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以愛國主義為主題寫一篇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從身邊小事做起,書寫愛國主義情懷。一提到愛國主義,往往會聯想到「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傑,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科學偉人,有多少文學巨匠為它而拼搏,為它而奮斗不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他牢記母訓「精忠報國」,帶領岳家軍,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壯志,馳騁疆場,擊退敵人的一次次進攻。南宋末年,文天祥奮起衛國,終因寡不敵眾而被俘。他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詩句,表達了他的強烈愛國之情和誓死不屈的決心。再讓我們看一看周圍,無數清潔工人用自己的汗水清洗著環境衛生;無數的白衣天使用自己的愛心呵護著每一位病人;無數甘為人梯的教師用生命哺育著祖國的未來…… 我曾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條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有一團紙屑就沃在了那垃圾桶旁邊,過往的人群們紛紛從它身上跨過,……就這樣,它在那裡呆了好久好久,直到有一個鄉下的少年來到了這條街,看到了著團紙,第一眼就把它撿了起來……那隻是一個簡單而又朴實的一個動作,卻飽含了深刻無比的愛國之情,難道我們這些所謂的現代人就不如一個鄉下少年嗎??? 這么多人為我們樹立了愛國主義的榜樣。現在,我國正處於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怎樣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呢?我們作為在校學生又應該怎樣踐行愛國主義精神呢?我認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生活、學習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做大事是愛國,做小事同樣也是愛國,因為我們現在只能做小事,事情雖小,但只要有意義那就是愛國的一種體現。故人雲:「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只有一件件小事做好,將來才能做好大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謝謝大家!
Ⅱ 關於勤儉節約的小故事,越短越好!
1、毛澤東
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朴,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2、趙匡胤
趙匡胤教女儉朴 "天上神仙府,人間帝王家"。作為一國之主皇帝應該說是人間最富有的,金銀財寶任其享用。可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卻不但生活儉朴,反對奢侈浪費,還嚴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講究儉朴。
3、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好處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後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4、比爾·蓋茨
有一次,比爾·蓋茨和一位朋友開車去希爾頓飯店。到了飯店前,發現停了很多車,車位很緊張,而旁邊的貴賓車位卻空著不少。朋友建議把車停在那兒。 「噢,這要花12美元,可不是個好價錢。」蓋茨說。「我來付。」朋友堅持道。
「這可不是個好主意,他們超值收費。」 在蓋茨的堅持下,他們最終還是找了個普通車位。 蓋茨最討厭物不等值,對應花的錢,他從不小氣,看看他這些年為慈善機構捐款的數字就知道了。
5、蘇軾之房梁掛錢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
6、東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做官後,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准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裡。之後,他的女兒出嫁,人們想他必須會好好操辦一下,誰知大喜這天,吳家仍然冷冷清清。
謝石將軍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一個僕人牽著一條狗走出來。管家問道:「你家小姐這天出嫁,怎樣一點籌辦的樣貌都沒有?」
僕人皺著眉說:「別提了,我家主人太過分節儉了,小姐這天出嫁,主人昨日晚上才吩咐准備。我原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一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這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你說,一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家主人氣派啊!」管家感嘆道:「人人都說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來真是名不虛傳。」
7、季文子出身於三世為相的家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貴族、著名的外交家,為官30多年。他一生儉朴,以節儉為立身的根本,並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
見他如此節儉,有個叫仲孫它的人就勸季文子說:「你身為上卿,德高望重,但聽說你在家裡不準妻妾穿絲綢衣服,也不用糧食喂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飾,這樣不是顯得太寒酸,讓別國的人笑話您嗎這樣做也有損於我們國家的體面,人家會說魯國的上卿過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日子啊。
您為什麼不改變一下這種生活方式呢這於己於國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季文子聽後淡然一笑,對那人嚴肅地說:我也期望把家裡布置得豪華典雅,但是看看我們國家的百姓,還有許多人吃著粗糙得難以下咽的食物,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還有人正在受凍挨餓。
想到這些,我怎能忍心去為自己添置家產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則妝扮妻妾,精養糧馬,這哪裡還有為官的良心!況且,我聽說一個國家的國強與光榮,只能透過臣民的高潔品行表現出來,並不是以他們擁有美艷的妻妾和良驥駿馬來評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理解你的推薦呢廣這一番話,說得仲孫它滿臉羞愧之色,同時也使得他內心對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後,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簡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裡的馬匹也只是用谷糠、雜草來喂養。
Ⅲ 愛國華僑的小故事
陳嘉庚先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傑出的華僑、的實業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陳嘉庚身居異邦,心懷鄉國,經營實業不謀私利,立志競爭義務報效祖國,故傾資興辦教育公益事業,以盡國民天職。早於1913年在家鄉創辦集美小學,後又增辦師范、中學、水產、航海、商業、農業等校,統稱為「集美學校」。
1921年,陳嘉庚創辦廈門大學,自選擇校址,校長,主持建築校舍,以及高薪聘請師資等,設文科,理。法。商,教育等五院十七個系,為海內外培養高等人才。在僑居地新加坡亦倡辦和贊助許多學校,形成陳嘉庚廣泛的開放型教育體系。盡管迂世界經濟危機,企業經營未能轉機,他仍多方籌措校費,百折不撓維持辦學。
1932年,當外國財團答應以停止支持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校為條件保護其企業經營,即遭他斷然拒絕。直至1937年春無力支持,遂無條件地將廈門大學獻給政府。廈門大學改為「國立」後,他極為關注其發展。
1940年回國慰問期間,還特地到遷往內地長汀的學校視察;1949年歸國亦來校訪問;1952年定居集美後,仍繼續募資、籌劃擴建學校規模。在他的倡導下,許多華僑捐資興學蔚然成風,影響深遠。
(3)陳嘉庚事業巔峰被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陳嘉庚於1874年10月21日出生在福建省同安縣集美社(即現廈門市集美鎮)。十七歲往新加坡從父經商,後獨立經營菠蘿罐頭廠、米店和橡膠園等。1916年後,以橡膠和膠製品業為主,鼎盛時期其銷售網遍及全球,謂新馬樹膠王國的四大開拓者之一,成為馳名海內外的大實業家。
陳嘉庚於1961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終年八十七歲,國家給予以國葬的哀榮,靈柩運回集美,安葬於「鰲園」中。自強不息,止於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