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醫如何發展
中醫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作斗爭中就創造了原始醫學。人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某些食物能減輕或消除某些病症,這就是發現和應用中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礎上,發現用獸皮、樹皮包上燒熱的石塊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過反復實踐和改進,逐漸產生了熱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為生產工具的過程中,發現人體某一部位受到刺傷後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從而創造了運用砭石、骨針治療的方法,並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為針刺療法,進而形成了經絡學說。 中醫理論主要來源於對實踐的總結,並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黃帝內經》問世。該書系統總結了在此之前的治療經驗和醫學理論,結合當時的其他自然科學成就,運用樸素的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初步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難經》是一部與《黃帝內經》相媲美的古典醫籍,成書於漢之前,相傳系秦越人所著。其內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各方面,補充了《黃帝內經》之不足。 秦漢以來,內外交通日漸發達,少數民族地區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龍眼、荔枝核等,漸為內地醫家所採用。東南亞等地的葯材也不斷進入中國,從而豐富人們的葯材知識。《神農本草經》就是當時流傳下來的、中國現存最早的葯物學專著。它總結了漢以前人們的葯物知識,載葯365種,並記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氣五味等葯物學理論。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該書所載葯效大多是正確的,如麻黃治喘,黃連治痢,海藻治癭等。 公元三世紀,東漢著名醫家張仲景在深入鑽研《素問》、《針經》、《難經》等古典醫籍的基礎上,廣泛採集眾人的有效葯方,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著成《傷寒雜病論》。該書以六經辨傷寒,以臟腑辨雜病,確立了中醫學辨證施治的理論體系與治療原則,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世又將該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其中,《傷寒論》載方113首(實為112首,因其中的禹余糧丸有方無葯),《金匱要略》載方262首,除去重復,兩書實收劑269首,基本上概括了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被譽為「方書之祖」。 西晉醫家皇甫謐(公元215~282)將《素問》、《針經》、《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的基本內容,進行重新歸類編排,撰成《針灸甲乙經》12卷,128篇。該書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其內容包括臟腑、經絡、腧穴、病機、診斷、針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書中經過考查確定了當時的腧穴總數和穴位349個(包括單穴49個,雙穴300個),論述了各部穴位的適應證與禁忌,總結了操作手法等,對世界針灸醫學影響很大。公元701年日本政府制定醫葯職令時規定,本書為醫學士必修書。 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集體編寫的《諸病源候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因證候學專著。全書共50卷,分67門,載列證候1,700餘條,分別論述了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狀。其中對一些疾病的病因及發病原理已描述得比較詳盡而科學。例如:對某些寄生蟲的感染,已明確指出與飲食有關;認為絛蟲病系吃不熟的肉類所致。書中還記載了腸吻合術、人工流產、拔牙等手術,說明當時的外科手術已達到較高水平。隋唐時期,由於政治統一,經濟文化繁榮,內外交通發達,外來葯物日益增多,用葯經驗不斷豐富,對葯物學成就進一步總結已成為當時的客觀需要。公元657年唐政府組織蘇敬等二十餘人集體編修本草,於公元659年完稿,名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這是中國古代由政府頒行的第一部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葯典。它比歐州紐倫堡政府公元1542年頒行的《紐倫堡葯典》早883年。該書共54卷,包括本草、葯圖、圖經三部分,載葯850種,在國外影響較大。公元713年,日本官方就以此書的傳抄本規定為學醫的必讀課本。 唐代醫家孫思邈(公元581~682)集畢生之精力,著成《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中,《千金要方》分為30卷,合方論5,300首;《千金翼方》亦30卷,載方2,571首。二書還對臨床各科、針灸、食療、預防、養生等均有論述。尤其在營養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如認為癭病(指甲狀腺腫類疾病)是因人們久居山區,長期飲用一種不好的水所致,勸告人們不要久居這些地方;對夜盲病人,採用動物肝臟治療等。公元752年,王燾著成《外台秘要》,全書共40卷,1,104門(據今核實為1,048門),載方6,000餘首,可謂集唐以前方書之大成。 宋代對中醫教育比較重視。宋政府設立「太醫局」,作為培養中醫人材的最高機構。學生所學課程包括《素問》、《難經》、《傷寒論》和《諸病源候論》等。教學方法也有很大改進,如針灸醫官王惟一曾設計鑄造銅人兩具(公元1026年),精細刻制了十二經脈和354個穴位,作為針灸教學和考試醫師之用。考試時,試官將銅人穴位注水,外用蠟封。受試者如取穴正確,可針進水出。是這中國醫學教育事業的創舉。公元1057年,宋政府專設「校正醫書局」,有計劃地對歷代重要醫籍進行了搜集、整理、考證和校勘,歷時十餘年,約在1068~1077年陸續進行。目前我們所能讀到的《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針灸甲乙經》、《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經過此次校訂、刊行後流傳下來的。 公元十二至十四世紀的金元時代,中醫學出現了許多各具特色的醫學流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四大家、即:劉完素(公元1120~1200),認為傷寒(泛指發熱性疾病)的各處症狀多與「火熱」有關,因而在治療上多用寒涼葯物,被後世稱之為「寒涼派」:張從正(約公元1156~1228),認為病由外邪侵入人體所生,一經致病,就應祛邪,故治療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後世稱之為「攻下派」;李東垣(公元1180~1251),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治療時重在溫補脾胃,因脾在五行學說中屬「土」故被後世稱之為「補土派」,朱震亨(公元1281~1358),認為人體「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即認為人體常常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治療疾病應以養陰降火為主,被後世稱之為「養陰派」。 明代醫葯學家李時珍(公元1518~1593)親自上山采葯,廣泛地到各地調查,搞清了許多葯用植物的生長形態,並對某些動物葯進行解剖或追蹤觀察,對葯用礦物進行比較和煉制,參考文獻800餘種,歷時27年之久,寫成了《本草綱目》,收載葯物1,892種,附方10,000多個,對中國和世界葯物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大約在公元十一世紀,中醫即開始應用「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成為世界醫學免疫學的先驅。公元十七至十九世紀,由於傳染病的不斷流行,人們在同傳染病作斗爭的過程中,形成並發展了溫病學派。如明代吳有性認為傳染病的發生,「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他稱之為「戾氣」。他指出「戾氣」的傳染途徑是自口鼻而入,無論體質強弱,觸之皆病。這就突破了中醫學歷來認為的病邪是由體表進入人體的傳統理論,在細菌學尚未出現的十七世紀中葉,這無疑是一偉大創舉。到了清代,中醫在治療溫病(包括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發熱性疾病)方面成就的代表著作有葉桂的《溫熱論》、薛雪的《濕熱條辨》、吳瑭的《溫病條辨》及王士雄的《溫熱經緯》等。 清代醫家王清任(1968~1831)根據屍體解剖和臨床經驗寫成《醫林改錯》,改正了古代醫書在人體解剖方面的的一些錯誤,強調了解剖知識對醫生的重要性,並發展了瘀血致病理論與治療方法。 近百年來,隨著西醫在中國廣泛地傳播,形成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並存的局面。一些醫家逐漸認識到中西醫各有所長,因此試圖把兩種學術加以匯通,逐漸形成了中西醫匯通學派。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唐宗海(1862-1918)之《中西匯通醫書五種》;朱沛文約19世紀中葉)之《華洋臟腑圖像合纂》;張錫純(1860-1933)之《醫學衷中參西錄》等。 中醫葯學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以顯著的療效、濃郁的民族特色、獨特的診療方法、系統的理論體系、浩瀚的文獻史料,屹立於世界醫學之林,成為人類醫學寶庫的共同財富。中醫葯學歷數千年而不衰,顯示了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它與現代醫葯共同構成了我國衛生事業,是中國醫葯衛生事業所具有的特色和優勢。
❷ 現在中醫學畢業生前景如何
一:醫學專業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各級中醫院、中醫科研機構及各級綜合性醫院等部門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就業崗位:美容師、中醫師、中醫科醫生、中醫醫生、中醫醫師、美容導師、中醫、中醫科、中醫科醫師、醫葯銷售代表、中醫理療師、護士等。
二:中醫學專業就業前景
中醫學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於醫學類中的中醫學類,其中中醫學類共6個專業,中醫學專業在中醫學類專業中排名第1,在整個醫學大類中排名第7位。
在中醫學類專業中,就業前景比較好的專業有: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維醫學,藏醫學,蒙醫學,中醫學,醫學檢驗,中葯學等。
中醫學專業就業崗位最多的地區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區是成都。
從目前現狀來看,葯科類畢業生供小於求,各醫葯公司、制葯廠是吸收這類畢業生的大戶,制葯業對人才的需求是穩中有升。
社會對葯學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中葯學專業的大學生就業率高達95%。制葯業發展較快,尤其是生活水平提高以後,人們對保健品的需求在增大,企業對葯學人才比較青睞。
當然,中醫學專業就業前景中也必須看到:
中醫學專業的就業還是比較嚴峻的,因為在大部分人民醫院中的中醫科室極少,而在中醫院,盡管其中醫科室明顯要多,但還是以西醫為主體,而中醫醫生主要以名老為主,至於剛畢業的中醫院校的學生,往往都不太受歡迎,因為大部分人認為老中醫經驗豐富,一些醫院寧可返聘退休醫生也不願招新人。
因而,中醫學專業學生要想就業好:
需要掌握全科醫學的知識,以發揮其優勢。在基層,很多群眾由於西醫院檢查、治療費用偏高,而願意選擇簡便低廉的中醫進行治療。中醫尤其是中醫全科醫學應該是很不錯的選擇。我們就必須做到打破傳統中醫學范圍,考慮向全科醫學發展。這樣不僅可以傳承中醫的原有特色,而且可以促使中醫發展壯大,使學生就業渠道增多。因此,為了找到適合自身的工作就必須扎實理論知識,提升自身的臨床實踐能力,並要保持著始終一切為臨床服務的學習態度,把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靈活運用。
❸ 中醫學就業前景怎麼樣
中醫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從《黃帝內經》到《本草綱目》,從「麻沸散」到針灸,那麼中醫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呢?一起來看看吧!
1中醫專業就業前景
早年的中醫都是以師帶徒的形式傳授下來的,好多都是中醫世家。真正以學校教育方式傳授則是在解放後才開始,開辦學校都是中專性質。直到1962年,我國才有了中醫學第一批本科生畢業。至今,「中醫學院」已經在全國遍地開花,每年本科畢業生達上萬人。近兩年發展更快,你稍不留神,「中醫學院」就已經更名為「中醫葯大學」了。
「發展中醫葯事業、中西醫並重」,是我國政府在醫療界制定的基本方針。中醫葯具有堅實而廣泛的群眾基礎,社會對中醫學人才的需求是長期存在的。尤其是中國社會已經進入老齡化,中醫在未來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
2中醫專業就業方向
進入醫院或者其他醫療機構成為一名醫師是中醫學專業小夥伴們最對口的工作,但是現在這個行業人才趨於飽和,大中小城市的公立醫院一般都要求碩士學歷,而私立醫院發展一般,城鎮醫院的人才需求也已經很小。不只是中醫學專業,很多臨床醫學專業的本科同學們也很難在這些單位找到工作。
不過,這幾年咱們國家的農村、社區醫療事業逐漸發展起來,小夥伴們可以考慮在一些社區、街道醫院或基層醫療工作單位做全科醫生。這些單位對醫療資源的需求相對較大,並且當地人對於中醫更為信服,非常適合中醫學專業的小夥伴們。
全科醫生的工作較為繁瑣,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內、外、婦、兒等臨床診療任務,雙向轉診任務及院前急救與轉診任務;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組織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組織社區健康人群與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社區護理、社區康復、社區計劃生育指導等項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等等。
❹ 中醫行業趨勢怎麼樣
人類身體功能的自然退化、工作壓力、現代生活的不良習慣,風寒濕邪的日常侵蝕,致使人們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每況愈下。頸肩腰腿疼痛,胃腸功能紊亂,頭痛失 眠、職業病、亞健康等人群劇增,健康警鍾頻頻敲響。目前,我國頸椎病已有2億人,且每年以100萬人的速度增長;腰間盤突出症2億人,占總人口的 15.2%,80%的成年人遭受腰痛的困擾;亞健康總數近10億人,接近70%;肩頸酸脹高達75%;頸椎退行性病變異常率高達62%。媒體報刊統計,全 國每天猝死的中青年人達到每天千人,而探其原因,大多跟過勞、壓力有關。以上數字證實,健康產業市場巨大。
環顧全球醫療保健行業,「中醫熱」愈來愈熱,人體調理需要「三分治,七分養」, 推拿行業已成為二十一世紀保健養生新概念。柳安堂創始人、專業中醫推拿養生專家柳安源先生認為,推拿按摩是解決過勞、壓力、情緒緊張和憂鬱症的系列問題最綠色環保、有效、經濟的手段。通過推拿按摩,人體的緊張和壓力得到舒緩,情緒和心態得到平穩,心理承受力會逐步增強,身體自然得到改觀,從養生的角度,減緩白領及中青年的的壓力,減輕身體疲勞與傷害,從而達到治未病的目標。
足療店、美容行業不斷更新發展,從早期美白祛斑去痘,發展到身體減肥,婦科調理、腎保養,經過多年的發展,培育了巨大的養生消費群體,以按摩、推拿為主要 經營項目的各類店堂會所呈現擴大趨勢,按摩推拿師、中醫理療師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但很多所謂的養生企業靠概念、靠「軟功」、靠色情掙錢,正迅速走向沒 落。本土一些所謂的養生品牌加盟連鎖,其實質卻是為了融資投機,招商伊始就紙上談兵沒有直營,一本精美的畫冊加盟廣告漫天飛,邊加盟邊倒閉,所謂的品牌曇 花一現。
健康產業是永恆的朝陽產業,是關繫到每個人身體健康的事業,整個行業需要品牌企業引領。2012年三月,全國21個地區成為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准入試點 地區,北京市東城區公布了《東城區中醫葯養生機構行業管理辦法(試行)》和《東城區中醫葯養生機構行業標准(試行)》,熏洗、推拿等7類「高人氣」養生服 務將從人員資質、場所面積、設備設施等方面進行規范。此舉意味著養生機構正式有了准入門檻,健康養生事業的發展將揭開新的篇章。我們此刻投資健康養生行 業,相當於投資了這個產業的前緣,搶佔了健康養生領域的領先地位。
❺ 中醫的就業前景如何
正常情況下,從宏觀的角度來講,中醫的就業前景是比較不錯的,簡單的說,只要你把中醫學的比較過關的話,那麼每個月的收入一般情況下是比較可觀的,至少不會低於6000塊,我的同學畢業於吉林長春的中醫葯大學,他目前的年齡只有36歲,但是每個月大概2萬塊左右的收入,這個收入已經超過了我們同學當中的大部分人了,所以我覺得中醫這一塊還是比較有前景的,而且中醫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和學習,在不斷成長的過程當中,收入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因此我們會看到越老的中醫收入也就越高。那麼想要做好中醫的職業規劃的話,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3、不斷鑽研
相比於西醫來講,中醫更注重不斷的鑽研,就好像我們都知道有中醫這個類型的醫療形式存在,但是沒有一個中醫敢說,自己已經不需要再鑽研了,這非常符合我們中國所說的一句古話,那就是活到老學到老,越老越值錢。
❻ 中醫以後的發展趨勢怎麼樣前景
我國中醫葯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據悉,由屠呦呦團隊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廖福龍等專家撰寫的青蒿素等傳統中醫葯科研論著,有望首次納入即將再版的國際權威醫學教科書《牛津醫學教科書(第六版)》。其中,題為「傳統醫葯的典範——中醫葯」的章節已完成定稿,分為「什麼是傳統醫葯」、「青蒿素等中葯發現史、作用機理和臨床應用」、「中醫葯整體觀與辨證論治」和「傳統醫葯便廉可及」四大部分。
此次,屠呦呦團隊的重大創新突破不僅具有重大成研究成果的意義,對於中國中醫葯行業的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近年來,我國中醫葯行業不斷發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前景十分廣闊。中醫葯是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醫葯在內的我國各民族醫葯的統稱。即中醫所用的葯物,以植物為最多,也包括動物和礦物。
因此,中醫葯的產業鏈也是從上游的動物養殖、礦物採集、中葯材種植,經過一次列的採收和粗加工後,我們的中葯材材料便流入中葯材專業市場或葯材批發市場,由倉儲、物流、貿易等來到中成葯企業和中葯飲片企業;後進入我們的下游醫院、葯房、超市等,從而到達消費者手中。
未來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農村城鎮化進程提速,總體健康需求顯著提高,人民群眾保健意識普遍增強,對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強烈。另一方面,我國進入人口快速老齡化階段,大量有消費能力的老年人群也必然拉動醫療保健市場的需求。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7年間,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持續上升,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2011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已達6658億元,同比增長13.3%。2014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截止至2017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增長至17500億元,同比增長21.1%。根據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的中醫葯》白皮書,預測至2020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20%。可見,未來我國中葯行業具有強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2011-2020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1年市場規模增速為13.3%)
中國中醫葯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屠呦呦團隊在「青蒿素」領域研究的突破不僅能夠推動瘧疾防治的進展,對於中國中醫葯行業來說也具有重大的影響。未來,中醫葯行業在世界的影響將加深,對於業內的研究也具有示範意義。總體來看,我國中醫葯行業發展前景入如下:
1、市場空間將持續擴大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農村城鎮化進程提速,總體健康需求顯著提高,人民群眾保健意識普遍增強,對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強烈。另一方面,我國進入人口快速老齡化階段,大量有消費能力的老年人群也必然拉動醫療保健市場的需求。
在過去7年間,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持續上升,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根據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的中醫葯》白皮書,至2020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將突破3萬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20%。可見,未來我國中葯行業具有強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2、政策助力,進一步提升中葯產業發展活力
中醫葯是我國重要的衛生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有潛力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發展中醫葯產業。《「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充分發揮中醫葯獨特優勢。提高中醫葯服務能力,推進中醫葯繼承創新。
而根據《中醫葯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制定的中醫葯行業發展目標:到2020年,中葯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5823億元,年復合增速15%,中葯企業收入占整體行業比重從29.26%上升到33.26%。事實上,隨著中醫葯產業的巨大市場空間進一步激發,相關企業也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
3、「互聯網+中醫葯健康產業」將成未來發展熱點
隨著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進入了新時期,新時代、新形勢下老百姓健康需求的變化,醫改攻堅帶來的醫療服務格局調整,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潮流的涌現發展,必將為醫療服務提升優化釋放出巨大空間。
目前互聯網+中醫葯領域的發展來看主要有幾種模式:中葯材電商、在線問診、O2O送葯、O2O推拿保健,以及通過互聯網進行健康管理、中醫媒體、中醫教育及智能化設備等。從投資數量上看,中醫O2O、在線問診、中醫連鎖獲投數量最多。未來隨著5G的快速發展,中醫葯行業市場前景可觀。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中葯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❼ 如何發展中醫
得從幾個方面來:
1 首先國家要有一個好的政策。國家不支持,民間想搞起來也不容易。
2 社會要給予肯定。中醫好光說是沒用的,還要靠病人量,要有病人願意來你這看病,這就需要病人對中醫的認同。「中醫不科學」的理論被一些根本就不懂中醫的所謂專家講了十幾年,可悲的是中國人有一個權威迷信論,專家講的就是對的,這也是中醫發展之路舉步維艱的原因之一。
3 業界人士要努力。一個東西好不好,還是要看口碑,放在醫學上,就是看療效,看能不能治好病人。從效果上來說,一個傳承了幾千的醫學,治好了無數的炎黃子孫,根本不需要質疑她的療效。中醫本身沒有問題,那能不能真正學到本事治好病人的中醫生就是關鍵了。最傳統的中醫傳承方式是師傅帶徒弟,一帶一或一帶幾個的「小班教學」,而且這一帶就是十幾甚至幾十年,可以說畢生精力都傳給徒弟了。再看看現在的傳承方式絕大多數都是學校,幾十個學生一個班,老師認都認不全,並且學習時間從入門到出師不過幾年時間,剛出來的學生只能通過自己的探索來成長,這勢必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中醫生。
4 媒體要宣傳到位。網路、電視已經成為人們接收信息最主要的渠道,要想中醫得到人們的認可,首先得讓人們知道中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隨著中醫養生熱的浪潮,應該加大宣傳中醫知識的力度,讓人們了解基本的中醫知識。
❽ 未來中醫如何發展
我國中醫葯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據悉,由屠呦呦團隊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廖福龍等專家撰寫的青蒿素等傳統中醫葯科研論著,有望首次納入即將再版的國際權威醫學教科書《牛津醫學教科書(第六版)》。其中,題為「傳統醫葯的典範——中醫葯」的章節已完成定稿,分為「什麼是傳統醫葯」、「青蒿素等中葯發現史、作用機理和臨床應用」、「中醫葯整體觀與辨證論治」和「傳統醫葯便廉可及」四大部分。
此次,屠呦呦團隊的重大創新突破不僅具有重大成研究成果的意義,對於中國中醫葯行業的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近年來,我國中醫葯行業不斷發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前景十分廣闊。中醫葯是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醫葯在內的我國各民族醫葯的統稱。即中醫所用的葯物,以植物為最多,也包括動物和礦物。
因此,中醫葯的產業鏈也是從上游的動物養殖、礦物採集、中葯材種植,經過一次列的採收和粗加工後,我們的中葯材材料便流入中葯材專業市場或葯材批發市場,由倉儲、物流、貿易等來到中成葯企業和中葯飲片企業;後進入我們的下游醫院、葯房、超市等,從而到達消費者手中。
未來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7年間,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持續上升,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2011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已達6658億元,同比增長13.3%。2014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截止至2017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增長至17500億元,同比增長21.1%。根據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的中醫葯》白皮書,預測至2020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20%。可見,未來我國中葯行業具有強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2011-2020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1年市場規模增速為13.3%)
中國中醫葯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屠呦呦團隊在「青蒿素」領域研究的突破不僅能夠推動瘧疾防治的進展,對於中國中醫葯行業來說也具有重大的影響。未來,中醫葯行業在世界的影響將加深,對於業內的研究也具有示範意義。總體來看,我國中醫葯行業發展前景入如下:
1、市場空間將持續擴大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農村城鎮化進程提速,總體健康需求顯著提高,人民群眾保健意識普遍增強,對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強烈。另一方面,我國進入人口快速老齡化階段,大量有消費能力的老年人群也必然拉動醫療保健市場的需求。
在過去7年間,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持續上升,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根據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的中醫葯》白皮書,至2020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將突破3萬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20%。可見,未來我國中葯行業具有強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2、政策助力,進一步提升中葯產業發展活力
中醫葯是我國重要的衛生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有潛力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發展中醫葯產業。《「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充分發揮中醫葯獨特優勢。提高中醫葯服務能力,推進中醫葯繼承創新。
而根據《中醫葯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制定的中醫葯行業發展目標:到2020年,中葯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5823億元,年復合增速15%,中葯企業收入占整體行業比重從29.26%上升到33.26%。事實上,隨著中醫葯產業的巨大市場空間進一步激發,相關企業也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
3、「互聯網+中醫葯健康產業」將成未來發展熱點
隨著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進入了新時期,新時代、新形勢下老百姓健康需求的變化,醫改攻堅帶來的醫療服務格局調整,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潮流的涌現發展,必將為醫療服務提升優化釋放出巨大空間。
目前互聯網+中醫葯領域的發展來看主要有幾種模式:中葯材電商、在線問診、O2O送葯、O2O推拿保健,以及通過互聯網進行健康管理、中醫媒體、中醫教育及智能化設備等。從投資數量上看,中醫O2O、在線問診、中醫連鎖獲投數量最多。未來隨著5G的快速發展,中醫葯行業市場前景可觀。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中葯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❾ 學習中醫學的發展前景如何好就業嗎
學生畢業後可在各級醫療、醫學教育和科研單位從事中醫臨床醫療、教學或研究工作;
「發展中醫葯事業、中西醫並重」,是中國政府在醫療界制定的基本方針。中醫葯具有堅實而廣泛的群眾基礎,社會對中醫學人才的需求是長期存在的。
但是,與西醫類醫學專業相比,中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方面確實比較困難。大中城市的醫院即使需要中醫人才,也是傾向於從社會上招聘富有經驗的老中醫。
在中國以外(如東南亞),中醫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一些國家對中醫人才的需求將大大增加,出國就業也是中醫學專業畢業生的一條出路
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
以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為核心,重點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獨立思考的能力。每個導師指導3~8人,由導師全程參與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藉助本科導師制,學生可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和個人學習情況自主選擇導師,導師負責學生的教育和行為及其生活,並對本科階段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品德等實施系統性和全程性指導,以促進素質及創新能力的提高。
導師肩負本科生理論和臨床教學工作的基本職責,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能;導師在與學生的交往中,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等方面進行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縮短了學生從學校教育到獨立開展臨床工作的過渡期,有利於個性化教育[
❿ 中醫今後發展方向
我想你是一個有想法的人,這對你以後會有幫助的,我的建議是,現在你還是在打基礎的階段,中醫講的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這就註定學中醫的要有非常好的知識基礎,首先要過的就是古文關,其次就是要學習透如《黃帝內經》、《傷寒論》、《金貴要略》等一批中醫經典,然後要掌握的就是中葯和方劑,在本科階段最好各科的知識都要掌握,等有了以上這些基礎後,在臨床方面,因為你是中西醫結合,到時可根據你個人的愛好再選科。至於以後的發展方向,我比較認同你的想法,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群結構的改變,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對養生保健的需求會越來越多,而且這方面的高素質的人才也比較少,如果你有心的話,在打好基礎以外,可以多看一些有關養生方面的書籍,現在書店有很多這方面的書籍,但魚龍混雜,再好選擇比較權威的專家寫的有關於健康管理方面的書,如果覺得自己水平夠的話,你可以去買《健康管理師》這本書來看,並把它盡量讀懂讀透。以上就是我給你的簡單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