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潛江市經濟發展如何

潛江市經濟發展如何

發布時間:2022-06-24 00:44:56

㈠ 天門,仙桃,潛江哪個城市發展好些

肯定是仙桃啊,仙桃是全國百強縣,整個湖北都只有2、3個達到標準的,這是硬指標評選出來的。仙桃20年來gdp一直是湖北縣級市的第一名,肯定是無可爭議的第一,不過現在天門潛江也發展比較快,可能會在近些年超過仙桃。

㈡ 潛江現在經濟怎麼樣啦

它現在已經是直轄市了,也被納入武漢城市圈「8+1」的范疇,你問的問題有點廣。現在在修鐵軌,很有發展潛力。

㈢ 宜昌、荊州、潛江各屬幾線城市

宜昌和荊州都屬於3線城市,潛江是縣級市,是湖北省直管的。1、宜昌的經濟情況2018年湖北省GDP實現3.9萬億元,湖北省下轄17個地級市,而宜昌的GDP名列第三位,僅次於武漢和襄陽,2018年宜昌的GDP為4064億元,常住人口413萬,在全省排名第六,前面的分別是武漢(1108萬)、黃岡(633萬)、荊州(559萬)、襄陽(567萬)、孝感(492萬).

3、潛江市的經濟情況2018年潛江的GDP為756億元,在全省排名15名,僅高於天門和神龍架,潛江市的常住人口是97萬人,全省排名倒數第二,僅高於天門市。2018年潛江市的人均GDP為7.83萬,位居全省第4位,人均發展水平在全省是屬於較高水平。總結:宜昌和荊州是湖北的三線城市,從經濟總量來說是比較靠前的城市,在人均方面,宜昌和潛江都是比較靠前的,分別排名第二和第四位。

㈣ 潛江市在過去的二十年間發展的怎樣了

潛江農村經濟發展異彩紛呈
今年,我市農村經濟繼續呈現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農產品全面增產。預計主要農產品產量「五增兩平」。糧食總產量39。14萬噸,比上年增長2。0%;油料總產量9。07萬噸,比上年增長2。7%;生豬出欄92萬頭,增長12%;家禽出籠1470萬只,比上年增長5%;水產品產量10萬噸,比上年增長6%;蔬菜總產量58萬噸,棉花總產量4。8萬噸,與上年持平。
農業效益顯著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全年畜禽產品價格高位運行,養殖效益明顯。油菜籽價格達到3。64元/公斤,比上年增長40%;水稻1。64元/公斤,增長12。3%。蔬菜、果用瓜等價格也有一定幅度增長。預計全年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可比價)46億元,比上年增長4。0%;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8億元,增4。0%。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4300元以上,比上年增500元以上,增長13。0%以上。
農村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區域化布局特色顯現。45萬畝優質棉、40萬畝優質稻、40萬畝優質油菜、10萬畝優質蔬菜板塊建設進展順利。稻棉輪作、蝦稻連作、麥(油)瓜椒棉等畝收入過3000元的種養模式面積37。2萬畝。生豬規模養殖發展迅速。目前,年出欄50頭以上的有2170戶,出欄量67。9萬頭,占生豬出欄總量的73。8%。其中,年出欄量1000頭以上的91戶,出欄量34。48萬頭,佔全市全年出欄量的37。5%。已建萬頭豬場7個,生豬「150」標准化豬舍71棟。水產養殖持續增長。稻田養蝦已形成了稻田寄養、種苗繁育共同發展的良好形勢;網箱養鱔、鮰魚養殖發展迅速。全市漁業養殖面積25。9萬畝,比上年增加8。8萬畝。野生寄養小龍蝦面積10。8萬畝,比上年增8萬畝,增285。7%;網箱養鱔面積2。5萬畝,網箱口數達到48。2萬口,對比上年增加19。9萬口,增長70。3%;鮰魚養殖面積1。55萬畝,比上年增1。5萬畝。截止目前,全市加工水產品7。23萬噸,加工成品2。03萬噸,出口水產品1。17萬噸,出口創匯7025萬美元。預計全年出口創匯9585萬美元。林木產業成為農民增收新途徑。今年完成植樹25萬株,新增林地5000餘畝。項目造林2。2萬畝,楊樹苗銷售2000萬株。
農產品科技含量提高。通過舉辦農業實用技術講座,開展送科技下鄉,建設農業信息咨詢服務體系,培植科技示範戶,舉辦科技示範樣板,重點推廣蝦稻連作、網箱養鱔、鮰魚標准化養殖、「150」生豬養殖等,帶動了農業科技的推廣與普及。全市共進行各類培訓700多場次,培訓24萬人次,印發實用技術資料70萬份冊;培植科技示範戶100戶,辦科技示範樣板、科技示範園50多個;鮰魚等名特優水產品迅速發展。
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加快。重點圍繞華山、萊克、巨鑫、銀海、金城等龍頭企業的發展,發展了魚回魚養殖、野生小龍蝦寄養和肉鴨養殖基地等。加快龍頭企業技改擴規步伐,培植壯大龍頭企業。萊克水產魚回魚深加工、金松紗業精技改、嘗香思擴規改造等基本完工,可新增銷售收入14。1億元。全市農產品加工規模以上企業達141家,其中重點龍頭企業30家(省級7家,市級龍頭企業23家),企業員工1。8萬人,預計2007年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65億元,比上年增長22。64%。各類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迅速發展。我市目前已建立比較規范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9個,其中今年新增27個,吸收農民入社(會)1。5萬人,社(會)員年人均純收入9000多元。
農產品標准化生產全面啟動。我市搶抓納入全省「無公害農產品試點縣市」機遇,大力推進農業標准化生產。今年,在10家重點龍頭企業開展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全市申報無公害、綠色食品認證新增102個,新增企業商標注冊15個。組織開展了爭取國家馳名商標、省級著名商標和市級知名商標活動。在第四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上,一批農產品榮獲「金獎農產品」稱號。「潛江龍蝦」、「奧來西瓜」、「嘗香思」香辣牛肉醬、楚王原棉、江漢棉紗等品牌在省內外知名度越來越高。
農業多功能建設開始起步。通過招商引資引智,吸納工商資本、金融資本、社會閑置資本投入農業,建設了周磯管理區(農場)四季西瓜種植園、美國紅提種植示範園、食用南瓜種植基地,天河60萬只肉鴨標准化養殖、西大垸魚回魚種苗繁育等一批特色種(養)基地;總口管理區雷台農業生態園、積玉口借糧湖生態休閑農業建設等開始起步。通過農業基地、農業科技示範園和生態園建設,不僅提高了農業效益,還拓展了農業的生態、休閑及文化傳承功能。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採取義務工負擔和民主辦水利的方式,開展了暢通保安、水毀修復、小農水示範建設項目、生態修復等工程建設,完成投資10582。5萬元,組織大小機械4500台套,累計完成土方1112萬方,標工662萬個,占計劃的108%。爭取國家項目扶持,全市完成重大水利項目投資6120萬元,實施了興隆、謝灣兩大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增收項目,其中今年爭取資金2737萬元;幸福泵站更新改造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資2434萬元。投資260。87萬元,圓滿完成熊口趙腦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任務,省級驗收評定為優良。完成了浩口、龍灣、運糧湖三個萬畝標准農田整理項目,完成投資3433萬元。農村水改已開工17處,完工12處,完成投資4335萬元,受益人口9萬人。
農業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高。一是切實抓好防汛排澇抗旱工作。全面落實防汛抗旱工作責任制,加強了堤防建設和險段整改。強化免疫接種、強化消毒滅源、強化檢疫監管、強化疫情處置,有效控制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加大了農資市場監管力度,確保了農業投入品質量安全,確保了農業生產安全。
新農村試點示範工作進展順利。開展了以企帶村建設模式的探索。市級重點龍頭企業採取定單生產、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積極參與了全市新農村建設。動員市直部門開展結對幫扶和駐村共建工作。開展了30個村的結對共建工作,從市直79個部門抽調幹部駐村幫助工作。通過企業帶動、部門扶持、政府補貼,新農村試點示範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納入市裡「以獎代補」項目的20個村計劃投資2206。6萬元,已完成投資1558萬元,占年計劃的70。6%。
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一是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制定了農業、畜牧、水產、林業、農機等農村公益性服務項目和管理辦法。開展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已核發林權證3500本,確權發證面積19。8萬畝,林權申請登記發證率達95%。全面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42萬人,參合率達到82%。二是各項惠農政策得到全面落實。全市落實各項惠農補貼4462。53萬元,其中:糧食直補資金1222萬元,糧食良種補貼資金760萬元、農資增支直補資金1609萬元、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289萬元、棉花良種補貼465萬元、母豬補貼117。53萬元。爭取全國生豬調出大縣補貼493萬元。開展了能繁母豬保險,已簽訂保單2萬份。三是建立了「以獎代補」激勵機制,推進農村重點項目建設。根據我市農村產業調整規劃,市財政籌措資金240萬元,對今年魚回魚標准化養殖、生豬150養殖模式和科技示範戶、專業合作組織、農產品品牌建設等重點項目進行獎勵。四是強化了農民負擔監管。今年審批農民負擔總額1078。9萬元,人平21。8元,畝平16。2元。完善了農村帳務「錢帳雙代管」,強化了農村審計監督。

㈤ 潛江的經濟

潛江市地處江漢平原腹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所屬的6個管理區(總口、西大垸、運糧湖、後湖、熊口、周磯)前身建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在荒湖、荒灘等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的地方開墾出來的國有農場,經過幾代農墾人幾十年的開墾建設,現已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商品棉、商品魚、商品豬基地。農墾經濟是潛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潛江農墾下轄6個管理區,1個原種場,總人口9萬人,國土總面積357.7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26.5萬畝。集工業、農業、商貿、旅遊觀光於一體。
工業以農產品加工為主,骨幹企業有3家棉紡企業(江漢棉紡紡織廠、金松紗業有限公司、宏毅棉紡織廠);3家制衣企業(賽格、康強、江興制衣公司),6家棉花加工企業(6個管理區區辦企業),2家油脂加工廠(華墾糧油、熊口油脂),2家冷凍廠(後湖冷凍加工廠、運糧湖冷凍加工廠),1家醫材企業(湖北福好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和2家飼料廠(後湖楚佳飼料廠、總口飼料加工廠)。主要農產品有棉花31萬擔(種植面積16.3萬畝)、油料10.8萬擔(種植面積8.6萬畝)、水產品1.2萬噸(精養面積2.9萬畝)、生豬9.3萬頭(共有5個萬頭養殖場),農業總產值3.94億元。後湖管理區萬畝果園基地和萬畝水面的返灣湖旅遊風景區,是旅遊、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2002年,市委、市政府根據國家農村體制改革精神,對所屬的農場體制進行了改革,在農場設立了管理區,作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賦予相當於縣一級政府的管理職能,建立了相當於縣一級的財政預算決策制度,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農場體制改革後,具有五個方面的優勢。一是土地資源優勢。農場人均佔有耕地近3畝(不含水面、林果業面積),具有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管理的基礎。二是管理優勢。農場「統」的功能較強,可以在農業結構調整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三是科技和人才優勢。農場科技興農水平較高,原來培養的人才基本上都還留在農場。四是交通、區位優勢。 結合區位優勢,已建成生豬、江漢土雞、水禽、草食畜禽四大養殖基地,基地年出欄(籠)生豬30萬頭,江漢土雞600萬只,水禽140萬只,牛1萬頭,羊2萬只;總投資1000萬元的優質三元豬、漁豬聯養、漁鵝聯養四個養殖小區正在建設中。潛江市有萬頭豬場9個,年出欄14萬;5000隻以上家禽養殖場269個,年出籠135萬只。農戶養殖逐漸向大戶集中,養殖專業戶發展到6401戶。
1.生豬。自1998年以來,該市通過實施生豬「四化」、瘦肉豬基地建設和「三優」等項目,使生豬良種率不斷提高。潛江市杜長大三元雜交豬比重已佔到生豬飼養量的40%,基地鎮處三元雜交豬的比重佔到了70%以上。
2.江漢土雞。江漢土雞是該省重要地方品種,其肉質鮮嫩,味道鮮美,品質在我國屬上乘。該市正在江漢土雞養殖基地鎮——老新鎮實施「江漢土雞提純夏壯項目」,致力於江漢土雞整體質量。
3.肉牛肉羊。引進了原種波爾羊種公羊,原種西門塔爾種公牛。建成了市鄉兩級凍精配種網路,凍精配種站點達23個,凍配面達80%。
形成了以市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中心為主體,各基層畜牧獸醫站、畜牧生產銷售協會為依託,畜牧業科技示範戶、畜牧養殖大戶、運銷大戶為基礎的畜牧科技推廣服務體系,以及完備的畜產品安全保障體系。已開通潛江畜牧信息網,涵蓋潛江市的畜牧業信息服務網路正在建設中。 潛江是一座新型工業之城。潛江地上盛產糧油棉,地下富藏油氣鹽,已形成油氣開采、紡織服裝、冶金機械、化工醫葯、農副產品加工五大支柱產業,擁有四家上市公司,創造了「三個之最」和兩個國家級譽名:潛江是世界最大的牛磺酸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石油鑽頭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眼科用葯生產基地;被國家授予「中國小龍蝦之鄉」、「全國裁縫之鄉」。正在全力打造中國傢具第五極——華中傢具產業園 。

㈥ 湖北縣域經濟排名2021

湖北省一共有79個縣域,從GDP總量和人均GDP來看,79個縣域可以分為六個梯隊。其中宜昌東、荊門西和荊州西北組成的區域算是湖北經濟最強縣域。那具體的排名情況,已經在下方整理好了,趕快來了解看看吧。
湖北縣域人均GDP20強
排名前二十名分別是宜都市、華容區、枝江市、當陽市、東寶區、新洲區、遠安縣、夷陵區、嘉魚縣、赤壁市、黃陂區、江夏區、潛江市、興山縣、老河口市、沙洋縣、應城市、谷城縣、鄂城區和襄州區。其中宜昌6個入選,數量最多,且TOP5中占據3席,武漢和襄陽分別3個入選,咸寧、鄂州和荊門分別2個,孝感1個、省直管1個。
TOP5宜昌佔三席
要問湖北最強的縣(市)是哪一個,估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說是大冶,百強縣排名靠前;有人說是仙桃,因為GDP總量比較高。但要說到哪個地級市代管的縣(市)實力最強,毫無疑問,那肯定是宜昌。
整個宜昌總常住人口不足400萬,但卻擁有4個中心城區(不屬於縣域范圍),一個遠城區(夷陵區為縣域),3個縣級市和5個縣。宜昌代管的縣(市)人口規模都不多,尤其西邊幾個縣人口只有十幾萬,宜都、枝江和當陽,人口都30-50萬之間,GDP卻500億以上,尤其宜都超過600億,人均GDP接近18萬,這個數據即使放在東部也不敵。上海市人均GDP也不過16萬。
言歸正題:人均GDP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宜都市、華容區、枝江市、當陽市、東寶區,人均GDP均超過了10萬。前面講過宜昌的三個宜都、枝江和當陽,三地之所以實力雄厚,主要是化工和醫葯產業非常強,擁有三寧化工、東陽光、華強化工、奧美醫療等企業,宜都擁有17個宜昌50強民營企業。
宜昌的區劃劃分特別合理,市中心正好位於地級市地理中心位置,沿著長江很好地輻射宜都和枝江,所以很多大型企業和項目可以布局在代管地縣域。這一點湖北絕大部分地級市無法比擬,荊州、荊門、孝感、咸寧、鄂州、黃岡、黃石哪一個地市中心不是偏居一隅?
華容區是湖北明星區域,他是除了武漢幾個遠城區外,唯一開通地鐵地區,也是除了武漢外,唯一區號是027地區域。華容區和武漢光谷如漆似膠,鄂州人均GDP在全省僅次於武漢和宜昌,鄂州三個區中,人均GDP最高的不是中心城區鄂城,而是華容區。東寶區屬於荊門市,和宜昌的當陽市挨著,這個區域的整個經濟實力真的挺強,東寶區最出名的企業是新洋豐,全國磷復肥龍頭企業。
5-10名
5-10名分別是新洲區、遠安縣、夷陵區、嘉魚縣和赤壁市。
新洲區是武漢人均GDP最高的遠城區,超過10萬。受疫情影響,新洲GDP沒有突破千億;而擁有大量農村人口的新洲雖然GDP全省縣域前三,但人均且比不了宜昌的三個縣級市。新洲以前歸黃岡管,劃入武漢後陽邏發展很快,新七和新八集團名揚整個武漢。
第7和第8又是宜昌的兩個縣域,遠安縣和夷陵區。遠安縣GDP總量不足200億,但同時人口不足20萬,聽說遠安有礦。夷陵區是宜昌市的遠城區,稻花香是其代表企業。嘉魚和赤壁都屬於咸寧市,沒想到能力壓武漢的黃陂和江夏進入前十。
嘉魚縣人口不足30萬,但GDP卻接近300億,嘉魚縣靠近武漢,嘉魚是大喬和小喬的故鄉,據說是湖北發展最好的縣(不算縣級市),排名第一。赤壁位於京廣高鐵大動脈上,赤壁人口不足50萬,總量不及大冶、漢川等強縣(市),但人均要高於它們。咸寧除了這兩地之外,其他靠近江西湖南的幾個縣卻落後很多。
11-20名
武漢三個進入前20的遠城區黃陂、新洲和江夏GDP總量全省前三名,不是疫情影響都能突破1000億,還有一個遠城區蔡甸無論是總量還是人均在全省排名都不靠前。關於武漢的這幾個區,這里不細說,後面專門專題介紹。
潛江市是三個省直管縣級市人均GDP最高的,總量也能排前五。潛江有江漢石油加持一直都是反對江漢市設立的主要最主要的反對者,這幾年潛江小龍蝦產業發展得很不錯,雖然產量不及監利,但在品牌打造上遠超監利。潛江也是三個地級市中人口流失最少的。潛江吸引了全球最大的光纖企業長飛光纖入駐,建了一個全球最大的光纖廠。
興山縣是宜昌又一個縣,人口不足15萬,GDP卻超過120億,興山有一個雙匯食品加工廠。沙洋縣是荊門市下轄縣,靠近宜昌的當陽市和荊州區,有「小漢口」之稱,經濟不會差。應城在武漢名氣很大,做生意的人比較多,湖北最大的民營企業九州通老闆就是應城的,應城還有兩個上市公司富邦股份和雙環。
第15名後終於出現了三個襄陽的縣域,老河口、谷城和襄州區,三地連在一起,襄州是襄陽市的遠城區,總量比較靠前,但和武漢幾個遠城區意義,農業人口比較多,人均就不高了。老河口以前經常出現在天氣預報里,名氣很大,谷城石花酒很出名,石花鎮也是全省實力很強的鎮。
鄂城是鄂州主城區,鄂城以前叫武昌,是武昌魚的故鄉,鄂城和黃州很近,和黃石也不遠。鄂城區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好,鄂州花湖機場將輻射整個鄂城區及周邊的黃石和黃岡的部分地區。
總結
宜昌東、荊門西和荊州西北組成的區域是湖北縣域經濟最強的區域,現在荊州區和松滋發展已經落後,宜荊荊城市圈的核心區域就在這里了,荊州藉助機場、荊門藉助高鐵應快速做強市區實力,加強和宜昌融合。襄陽和宜昌相比,總量占優,但人均相對較低,從長遠來看,宜昌的人口問題也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武漢城市圈這邊縣域水平發展不一。天門、潛江和仙桃是連接湖北三個城市圈的中心區域,似乎缺一個擁有一定實力的城市。
來源:武漢大城事

㈦ 湖北鄂州、仙桃和潛江,在經濟發展上誰更勝一籌

湖北省是我國中部地區的一個“寶藏”省份,這里不僅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了物種的多樣性,還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精彩紛呈,大城市們推動著經濟進步,小城市們也在默默蓄力為發展而添磚加瓦。

今天小編帶領大家來到湖北省,有這樣三座面積狹小的城市卻能夠包容萬象,給人們帶來的驚喜也是層出不窮,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這三座面積最小的城市,未來誰的發展會更勝一籌呢?誰的未來更透前途呢?


經過小編的敘述,相信屏幕前的你又見證到了這個省份中的“寶藏”,以上三座城市你最看好誰呢?歡迎給小編留言說出你的看法吧。

㈧ 潛江經濟到底怎樣,發展快不快,環境如何,很窮嗎

那就要看看你是什麼樣性格的人,你要的是什麼??我是剛剛從這個城市讀書出來的,這是一個中小型城鎮,近兩年來,有不段的發展。兩年前,這是一個很平靜,很簡單的城市。在大城市生活久了壓力大,再在潛江生活,它是一個很好的解壓的地方。令你什麼都不用想,人文思想不復雜。偏於注重藝術的思想(但也高不到哪裡去)。氣候,湖北都是個火爐,潛江沒有秋天,一個星期一帶而過。物價,近一年來有高升,所以這年裡感覺有點物有所不值。總體來說,是個生活簡單的城鎮,去到那裡整個人會放鬆鬥志。給它70分。

㈨ 潛江的工業怎麼樣

潛江的工業還好吧,至少在湖北的縣域經濟中是比較強的。
2011年潛江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677.44億元,增長53.9%;工業增加值195.6億元,增長20.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75家;工業主導地位進一步增強,工業佔GDP的比重較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工業貢獻率高於全省9個百分點。
市委七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工業「三年倍增計劃」,即到2014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500億元,年平均增長30%以上,實現工業三年翻番目標,這對「十二五」時期潛江市工業發展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大園區建設力度空前。3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工業園區動員大會,大園區建設拉開序幕。全年投資7億多元,完成70平方公里的大園區總體規劃,環評和土地修編工作,完成了730多戶房屋拆遷、432套還建房建設和2000多戶還建房選址、征地工作,啟動了章華南路擴寬、翰林路西延、袁光大道南延、王周線鹽化產業園通道等主幹道建設工作。
工業項目投入創歷史新高。制定並完善了重大項目「四個一」工作機制,強力推進金華潤化肥「4052」工程、金澳科技百萬噸延遲焦化、永安葯業環氧乙烷、華山水產甲殼素深加工等重大項目建設,全年竣工投產項目24個。工業投入完成72億元,同比增長44%。投資19億元的大雄??江漢城、投資11億元的中倫國際紡織城等一批重大物流項目全面啟動建設。
工業產品首次榮膺「中國馳名商標」。湖北幸福鋁材有限公司生產的「宮殿」牌鋁型材,湖北省潛江市華山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良仁」牌小龍蝦榮獲中國馳名商標,這在潛江市尚屬首次。
「全友」入駐華中傢具產業園。全友家私於11月28日舉行了奠基儀式,標志著全國傢具行業龍頭企業正式入駐華中傢具產業園,極大地提高華中傢具產業園的影響和地位。華中傢具產業園規劃總面積3萬畝,計劃投資300億元,一期工程全面展開,總投資48億元,當年完成20億元,有45家企業簽約,22家企業加緊建設,成為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產學研活動成效顯著。9月17—18日,第七屆中國·湖北產學研合作項目洽談會在武漢科技會展中心舉行,潛江市舉辦了專場簽約活動。相關企業與有關院校現場簽約5個產學研合作項目,合作協議金額4.32億元。湖北省潛江市華山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的「十萬噸蝦殼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產學研合作項目獲得「天翼杯」產學研合作重大成果獎。授予潛江市「最佳組織獎」稱號。
匯橋擔保融資突破10億元。市匯橋擔保公司自2005年3月成立以來,累計擔保融資32.7億元。2011年為171家企業擔保融資10億元以上。
開展「百日會戰」環境整治活動。環保部、省環保廳對潛江經濟開發區企業環保問題進行督查後,市委、市政府動員全市企業開展 「百日會戰」環境整治行動,有力地推動了企業達標排放。
齊力華盛按期淘汰落後產能。齊力華盛82KA電解槽納入國家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12月20日以前齊力華盛鋁廠212台82KA電解槽4.7萬噸產能全部停槽,經省淘汰落後產能領導小組辦公室驗收合格。這是潛江市執行國家產業政策最大的一次關停行動。

㈩ 潛江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啊城市大不大啊…

不大,中等2線城市,如果你是來享受生活的,那麼你來了一個好地方,如果你是來求發展的。。看你運氣吧。分東西城區,東城區為潛江,西城區為油田,江漢石油管理局就在西城區。東西城區中間地段大多為農村。

閱讀全文

與潛江市經濟發展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正確教導孩子的生理健康 瀏覽:302
哪個故事書里有觀書有感宋朝的 瀏覽:75
睡前講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491
屬龍與屬龍的婚姻相配如何 瀏覽:193
什麼是延遲的幸福感 瀏覽:600
什麼軟體聽故事睡覺 瀏覽:754
一個女人有一段失敗的婚姻怎麼辦 瀏覽:755
婚姻里你做過多少違心的事 瀏覽:770
長江流域形成了什麼經濟帶 瀏覽:137
黑牛山有什麼故事 瀏覽:937
健康損害費是什麼意思 瀏覽:750
蟲爾摩斯和美女法醫哪個好 瀏覽:381
錯過愛情英文怎麼說 瀏覽:755
愛孩子的故事怎麼寫 瀏覽:774
妹妹去哪裡玩好幸福 瀏覽:772
湖南健康碼申訴要多久 瀏覽:193
青海大專生事業單位職務有哪些 瀏覽:427
潮汕故事節目有哪些 瀏覽:459
農村經濟體改革最先在哪裡進行 瀏覽:256
俄羅斯人的美女有哪些 瀏覽: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