穩定。
三、「三期疊加」下尋找和把握經濟發展機會
我國正在經歷經濟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困難。所謂換擋,就是從高擋換到中高擋,減速成為必然;結構調整,意味著產能過剩行業收縮;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意味著刺激政策的累積效應和溢出效應還在發生作用,使經濟結構調整難度加大,當期宏觀政策的選擇運用受到掣肘。「三期疊加」矛盾交織,對我國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形成制約。還有,當前議論比較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為官不為」。在我國現階段,由於相關制度不配套不完善,在守規矩守紀律要求越來越嚴的大背景下,的確出現一些官員怕犯錯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縮手縮腳,積極性主動性下降的情況。近年來對GDP增長指標考核力度減弱,部分區域和縣域取消GDP考核,也對地方經濟增長形成一定的客觀影響。同時,還要看到,經濟下行往往會慣性發生作用。
但分析經濟形勢不能只看一面,看不到困難就找不到政策著力點,只看困難看不到亮點則容易喪失信心。對經濟形勢有利條件是,近年來陸續出台的穩增長政策的效應會逐步顯現;國家批準的重大工程項目會陸續展開投資並產生相應的經濟帶動作用;經濟運行中的新趨勢新亮點會得到強化;基期年度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意味著新的經濟年度增長基數相對低。只要決策者能審時度勢,仍然把中心放在經濟建設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措施得當,同時加快推進體制改革,擴大「改革紅利」,把有利條件變成實際的增長速度是可能的。

『肆』 如何看待我國當前經濟形勢

總的看,我國經濟正在經歷艱難時刻。突出表現在三大需求同時收縮、工業生產繼續回落、產能過剩問題依然突出、部分地區和行業困難凸顯。具體有:
1、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不穩定。世界經濟復甦依然乏力,全球經濟復甦艱難,我國外貿出口的外部環境趨緊,預期出口增長的困難加大。
2、「三期疊加」帶來的矛盾交織。我國正在經歷經濟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困難。所謂換擋,就是從高擋換到中高擋,減速成為必然;結構調整,意味著產能過剩行業收縮;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意味著刺激政策的累積效應和溢出效應還在發生作用,使經濟結構調整難度加大,當期宏觀政策的選擇運用受到掣肘。「三期疊加」矛盾交織,對我國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形成制約。
3、企業經營成本居高不下。 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對我國經濟增長形成約束。就當下情況看,各種要素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對企業經營、產業發展以及整個經濟增長速度的保持形成了巨大壓力。在經濟下行情況下用工成本不斷升高,對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而融資成本依然很高。盡管央行幾度降息,但資金流和降息效應依然很難達至實體企業,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下降不明顯,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小微企業不得不藉助民間「高利貸」融資。
4、經濟下行慣性發生作用。經濟下行具有慣性。就像人走下坡時收不住腳步、開車下坡時慣性會加大一樣,我國經濟連年下行也會產生慣性。在這種情況下,相同的調控政策所產生的「阻滯」下滑的作用就會減弱,或者相同的政策力度所產生的調控效果就不如預期。而且,一般而言持續下滑會產生「加速度」,時間越長,慣性越大。可見,經濟下行慣性,給經濟增長速度的保持,帶來了超出預期的困難。
5、各地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下降。當前議論比較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為官不為」。有人說反腐敗導致經濟下滑。這種說法自然不合道理,因為許多國家的實踐證明,廉政和發展並不矛盾,不然就會得出越容忍腐敗經濟越發展的謬論。但在我國現階段,由於相關制度不配套不完善,在守規矩守紀律要求越來越嚴的大背景下,的確出現一些官員怕犯錯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縮手縮腳,積極性主動性下降的情況;在不少地方出現土地閑置不開發、資金趴在賬上不使用、工程項目進展遲緩的情況。另外,近年來對GDP增長指標考核力度減弱,部分區域和縣域取消GDP考核,也對地方經濟增長形成一定的客觀影響。
6、房地產過熱和實體經濟不振。
但看待經濟下行,分析經濟形勢確有方法論問題,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往往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經濟下行帶有規律性和客觀性,是經濟達到一定規模時的規律性現象,是要素成本持續上升的客觀反映,也是外部發展空間受到擠壓的必然結果。從經濟下行中看趨勢看亮點,產業結構加速升級,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上升,新市場主體繼續快速增加,能源消耗進一步下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也就是說,我國經濟運行困難當中有亮點,持續下行過程中已經出現一些積極變化。
用發展眼光看,改革是解放生產力的根本途徑。近年來,各項改革穩步推進,「改革紅利」逐步釋放。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和下放三分之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制度環境逐步形成,政府改革正以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管理新模式為重點逐步深化。加大投融資、價格、統一市場等改革力度,使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發揮。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為國有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近期出台的關於科技體制改革的一系列舉措,將加快創新驅動戰略實施,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傳統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引領和支撐轉變。全面深化改革將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為增長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支撐。

『伍』 如何全面客觀看待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承壓前行,平穩運行」的總體態勢

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多邊主義和國際關系民主化,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謀劃發展。

面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不利局面,我們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多邊主義和國際關系民主化,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謀劃發展。

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同時,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發展體制機制,補齊相關短板,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積極做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

(5)怎麼看待經濟運作擴展閱讀:

當前經濟形勢的相關情況:

1、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經濟發展前景向好,但也面臨著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所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目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較大壓力。

2、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培育產業、增加就業;「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繼續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等。

『陸』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科學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堅持向改革創新要動力,向結構調整要助力,著力發揮市場作用,更加註重定向調控,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中有進,轉型升級勢頭良好。
一、經濟運行仍處在合理區間
第一,經濟增長平穩。
第二,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就業是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的基礎,就業穩定是經濟穩定的重要體現。近兩年來,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小幅減少,同時快速發展的服務業對就業的吸納能力增強,加上積極就業政策的不斷完善,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第三,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
第四,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總體來看,我國經濟增長總體平穩,主要經濟指標處於年度預期目標范圍內,沒有越出上下限,經濟運行仍處在合理區間。
二、結構調整穩中有進
准確把握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的有利時機,有序有力推進改革轉型,既放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以市場力量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又用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主動作為,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取得新的進展。
第一,產業結構繼續優化。農業生產形勢較好,夏糧再獲豐收,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
第二,需求結構有所改善。在世界經濟復甦弱於預期、出口增速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內需繼續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第三,收入分配結構出現積極變化。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在提升的。農村居民收入增幅持續高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第四,節能降耗取得新進展。我國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嚴格淘汰落後產能,積極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清潔能源消費量佔比上升,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4.2%。

閱讀全文

與怎麼看待經濟運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正確教導孩子的生理健康 瀏覽:300
哪個故事書里有觀書有感宋朝的 瀏覽:73
睡前講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491
屬龍與屬龍的婚姻相配如何 瀏覽:191
什麼是延遲的幸福感 瀏覽:600
什麼軟體聽故事睡覺 瀏覽:754
一個女人有一段失敗的婚姻怎麼辦 瀏覽:755
婚姻里你做過多少違心的事 瀏覽:770
長江流域形成了什麼經濟帶 瀏覽:137
黑牛山有什麼故事 瀏覽:937
健康損害費是什麼意思 瀏覽:750
蟲爾摩斯和美女法醫哪個好 瀏覽:381
錯過愛情英文怎麼說 瀏覽:755
愛孩子的故事怎麼寫 瀏覽:774
妹妹去哪裡玩好幸福 瀏覽:772
湖南健康碼申訴要多久 瀏覽:193
青海大專生事業單位職務有哪些 瀏覽:427
潮汕故事節目有哪些 瀏覽:459
農村經濟體改革最先在哪裡進行 瀏覽:256
俄羅斯人的美女有哪些 瀏覽: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