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慶沙坪壩和涪陵的GDP是多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㈡ 涪陵第二大城市
不是,重慶第二大城市是萬州。
涪陵區是重慶市轄區,地處重慶市中部、三峽庫區腹地,位於長江、烏江交匯處,經濟上處於長江經濟帶、烏江幹流開發區、武陵山扶貧開發區的結合部,是重慶市一小時經濟圈核心城市、渝東南部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區東部中心城市。
㈢ 高於萬州GDP超千億的涪陵,為啥沒有機場
一份“重慶各區縣2018年GDP榜單”中,排在前五名的分別是渝北、九龍坡、渝中、涪陵和江北。正好這5個區的GDP都超千億,其中涪陵區約為1076億元,是“重慶千億俱樂部”中唯一的非主城區縣。也就是說,涪陵是重慶除主城區外經濟最強的區了。
㈣ 涪陵區最繁華的街道在哪裡
兩江廣場、大東門、南門山一帶比較繁華。
涪陵區是重慶市轄區之一,地處重慶市中部、三峽庫區腹地,扼長江、烏江交匯要沖,歷來有川東南門戶之稱。經濟上處於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烏江幹流開發區、武陵山扶貧開發區的結合部,有承東啟西和沿長江、烏江輻射的戰略地位,是重慶主城都市區重要戰略支點城市、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核心城市、成渝經濟區東部中心城市。
涪陵二字取自「涪水之濱,巴王之陵」。春秋戰國時期曾為巴國國都,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置枳縣。
1997年3月14日,原四川省涪陵市、萬縣市、黔江地區並入新成立的重慶直轄市。1997年12月20日,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批准,撤銷原地級涪陵市和枳城區、李渡區,設立重慶市涪陵區。
涪陵區幅員面積2942.36平方公里,轄11個街道、10個鎮、6個鄉。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區常住人口1115016人。2020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25.08億元,比上年可比增長4.3%。
涪陵區特產主要有涪陵榨菜、涪陵紅心蘿卜、涪陵油醪糟等;名勝景點主要有白鶴梁、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大木花谷、816地下核工程、美心紅酒小鎮等。
㈤ 四川省宜賓、瀘州、南充、德陽、涪陵、萬縣六個地級市哪個最富裕
以經濟總量上來看,下列從高到低排列。
宜賓2019年GDP2601.89億元
德陽2019年GDP為2335.9億元
南充2019年GDP為2322.22億元
瀘州2019年GDP為2081.3億元
以下兩個區是重慶市轄區:
涪陵2019年GDP為1180億元
萬州2019年GDP為920.91億元
要看富裕程度,還得看人均,下面是人均情況。
涪陵 2019年人口114.83萬人,人均100814元。
德陽 2019年末常住人口76.01萬人,人均89800萬元。
宜賓 2019年戶籍總人口551.5萬人均57003元。
萬州2019年人口163.58萬人,人均56927元。
南充 2019年人口758.95萬人,人均36073元。
富裕程度要看人均,還是涪陵強。
㈥ 重慶的涪陵到底有多優秀
一
長江與嘉陵江的碰撞,撞出了山城重慶;長江與烏江的激情,激盪出千年涪陵。
涪陵夜色
涪陵很少宣傳自己,一直躲在重慶的身後歲月靜好,但真把注意力放它身上,你就會發覺它活脫脫地就是一個微縮的重慶。
在城市風貌上形似更神似。
我很少再吃涪陵榨菜,但在我認真地認識這座江城後,我想對重慶說:請給我一袋涪陵。
㈦ 重慶的涪陵區怎麼樣
涪陵區 重慶市下轄區,三峽庫區腹地,位於長江、烏江交匯處,有川東南門戶之稱;經濟上處於長江經濟帶、烏江幹流開發區、武陵山扶貧開發區的結合部,有承東啟西和沿長江、烏江輻射的戰略地位。[1]
截至到2012年末,涪陵區轄8個街道、12個鎮、6個鄉,面積2941.4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為116.66萬人。
涪陵區特產主要有涪陵榨菜、涪陵水牛、涪陵紅心蘿卜等;名勝景點主要有白鶴梁、點易洞、白鶴森林公園等。
涪陵,夏商至春秋前期,為濮人居住區;春秋中後期至戰國中期為巴國地;戰國中後期為楚國地。
秦朝,屬巴郡地。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27)置枳縣,為區境置縣之始。[2]
東漢時,分枳縣置平都縣。
三國蜀漢時,增置漢平縣,隸涪陵郡。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在巴郡枳縣僑置涪陵郡,為區境置郡之始。[2]
隋朝,置涪陵縣、豐都縣、墊江縣,分隸巴郡、巴東郡和宕渠郡。
唐代,置涪州,轄武隆縣、涪陵縣、隆化縣。
北宋,改隆化縣為賓化縣,建置同唐;南宋置涪州,轄涪陵縣、武隆縣。[2]
元朝,置涪州,轄武龍縣。
明代,置涪州,轄武龍縣(後改為武隆縣)。
清朝,置涪州,不領縣。
民國初(1913年),改涪州為涪陵縣,先後隸屬川東道四川省和四川省第八區。[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置川東涪陵專區,轄涪陵等7縣,隸屬川東行署區。1952年,川東酉陽專區並入川
東涪陵專區,增轄墊江等4縣,隸屬四川省人民政府。1968年,改稱涪陵地區。1983年,設縣級涪陵市。1988年,涪陵地區轄縣級涪陵市、南川縣、豐
都縣、墊江縣和武隆縣。1996年,撤縣級涪陵市,設枳城區、李渡區;1996年3月,撤涪陵地區,設地級涪陵市,下轄枳城區、李渡區、南川市、墊江縣、
豐都縣、武隆縣。1996年9月,涪陵市劃歸重慶市代管。
1997年,涪陵市改隸重慶直轄市。1997年12月,撤銷地級涪陵市和枳城區、李渡區,設立重慶市涪陵區,重慶市涪陵區轄原枳城區、李渡區的行政區域;
原涪陵市所轄(代管)的南川市、武隆縣、豐都縣、墊江縣改歸重慶市直接管轄。
總體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哦。
㈧ 涪陵這個地方究竟怎麼樣
屬於重慶一小時經濟圈,距離重慶僅一個小時車程,涪陵的經濟狀況較好,擁有5家國內上市公司和1家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人均GDP超過4150美元,環境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接近40%,緊靠長江和烏江,水源充足,是著名的榨菜之鄉。涪陵人口約110萬,城鎮人口約有40萬,著名的景點有白鶴梁(世界最早的水文站,國家一級文物)、點易洞(宋代著名學者程頤講學點,題刻有黃庭堅、朱熹等名人書法)。氣候上,涪陵除夏天較為炎熱外,其他季節氣候宜人,自然災害等較少,涪陵人一直認為「涪陵—福臨—福地」,確實如此,先秦時巴國就建都於涪陵,涪陵至今有「巴國故都」之稱,這說明古人也認可涪陵是一塊福地。
㈨ 涪陵相當於幾線城市的水平
涪陵是重慶市中部三峽庫區腹地是三線城市。
涪陵區東接豐都,北連長壽、墊江,南鄰武隆、南川,西靠南岸、巴南;幅員面積2941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120萬;2018年,涪陵區實現經濟總值1076億元,超過了萬州,成為非主城區唯一一個進入千億級強區,工業發展相當給力。
氣候
區境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其總的特點是: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降水豐沛,季風影響突出;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升高,氣溫遞降,降水遞增,立體氣候明顯。
四季特點:春早,常有"倒春寒"和局部的風雹災害;夏長,炎熱,旱澇交錯,伏旱頻繁;秋短,涼爽而多綿雨;冬遲,無嚴寒,雨雪少,常有冬干。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涪陵、涪陵區人民政府——自然環境
㈩ 重慶涪陵區生活水平怎麼樣
其水平相當於三線城市。
涪陵區是重慶市轄區之一,地處重慶市中部、三峽庫區腹地,位於長江、烏江交匯處,經濟上處於長江經濟帶、烏江幹流開發區、武陵山扶貧開發區的結合部,是重慶市一小時經濟圈核心城市、渝東南部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區東部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