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定條件有哪些
微觀經濟的基本假設主要有兩個:
1、理性選擇的基本假設
即在一切經濟生活中的行為都是合乎所謂的理性的,力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追逐和獲得自身的最大的經濟利益。
2、完備信息的基本假設假設
市場上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個體都對有關的經濟情況具有完全信息。
② 微觀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假設是什麼
微觀經濟學的理論是以如下三個基本假設條件為前提的:第一,市場出清。即堅信在價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升降的情況下,市場上一定會實現充分就業的均衡(equilibrium)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資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資源閑置或浪費問題。第二,完全理性。即消費者和廠商都是以利已為目的的理性人(rational man),他們自覺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為目標,又知道如何實現最大化。第三,完全信息。即消費者和廠商可免費而迅速地獲得各種市場信息(information)。只有在這種條件下,微觀經濟學關於價格調節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以及由此引出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才是正確的。
③ 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什麼
經濟學基本假設是:第一,理性人假定。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設條件(經濟人)。以利己為動機,力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追逐和獲取自身的最大的經濟利益。第二,完全信息假定。完全信息。市場上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個體(即買者和賣者)都對有關的經濟情況具有完全的信息。
假設條件是微觀經濟學中的基本假設條件。但是學界同時承認,上述兩個基本假設條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實,他們是為了理論分析的.方便而設立的。在此條件下通過模型推演出來的實驗結果,會和事實產生一定的差距。
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來自《微觀經濟學原理》(美曼昆著)有:
1、經濟人假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2、稀缺性假設(資源總是有限的)。
3、非厭足性(人類總是貪得無厭的)。本書經過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吳德慶教授改編,非常適合作為我國經濟管理類本科教育的微觀經濟學雙語教材,也可用於MBA、EMBA相關課程的教學,還可作為商界人士的培訓參考書。使用本書的讀者朋友將發現,學習微觀經濟學付出只需那麼少,收獲將是那麼多。
④ 微觀經濟學的兩個基本假設條件
第一,理性人假定。
消費者與廠商都是以利己為目的的經濟人,他們自覺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為目標,又知道如何實現最大化
第二,完全信息假定。
消費者和廠商可以免費而迅速的獲得各種市場信息。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4)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什麼擴展閱讀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只是研究對象有所分工,兩者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並無根本分歧。兩者均使用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在理論體繫上,它們相互補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構成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1、基本假設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市場經濟通過「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2、中心理論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福利經濟學、管理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
⑤ 微觀經濟學的三個假定是什麼
西方經濟學有三個基本前提假設:第一個基本前提假設是理性人假設,又稱經濟人假設,或最大化原則,是西方經濟學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設。第二個基本前提假設是信息完全假設。價格機制是傳遞供求信息的經濟機制,信息完全假設具體體現在自由波動的價格上。最大化原則加上完全競爭假設才能推導出信息完全假設。第三個基本前提假設是市場出清假設,它與前兩個基本前提假設具有明確的因果關系,是前兩者的邏輯推論。現代經濟學的發展圍繞著對這三個基本前提假設的反思而展開。西方經濟學從以上三個基本前提假設出發,通過數學演繹推理,得出結論 網路的。。。。。。。。。。
⑥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什麼
整個微觀經濟學的論證都是建立在三個基本的假設條件之上的,即完全理性、完全競爭、完全信息。而這三大假設都與事實難以相符。
⑦ 微觀經濟學的三大基本假設條件是
1、第一個基本前提假設是理性人假設,又稱經濟人假設,或最大化原則,是西方經濟學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設。
2、第二個基本前提假設是信息完全假設。價格機制是傳遞供求信息的經濟機制,信息完全假設具體體現在自由波動的價格上。最大化原則加上完全競爭假設才能推導出信息完全假設。
3、第三個基本前提假設是市場出清假設,它與前兩個基本前提假設具有明確的因果關系,是前兩者的邏輯推論。
現代經濟學的發展圍繞著對這三個基本前提假設的反思而展開。西方經濟學從以上三個基本前提假設出發,通過數學演繹推理,得出結論。
(7)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產生與發展
微觀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20世紀30年代以後,英國的羅賓遜和美國的張伯倫在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廠商均衡理論。
標志著微觀經濟學體系的最終確立它的體系主要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
微觀經濟學的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微觀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微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
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二、方法發展
20世紀西方經濟學的長足發展,還集中體現在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巨大變化方面。分析方法的變化帶來的是西方經濟學研究深度的推進和廣度的拓展。
可以說,20世紀西方經濟學之所以產生諸多「革命」和理論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變化。
方法論的變化對20世紀西方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從而使其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研究方法的演變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講體現了西方經濟學的發展脈絡。
⑧ 簡述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
西方經濟學有三個基本前提假設:第一個基本前提假設是理性人假設,又稱經濟人假設,或最大化原則,是西方經濟學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設。第二個基本前提假設是信息完全假設。價格機制是傳遞供求信息的經濟機制,信息完全假設具體體現在自由波動的價格上。最大化原則加上完全競爭假設才能推導出信息完全假設。第三個基本前提假設是市場出清假設,它與前兩個基本前提假設具有明確的因果關系,是前兩者的邏輯推論。現代經濟學的發展圍繞著對這三個基本前提假設的反思而展開。西方經濟學從以上三個基本前提假設出發,通過數學演繹推理,得出結論
⑨ 微觀經濟學的兩個基本假設條件是什麼
第一、理性人假定。
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設條件(經濟人)。以利己為動機,力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追逐和獲取自身的最大的經濟利益。
第二、完全信息假定。
完全信息。市場上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個體(即買者和賣者)都對有關的經濟情況具有完全的信息。
(9)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什麼擴展閱讀:
假設條件的缺陷:
假設條件是微觀經濟學中的基本假設條件。但是學界同時承認,上述兩個基本假設條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實,他們是為了理論分析的方便而設立的。在此條件下通過模型推演出來的實驗結果,會和事實產生一定的差距。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
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微觀經濟學的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微觀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微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
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
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
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