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事業單位如何改革
事業單位的改革分三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就是履行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轉立為行政單位。這部分唯數不算是很多。但是在一些行政機關中確實有一些行政跟事業的混編混崗的現象。改革會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在實際的改革過程中,一些地區採取了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在單位性質改變的同時個人的身份狀態會繼續延續,保證有效地平穩地推進改革!
『貳』 事業單位改制方案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涉及3000多萬人利益,一直以來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大家一定要認真看哦。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其主要內容:(一)正常增加薪級工資從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結果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員,每年增加一級薪級工資,並從第二年的1月起執行。(二)崗位變動人員工資調整辦法工作人員崗位變動後,從變動的下月起執行新聘崗位的工資標准。崗位工資按新聘崗位確定,薪級工資按以下辦法確定:由較低等級的崗位聘用到較高等級的崗位,原薪級工資低於新聘崗位起點薪級工資的,執行新聘崗位起點薪級工資,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級工資;原薪級工資達到新聘崗位起點薪級工資的,薪級工資不變。由較高等級的崗位調整到較低等級的崗位,薪級工資不變。在專業技術崗位、管理崗位、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蠢畢位之間變動的,薪級工資按新聘崗位比照同等條件人員重新確定。(三)調整基本工資標准。國家根據經濟發展、財政狀況、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和物價變動等因素,適時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標准。基本工資標準的調整由國家統一部署,具體方案由人事部、財政部擬定,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四)調整津貼補貼標准。國家根據經濟發展和財力增長及調控地區工資收入差距的需要,適時調整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標准;根據財政狀況和對特殊崗位的傾斜政策,適時調整特殊崗位津貼補貼標准。高層次人才和單位主要領導分配激勵約束機制(一)高層次人才分配激勵措施。1.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一流人才,經批准,執行專業技術一級崗位工資標准。2.對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和技術人員,繼續實行政府特殊津貼。3.對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和工程建設項目等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優秀人才,給予不調程度的一次性獎勵。具體辦法另行制定。4.對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和重要公益領域的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逐步建立特殊津貼制度。對重要人才建立國家投保制度。具體辦法另行制定。5.對部分緊缺或者急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經批准可實行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辦法。具體辦法另行制定。(二)事業單位主要領導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國家對事業單位主要領導收入分配製定指導意見,選擇有條件的事業單位進行試點,探索建立單位主要領導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政府人事、財政等部門制定事業單位主要領導的收入分配辦法,結合考核合理確定其收入水平,使事業單位主要領導的收入與單位的社會經濟效益及帶明芹長遠發展相聯系,規范事業單位主要領導的收入分配,並加強監督管理。在試點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事業單位主要領導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加強收入分配宏觀調控(一)建立工資分級管理體制國家主要負責制定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政策和工資標准,對各類事業單位的收入分配槐棗進行政策指導和宏觀管理,合理調控地區間、部門間事業單位的收入水平;各地區、各部門主要負責貫徹落實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政策並組織實施,調控本地區、本部門事業單位收入水平,加強對事業單位收入分配的監督管理。(二)完善收入分配調控政策國家制定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的指導意見和工作人員兼職兼薪管理辦法,完善事業單位收入中可用於工作人員收入分配的資金管理政策,將工作人員的工資收入納入國家調控范圍,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三)加強工資收入支付管理事業單位應當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有關會計核算辦法》規定,設立專門賬薄進行核算管理。事業單位發放給工作人員的收入一律納入專門賬薄核算,不得賬外列支。事業單位要建立工作人員個人工資銀行賬戶,工資支付應以銀行卡的形式發放,原則上不得發放現金。(四)嚴肅收入分配紀律。新的收入分配製度入軌後,各地區、各部門和各事業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政策規定,一律不得在國家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工資列支渠道之外,直接或變相發放津貼、補貼和獎金。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各自的管理許可權和職能,加強對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等手段,加大對違反政策行為的查處力度,堅決杜絕政出多門、資金渠道混亂的現象,維護收入分配政策的嚴肅性。新聘用人員工資待遇(一)新參加工作的各類學校畢業生見習期工資標准分別為:初中畢業生570元,高中、中專畢業生590元,大學專科畢業生655元,大學本科畢業生685元,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710元。見習期工資執行期滿後,上述人員按所聘專業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執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准,薪級工資按以下辦法確定:初中畢業生執行1級薪級工資標准,高中、中專畢業生執行2級薪級工資標准,大學專科畢業生執行5級薪級工資標准,大學本科畢業生執行7級薪級工資標准。,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執行9級薪級工資標准。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初期工資標准為770元,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初期工資標准為845元。明確崗位後,按所聘專業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執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准,薪級工資分別執行11級和14級薪級工資標准。到艱苦邊遠地區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工作的大中專及以上畢業生,可提前轉正定級,轉正定級時薪級工資高定1至2級。(二)新參加工作的工人,實行學徒期和熟練期制度。學徒期、熟練期工資待遇以及學徒期、熟練期期滿後的定級工資待遇,由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三)其他新聘用人員,已明確崗位的,崗位工資按所聘崗位確定,薪級工資比照同等條件人員確定;未明確崗位的,由所在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其工資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叄』 50歲事業編制人員如何改革
改革方式如下:
1、總的安置原則,是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原則,安置整合、撤銷後的分流人員。
2、為了解決臨退休人員安置問題,工勤人員工資滿20年、幹部工作滿30年,距離退休不足5年,可以申請提前退休,提前交由社保部門接管。。
3、對於招聘的合同制管理人員,統一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後自主擇業。也可以隨企改制,安置到新成立的企業就業。
事業編是指在事業單位具有正式編制的人員。這類人員一般也是在三類單位上班,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
1、三類單位簡介
全額撥款:一般指無任何收入來源,單位支出完全依賴財政撥款。
差額撥款:一般指有部分收入來源,單位支出有部分財政撥款。
自收自支:一般指單位支出完全依靠自身收入。
根據事業單位改革的進程和情況看,差額撥款、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的撤並、改制在所難免,所以下文重點介紹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2、按崗位劃分
事業編按照崗位可以劃分為2類: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工勤崗基本已經不再通過公開招考形式入編,所以這里就不介紹了)
3、晉升情況
管理崗基本等同於公務員,但確難於公務員,因為事業單位的管理崗受到該單位崗位設置的限制,而公務員則不然。
舉個例子說:正科級事業單位的管理崗消歷氏(1-10級)一般設置2正1副,即2個7級、1個8級,若干9級,若干10級。所以,哪怕你各項條件都符合晉升標准了,但沒有「坑」,你這個「蘿卜」往哪種?
公務員則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拿散。領導職務可以簡單理解為正副科、正副處、正副廳等等,非領導職務則是正副巡視員(等同正副廳)、正副調研員(等同正副處)、正副主任科員(等同正副科)。也就意味著,即使你做不到實職崗位,也可以比事業單位更容易享受到相應崗位的待遇。(如:地市級財政局局長一般為正處級待遇,而該局的調研員也一樣享受正處級待遇)
專業技術崗與職稱掛鉤,劃分為13檔。13-11級為初級(其中13級為員級,12-11為助理級),10-8級為中級,7-5級為副高級,4-1級為正高級。根據目前國家關於職稱評定的有關規定,職稱可以分為以考代評和專家評定兩種,以考代評就是說參加並通過人社部門組織的統一資格考試,取得相應證書。專家評定是指達到職稱申報條件後,個人申報,由人社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定。通過上述兩種方式,達到相應職稱後,所在單位在有該職稱對應崗位的情況下,就可以聘用至相應崗位。
法律依據爛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第八十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肆』 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流程
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流程具體如下:
1、改制方案的審批程序。事業單位的改制方案由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舉辦單位)或政府規定的審批機關審批。改制方案應明確改制的資產范圍、改制方式、資產界定、資產處置的初步構想及人員分流安置等內容。事業單位的下屬單位應一並納入改制范圍;
2、資產界定和處置程序。事業單位的資產評估、產權界定、資產核銷剝離及處置等,參照國有企業改制的政策規定執行;
3、企業股權(出資)設置程序。由新設企業的投資者確定企業的股權比例或出資額涉及國有股權設置的,應提交有權處置部門的批准文件;
4、企業設立登記程序。由投資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企業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具體參照國有企業改制登記程序操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九條
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應當符合本法規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條件。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符合本法規定的有限責任公司的條件。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變更前的債權、債務由變更後的公司承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