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業單位不同職級工資能差多少
事業單位崗位等級,具體說來分為三類:
一是專業技術類人員,分13級;
二是管理類人員,分10級;
三是工人類,分6級(即工勤人員,多為軍轉幹部安置)。
事業單位的工資待遇就是依據及崗位類別和級別的不同而定。
工資是由哪些部分構成?職級間相差較為明顯
示例為專業技術類9級實職正科級幹部,正高職稱。
(圖片來源於網路)
工資詳細構成:
基本工資:崗位工資(¥1220)、薪級工資(¥535);
國家津補貼包括基礎性績效工資(¥1255)、艱苦邊遠地區津補貼(¥100);
地方津補貼包括附加基礎性績效工資(¥647)、改革性補貼(車補¥118)。
㈡ 全供事業單位和差補事業單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一、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二、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這些單位的人員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為60%,非固定部分為40%。
三、區別:
1、單位不同:
全額主要是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主要是醫院等事業單位。
2、經費來源不同:
全額全部由財政撥付,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
3、方向不同:
對承擔行政職能的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為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公益一類事業單即現在所說的全額撥款,所有經費全由財政或上級撥款,不能有自營收入,另外現階段開展的一些不符合公益一類要求的業務,屆時需停止。
從經費類型來說:
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即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提供。採用這種管理形式,有利於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同時,也使事業單位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差補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