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徽馬鞍山有幾個區
馬鞍山現轄三區一縣,市人民政府駐安徽省馬鞍山市太白大道2008號
市轄區
雨山區面積 173平方千米,人口25.17萬。郵政編碼243071。區人民政府駐馬鞍山市湖西路
轄 向山鎮 銀塘鎮 佳山鄉 雨山街道 安民街道 平湖街道 採石街道
花山區面積 119平方千米,人口23.4萬。郵政編碼243000。區人民政府駐馬鞍山市花山路
轄 霍里鎮 沙塘街道 解放街道 湖東街道 桃源街道
金家莊區面積 53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243021。 區人民政府駐馬鞍山市金字塘路33號
轄 慈湖鄉 金家莊街道 塘西街道 慈湖街道 江邊街道
縣
當塗縣面積1346平方千米,人口67萬。郵政編碼243100。縣人民政府駐姑孰鎮。
轄 姑孰鎮 黃池鎮 烏溪鎮 石橋鎮 塘南鎮 護河鎮 太白鎮 丹陽鎮 博望鎮 新市鎮 大隴鄉 年陡鄉 江心鄉 湖陽鄉
開發區
國家級開發區:馬鞍山市經濟開發區;省級經濟開發區:慈湖經濟開發區、當塗經濟開發區、花山經濟開發區、雨山工業園、新城東區
Ⅱ 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不是在雨山區
是。例如:「安徽 馬鞍山市雨山區 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陽湖路」
Ⅲ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經濟開發區郵政編碼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經濟開發區郵政編碼243000。當塗縣經濟開發區創建於2002年5月,2006年5月升級為安徽省省級開發區。
開發區地處八百里皖江下游南岸,南京、馬鞍山和蕪湖城市群之間;以當塗母親河(姑溪河)為界,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北區10 平方公里與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接壤,南區53平方公里與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接壤。
目前,開發區基礎設施已累計完成投入約18億元,北區10平方公里已基本建成,南區已拉開近15平方公里路網框架,具備「八通一平」條件,承接功能完善,設備配套齊全。
2021年,當塗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當塗縣經濟開發區常住人口為15471人。
當塗縣經濟開發區機構設置
當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下設:
辦公室、財政局、經濟發展局、規劃建設局、招商局、社會事務局、征遷安置事務局、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局等8個局室。
縣派駐開發區機構:
質監分局、地稅分局、公安派出所、工商所、市容中隊、國土分局。
Ⅳ 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馬鞍山市城區南部,規劃面積6.8平方公里,南鄰當塗縣城,西臨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採石,緊鄰205國道,距離馬鞍山火車站約10公里,
公交線路有:
129路:開發區管委會 → → 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 → 康泰佳苑 → 朱然文化公園 → → 華聯商廈 → 安徽工業大學 → 礦院 → → 市中心醫院 → → 首創水務
20路:開發區管委會 → → 湯陽 → → 市商業步行街→ 田園飯店 → 馬鋼賓館 → 富園飯店 →→ 長途汽車站 → 火車站 → 中北巴士公司 → 市中心醫院 → 首創水務
26路:採石風景區 → 青島啤酒廠(二水廠) → → 開發區管委會 → 湖西路(紡織廠) → 市政廣場北 → 建管大廈 → 七中 → 生化新村 → 中級法院* → 旅遊汽車站
Ⅳ 馬鞍山有多少個開發區啊
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馬鞍山市城區南部,規劃面積6.8平方公里,南鄰當塗縣城,西臨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採石,緊鄰205國道,距離馬鞍山火車站約10公里,
公交線路有:
129路:開發區管委會 → → 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 → 康泰佳苑 → 朱然文化公園 → → 華聯商廈 → 安徽工業大學 → 礦院 → → 市中心醫院 → → 首創水務
20路:開發區管委會 → → 湯陽 → → 市商業步行街→ 田園飯店 → 馬鋼賓館 → 富園飯店 →→ 長途汽車站 → 火車站 → 中北巴士公司 → 市中心醫院 → 首創水務
26路:採石風景區 → 青島啤酒廠(二水廠) → → 開發區管委會 → 湖西路(紡織廠) → 市政廣場北 → 建管大廈 → 七中 → 生化新村 → 中級法院* → 旅遊汽車站
還有:
慈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家莊區)、馬鞍山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園區(靠近蕪湖)、當塗工業園 、含山工業園、和縣工業
Ⅵ 安徽有幾個國家級開發區
12個
桐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作為安徽省僅有的兩家縣域國家級經開區之一,桐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勢頭分外引人矚目。
安徽桐城經濟開發區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經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審核保留的省級開發區。規劃控制范圍為68平方公里,轄10個社區(村)。自2002年建區以來,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水平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一期規劃面積為10平方公里,已實現了「六通一平」。2007年,進區項目達120餘家,建成投產企業6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4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5億元,財政收入1.17億元。
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
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始建於1992年8月,是中部地區最早的開發區之一,1993年經省政府批准為全省首批省級開發區,2010年3月21日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至此,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躋身國家級開發區行列。總體規劃面積54.9平方公里。一、二期12.4平方公里現已基本完成。
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
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蕪湖市東部和北部,是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安徽省第一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內設有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級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國家級汽車電子產業園。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開發區已經發展成為蕪湖市對外開放的窗口、體制創新的先導區、先進製造業的先行區、對外開放的示範區。現規劃面積121.68平方公里。下轄龍山、萬春兩個街道,常住和就業人口超過20萬。
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安徽省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於1995年經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1年6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系「全國百佳科學發展示範園區」、「安徽省投資環境十佳開發區」、「浙商最佳投資開發區」和「蘇商全國首選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開發區位於池州市主城區東北,全區總體規劃控制面積115平方公里,分為東部園區和西部拓展區兩部分。
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
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2000年12月經省政府批准成立。園區現有企業553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22家,億元企業22家。2007年以來,開發區先後被評為安徽省「投資環境十佳園區」、「浙商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粵商最適宜投資地區」、「全國十大誠信開發區」、「江浙企業家投資中國首選開發區」、「全國百佳科學發展示範園區」等榮譽稱號。2009年,開發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31.4億元,完成財政收入5.33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000萬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1.2億元。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國家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掛合肥出口加工區牌子,轄省級合肥空港經濟示範區。目前管轄面積258.57平方公里, 其中產業聚集區面積42.34平方公里、城市建設面積62.88平方公里、農業用地面積153.35平方公里。全區設有高劉、海恆、錦綉、蓮花、芙蓉、臨湖6個社區,共有村(居)53個。另,區縣合作開發的新港工業園10.4平方公里,下轄居委會4個。2010年,成為安徽省首個千億元產值開發區;2012年,成為安徽省首個兩千億元產值開發區,安徽省首個綜合財政收入過百億元的開發區。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於1992年7月,1993年5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全省首批省級開發區, 1995年2月,省政府批准了一期8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皖政秘199518號)。目前,8平方公里區域已經基本開發完畢,規劃中的3縱4橫,計20公里主幹道已全面開工建設, 2004年年內全部完工,全面實現「七通一平」。近年來,開發區堅持「三為主、一致力」的方針,力求規劃高起點、建設高速度、經濟高效益。目前,開發區基本實現了「以銅材深加工和電子信息材料為主導,紡織和精細化工為特色」的產業定位目標。
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始建於1992年,1993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年3月2日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位於六安市東部,淠河總乾渠橫貫其中,312國道穿區而過,寧西鐵路、滬漢蓉高速鐵路、滬陝高速公路沿區而行,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僅40分鍾車程,區位優勢明顯,水、陸、空交通便捷。園區控制面積43平方公里,規劃面積24.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為「工業園、科技園、生態園和新城區」。
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馬鞍山經濟開發區是1995年設立的省級開發區,1999年6月啟動建設。經過新世紀以來的快速發展,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製造、食品及乳製品、機械深加工及成套設備製造、新材料及環保產業等特色產業群體,美國KKR、蒙牛乳業、江蘇雨潤、達利食品、廣東科達等一批知名企業先後入駐並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開發區累計引進企業近500家,總投資摺合人民幣300多億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連續8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新增產值對全市工業的貢獻率達50%以上,綜合經濟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安徽省開發區前列。
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開發區位於滁城南郊,北接城市中心區,西靠琅琊山腳下,東連京滬鐵路線,南接京滬鐵路安徽滁州站,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里,區內基礎設施完善,道路、供排水、供電、供熱、天然氣、通訊等均能滿足投資者需要。2011年4月10日,國務院正式批准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目前共審批進區項目170多個,總投資規模近百億元。
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
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始建於1988年,1993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一期10平方公里,現已開發5.7平方公里。201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淮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開發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規劃面積2萬平方米,現已建成 4000平方米,並入駐高新技術型企業10餘戶,成為淮南市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基地和高新技術項目的孵化器。
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開發區位於宣城市西部新城區,行政管轄面積169.47平方公里,規劃總面積80平方公里,包括位於主城區西部的核心區和產業承接集中區。開發區管委會內設四局四室:經濟發展局、社會發展局、財政局、建設局、辦公室、總工程師室、征地拆遷安置辦公室、紀檢監察審計室。直屬事業單位一個:開發區投資服務中心。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市招商局和開發區招商局合署辦公。
Ⅶ 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截至2019年,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安徽省。因為它是省級開發區。
馬鞍山經濟開發區是1995年設立的省級開發區,1999年6月啟動建設。經過新世紀以來的快速發展,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製造、食品及乳製品、
機械深加工及成套設備製造、新材料及環保產業等特色產業群體,美國KKR、蒙牛乳業、江蘇雨潤、達利食品、廣東科達等一批知名企業先後入駐並取得了長足發展。
目前,開發區累計引進企業近500家,總投資摺合人民幣300多億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連續8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新增產值對全市工業的貢獻率達50%以上,綜合經濟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安徽省開發區前列。
(7)馬鞍山經濟開發區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沿革:
鑒於馬鞍山經濟開發區的強勁發展態勢,早在2005年,市委、市政府就將開發區升級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直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省政府分別於2005年9月、2007年12月向國務院請示將馬鞍山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去年初,根據商務部通知精神,國家級開發區申報工作正式啟動。
我市積極向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科技部、財政部、住建部和國土資源部等有關部委匯報工作,爭取支持,在他們的關心支持下,申報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3月25日市委、市政府接到國務院批復,馬鞍山經濟開發區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
Ⅷ 馬鞍山的三個區怎麼劃分的
截止2019年10月,馬鞍山下轄的三個區分別是博望區、花山區、雨山區。具體介紹如下:
1、花山區
花山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馬鞍山市東部,與南京江寧區接壤,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0公里,處在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層。截止2019年10月花山區下轄霍里、桃源路、湖東路、沙塘路、解放路、江東、塘西、金家莊8個街道。
2、博望區
博望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馬鞍山市最東端,地處長三角經濟圈和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內,與南京江寧、溧水、高淳三區接壤。截止2019年10月博望區下轄博望、新市、丹陽三鎮。
3、雨山區
雨山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始建於1976年,雨山區位馬鞍山市城區西南部,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8度29分、北緯31度41分。東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接壤,南與當塗縣相連,西臨長江,東北與花山區和金家莊毗鄰。
截至2019年10月,雨山區轄4個街道、3個鄉鎮和1個省級開發區。平湖街道、雨山街道、安民街道、採石街道、向山鎮、銀塘鎮、佳山鄉、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8)馬鞍山經濟開發區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馬鞍山市的歷史沿革:
馬鞍山市名來源於歷史,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鄉外)劃屬馬鞍山市。轄縣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2011年8月22日,原地級市巢湖市所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Ⅸ 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郵編是多少
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郵編
省
份:
直轄市城
市:馬鞍山市
區/縣:
雨山區機構名:
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郵
編:
243071區
號:
0555
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郵編
http://www.youbian.com/organ281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