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東莞19年發展如何
東莞市2019年GDP達9400多億,居全國19名,經濟增長率位居全省前列,人口吸引力位居全國前列,經濟結構進一步由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畢竟東莞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松山湖,有華為等龍頭企業,有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重點科研設備,有長安、虎門等經濟強鎮,2019年總體發展是較好的
㈡ 廣東東莞怎麼樣經濟,環境,天氣,治安!
關於東莞的經濟、環境,天氣和治安,按你提問的順序來回答,先說說東莞的經濟吧。東莞的經濟,在全國來說,東莞的經濟都算發展得不錯的,2008年東莞的GDP是3710億元,在全國城市排名前13名位; 再說說東莞的環境,東莞整體環境不錯;而且製造業發達,較適合創業和投資。東莞的天氣:東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從氣候來說,還是算得上宜居城市的。 至於東莞的治安,客觀說確實差強人意,對於大部分生活在東莞的人來說,東莞的治安一直是讓人頭疼的問題,身邊不少朋友都有被搶被偷的經歷。不過近兩年東莞在治安整治方面也實施了不少舉措,相對來說好了很多。
㈢ 為什麼感覺東莞經濟往日的輝煌一去不復返
北有雄安,南有東莞,如果說雄安承接了北京的一部分城市職能,那麼東莞則是深圳最好的「合作夥伴」,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背景下,東莞擁有的發展機遇是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就連緊靠廣州的佛山,未來發展潛力,與東莞相比,都「遜色三分」。
2017年和2018年,東莞連續兩年成功入圍新一線城市,得益於深圳的產業轉移,以及自身的經濟結構轉型,東莞已經從過去的「世界工廠」,搖身一變成為中國高科技產業新高地,華為入駐松山湖、OPPO和vivo兩大手機總部都在東莞,再加上阿里巴巴以及多家世界500強紛紛搶灘東莞,這一系列的動作背後,釋放了一個信號,就是搶灘東莞,就等於在粵港澳大灣區,插上了一把「尖刀利刃」。因為東莞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總結:從目前來看,東莞的人口體量和GDP總量,與長三角發達城市相比,還有一定距離,不管是與蘇州還是寧波、或者是無錫,東莞始終還有一段距離,未來東莞,在經濟增長與資源吸引力的協同下,還需要發力,爭取利用5-10年時間,將東莞建設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的示範城市,以及國際知名的高新產業新城,力爭到2025年,將東莞建設成為國內高新技術產業「領頭羊」,以及中國經濟轉型最佳示範城市。
㈣ 1990年是東莞經濟增長較快的一年嗎
東莞市統計局發布《改革開放40周年東莞系列課題研究報告》,報告將東莞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程劃分為四個階段:1978-1985年,起步階段;1986-1995年,騰飛階段;1996-2008年,提升階段;2009-2017年,轉型階段,每一個階段均形成了獨具東莞特色的發展路徑,也帶給東莞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報告上看1990年東莞處在提升階段,的確是經濟增長非常快的一年。
1990年是東莞經濟增長較快的一年,找對了發展的路子,東莞才成為了現在的東莞!
㈤ 東莞GDP突破萬億元大關成萬億之城,東莞的經濟這些年來為何能快速發展
東莞GDP突破萬億元大關成萬億之城,東莞的經濟這些年來為何能快速發展?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總體來說,中國經濟發展早已進到快速發展趨勢的階段,各個領域的管理人員已經閃光發光。不論是早已突破萬億元大關的一線城市,或是正提前准備跨出萬億大關的晚輩城市,每一座城市都可以推動中國GDP的提升。
㈥ 目前東莞的發展你怎麼看
北雄安,南東莞!蔣老師認為,東莞可能是未來20年,我國最具潛力的發展城市之一!為什麼這么說,三點理由:
實際上,一座城市的發展,不單單是簡單的地域經濟,也就是擴大城市的面積,增加人口規模,還有一種更有效的發展手段,那就是產業升級,提高城市的經濟效率,所以,東莞顯然邁出了第一步,從單一的製造業城市,發展為多元化、高新技術、人工智慧、金融為主的國際化城市。誰說粵港澳大灣區只能有廣深港三座國際化城市呢?東莞可否一戰?歡迎大家參與話題討論!
㈦ 問:東莞經濟怎樣最發達是那個鎮治安如何
東莞是製造業名城,經濟發展較快,社會治安明顯好轉,比較發達的鎮區有:虎門,長安,厚街
㈧ 未來的東莞和惠州哪個發展能更好,對此你認為呢
單從經濟層面來講東莞經濟目前比惠州好,東莞是全國負債率最低的城市之一,繼蘇州後全國第二個國稅超千億的地級市。州面積比東莞大4倍,經濟切不到東莞一半,大亞灣巽寮、南崑山羅浮山、西枝江東江流經,橋多公園也遍地,西湖就在市中心。東莞一直以來扮演著「世界工廠」的角色。
㈨ 廣東東莞的經濟發展條件如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脫穎而出,他們憑借自身的經濟實力,不斷獲得國民乃至世界的認可。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四大一線城市,經濟實力雄厚,為中國的經濟建設貢獻了不少力量,對推動地區發展來說,更是舉足輕重的。不過今天小編要介紹的,並非四大一線城市,而是我國最小的新一線城市,被譽為“世界工廠”,也是打工者的天堂,大家知道是哪嗎?
不知道大家是否去過東莞?歡迎留言評論。
㈩ 東莞經濟如何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06年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轄縣)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000億元的城市有12個,其中東莞位列第八,排名超過傳統強市南京、重慶、沈陽和武漢。
根據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在9月底公布的數據,黨的十六大以來,2006年我國城市總數為661個,其中地級及以上城市287個,比2002年增加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轄縣)年末總人口36764萬人,比2002年末增加3840萬人,增長11.7%。
其中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轄縣)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的城市由2002年的12個增加到2006年的30個,其中12個城市超2000億元,僅廣東省就占據四個席位,傲居全國首位。據記者了解,在2006年的年終統計數據中,深圳、廣州、佛山、東莞四市的經濟總量已佔全省GDP總量的63.83%。也就是說,全省將近三分之二的GDP是四市貢獻的。
此外,數據顯示2006年環渤海、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包括市轄縣)地區生產總值78305億元,佔全國GDP總量的37.4%。其中,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區生產總值39613億元,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區生產總值21618億元,環渤海城市群地區生產總值17074億元,分別佔全國GDP總量的18.9%、10.3%和8.2%。2006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環渤海城市群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包括市轄縣)分別為37819元、49093元和32036元,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1735元、33009元和15952元。
據記者了解,東莞在9月底召開的全市領導幹部大會上,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毓全通報了今年以來全市經濟運行情況。2007年以來東莞經濟總體態勢保持平穩,根據初步核算,1—9月東莞全市生產總值為2296.6億元,同比增長17.7%。
東莞市統計局局長呂琦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接到上級公布的統計口徑,但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東莞很有可能在年內跨越3000億元的門檻。
■專家說法:要客觀看待這一排名
在2006年全國城市GDP排名中,東莞僅排在第15位,蘇州市、無錫市、青島市、寧波市、成都市等都排在東莞前面,東莞為何會在短期內大幅躍升?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東莞市首屆特約研究員林江教授表示,這是統計口徑造成的結果。
林江表示,此次排名將各地級市管轄縣的GDP剔除在外,而像蘇州的崑山等市管轄縣的GDP都占當地GDP的大頭,因此蘇州等城市沒有入選GDP2000億元12強。而東莞因為市直接管轄鎮街,缺少中間一級縣,因而在排名上能大幅躍升。
林江同時稱,要客觀看待這一排名,排名的躍升並不能說明東莞有多強。目前東莞正在努力轉型,不少勞動密集型企業已出現外遷跡象,東莞應繼續加強產業升級創新,發展產業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