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東青州的人都跟有錢嗎
首先對樓主表示感謝,這個問題問的我有點莫名的高興,畢竟活了二十多年終於有人說自己有錢了,忍不住又看了看身份證,確定自己的的確確是青州人。好,接下來以青州本地人的身份來發表一些正常見解(富二代拆遷戶就排除了,比例太低)。總的來說呢,作為百強縣總體的生活水平還可以,在山東來說算是中等偏上的了,如果你去過山東所有的市,甚至你會發現作為一個縣級市比一些市級地區發展要好很多,缺點呢,就是這幾年房價炒的有點猛,現在都炒到七八千了,不過要想在青州生活的話,也不用擔心,畢竟作為一個小小的縣級市,本地接盤俠有限,房價再往上漲的幾率不大,我甚至懷疑那些房價只是瞎吆喝水分很大,畢竟青州拋房的大有人在,但沒辦法,中國人一向習慣買漲不買跌嗎,不這樣刺激你你不買呀。物價質量呢,在濰坊市裡呢,物價偏高一點點,畢竟濰坊物價就很低,要是在山東排的話也就一般水平而已。再說當地的people,如果你在青州待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大多數青州人都是挺熱情的,工作也挺認真,從房價上看就懂了,青州的房價已經漲的離譜了,眾所周知,基本上對大多數人來說,買房窮三代,一套房會花光自己父母以及自己未來很長時間的積蓄。所以一家老小隻能拚命的工作賺錢養家糊口以此來獲得基本的生活要求,不然你房貸,孩子上學,以及父母生病,你根本應付不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大多數青州人又都是可憐的。再說就業,對於找工作呢,只要你年紀不是爺爺級別的,智商大於20,四肢健全,耳目正常,人品沒那麼喪盡天良,在青州找一份工作絕對沒問題,甚至作為一個小小的縣城我們都吸收將近一半的外來人口來當地就業,什麼臨沂,菏澤,濟寧,聊城,濱州,章丘的呀,甚至還有甘肅,四川的,我不知道這么遠他們是咋找到的青州。再說青州的發展,對於青州未來的經濟發展呢,是否未來能夠做到經濟有大的突破,說實話我有點悲觀,青州的大企業很有限,高新技術這類的基本沒有,大多是以第一二產業為主,其中多數是個體戶,抗風險能力太差,經濟稍微有點波動,會倒一大批。稍微有點規模的,老闆又基本上是農民出身,沒啥發展眼光,有點人才的,你也知道,山東向來以官僚死板為特色,所有根本留不住人才。雖說青州有古城有景區,但沒有可靠的實業老是靠旅遊賺錢,短期還行,長期的話不大穩定。總的來說呢,青州是一座安逸的小縣城,雖說對大多數人來說擁有好的前途有限,但卻默默的發展貢獻著GDP。
『貳』 山東青州是個怎樣的城市
我就是青州人,先從經濟說吧,頤中煙草,山工,都是年利稅大戶,環境花博會2009年在青州召開,消費水平一般,因為工資相對比其他縣市區來說略低。現在是百強縣之一。能說得就這么多。有什麼別的問題請再說
『叄』 山東省青島市的青州有哪
青州市是一個縣級市,屬於濰坊市,不屬於青島市。這一點樓上也提到了。
青島市有條街叫青州街,在青島市有很多的街(或路)都是以全國各地的地名命名的。我記得青州街好像在青島火車站附近(不敢確認)。
看樓主的意思是想了解青州市,青州市經濟比較發達,是江北著名的汽車、農用車、三輪車集散地,回族同胞較多。交通比較便利,膠濟鐵路和濟青高速都從青州走。詳情看網路http://ke..com/view/26859.html?wtp=tt。青州離青島200多公里,交通便利。離濟南150公里,交通便利。
『肆』 臨沂三區九縣的經濟都怎樣
縣自秦立,延續至今,治理縣政也就成為安邦定國的根本之策。縣域經濟是縣級行政區域范圍內各類經濟的總和,是國民經濟中基礎層次的行政區域經濟,是以城鎮為中心,以農村經濟和農業為主體,由一、二、三產業各種經濟成分構成的復合系統。作為城市經濟與鄉村經濟的結合、農村經濟向城市經濟拓展與延伸的樞紐地帶,縣域經濟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不可替代性,既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對宏觀經濟活動進行調控的重要環節。黨的十六大報告第一次使用了「縣域」這個概念,提出了「壯大縣域經濟」的戰略決策;十六屆三中全會又進一步強調「大力發展縣域經濟」,這充分表明黨中央對縣域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
近幾年來,臨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縣域經濟,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但我市縣域總體實力在全省來看仍然偏弱。全省30個經濟強縣中沒有我市的位置,距全國百強差距更大。我市與其他市相比,特別是與沿海和魯中各市相比,縣域經濟實力仍有差距。壯大縣域經濟對於我市盡快步入全省乃至全國經濟發展先進行列,早日實現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義。本文在剖析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出一點參考建議。
一、我市縣域經濟的基本情況
(一)全市總體情況分析
1、縣域份額大。我省139個縣市區中,縣域佔121個(含縣級市、農村人口佔60%以上的市轄區,下同)。我市三區九縣,均在全省縣域經濟考核之列,其中沂南、蒼山、費縣、平邑、莒南為經濟欠發達縣;濰坊12個縣(市區)列入11個,其中青州市、諸城市、壽光市為3個經濟強縣;泰安6個縣(市區)列入5個,其中新泰市、肥城市為經濟強縣,東平縣為經濟欠發達縣;威海4個縣(市區)列入3個,文登市、榮成市、乳山市全部為經濟強縣;濟寧12個縣(市區)列入11個,其中曲阜市、兗州市、鄒城市為經濟強縣,嘉祥縣、汶上縣、梁山縣為經濟欠發達縣;德州11個縣(市區)列入10個,其中陵縣、寧津縣、慶雲縣、平原縣、武城縣為經濟欠發達縣。
從縣域的人口看,2002年末,我市縣域人口為1008.5萬人,2003年末為1011.05萬人,其他市變化也不大。我市縣域單位數佔全省的十分之一,縣域人口數佔全省的12.3%,是全省縣域單位數和縣域人口數最多的市。我市縣域份額大,人口多,縣域經濟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往往處於弱勢,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全市社會經濟發展的難度要大於兄弟市。
2、地區生產總值總量不小,但人均水平不高。2002年,
我市縣域生產總值為622.05億元(不包括駐臨沂三區的市屬以上企業,下同),在全省列第五位。2003年縣域生產總值為740.50億元,低於濰坊和濟寧,高於泰安、威海和德州;而從縣域人均生產總值來看,2002年我市為6167元(本文所用人均數為年末累計數除以年末人口數,下同),2003年為7324元,比濰坊(10592元)、泰安(9299元)、威海(32392元)、濟寧(10684元)、德州(9233元)都低,五市分別為臨沂的1.45倍、1.27倍、4.43倍、1.46倍和1.26倍,從上圖來看,我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差距在拉大。
2003年,從全省縣域考核的121個縣市區情況看,沂水、蘭山、郯城的生產總值列39、42和46名。三區的GDP增速分別列33、15和51位,其餘各縣的GDP增速都排在了66名之後,沂南、蒼山和莒南的人均生產總值排在了百名之後。沂南、蒼山、費縣、平邑、莒南五個欠發達縣(以下簡稱五個弱縣)的生產總值排在全省30個欠發達縣的前五名,但增速和人均佔有量除費縣外均在30個欠發達縣中下游。
3、人均地方財政收入較低。2002年,我市縣域地方財政收入20.89億元,人均207.10元,比全省低132.73元。到2003年,我市縣域地方財政收入23.92億元,人均236.6元,從圖中看出,我市的人均財政收入同其他市的差距在拉大。
從全省121個縣域2003年的地方財政收入看,蘭山和沂水分別列34和35位,莒南排第59名,其餘四個弱縣均在75名之後,河東區和蒙陰縣都排在了百名之後;單從弱縣的財政收入看,除蒼山外,都進入了30弱的前十名,莒南縣在弱縣中排名第一,但是人均財政收入除莒南第12名外其餘都比較靠後。地方財政收入佔GDP比重最靠前的莒南縣排在弱縣的第18名,沂南、平邑、費縣、蒼山分別佔30弱的第24、27、28和第30名。
4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位居中游,增速相對靠後。2003年,我市縣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152.43億元,高於德州(119.46億元),與泰安(153.51億元)基本持平,比威海(310.92億元)少51.0%,比濰坊(272.68億元)少44.1%,比濟寧(223.71億元)少31.9%。
蘭山在全省121個縣域中列26位,羅庄列49位,其餘都較靠後,其中河東、沂南、蒼山、蒙陰都在百名之後;蘭山的增速列60名,羅庄、沂南和沂水增速分別列117名、119名和第112名。費縣和莒南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居30弱的第6和第8位,沂南和蒼山排名分別為第17位和第20位;5個弱縣的增速排名都在30弱縣的23名之後。
5、非農結構與濟寧、泰安相近,與威海差距明顯。2002年,我市縣域農業與非農產業增加值結構為19.2:80.8, 2003年為16.8:83.2,與濟寧、泰安相近,與威海比較,非農比重低4.2個百分點,差距比較明顯。
6、進出口增速較快,絕對額差距仍較突出。2002年,我市縣域進出口總額為5.3億美元,而濰坊為13.0億美元,威海為10.8億美元,二市分別為臨沂的2.4倍和2倍;2003年我市縣域進出口總額為9.4億美元,其他市如濰坊為16.8億美元、威海15.4億美元、濟寧4.3億美元、德州2.2億美元、泰安1.9億美元。與濰坊、威海相差的倍數降低,但絕對額仍相差7.4億美元和6億美元。
從全省縣域出口來看,除莒南27名、羅庄28名外,其他10個縣區都在40—98名之間;莒南、費縣、蒼山、平邑、沂南五個弱縣的出口總額分別佔30弱的第1、3、6、7和第14名,出口佔GDP的比重分別排名為1、7、10、12和第19名。
7、實際利用外資好於泰安、濟寧,與濰坊、威海差距較大。2002年,我市縣域實際利用外資0.77億美元,2003年為2.29億美元,低於濰坊的4.58億美元,威海的7.03億美元,德州2.76億美元,高於泰安的0.78億美元和濟寧的1.06億美元,從實際利用外資可以看出,濰坊、威海二市還孕育著更大的進出口後勁。
從全省縣域來講,除蘭山23名,羅庄24名之外,其他10個縣區有7個在百名之後。蒼山、莒南、費縣、平邑、沂南五個弱縣實際利用外資佔GDP的比重較低,分別佔全省30弱的18、19、26、28、30名。
從上述比較可以看出,我市縣域經濟總量大、人口多,總體經濟實力較強,人均較弱。如與濰坊比較,無論總量還是人均,我市差距基本是全方位的;與濟寧比較,地區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一些人均指標都偏弱;與威海比較,臨沂生產總值和地方財政收入等指標總量較大,但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利用外資和進出口就差很多,人均指標差距更為明顯。與泰安、德州比較,臨沂縣域經濟總量有優勢,但人均指標仍有差距。
(二)蘭山區同強縣青州市經濟實力分析
蘭山區2003年年末人口為87.38萬人,青州市為89.92萬人,在全省121個縣域中分列第31和第29位;蘭山的GDP為79.31億元,排名(指在全省121個縣域中,下同)第42位,比青州落後10位,人均GDP低2152元,但GDP增幅比青州高3.5個百分點,增幅的位次比青州靠前53位;蘭山的工業增加值是44.61億元,列第33位,比32位的青州少2511萬元,但增速比青州高37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蘭山比青州高4.7億元,同時位次高7位,增幅也明顯高於青州;蘭山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7.38億元,列第23位,略高於24位的青州;蘭山地方財政收入是3.61億元,列第34位,略低於33位的青州;蘭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5.5億元列全省第一位,比第20位的青州要出27億多元;去年蘭山實際利用外資1億美元,列第23位,高於青州的0.48億美元,但蘭山的出口額僅為0.42億美元,比青州的0.75億美元要靠後18名。
從上述比較可以看出,蘭山區有自身的區位優勢和特點,只要充分發揮市場帶動作用,廣泛利用內外資投入,不斷挖掘自身潛力加快發展,進入全省30強是大有希望的。
(三)莒南縣、平邑縣同安丘市部分指標對比
濰坊的安丘市同我市的莒南縣和平邑縣,在地理資源和人口方面都有相似之處,安丘市在全省121個縣域的綜合經濟實力中屬中等偏下的縣域,與其比較更能增強我們擺脫弱縣的信心。
安丘市2003年年末人口為105萬人,略高於莒南縣的99.02萬人和平邑縣的98.28萬人;去年安丘的GDP和人均GDP都高於莒南縣和平邑縣,但增幅不如二縣;安丘的工業增加值及增幅不及莒南和平邑,但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增幅都高於二縣;安丘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超過了莒南和平邑二縣之和,分別為50.82億元、19.77億元和19.66億元;安丘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接近於二縣之和,分別是32.89億元、14.73億元和19.55億元;莒南和平邑的實際利用外資有差距,但出口額莒南縣要超過安丘市。
可以看出,莒南和平邑二縣雖有差距,好多指標並不在後30名,只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分析透各自優勢和存在的問題,揚長避短,找出適合本地經濟快速發展的路子,是完全可以擺脫弱縣行列的。
二、壯大縣域經濟的基本思路
壯大縣域經濟應充分尊重各縣區的客觀實際,立足縣區本身的資源、勞動力、基礎產業等方面的優勢,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同時應把握如下幾條原則:
1.縣域經濟應該是特色經濟。經濟發展是不對稱性的、非均衡的,這是經濟發展的規律,縣域經濟發展也必須遵循這一規律。我市北部是山區南部為平原,區域差異性明顯,各縣應從實際出發,選擇不同的角度,調整空間把特色產業做大做強,不斷壯大主導產業,構建具有競爭力的主導產業。
2.縣域經濟應是民營經濟。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以企業為主體,政府的工作著力點應放在促進生產力要素快速流通的領域。把民營經濟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是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基礎,民營經濟是集「民資、民智、民力」於一體的民本經濟,是充滿活力的經濟,是植富於民的經濟。轉制搞活、放手發展、開放引進、發展壯大一批民營經濟,使其在縣域經濟中發揮主導作用。
3.縣域經濟應該是富民經濟。農民增收應是發展縣域經濟的主要任務,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各縣區應繼續完善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像羅庄區根據目前的經濟狀況隨時取消農業稅。
4.縣域經濟應該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充分重視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發展經濟絕不能以環境惡化和資源浪費為代價。
三、壯大縣域經濟的對策建議
1.改善域內環境,創造發展條件。在硬環境方面,以農村城鎮化建設為重點,努力建設並改善各類基礎設施。以縣城為中心,以鄉鎮為網點,建設好公路、鐵路要道旁鄉鎮和經濟小區,並利用其輻射帶動功能把分散的鄉村連接成一體,加快交通、能源、通訊、廣播電視和信息網路技術設施建設,形成縣域內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暢通的良好流通網路。在軟環境方面,立足「科教興縣」、「人才強縣」,採取優惠政策留住高技術人才,加大對基礎人才包括青年技工和農民的培訓;優化縣域社會信用環境,創造良好的金融外部環境,建立中小企業擔保機制,改善和加強金融服務;發揮各類中介組織和流通企業在搞活縣域流通中的積極作用,努力形成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的吸引力。
2.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提升縣域工業的規模經濟水平,增強縣域工業的競爭能力。發展縣域經濟首要任務是加快工業化。加大技術改造和技術開發力度,在著力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的同時,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以現有的食品、五金、建材、復混肥、木材加工等產業集群為依託,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壯大產業,增強產業競爭力。同時,發展縣域工業應重視資源、環境等制約條件,並將縣域工業化與城市工業化銜接起來,要積極引導,積極創造工業化發展的有利條件。
3.適度優先發展城鎮經濟,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速度和城鎮化進程。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享受城市文明的要求越來越迫切。目前,廣大農民在大城市還很難支付定居成本,而在鎮區的居住成本較低,因此,縣域內的中心鎮有望成為勞動力轉移的首選之地。要積極、穩妥地推進縣域城鎮化建設,大力發展城鎮經濟,培育縣域經濟的「增長點」。擇優培育中心鎮和重點鎮,引導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發展小城鎮第三產業。以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為基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根據城鎮自身所處的位置和特點,發展一批工業主導型、商業貿易型、交通樞紐型、旅遊開發型等特色小城鎮。
4.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發展縣域非農產業。目前,受單一農戶生產規模小、合作意識差、市場化程度低等因素的限制,推進農業產業化還面臨著體制性障礙。因此,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的同時,要以市場為導向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有市場、有潛力的農產品生產,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和區域特色農業。以龍頭企業為紐帶,採取農戶+工廠、農戶+公司、農戶+市場等形式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效益,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進程。
5.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體系,千方百計增加對農業的投入。農業是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國家自力的基礎,也是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雙重約束的弱質產業。本著「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提高農業競爭力為目標,加大對農業的投入。(1)積極開展招商引資,鼓勵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外商資本投向農業領域。(2)優化投資結構,農業財政投資要重點支持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骨幹品種及優勢產業帶發展、農產品質量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和科技推廣,加大財政對義務教育、農民技能培訓及衛生領域的投入力度,提高農業投資效率。(3)適當調整投入政策,改變分散切塊格局,建立農業投入的直通機制,減少中間環節,保證投入效益。(4)建立縣域產業發展基金,出台對龍頭企業實質性扶持的相關政策,如貼息、利用貸款等優惠政策。(5)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小額信貸、民間借貸等金融創新模式。
6.鼓勵發展非公有經濟,增強發展活力。進一步激活民間投資的積極性,加速縣域經濟民營化進程。縣一級的所有領域應向民營經濟開放,加大對個體私營經濟的扶持力度,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加快技術革新,擴張規模,提高效益,不斷提升民營經濟的份額和實力。加大開放力度,全面構建開放型縣域經濟,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積極開發兩個市場,並把利用外資與發展區域特色產業相結合,與改造提升民營經濟相結合。
7.切實加強土地管理和耕地保護。縣域經濟要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進程,佔用耕地是不可避免的。我市人多可耕地少,土地是農民和農業的根本。切實加強土地管理和耕地保護,一方面,地方政府徵用土地用於公益性項目;另一方面,征地的收益必須向農民轉移。
『伍』 青州怎麼樣
青州怎麼樣,要看你值得哪方面了。青州不如上海經濟發達,但是青州人朴實大方,沒有北京大,但是青州景色優美,環境宜人。有很多旅遊景點,商業在縣級市也是比較發達的。
『陸』 臨沂與青州哪個城市好
歷史上青州很牛,不過現在是縣級市了。不過盡管如此青州在縣級市裡邊算好的,而臨沂在地級市裡邊是除菏澤外最窮的。論市區面積縣級市再好肯定不如地級市,但是青州目前的經濟(人均gdp)可以虐爛臨沂任何一個縣市區,包括蘭山區(我計算過)。
『柒』 山東濰坊青州的經濟建設怎嗎樣
地理位置很好是古九州之一,在全省戰略位置重要,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在縣級市中經濟還是相當不錯的,在2009年全國縣域經濟百強中排名第89位是濰坊市四個進入百強的城市之一,環境很好名勝古跡很多,人民淳樸勤勞,
『捌』 青州和博興那個經濟好
博興經濟好。
山東濱州博興縣經濟還是比較好的,在濱州能排前三名,曾經進過全國百強縣。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濱州市以南30公里,距離淄博市40公里。青州的經濟在山東排名位於中上,和博興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玖』 山東青州和高密哪個地方更好一些,最好分析的詳細一點,比如經濟、人文、發展潛力等方面
首選青州,青州是個古城,還有古城遺址,人口有90萬,經濟方面東有花卉交易場,花卉交易博覽會(花博會),西鄰臨淄國家重要工業城市,南接雲門山,駝山,龍興寺等旅遊景點,最南邊還有仰天山4A級旅遊景點,北邊309國道城鄉劃分,北面經濟開發區有大量新興產業工廠,包括造紙,化工,石油,汽車。鐵路客貨運線路繞城而過,G20(原濟青高速),G25(原東青高速)均從青州境內而過,交通便利。
發展潛力,國家剛剛制定了藍色海洋經濟區,濰坊在其中,而青州地處濰坊最西邊,北接東營廣饒,勝利油田在東營境內,在便利的交通下,為青州的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不過,你要是選擇在青州工作,你要做好努力奮斗的准備,因為在這里,人多,事多,壓力大。你要是想簡簡單單的做點小買賣,小生意養家糊口,還是到小縣去,自己選吧。
『拾』 青州是濰坊的縣級市,中國經濟百強縣之一,你知道哪些青州的美食
青州市,山東省濰坊市下轄市,是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之一,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除了悠久的文化底蘊以及美麗的人文風光外,青州的許多美食也是讓人秀色可餐,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青州有哪些美食不容錯過。
1、夾河驢肉
夾河驢肉是青州的著名特產,已經有著幾百年的製作歷史,主要產品有五香驢肉、真空驢皮、真空原汁驢舌、真空驢蹄、真空驢筋、真空驢尾、真空驢心、真空驢耳等10多個系列產品。夾河驢肉肉香馥郁、肉爛不柴、肉色鮮亮、口味醇香,是饋贈貴賓和宴請親友的首選佳餚。
以上8道青州美食小吃你都吃過嗎?感覺味道怎麼樣?你還吃過哪些青州美食小吃?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