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作為當代大學生,在新時代如何更好的將自身發展與當下國家的建設相結合
在新時代背景下,青年一代更應在這些方面加強素質培養。
第一,青年一代要學好歷史,在歷史的比較與感悟中珍惜當下,承擔使命和責任。青年一代要學好歷史,汲取智慧。
第二,青年一代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自身的政治鑒別力,學會從政治高度分析和對待復雜的社會現象,以及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第三,青年一代要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國家命運有機結合起來,因為只有國家更強大,個人機遇才會更多。
希望青年人能有較好的知識基礎和理性的思辨能力,特別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以及為事業拼搏的激情和為民族奮斗的精神。
(1)如何融入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擴展閱讀
首先,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師生,這是一個政治方向,讓黨放心,讓社會放心,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其次,在教師隊伍上下工夫。2018年1月25日,教育部召開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會,教育部長陳寶生強調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四大重點,一是寫好師德師風建設「奮進之筆」,二是寫好提升素質能力「奮進之筆」,三是寫好管理改革創新「奮進之筆」,四是寫好提高地位待遇「奮進之筆」。我們將認真落實教育部要求,建設好教師隊伍。
再次,要服務國家需求,必須圍繞國家建設的核心,緊緊圍繞主戰場,緊盯傳媒業發展趨勢,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傳媒人才,讓新時代的人才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又是卓越建設者;既是志存高遠的理想者,又是腳踏實地的實幹家。
既服務於國家戰略,又能夠把握行業趨勢;既擁有扎實的綜合素質,又擁有出色的專業才能;既是優秀文化的傳播者,又是新興媒體的弄潮兒;既能做中國聲音的傳播者,又能做世界舞台的表演者。
⑵ 當代大學生如何把個人事業融入到中華使命中去
作為國家培養出的當代青年大學生,應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認為我們要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樹立遠大的志向,以遠大的志向為前進和發展鼓足動能。激情飛揚的青春活力是推動發展的「正能量」。「發展是第一要務」,也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根本。而發展離不開充滿激情的青春理想,離不**大的志向作為前行的航標,離不開充滿生機活力的創新創業體制機制。廣大青年大學生要踴躍投身國家建設,以激情飛揚的青春活力不斷添加祖國前行的「燃料」。我們會敢為人先,善於創造,勤奮求實,勇於開拓,成為改革創新的生力軍。我們有了堅定的志向和信念,以及堅韌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將志向與目標變為現實。作為青年大學生,我們一旦擁有遠大志向和理想,就會不畏前行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敢於面對困難與挫折。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克服和戰勝困難,就會立足當下、放眼長遠,開拓奮進,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其次,要做到自強,樹立堅韌不拔的拼搏精神。青年人最大的優點是:有拼勁、充滿活力和朝氣;有激情,始終鼓足創新前行的動力;有銳氣,敢於挑戰障礙,不拘一格。廣大青年大學生,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創業、獨立奮斗。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奮斗,只有具備百折不撓、勇往直前、頑強拼搏的精神,才能在中國崛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然後,要做到自立,勇於承擔人才強國的重任。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是當代中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兩項重大戰略任務。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既是國家戰略,又是廣大青年的歷史責任。在科技和教育迅猛發展,社會信息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當代青年有較多的機會學習、運用、創新現代科學技術。廣大青年應義不容辭地擔當迎接新技術革命挑戰的重任,爭當優秀的創新人才,成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中堅力量。
我們作為青年大學生,在學校要珍惜所有能珍惜的機會,一方面要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為自己的未來國家的未來打好基礎,另一方面要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在鍛煉自己能力的同時為社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同時我們要緊跟黨走,認真學習黨的政策方針,緊跟黨的步伐。實現「中國夢」的路並不是依靠青年學生一腔熱血就可以實現的。青年學生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引領下,才能尋求到努力的方向,才能尋求到實現「中國夢」持續奮斗的精神動力。中國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等便是高校青年學生實現「中國夢」提供了精神動力,我們要學習並弘揚這些精神,讓自己更加滿懷信心的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
作為高校青年大學生我們要牢記黨的的教誨,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人民,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刻苦學習、勇於實踐,求真務實、艱苦奮斗,敢於吃苦、勇挑重擔,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收獲成功、托起自己的夢、托起中國夢。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斗,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記使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