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司屬於什麼經濟類型
公司經濟類型是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私營經濟、個體經濟、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等。由國家單獨出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經濟類型是國有經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❷ 事業單位經濟類型屬於什麼
事業單位的經濟類型是屬於國有企業注冊經濟類型。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性質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企和私企。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宗旨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❸ 營業執照上面公司類型是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或控股)那麼經濟類型是什麼
企業經濟類型共分9個類別,分別是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私營經濟、個體經濟、聯營經濟、股份制、外商投資、港澳台投資與其他經濟類。我國按照新的標准將我國企業經濟成份劃分為9種類型。
1、國有經濟
國有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的一種經濟類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企業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使用國有資產投資舉辦的企業,也包括實行企業化經營,國家不再核撥經費或核撥部分經費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經營性活動的社會團體,以及上述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使用自有資金投資舉辦的企業。
2、集體經濟
集體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公民集體所有的一種經濟類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組成部分。包括城鄉所有使用集體投資舉辦的企業,以及部分個人通過集資自願放棄所有權並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定為集體所有制的企業。
3、私營經濟
私營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公民私人所有、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一種經濟類型。包括所有按國家法律、規定登記注冊的私營獨資企業、私營合夥企業和私營有限責任公司。
4、個體經濟
個體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以個體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歸勞動者個人佔有和支配的一種經濟類型。包括所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合夥。
5、聯營經濟
聯營經濟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共同投資組成新的經濟實體的一種經濟類型。聯營經濟只包括具備法人條件的緊密型聯營企業。
6、股份制
是指全部注冊資本由全體股東共同出資,並以股份形式投資舉辦企業而形成的一種經濟類型。股份制經濟主要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兩種組織形式。全民、集體、聯營、私營企業等經濟組織雖以股份制形式經營,但不以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登記注冊的,仍按原有所有制性質劃歸經濟類型。
7、外商投資
外商投資經濟是指國外投資者根據我國有關涉外經濟的法律、法規,以合資、合作或獨資的形式在大陸境內開辦企業而形成的一種經濟類型。外商投資經濟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3種形式。
8、港澳台投資
是指港、澳、台地區投資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涉外經濟的法律、法規,以合資、合作或獨資的形式在大陸舉辦企業而形成的一種經濟類型。港、澳、台投資經濟參照外商投資經濟,可分為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和獨資企業3種形式。
9、其它經濟
是指以上8種類型之外的其他經濟類型。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可能會出現新的經濟形式,或遇到不易劃清的,可列入其他經濟類型
❹ 徵信經濟類型是什麼意思
徵信經濟類型
經濟類型亦稱「經濟模式」。是指根據一定的標志,對國民經濟活動管理的形式和方法進行的分類。同一性質的社會主義經濟,如果管理的形式和方法不同,則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狀況和結果也會不同。因此,劃分經濟類型的根本標志就是經濟活動決策權的分配,即經濟活動主要由哪一級經濟主體決策,以此來劃分不同的經濟類型。.
❺ 什麼是經濟類型代碼
經濟類型亦稱「經濟模式」。是指根據一定的標志,對國民經濟活動管理的形式和方法進行的分類。同一性質的社會主義經濟,如果管理的形式和方法不同,則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狀況和結果也會不同。因此,劃分經濟類型的根本標志就是經濟活動決策權的分配,即經濟活動主要由哪一級經濟主體決策,以此來劃分不同的經濟類型。
根據國家標准GB/T12402-2000《經濟類型分類與代碼》,我國經濟類型對應代碼如下:
代碼 名稱
10 內資
11 國有全資
12 集體全資
13 股份合作
14 聯營
15 有限責任公司
16 股份有限公司
17 私有
19 其他內資
20 港澳台投資
21 內地和港澳台合資
22 內地和港澳台合作
23 港澳台獨資
24 港澳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29 其他港澳台投資
30 國外投資
31 中外合資
32 中外合作
33 外資
34 國外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39 其他國外投資
90 其他
註:①衛生行業經濟類型僅採用GB/T12402前兩位代碼;②衛生行業暫不使用代碼15、23、24、29、33、34、39。
(5)經濟類型是什麼擴展閱讀
經濟類型通常劃分為:
(1)集權型模式。指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財政、物資、價格、勞動力等均由國家統一計劃管理,地方和經濟組織許可權很小,忽視市場調節作用的一種管理方式;
(2)分權型模式。對經濟活動的管理,中央集權較少(指令性計劃范圍小),側重於經濟組織的經營自主權,強調市場調節作用的一種管理方式;
(3)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模式。指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地方和經濟組織能較充分地行使其自主權力。實行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的統一,計劃與市場的作用范圍覆蓋全社會的經濟活動;宏觀經濟調控與微觀搞活相結合,以宏觀調控為主。經濟類型是體現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狀況的,並不存在固定的模式,每個社會主義國家應根據本國的國情,選擇適當的模式,以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加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❻ 什麼是經濟類型
我國按照新的標准劃分經濟類型。
新的標准將我國經濟成份劃分為9種類型:
國有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的一種經濟類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使用國有資產投資舉辦的企業,也包括實行企業化經營,國家不再核撥經費或核撥部分經費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經營性活動的社會團體,以及上述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使用自有資金投資舉辦的企業。
集體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公民集體所有的一種經濟類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組成部分。包括城鄉所有使用集體投資舉辦的企業,以及部分個人通過集資自願放棄所有權並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定為集體所有制的企業。
私營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公民私人所有、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一種經濟類型。包括所有按國家法律、規定登記注冊的私營獨資企業、私營合夥企業和私營有限責任公司。
個體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以個體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歸勞動者個人佔有和支配的一種經濟類型。包括所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合夥。
聯營經濟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共同投資組成新的經濟實體的一種經濟類型。聯營經濟只包括具備法人條件的緊密型聯營企業。
股份制經濟是指全部注冊資本由全體股東共同出資,並以股份形式投資舉辦企業而形成的一種經濟類型。股份制經濟主要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兩種組織形式。全民、集體、聯營、私營企業等經濟組織雖以股份制形式經營,但不以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登記注冊的,仍按原有所有制性質劃歸經濟類型。
外商投資經濟是指國外投資者根據我國有關涉外經濟的法律、法規,以合資、合作或獨資的形式在大陸境內開辦企業而形成的一種經濟類型。外商投資經濟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3種形式。
港澳台投資經濟是指港、澳、台地區投資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涉外經濟的法律、法規,以合資、合作或獨資的形式在大陸舉辦企業而形成的一種經濟類型。港、澳、台投資經濟參照外商投資經濟,可分為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和獨資企業3種形式。
其它經濟是指以上8種類型之外的其他經濟類型。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可能會出現新的經濟形式,或遇到不易劃清的,可列入其他經濟類型。
國有企業
經濟類型代碼:100 內資企業 110 國有企業 120 集體企業 130 股份合作企業 140 聯營企業 140 聯營企業 141 國有聯營企業 141 國有聯營企業 142 集體聯營企業 142 集體聯營企業 143 國有與集體聯營企業 143 國有與集體聯營企業 149 其他聯營企業
❼ 行業類別、單位類型、經濟類型、經營方式指什麼應如何劃分
行業類別、單位類型、經濟類型、經營方式分別指:
1、行業分類,是指從事國民經濟中同性質的生產或其他經濟社會的經營單位或者個體的組織結構體系的詳細劃分。
2、單位性質是指機關、團體、法人、企業等非自然人的實體或其下屬部門的性質,是用來區分工薪階層上班的地方的類別關系。
3、經濟類型亦稱「經濟模式」。是指根據一定的標志,對國民經濟活動管理的形式和方法進行的分類。
4、經營方式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所採取的方式和方法, 如採掘、製造、批發、零售、咨詢、租賃、代理等。經營方式是所有者和經營者相互關系的表現形式。
劃分分別:
1、行業類別:機構組織,農林牧漁,醫葯衛生,建築建材,冶金礦產,水利水電,石油化工,交通運輸。
2、經濟類型通常劃分為:
集權型模式。指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財政、物資、價格、勞動力等均由國家統一計劃管理,地方和經濟組織許可權很小,忽視市場調節作用的一種管理方式。
分權型模式。對經濟活動的管理,中央集權較少(指令性計劃范圍小),側重於經濟組織的經營自主權,強調市場調節作用的一種管理方式。
(7)經濟類型是什麼擴展閱讀:
行業分類的作用:
解釋行業本身所處的發展階段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分析影響行業發展的各種因素以及判斷對行業的影響力度,預測並引導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判斷行業投資價值,揭示行業風向,為各組織機構提供投資決策或投資依據。
行業分類的發展規律:
行業的發展必然遵循由低級的自然資源掠奪性開采利用和低級的人工勞務輸出,逐步向規模經濟、科技密集型、金融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知識經濟型,從輸出自然資源,逐步轉向輸出工業產品、知識產權、高科技人才等。
經濟類型通常劃分為:
1、集權型模式。指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財政、物資、價格、勞動力等均由國家統一計劃管理,地方和經濟組織許可權很小,忽視市場調節作用的一種管理方式;
2、分權型模式。對經濟活動的管理,中央集權較少(指令性計劃范圍小),側重於經濟組織的經營自主權,強調市場調節作用的一種管理方式;
3、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模式。指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地方和經濟組織能較充分地行使其自主權力。實行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的統一,計劃與市場的作用范圍覆蓋全社會的經濟活動;宏觀經濟調控與微觀搞活相結合,以宏觀調控為主。
經濟類型是體現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狀況的,並不存在固定的模式,每個社會主義國家應根據本國的國情,選擇適當的模式,以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加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參考資料:網路-行業分類
參考資料:網路-單位性質
參考資料:網路-經濟類型
參考資料:網路-經營方式
❽ 經濟類型是什麼
亦稱「經濟成份類型」。指國民經濟的所有制構成,是反映一個國家基本經濟狀況的一項重要的經濟數據。1998年9月,國家統計局制定了《關於統計上劃分經濟成份的規定》,對我國的經濟類型進行了重新劃分。基主要內容包括:我國的經濟成份劃分為兩大類別,共五種成份類型。第一大類為公有經濟,其中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兩種成份類型。第二大類型為非公有經濟,其中包括私有經濟、港澳台經濟、外商經濟三種成份類型。在具體確定企業經濟成份時的推算方法是:根據企業實收資本中的國家資本、集體資本、個人資本、港澳台資本和外商資本確定經濟成份。即實收資本中的國家資本作為國有經濟成份,集體資本作為集體經濟成份,個人資本作為私人經濟成份,集體資本作為集體經濟成份,個人資本作為私人經濟成份,外商資本作為外商經濟成份。新的經濟成人類型劃分,為觀察我國社會經濟結構變化提供了一個更為准確、全面的工具,這宏觀經濟決策提供了客觀依據,也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基礎。
❾ 什麼是「經濟類型」代碼11
經濟類型,代碼11代表國有全資,意為全部資產(資金)歸國家所有,並按國家有關規定登記注冊的非公司制的經濟組織(不包括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和聯營中的國有聯營)和國家機關、政黨機關。
現我國按照新的標准劃分經濟類型。新的標准將我國經濟成份劃分為9種類型、
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私營經濟、個體經濟、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港澳台投資經濟、其它經濟。
其它經濟是指以上8種類型之外的其他經濟類型。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可能會出現新的經濟形式,或遇到不易劃清的,可列入其他經濟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