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事業單位保險有哪些
法律分析:五險一金就是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五險是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就是人們常說的社保,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貳』 事業編有五險一金嗎
事業單位要交五險一金。我國境內的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都要依法為其職工繳納五險一金,保障其職工在年老、疾病、工傷等情形下,能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
於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明確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范圍及單位和工作人員繳納養老保險的比例。即從2014年10月1日起,機關事業單位及工作人員,和企業一樣,繳納養老保險。
五險一金繳納的比例各個地區及國有單位、私營企業都有所不同。
1、機關事業單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
根據《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自2019年5月1日起,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至16%。
2、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也是採取單位和個人分攤比例的方式繳納。醫療保險一般情況下,是單位繳納10%,個人繳納2%;失業險單位繳納1%,個人繳納0.2%。
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只是單位繳納,個人無需繳納。工傷險單位繳納0.5%;生育險單位繳納0.8%。
3、住房公積金。全國統一規定繳納住房公積金的最高比例為12%。單位和個人都是按一定工資基數的12%繳納。
《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第8條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
機關事業單位是從2014年10月份以後才開始交納所謂的五險一螞歲指金,當然大多悶配數事業編制人員是擁有五險兩金,不止是五險一金,因為他還有一個補充養老保險,甚至有些單位還有補充醫療保險,就被稱之為是六險兩金。
最早就是從1992年開始就已經建立了相應的社保制度,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就交納基本養老保險了,當然這個醫療保險的繳費時間相對來說比較晚一些,大概是2001年開始才逐步實行的,所以說也就是從2001年以後逐步完善,實施了這個五險一金的相關待遇。那麼相比於機關事業單位呢,還是將近要早了10多年的時間。
這兩者之間有沒有什麼區別,嚴格來講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他們都是屬於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的范疇,即便是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也都是完全一致的,那麼只要滿足相應的參保條件都可以享受到,相關的福利待遇是沒有任何區別的,當然住房公積金這一塊也是沒有區別的,都是屬於同一雀鬧類的住房公積金,在購買住房的過程中,那麼依然是可以享受到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這個利率。
實際上在稱呼上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好還是公務員單位人員也好,那麼他們所交納的相關社保是屬於職工養老保險,比如說養老保險,他們被稱之為機關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他們被稱之為是機關醫療保險。但是我們企業單位,這邊的稱呼就稱之為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所以說在教法上是有一定的不同。
但嚴格來講,二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如果說你從機關事業單位辭職出來以後,那麼想要將自己的社保關系轉移到企業,那麼二者之間的累計繳費年限,包括社保關系都是能夠可以正常轉移的,並且機關事業單位在2014年9月份之前的任職,也可以正常地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最終會按照現行企業單位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辦法來給予正常的計算,所以說對於自己來說,參加的這個社保,無論是企業單位還是機關事業單位,沒有本質的區別。
對於我們個人來講,那麼我們只要保證正常的一個連續繳費就可以了,那麼最終才可以享受到一個最大化的養老金待遇,包括自己的退休醫保待遇,那麼這都是完全相同的,只不過就是在選擇參保繳費的過程中,可能機關事業單位嚴格的按照本人的實際工資為基數來交納社保待遇,那麼反觀企業這邊,可能很少就會有企業嚴格地,按照自己本人的收入來交納社保,所以說這一方面會有一定的差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社會保險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險資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事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保險事業。
第六條 國家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嚴格監管。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制度,保障社會保險基金安全、有效運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督。
第七條 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第八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服務,負責社會保險登記、個人權益記錄、社會保險待遇支付等工作。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三十五條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叄』 事業編五險一金一個月大概扣多少
事業編五險一金一個月大概扣多少,具體情況以個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基數。公司和個人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繳納,因此每個人五險一金並不相同。除此之外,各地可能略有不同。五險包括:
1、養老保險:個人交納百分之8,單位交納百分之22;
2、醫療保險:個人交納百分之2,單位交納百分之10;
3、失業保險:個人交納百分之1,單位交納百分之2;
4、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只由用人單位交納,個人無需繳納。
一金包括:
1、住房公積金:個人和單位按相同比例交納,比例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二,由用人單位確定。
本年度社保繳費基數是根據上年度全省企業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來核定的。職工個人以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總額的月平均數作為本年度月繳費基數,其中:新進本單位的人員以職工本人起薪當月的足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參保單位以本單位全部參保職工月繳費基數之和作為單位的月繳費基數。
而單位和個人的繳費數額所佔社保基金總額的百分比稱為社保繳費比例,由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組成,需要注意的是,社保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
法律依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十三條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在受委託銀行設立住房公積金專戶。
單位應當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並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每個職工只能有一個住房公積金賬戶。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建立職工住房公積金明細賬,記載職工個人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提取等情況。
第十四條
新設立的單位應當自設立之日起30日內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並自登記之日起20日內,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
單位合並、分立、撤銷、解散或者破產的,應當自發生上述情況之日起30日內由原單位或者清算組織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並自辦妥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之日起20日內,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轉移或者封存手續。
『肆』 事業單位都交什麼保險
1、事業單位如果是編制內的目前還沒有開始交社保,不過經過改革之後就開始要交的。
2、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20%,你自己繳納8%;
3、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8%,你自己繳納2%外加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主要管住院肆碧這塊);
4、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2%,你自己繳納1%;
5、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6、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粗拿納0.8%,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7、住房公積金:單位自行確定5%-12%是免稅范圍最高不得超過20%。
以上各地大裂凳舉致如此,由於地區原因會略有不同。個人扣同樣比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