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鄭州經開區屬於哪個區鄭東新區屬於哪個區高新區屬於哪個區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管城回族區,不是隸屬關系。經濟管理許可權是副市級,但它沒有行政管理權。也就是說,它的最高機構是管委會,而不是區政府。
鄭東新區屬於金水區。
鄭州高新區屬於中原區。
鄭州市轄6個市轄區(中原區 二七區 管城回族區 金水區 上街區 惠濟區)、
1個國家級新區(鄭東新區)、
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鄭州經濟技術產業開發區)、
1個縣(中牟縣),
代管5個縣級市(新鄭,登封....)
拓展資料:
鄭州,河南省省會,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 ,地處華北平原南部、黃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東接開封市,西依洛陽市,南與許昌市、平頂山市接壤,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焦作市相望,介於東經112°42′—114°14′、北緯34°16′—34°58′。
鄭州市總面積7446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常住人口956.9萬人。2015年鄭州生產總值為7315.2億元。 鄭州市地處中原腹地,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位於中國地貌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交接過渡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
鄭州是中國公路、鐵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綜合交通樞紐 ,是中國商品集散中心地之一,擁有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和中國最大的零擔貨物轉運站。 鄭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國首家期貨交易所。 鄭州航空港區是中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鄭州也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鄭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歷史上曾五次為都、八代為州,是「中國八大古都」 之一和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 。全市有世界文化遺產2項1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43項 ,擁有黃帝故里、商城遺址、天地之中等眾多歷史人文景觀。
2017年1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復函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2017年,鄭州市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31。
『貳』 國家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級別 鄭東新區行政級別
國家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級別為正縣級。鄭東新區行政級別為副廳級。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鄭州市東南,成立於1993年4月,2000年2月獲批為河南省首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鄭東新區是中國河南省鄭州市規劃建設中的一個城市新區,2000年6月,由時任河南省省長的李克強提出加快開發鄭東新區。2001年8月,鄭東新區開始對外徵集方案。2002年12月,在世界建築師聯盟年會上,鄭東新區概念規劃榮獲中國首個「城市規劃設計傑出獎」。
1、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地區
經開綜保區、國際物流園區兩個正縣級專業園區,下轄6個街道辦事處:
明湖街道辦事處、潮河街道辦事處、京航街道辦事處、前程街道辦事處、祥雲街道辦事處、九龍街道辦事處;共計63個行政村(社區)(45個行政村、18個社區),常住和從業人口約40餘萬人。
2、鄭東新區下轄地區
12個鄉(鎮)辦事處和3個專業園區:
祭城路街道辦事處 、龍子湖街道辦事處 、如意湖辦事處 、博學路辦事處 、商都路辦事處 、龍湖辦事處 、金光路辦事處 、圃田鄉、白沙鎮、楊橋辦事處、豫興路辦事處、龍源路辦事處,白沙園區管委會 、中央商務區管理委員會 、智慧島管委會。
『叄』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什麼區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經開區,因為經濟開發區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行政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東南,成立於1993年4月,2000年2月獲批為河南省首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控制范圍北至隴海鐵路、西至機場高速、南至福山路(鄭民高速南約1公里)、東至萬三公路(新107國道),面積158.7平方公里。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其他情況簡介。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緊鄰鄭州市區,即可充分利用母城的基礎設施、商業設施、生活服務設施,又為自身未來發展留有廣闊的空間。北部鄭東新區與開發區一路之隔,其現代化的商務、教育、文化、金融等設施,為經濟開發區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後防支撐。在河南省實施的「鄭汴一體化」發展戰略中,經濟開發區處於鄭州市向東發展的橋頭堡地位。
『肆』 鄭州市經開區屬於管城區嗎
鄭州市經開區不屬於管城區。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所在地(直轄)設區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擁有同級人民政府的審批許可權,直屬於鄭州市政府管轄。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東南,成立於1993年4月,2000年2月獲批為河南省首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現規劃控制范圍北至隴海鐵路、西至機場高速、南至福山路(鄭民高速南約1公里)、東至萬三公路(新107國道),面積158.7平方公里。
『伍』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不是屬於管城區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1-13
『陸』 為什麼鄭州的行政區劃上↑木有經開區啊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經濟區劃,不是行政區劃,所以只有管委會而沒有區政府,在行政區劃上,經開區絕大部分屬於管城回族區。
並且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管城回族區,不是隸屬關系。經濟管理許可權是副市級,但它沒有行政管理權。也就是說,它的最高機構是管委會,而不是區政府。
『柒』 鄭州區域劃分是什麼
鄭州區劃:中原區、二七區、管城回族區、金水區、上街區、惠濟區、中牟縣、鞏義市、滎陽市、新密市、新鄭市、登封市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東新區、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全市總面積7567平方公里,人口1260萬人,市區面積1284.89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709.69平方公里,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1284.89平方公里,城鎮化率78.4%。
鄭州區域劃分概述:
截至2020年末,鄭州市轄6區5市1縣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東新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9年,鄭州市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合計為1181.51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651.35平方公里(含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2021年10月,經河南省政府批准,同意鄭州市部分行政區劃變更。同意登封市撤銷盧店鎮設立盧店街道,實行城市管理體制,盧店街道管轄范圍為原盧店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盧店鎮政府駐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鄭州
『捌』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具體范圍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鄭州市東南部,規劃范圍北邊界為隴海鐵路,東邊界為京珠高速公路、西邊界為機場高速路、南邊界為機場高速與京珠高速公路的交匯點,轄區面積53平方公里。
開發區距市中心7公里,距市中心組團邊緣1.5公里,距建設中的鄭東新區CBD中心商務區3公里,是鄭東新區的生態工業園區和產業支撐區。
截至2019年6月,經開綜保區、國際物流園區兩個正縣級專業園區,下轄6個街道辦事處:
明湖街道辦事處、潮河街道辦事處、京航街道辦事處、前程街道辦事處、祥雲街道辦事處、九龍街道辦事處;
共計63個行政村(社區)(45個行政村、18個社區),常住和從業人口約40餘萬人。
(8)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哪個區擴展閱讀:
1、地形地貌
開發區屬黃河沖積區,地勢平坦,相對高度一般為5-10米,多為沙荒地和薄產田。區內村莊稀少,人口密度低(237人/平方公里)。
2、風向
開發區屬季風性氣候。冬季主導風為東北風和西北風,夏季為南風。全年靜風頻率為15%。冬季平均室外風速為2.8米/秒。
3、水資源與河流
鄭州市水資源年平均總量為22.44億立方米(不包括中、深地下水)。地下水為東豐西欠,年徑流量為西豐東欠。開發區地下水位6-8米,地下水資源豐富。300米深井單井出水量達60噸/小時,水質良好。開發區西有七里河,東有潮河,兩河均屬賈魯河支流。
4、工程地質
開發區跨黃河沖積平原和源前沖積平原兩個地貌單元,屬於穩定場地,承載力標准值95~220kpa。水位埋深6~8米。
地震設防烈度為7度。
5、建築物朝向
開發區建築物最佳朝向為南偏東南15度,適宜朝向為南偏東25度,不宜朝向為西北。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已走過了整整 10 年的發展歷程。
按照國家關於經濟技術開發區「三為主、一致力」的發展定位,開發區確定了以現代工業為基礎,以高新技術為先導、以第三產業為推動的發展戰略,提出了「整體開發、版塊經營、資本運作、整體開發」的發展思路。著眼新世紀,開發區立志建成河南第一、中西部一流、全國知名的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第二個 10 年和更長遠的發展中,開發區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鄭州市中心城市發展戰略總體部署和鄭東新區建設的總體要求。
以更加開放的精神,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務實的作風,重點抓好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大項目建設、出口加工區和各產業功能園區建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
『玖』 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鄭州市的哪個區
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所在地(直轄)設區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擁有同級人民政府的審批許可權,直屬於鄭州市政府管轄。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鄭州市東南,成立於1993年4月,2000年2月獲批為河南省首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6個街道辦事處:
明湖街道辦事處、潮河街道辦事處、京航街道辦事處、前程街道辦事處、祥雲街道辦事處、九龍街道辦事處;共計63個行政村(社區)(45個行政村、18個社區),常住和從業人口約40餘萬人。
(9)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哪個區擴展閱讀: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基礎設施
截至 2005年底,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完成12.5方公里的基礎設施覆蓋,實現了供水、排水、電力、燃氣、熱力、郵政、電信、道路、有線電視等「九通一平」,鐵路專用線可直達區內。
一、交通:開發區已經形成了 12縱12橫的網狀道路格局,區內道路總長達到50公里以上;鐵路專用線與隴海鐵路圃田站相連,直達開發區內;公共交通網路逐步完善,33、35、46、117、59、307等公共交通線路可直達市區,公交樞紐站、開發區內部公交系統也即將建成投入使用。
二、給水:開發區實行雙水源供水,其中,城市自來水管網供水能力為 20萬噸/日,開發區地下群井供水網路作為輔助用水,日供水能力7.32萬噸。
三、排水:開發區實行污、雨水分流排放,其中城市污水處理達標後經市政管網排入王新莊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40萬噸。
四、供電:開發區實行雙迴路供電,建有一座11萬伏變電站(鮑湖變電站),有4條1萬伏供電專線投入使用,另有三座11萬伏變電站正在籌建中,預計2006年底可實現供電能力44萬伏。
五、供熱:開發區實行集中供熱,開發區第一座熱源廠已投入使用,供熱能力達到84蒸噸/小時。
六、燃氣:開發區內天然氣主幹管網已全線貫通,主要氣源為中原油田氣源和西氣東輸氣源,日供氣能力約30萬立方,可以為進區企業提供充足的生產、生活用氣。
七、郵政、電信:開發區郵政局、電信局均已建成投入運營,開發區電話交換機容量為10萬門,國際互聯網出口帶寬1000兆。
八、物流:開發區是鄭州市圃田物流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鐵路貨運集裝箱接點站、公共保稅中心、托普鐵路物流等一批物流設施即將建成投入使用,可為入區企業提供鐵路物流、公路物流、保稅物流、商業物流等一系列現代物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