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學中mc是什麼意思

經濟學中mc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6-22 06:24:33

『壹』 請問在經濟學中TFC、TVC、TC、AFC、AVC、AC、MC的全稱分別是什麼

1、TFC:為全部固定成本。

2、TVC:總可變成本。

3、TC:總成本。

4、AFC:平均固定成本。

5、AVC:平均可變成本。

6、AC:平均(總)成本。

7、MC的:邊際成本。

TC=TVC+TFC;TVC=C(Q);TFC=C0;TC=C(Q)C0。

(1)經濟學中mc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總成本TC(total cost)是總固定成本(TFC)和總變動成本(TVC)之和。因此總成本曲線在總變動成本曲線之上,兩曲線之間的垂直距離等於總固定成本的數值。總成本曲線的特性完全取決於總變動成本曲線的特性,所以,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曲線也是先遞減地增加,後遞增地增加。

總固定成本指在某個生產時期內,對不變投入的總花費。由於在生產中不變投入是一個不變的量,所以總固定成本是一個常數,即在短期內固定成本與產出數量的變化沒有關系,固定成本曲線是一條水平線。

『貳』 微觀經濟mc是什麼意思

經濟學里的MC=MR的意思是: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

生產均衡是指在既定成本下,如何實現產量最大化。當某生產者在給定的成本約束下,產出量達到最大時,該生產者就處於均衡狀態。另一種說法是,給定總成本,當達到最高的等產量曲線時,生產者就處於均衡狀態,此時等產量曲線與等成本線相切。即是MR=MC,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

邊際成本:

增加一單位的產量隨即而產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稱為邊際成本。

MC=ΔTC/ΔQ

邊際收益:

邊際收益是指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後一單位產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MR=ΔTR/ΔQ

(2)經濟學中mc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邊際成本遞增的根本原因就是邊際產品的遞減原則。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通常只按變動成本計算。邊際成本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會計和經營決策中常用的名詞。

例如,生產某種產品10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5 000元,單位產品成本為50元。若生產101個時,其總成本5040元,則所增加一個產品的成本為40元,即邊際成本為40元。當實際產量未達到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減。

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增。因為,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總固定成本就會遞增。由此可見影響邊際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產量超過一定限度(生產能力)後的不斷擴大所導致的總固定費用的階段性增加。

『叄』 西方經濟學中MC與MP什麼意思

西方經濟學中MC是指邊際成本,MP是指邊際產量。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很多。

在邊際產量中,若生產技術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變的情況下,每增加一單位變動投入要素所得到的總產量的增加量。由於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成立,要素的邊際產量在可變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後是遞減的。

(3)經濟學中mc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邊際產量與平均產量的關系:

邊際產量的曲線與平均產量的曲線相交於平均產量曲線的最高點。在相交前,平均產量是遞增的,邊際產量大於平均產量,在相交後,平均產量是遞減的,邊際產量小於平均產量;在相交時,平均產量達到最大,邊際產量等於平均產量。

在資本量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勞動量的增加,最初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都是遞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分別遞減。所以,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都是先上升而後下降。這反映了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肆』 在西方經濟學中TC.AC.MC.MU.M代表什麼

TC代表總成本、AC代表平均成本、MC代表邊際成本、MU代表邊際效用、M代表貨幣供給。
1.總成本,是指企業生產某種產品或提供某種勞務而發生的總耗費。即:在一定時期內(財務、經濟評價中按年計算)為生產和銷售所有產品而花費的全部費用。總成本,記作TC。
2.平均成本是指一定范圍和一定時期內成本耗費的平均水平。
3.邊際成本是指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成本,邊際成本MC=△TC/△Q。
4.邊際效用是指消費者對某種物品的消費量每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額外滿足程度。邊際的含義是額外增量。
5.貨幣供給是指某一國或貨幣區的銀行系統向經濟體中投入、創造、擴張(或收縮)貨幣的金融過程。
拓展資料:
微觀經濟學里的MU是什麼意思?
邊際就是自變數增加一單位,因變數隨之改變多少,簡單的說,就是求導。比如邊際效用MU是消費額外一單位某種商品從中獲得的滿足,就是效用函數U(x,y)對這種商品求偏導;邊際成本MC是多生產一單位某種產品帶來的的成本增加,就是總成本或者可變成本曲線的導數;邊際替代率MRS是為額外獲得一單位某種商品所願意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最大數量,就是無差異曲線的導數的絕對值。
西方經濟學中mu和u有什麼關系?
u是效用,mu是邊際效應,邊際效用指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者增加一個單位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新增效用,也就是總效用的增量。對u求導可得mu。

『伍』 想問一下經濟學中MC=MR和MC=MB這兩個利潤最大化公式的區別

區別:
1、經濟學里的MC=MR的意思是: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在均衡狀態下如何實現產量最大化。
2、達到配置有效的點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MB=MC。
拓展資料
一、均衡狀態
1、商品供求平衡的狀態稱為均衡狀態,在均衡狀態下的商品價格稱為均衡價格.某種商品的市場供求均衡稱為個別均衡或局部均衡 。
2、經濟學家通常把競爭形成的秩序稱為一種均衡狀態,這是一種不太幸運的說法,因為在這種均衡狀態的前提下,所有的事實都已被發現,而競爭也停止了 。
3、都是理性的投資行為,我們將此時的市場稱為均衡狀態,這種情況在現實中幾乎不存在。SBE<0時,表明股市總市值小於股市所有股票所代表的真實價值,這意味著出現了負的股票泡沫,即股票的投資價值被市場低估了 。
二、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實際上是在任何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 理論上來講:邊際成本表示當產量增加1個單位時,總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遞減的增加,從而邊際成本下降,也就是說的是規模效應。 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通常只按變動成本計算。邊際成本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會計和經營決策中常用的名詞。
邊際成本的作用: 邊際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變化規律,配合邊際收入,計算邊際利潤。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可行。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不可行。 但教材沒有涉及邊際收入、邊際利潤,這是其不足之處。 邊際成本的計算: 邊際成本計算方法很多,教材所承的方法並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與概念不一致。但從應試角度,還應按其掌握。

『陸』 MC在經濟學里是什麼意思

MC在經濟學里是邊際成本,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邊際成本是使企業運作良好的關鍵概念,因為邊際成本決定了生產的最佳程度。

邊際成本遞增只是一個狀態描述,並非一條基本定律,是對狀態的一種描述,當實際產量未達到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減,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增。因為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總固定成本就會遞增,也就是邊際成本和勞動的邊際產量成反比。

(6)經濟學中mc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邊際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遞減的增加,從而邊際成本下降,也就產生了邊際成本規模效應,但邊際成本的增加與減少的趨勢是和單位投入生產的產量增減趨勢是成正比的。邊際成本對制訂產品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經濟學理論認為,當產量增至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時,為企業獲得其最大利潤的產量。

在邊際成本法下,利潤與銷售量直接相關,而與產量無關。計算的利潤差額正好是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庫存產品中所含的固定費用數,所以用邊際成本法更能准確地反映企業實際利潤。邊際成本和單位平均成本不一樣,單位平均成本考慮了全部的產品,而邊際成本忽略了最後一個產品之前的。

『柒』 FC,VC,TC,MC,AFC,AC是什麼意思(西方經濟學)

FC 固定成本

VC 可變成本

TC 總成本

總成本=固定成本+可變成本

MC 邊際成本

AFC 平均固定成本

AC 平均(總)成本

關系式:總成本tc、變動成本vc、固定成本fc、平均可變成本av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成本ac、

邊際成本mc。△tc/△q=mc,tc/q=ac,fc/q=afc,vc/q=avc,tc/q=vc/q+fc/q

西方經濟學是指產生並流行於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學範式,狹義指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範式,

廣義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與東方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

主要是範式概念,而不僅僅是地域概念。改革開放以來流行中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也屬於西方經

濟學。

(7)經濟學中mc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基本定義

西方經濟學即被運用於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學,即目前所稱的「主流經濟學」,因特別注重對市場機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場經濟學之稱。以1776年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出版為標志,西方經濟學歷經200多年的風雨滄桑。

在這個不長不短的歷史進程中,從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薩伊、穆勒、馬爾薩斯、馬歇爾到凱恩斯、米爾頓·弗里德曼、薩謬爾森、盧卡斯、斯蒂格利茨,西方經濟學大師輩出;從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流派林立。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帶來西方經濟學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以致於西方經濟學文獻上有「經濟學帝國」之稱。

2,研究內容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的解釋為:看不見的手英語為「invisiblehand」。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理論,認為國家經濟的發展不應由政府幹預,而應由整個社會需求進行選擇。這種社會需求被認為是調節市場的「看不見的手」。

經濟學是指流行於西歐北美發達國家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經濟學是15世紀經濟學產生,18世紀經濟學建立以來,特別是19世紀70年代以後一直到目前為止認為是能夠說明經濟運行和國家調節的重要理論、概念、政策主張和分析方法進行了綜合和系統化形成的。其被稱為「社會科學之王」。

『捌』 經濟學里的MC=MR是什麼意思

經濟學里的MC=MR的意思是: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

『玖』 微觀經濟學中MC=MR是什麼意思

經濟學里的MC=MR的意思是: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

生產均衡是指在既定成本下,如何實現產量最大化。當某生產者在給定的成本約束下,產出量達到最大時,該生產者就處於均衡狀態。另一種說法是,給定總成本,當達到最高的等產量曲線時,生產者就處於均衡狀態,此時等產量曲線與等成本線相切。即是MR=MC,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

邊際成本:

增加一單位的產量隨即而產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稱為邊際成本。

MC=ΔTC/ΔQ

邊際收益:

邊際收益是指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後一單位產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MR=ΔTR/ΔQ

(9)經濟學中mc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邊際成本遞增的根本原因就是邊際產品的遞減原則。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通常只按變動成本計算。邊際成本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會計和經營決策中常用的名詞。

例如,生產某種產品10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5 000元,單位產品成本為50元。若生產101個時,其總成本5040元,則所增加一個產品的成本為40元,即邊際成本為40元。當實際產量未達到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減。

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增。因為,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總固定成本就會遞增。由此可見影響邊際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產量超過一定限度(生產能力)後的不斷擴大所導致的總固定費用的階段性增加。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中mc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8度中國故事酒多少錢 瀏覽:934
機關事業單位喪葬費怎麼領取 瀏覽:2
經濟法哪個版本比較好 瀏覽:185
我很幸福具體說的什麼 瀏覽:680
78年配90年婚姻怎麼樣 瀏覽:441
怎麼做真皮和健康 瀏覽:352
如何讓人輕松獲得幸福 瀏覽:683
徐文長是從哪個民間故事出現的 瀏覽:513
幸福溫暖的歌曲有哪些 瀏覽:438
四川省富順縣經濟如何 瀏覽:812
如何正確教導孩子的生理健康 瀏覽:303
哪個故事書里有觀書有感宋朝的 瀏覽:77
睡前講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492
屬龍與屬龍的婚姻相配如何 瀏覽:194
什麼是延遲的幸福感 瀏覽:601
什麼軟體聽故事睡覺 瀏覽:755
一個女人有一段失敗的婚姻怎麼辦 瀏覽:755
婚姻里你做過多少違心的事 瀏覽:770
長江流域形成了什麼經濟帶 瀏覽:137
黑牛山有什麼故事 瀏覽: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