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汕頭幾個區中哪個最富各有什麼特色
汕頭素有」美食之鄉」美譽,汕頭美食體現了潮汕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汕頭比較有名的當地小吃有;"達濠晶合魚丸", "老媽宮粽球」.」西天巷蚝烙」,」福合埕牛肉丸」,」新興炒糕」,」飄香小食店的蝦米筍」等,還有南澳島上的多種海產風味.
❷ 汕頭經濟最發達的地域在哪呢
20路公交車,起點是汕頭的老城區,經過長平路,林百欣會展中心、南國商城那邊算是現在的繁華路段,很多相對高檔的牌子都子這邊,接著是萬客隆那邊,那是以前商業區,現在也繁華依舊。幾年前,我朋友來到萬客隆附近,說拿不到賓士寶馬比廣州還常見。20路的終點站是金葉島,那是一個富人區,一個單獨小島上獨棟別墅,而且有些別墅還有私家遊艇碼頭,出入小島只有一條路,外人不一定隨時能進去。
回來可以走金砂路,高檔酒店都在這邊,還有不少新建的小區,寫字樓,唱K的地方也在這里。
❸ 汕頭市區是指哪個區現在哪個區經濟發展比較好
現在的老市區基本可以是:金鳳壇以西的地方,都算老市區.
❹ 汕頭的哪個地區經濟最好
汕頭市,廣東省地級市,是全國主要港口城市、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汕頭經濟發展一般。汕頭省內和揭陽市和潮州市接壤,地理位置較好,交通便利,是個臨海的城市。
汕頭下轄6個區、1個縣城、
一:區①潮陽區、② 潮南區、③金平區、④澄海區、⑤ 龍湖區、⑥濠江區、
二縣①南澳縣
在汕頭下轄的7個區縣中,人口最的則是潮陽區,人口達到171萬,不僅如此,潮陽區的面積還是最大的,達到678平方千米,同時達到百萬以上人口的還有潮南區137萬;而金平區雖然面積不大,剛剛達到100平方千米,人口也不是很多,但是經濟卻是最強的,2019年GDP總量已經達到524,同樣的還有澄海區也達到了500億以上,二區的經濟都比較強,再者不得不提南澳縣,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經濟也不是很強。
汕頭的金平區,龍湖區,濠江區,作為汕頭的市區,工業底子好、商業發達,生活配套完善,但是受限於可用土地面積等原因,市區作為居住是最合適的,要大力發展工業等,還是不太現實,導致汕頭的工業都往郊區發展。
南澳區的發展趨勢,旅遊業還是第一選擇,商業、工業、服務業等,目前還看不到發展的苗頭,經濟水平相對其他區是比較落後低下的。
南澳海灣大橋
潮陽和潮南好一點,兩個地方的工業底子都很好,潮南有大量的服裝工廠、潮陽當年的電鍍業也是非常的出名。但是,隨著這幾年汕頭發展方向的轉變,電鍍業正在被淘汰,小服裝廠林立的潮南由於國際市場不景氣的原因,出口數據下滑,很多小廠倒閉,已經沒有當年繁華的景象了。
要我說,澄海區的經濟是最好的,也是最有發展前景的。澄海被稱為塑料之城,有大量的大型塑料、玩具工廠,而且具有開闊的國際市場,國際市場份額占這些工廠的主要部分,經濟發達,吸引了汕頭其他區的大量勞動力。而且由於澄海靠海,交通方便,具有大量的大幅土地可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❺ 除了金平和南澳,汕頭市還有哪個區未來會比較吃香
還有澄海區未來的發展比較好,也是比較有前景的。澄海被稱為塑料之城,有大量的大型塑料玩具工廠,而且有開闊的國際市場。國際市場份額占這些工廠的主要部分經濟發達,吸引了上頭其他地區的大量勞動力,由於陳海靠海,交通方便,具有大量的,大幅土地可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❻ 汕頭有多少個區每個區都有些什麼特色
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瀕臨南海,地處韓江、榕江、練江出海口,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之稱,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區面積443平方公里;2008年總人口506.57萬人,市區人口499.30萬人,農村人口145萬人。現轄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6個區和南澳縣。 本人旨在讓各位了解汕頭的各區鎮的特色產業以及主要產業結構,文中可能由於本人所見所知難免有片面之處,請各位批評指導! 一、潮南區(作為汕頭市經濟最發達消費最高的區鎮,其所管轄的城鎮都有其非常特色的地方。) 1、峽山鎮----中國家居服裝名鎮 峽山鎮素有小香港之稱,作為潮南區區中心,其經濟發達程度非常之高,商貿業非常發達,本鎮較有代表性的企業有眾所周知的「雅倩」、「拉芳」、「金萬年」、「雪柔」、「康王」、「威豹」等集團企業;主要產業為:服裝、電子、文具、化妝品、日化用品、印刷等。 2、陳店鎮----中國內衣名鎮 陳店鎮作為潮南區的後起之秀,全鎮轄區內所擁有的內衣廠家據不完全統計在6000多家左右,發展趨勢一點也不亞於潮南其他城鎮,該鎮擁有潮陽地區唯一一家五星級酒店;本鎮較有代表性的內衣企業為「萬康」、「黛莉安」、「彩婷」、「喬妮舒」、「卡詩帕絲」等企業;主要產業為:內衣、內衣輔料、電子、絲花等。 3、兩英鎮----中國紡織名鎮 兩英鎮作為抗戰時期的陣地及革命老區,其發展速度之快也完全是意料之外。全鎮企業最為突出的產業便織布、染整;本鎮較有代表性的企業為「綿程集團」、「睦隆世家」等企業;主要產業為:紡織、染整、服裝、皮具等。 4、司馬浦鎮----中國最大的絲花生產基地 司馬浦鎮作為潮南區乃至潮陽地區的娛樂大鎮一點都不遜色,該鎮擁有星級酒店及娛樂場所幾十家,外來客人比較喜歡到司馬浦鎮住宿休閑。本鎮較有代表性的酒店為「金城大酒店」、「龍騰酒店」、「天馬酒店」等等;主要產業為:絲花、酒店用品、內衣、服裝等。 5、臚崗鎮 臚崗鎮比鄰潮南區中心峽山鎮,該鎮幾乎成為峽山鎮的部分企業產地,峽山鎮部分企業由於征地問題將生產基地轉移到該鎮,因此該鎮的主要產業與峽山鎮幾乎一致;主要產業為:服裝、電子、文具、化妝品、日化用品、印刷等。 6、成田鎮 成田鎮為全國聞名的「西岐英歌舞」之鄉,該鎮特色產業為休閑服裝及化妝品;主要產業為:服裝、化妝品、襪子等。 7、隴田鎮 隴田鎮最為著名的企業便是「大印象集團」了,該鎮最有特色的產業也是茶業;主要產業為:茶業、襪子、編織袋、交通客運等。 8、井都鎮 井都鎮作為臨海城鎮,其產業便是海產品極其突出的特色;該鎮擁有全市龍頭企業「僑豐集團」,魚罐頭等產品;主要產業為:海產品、羊毛衫等。 二、潮陽區(作為老潮陽地區的行政中心,其商貿旅遊業較為突出一點) 1、谷饒鎮----中國針織內衣名鎮 谷饒鎮作為老潮陽地區第一家創辦內衣廠的城鎮,其特色一定是內衣產業了。本鎮較有代表性的企業為:「奧絲藍黛」、「霞黛芳」、「汾芳王」、「六月玫瑰」、「駿榮股份」、「文武集團」等企業;主要產業為:內衣、紡織、染整、電子等。 2、和平鎮----中國音像製品基地 和平鎮一直以來都是圍繞著音像製品在大做投資,從錄音帶到光碟的演化過程中,該鎮也不斷的尋求產業創新。本鎮較有代表性的企業為:「粵東磁電」、「昂特磁電」、「粵華磁電」、「泰興眼鏡」等企業;主要產業為:音像製品、服裝、眼鏡、經編等。 3、銅盂鎮----國內首富黃光裕故鄉 說到銅盂鎮,我想最值得一談的也是國內首富黃光裕了,該鎮其發展產業便是最有趣的了!該鎮比鄰峽山鎮、司馬浦鎮、谷饒鎮、和平鎮,因此這四個鎮的特色產業也無形之中會匯集到該鎮。主要產業為:內衣、服裝、紡織等。 4、貴嶼鎮----中國電子名鎮 貴嶼鎮全鎮家家戶戶幾乎都在做電子,諸如半導體、IC卡蕊片、液晶等;主要產業為:電子、內衣等。 5、金浦鎮 金浦鎮最為特色的產業便是造紙印刷了,但其紅木傢具也是該鎮的主要產業之一;主要產業為:造紙、印刷、傢具等。 6、海門鎮----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說到海門鎮,最為聞名的便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蓮花峰風景區」了,宋朝丞相文天祥「終南」二字為蓮花峰風景區增添了不少趣事。主要產業為:漁產品、旅遊等。 三、濠江區(主要產業為:工藝品、旅遊等) 四、金平區、龍湖區(作為汕頭市中心城區,兩個區的產業基本上沒有很大區分,主要產業為:服裝、印刷、輕工機械、食品、商貿、旅遊、休閑娛樂等) 五、澄海區----中國玩具城 說到玩具,相信世界上做這個行業的人無人不知澄海的一世英名了,中國玩具城為澄海也爭榮不少。主要產業為:玩具、服裝、毛衫等。 六、南澳縣 美麗的海上綠洲南澳島,坐落在閩、粵、台三省交界海面,距廣東省汕頭經濟特區僅11.8海里,東距台灣高雄160海里,北距廈門97海里,西南距香港180海里,處在這三大港口城市的中心點,瀕臨西太平洋國際主航線。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自古今來,南澳是東南沿海一帶通商的必經泊點和中轉站,早在明朝就已有「海上互市」的稱號。 南澳縣位於閩、粵、台三省海面交叉點,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它由主島南澳島和附近2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130.91平方公里,其中主島面積12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600平方公里,總人口72449人,素有「粵東海上明珠」的美譽。 南澳歷來是海防重鎮,兵家必爭之地。公元1575年(明歷三年),詔設「協守漳潮等處駐南澳付總兵」,公元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升設南澳總兵,管轄閩南、台灣、粵東海域軍事。清以前行政區域分屬福建省沼安縣和廣東省饒平縣,1915年全島劃歸廣東省管轄,1950年南澳解放,成立南澳縣人民政府,屬潮汕專區,1983年汕頭地市合並以後,直屬汕頭市管轄。 南澳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北回歸線貫穿南澳主島,常年氣候溫和,冬暖夏涼,無霜凍,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1.5℃,年平均日照2325.3小時,年均降雨量1348.4毫米。 南澳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一是港灣資源。南澳島岸線曲折,長達77公里,為廣東沿海各地之冠,大小港灣66處,其中的煙墩灣,長山尾、竹棲肚、後江灣等七處,可闢建萬噸級泊位碼頭。二是旅遊資源。南澳有保存完好的海島自然景色,蘊藏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具有「海、史、山、廟」立體交叉的特徵,全島可供開發旅遊的沙灘面積達200多萬平方米,擁有青澳灣省級旅遊度假區、烏嶼省級候島自然保護區、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亞洲海島第一大風電場等一大批景區景點,島上已發現的文物古跡50多處,寺廟30處,所有這些構成南澳多姿多彩的旅遊景觀,是建設旅遊島的理想之地。三是水產資源。南澳島可供開發的漁場5萬平方公里,周圍近海漁場和台灣淺灘漁場的各種魚、蝦、貝、藻類有1300多個品種,名貴海產品有魷魚、龍蝦、石斑魚、海膽、紫菜等,其中尤以宅魷、澎菜馳名國內外。沿島水深10米以內的海域,水質好,浮游生物種群多,避風條件佳,是發展海水養殖的良好基地。四是風力資源。南澳風況屬世界最佳之列,年平均風速達倒8.54米/秒,有效風速時數達7000多小時。據專家測算,島上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可達20萬千瓦。
❼ 汕頭市哪個地區經濟最好
澄海區。
澄海區是全國著名僑鄉,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超過100萬人,是全國聞名的玩具工藝、毛織服裝生產基地、玩具禮品出口基地。澄海先後被評為全國文化、體育、科技進步、法制宣傳教育、廣播電視先進區、村民自治模範區和全國民族民間藝術燈謎、版畫之鄉。
獲得「中國市轄區綜合實力百強」「中國工藝毛衫名城」「中國玩具禮品之都」「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玩具產業試點地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區」等稱號。2017年,澄海區被評為「中國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創新升級示範區」。
(7)汕頭哪個區經濟最好擴展閱讀:
2019年,汕頭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94.08億元,比上年增長6.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47669元,增長5.6%。
2019年,汕頭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8.23億元,比上年增長5.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86.80億元,增長17.7%;
2019年,汕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2.9%;
2019年,汕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94.34億元,比上年增長7.0%;
2019年,汕頭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13元,比上年增長8.9%;人均消費性支出20945元,增長9.2%。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16元,增長8.0%,人均消費性支出23854元,增長8.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35元,增長9.2%,人均消費性支出15373元,增長9.4%。
❽ 汕頭哪個區經濟發展要好些要繁華些
龍湖區,目前市中心,經濟實力最好,汕頭市發展重點區域。
❾ 汕頭哪個區經濟好
經濟最好是 澄海 改革開放以來,澄海工業經濟發展快速。特別是近幾年來,採取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措施,如降低地價、電價、規費等,以及優化服務等方面,多方吸引國內外客戶到澄海投資興辦實業。同時,鼓勵國營、集體、三資、股份制、私營個體等多種所有制性質的經濟一齊上,促進了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 全區初步形成以輕型加工業為主體,塑料玩具、紡織服裝、食品加工、工藝美術、建築材料等支柱行業相互配套的工業新格局。全區工業企業5600多家,其中宜華集團公司等產值億元以上企業13家。44種工業產品填補國內空白,55種產品榮獲部優、省優稱號,塑料、工藝、玩具、南金等產品暢銷歐美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塑料行業,共擁有塑料生產企業近千家(注冊),從業人員近十萬人,僅自動、半自動注塑機達1萬台(套),生產塑料玩具、塑料工藝、塑料日用品、塑料配件、塑料建材五大類產品,年創值20多億元,被國內外稱為塑料城。 專業鎮—— 東里鎮(廣東省五金工具專業鎮) 汕頭市澄海區東里鎮位於潮、澄、饒三市交界處,水、陸、空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突出。東里鎮是汕頭市澄海區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潮汕地區的著名僑鄉,鎮內的道路、水、電、通訊、環保等各項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投資環境十分優良,是全國500個城鎮示範點之一。 東里鎮現有大大小小的工業企業近1000家,並己逐步形成五金製品作業、針織服裝漂染行業、工藝玩具行業、橡塑行業、印刷包裝行業等五大重點行業,其中較有特色的是五金製品行業。2005年被省科技廳確定為省五金製品專業鎮。 蓮下鎮(廣東省日用化工專業鎮) 蓮下鎮位於汕頭市澄海中心城區北側,南靠韓江支流蓮陽河,東臨南海,西倚鳳鳴山,是澄海工業重鎮。素有「僑鄉」之稱,人傑地靈,人文蔚盛,商賈雲集。國、省道橫貫兩翼,不出半小時可直達汕頭國際機場、汕頭港、澄海萊蕪碼頭、汕頭火車站,區位優勢尤為突出。現轄30個行政村,人口10.61萬人。區域面積56.0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9.31平方公里,被列為廣東省中心鎮。2006年被省科技廳定為省日用化工專業鎮。連年來先後被國家省部委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創建全國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和廣東省「先進鄉鎮黨委」、「文明村鎮」、「文明示範鎮」、「鄉鎮企業百強鎮」等榮譽稱號。 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蓮下鎮委鎮政府本著「科技興鎮,工業強鎮」發展思路,致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近幾年,一批基礎設施相繼建成投入使用,投資環境日臻完善,園區規劃和建設、特式產業的培植和發展彰顯了工業重鎮的位置。2006年實現工業產值65.6億元;稅出1.42億元。業已呈現以外向型經濟為主體,日用化工、木製品、工藝玩具、造紙印刷包裝、毛織服裝、食品加工等幾大支柱產業共同發展的工業格局。 日用化工是近幾年異軍突起發展迅速的行業,現在大小企業80多家。廣東名臣化妝品有限公司是其中的姣姣者,其「蒂花之秀」化妝品、日用洗滌品系列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是「國家免檢產品」。企業正發揮著龍頭帶動的社會效應。發展中的蓮下日用化工工業呈現出如下鮮明的特色:產品種類繁多、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硬體配套上檔次、己形成生產社會化產業鏈:整個行業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蓮下現在打造特色專業鎮的同時,正描繪著科技創新三年發展規劃,致力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鳳翔街道(廣東省玩具專業鎮) 澄華街道(廣東省毛衫專業鎮) 鹽鴻鎮(汕頭市包裝材料專業鎮) 農業 澄海農業素以精耕細作著稱,有「種田如綉花」美譽,是著名的農業高產地區。新中國成立後,澄海各級黨政高度重視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大搞平整改土,興修水利。先後建成了五大聯圍防洪防潮大堤和6個灌區的灌溉排水系統,興建四座橋閘,保水調節水位,實現排灌自流化。 韓江堤圍全面達到二十年一遇的設防標准,部分達到五十年一遇的設防標准;海堤具備抗擊十一級台風加暴潮的能力。早在1957年,澄海就成為全國第一個雙季水稻畝產千斤縣,榮獲「糧食畝產量甲全國」的稱號。改革開放以來,在繼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同時,全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並突破了以糧為綱的單一模式,發展多種經營,全面活躍了農村經濟。 糧食再創高產,1989年稻穀年平均畝產1075公斤,成為全國第一個雙季水稻高產超噸谷的縣份,1991年獲國務院授予的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的稱號。此後經努力,連續十二年保持畝產「噸谷市(縣)」的殊榮。年蔬菜種植面積24.73萬畝,總產量72.35萬噸;水果種植面積4萬多畝,總產量4.98萬噸;「三鳥」飼養量2295.18萬只,生豬飼養量23.88萬頭;水產養殖面積4.64萬畝,水產品總產量6.09萬噸。全區水產、水果、禽畜、蔬菜「四大基地」總收入26.4億元。樟林林檎、新澄西瓜、萊蕪紫菜、白沙獅頭鵝等澄海農特產品馳名海內外。 外引內聯 改革開放以來,澄海區充分利用僑鄉的優勢,通過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外引內聯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全區共引進香港、泰國、新加坡、日本、美國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到澄海落戶。興辦三資企業475家,來料加工企業312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6.02億美元。投資項目涉及服裝、工藝、毛織、化工、塑膠、食品及餐旅業、房產開發等20多個行業。在引進的項目中,工業項目佔80%以上。 建成了泛海木業有限公司、華翔塑膠有限公司等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骨幹龍頭企業。在做好外資引進的同時,積極加強與內地大中城市、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的技術交流與經濟協作。目前,澄海已同12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 商貿旅遊 澄海區按照「大市場、大商品、大流通」的思路,以建設專業市場和多功綜合市場為重點,先後新建擴建了一批規模較大的專業性綜合性集貿市場。全區共擁有水產、塑料、服裝、蔬菜、水果、糧食等專業綜合市場50個,經營總面積47.75萬平方米。這些市場連結全區村鎮,面向全國,既較好地服務了當地群眾生活,又增強了當地工業產品和農副產品的輻射功能。 澄海塑料專業市場,經營幾百個系列近萬個品種的塑料產品,遠銷全國多個省市,2000年成交額17.25億元,比1980年增長13.5倍;集市貿易成交額達到11億元,比1980年增長31倍。與此同時,澄海區利用毗鄰特區、靠近港澳的有利條件,積極拓寬對外貿易渠道,大力組織產品出口。至2004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4.96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4.37億美元,分別比1980年增長873倍和10.4倍。 澄海區旅遊業蓬勃發展,全區共有賓館、招待所、旅社60家,其中已評為二星級的2家,相當於二星級的4家,三星級的1家,四星級的1家;客房約1712間,床位3036張。此外,還有營業性歌舞廳67家。 目前澄海旅遊資源已經初步開發利用,較有規模的景區共有5處。即:萊蕪旅遊區、陳慈黌故居、鄭王衣冠墓、塔山風景區和冠山風景區。2004年澄海區共接待來澄旅遊人數98.8萬人次,各旅行社組團外出旅遊4.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6億元。目前,共有旅遊企業8家,各旅行社已開辦國內旅遊線路68條。
❿ 未來汕頭哪個區發展潛力大
汕頭的是一座非常發展非常快的城市,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吞吐量曾位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位居全國第7位,出現「商賈雲集,樓船萬國」的繁榮景象。1981年11月汕頭經濟特區正式成立,汕頭城市發展迎來又一個輝煌時期。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汕頭GDP、人均GDP、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29倍、16倍和36倍;工業總產值增長160倍;第三產業增加值12倍,城鄉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港口資源是汕頭參與區域經濟競爭的比較優勢和核心戰略資源。
但如果說汕頭哪個區發展潛力大,毫無疑問就是濠江區,首先從區位上來看,濠江區得天獨厚,三面環海,一面臨江,有近百公里的海岸線。從經濟上的發展趨勢來看,濠江區2017年GDP總量96.3億元,增長12.1%,比上一年同期的10.2%多了1.9個百分點,增速列各區縣第一!
其次濠江區這個中國建築之鄉,借勢中國近年房地產的高速發展,把建築業穩穩地經營為自己的支柱產業。數據顯示,濠江區2017年建築業增值25.5億元,增長22.3%,增速列各區縣第一!
濠江區2020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為183.0億元,增長35.5%,增速列各區縣第一!濠江區現有包括英聯股份等4家上市企業,加上近年有比亞迪,潮宏基,綠地,上海電氣等大公司進駐,未來經濟的高速發展有望得到長期的持續。
另外,從一個區的房價也基本能反映本區的發展。據統計,汕頭房均價在9000左右,而最高的就是濠江區!14000!其次龍湖區9000,南澳區,金平區,潮南區,澄海還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