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業單位實習期多久
事業單位的實習期規定較為明確。初次就業的工作人員與事業單位簽訂3年以上聘用合同時,試用期通常為12個月。試用期期限主要根據勞動合同約定,但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對於不同合同期限,有特定的試用期限制:不滿3個月的不得設試用期,不滿1年不超過1個月,不滿3年不超過2個月,超過3年則為6個月。試用期內,勞動者如需解除勞動合同,需提前3日書面通知,並保留證據,到期後即可終止。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對此有詳細規定,比如同一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特定任務的短期合同或不滿3個月的合同不設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無效,視為勞動合同期限。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時,試用期也需遵守相關規定。試用期合格者將正式聘用,不合格者則不予聘用。在招聘流程中,需要公示擬聘人員,經集體研究和公示無異議後,才簽訂聘用合同,確立人事關系。
以上信息來源於《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等官方文件。
⑵ 事業單位的見習期和試用期是怎麼回事
一、事業單位試用期: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關於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意見的通知》中規定:
1、聘用單位與受聘人員簽訂聘用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一般不超過3個月;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2、被聘人員為大中專應屆畢業生的,試用期可以延長至12個月。試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內。
二、事業單位見習期:
1、見習期制度從來只針對有行政性質的單位(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企也享有行政級別和行政待遇)。目前,見習期只在事業單位中實行。
2、當然期滿,事業單位會給畢業生向當地人事局報定行政級別,如辦事員(十至十五級)、科員(九至十四級)、副主任科員(九至十三級)等。
3、為正式職工前所需要的期限,一般為一年,是一個熟悉業務、試行工作的過程。在見習期內不評定正式工資,只發給臨時工資。在見習期間領取的臨時工資標准,一般由國家規定。
見習期間的待遇和見習期滿的定級工資,分別執行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
如果用人單位僅僅規定了見習期,則見習期內的待遇及勞動關系,仍然按照國家人事部門及高等院校有關見習期的規定執行。
如果用人單位既規定了見習期,又規定了試用期,則在試用期內執行《勞動法》有關試用期的規定,試用期結束後的見習期內,按人事部及高等院校關於見習期的規定執行。
(2)大學生寒暑假去事業單位實習多久擴展閱讀:
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在接受了學校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後,到工作單位又經過了為期一年的見習實踐,已基本掌握了今後工作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因此,國家規定,對見習期滿,經考核合格的畢業生,可根據其學歷,直接確定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不受指標的限制。
國家對大、中專畢業生確定專業技術職務的具體規定是:
(1)中專畢業,見習期滿,可聘任為「員」級專業技術職務;
(2)大專畢業,見習期滿,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二年,可聘任為「助師」級專業技術職務;
(3)大學本科畢業,見習期滿,可聘任為「助師」級專業技術職務;
(4)碩士學位獲得者,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三年,可聘任為中級專業技術職務;
(5)博士學位獲得者,可聘任為中級專業技術職務。
上述各類畢業生都要由單位人事部門對其德、能、勤、績進行全面考核,認為合格者,方可聘任。
⑶ 應屆畢業生見習期是怎麼回事
見習期一般指的是事業單位、行zheng部門在人事制度的框架下對應屆畢業生進行業務適應既考核的一種制度,時限為一年。
前幾天看報道說,今年的大學應屆畢業生有1076萬。這么多的「勞動力」湧入社會,相信一定會加劇本就嚴峻的求職競爭。所以,我也建議我們在找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能「眼高手低」,一山望著一山高。無論是什麼時候做出的選擇,都應該基於自己的實力,符合這個社會的大環境。
我一個同事家的小孩,去年大學畢業的,至今依舊待業在家,繼續「啃老」。同事說他家的那個孩子,根本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想要拿高薪,但是又不具備那個實力,只是普通的二本院校畢業。他們給他找一份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是去也不累。但是小孩卻不願意,說是那份工作比較無聊。為此,同事天天也是愁眉苦臉。
作為一名應屆生大學畢業生,我們還是要腳踏實地地去好好工作,爭取在實習(見習)期間有一個好的表現,以此來獲得單位的認可,尋求更好的自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