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行政企事業單位是哪些
行政單位:
中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市(地、自治州、自治盟)、縣(旗、區、市)、鄉(鎮、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五級。
常見的政府機構都為行政單位。
(1)鎮鄉街道事業單位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行政單位與行政機構的區別
行政單位是指進行國家行政管理、組織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單位,主要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以及實行預算管理的其他機關、政黨組織等。與行政機關是有區別的,這里主要是財政上的概念。
二、事業單位與行政單位的區別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三、企業單位特點
企業單位的特點是自收自支,通過成本核算,進行盈虧配比,通過自身的盈利解決自身的人員供養,社會服務,創造財富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事業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單位
Ⅱ 當地的街道辦事處是行政事業單位嗎他們是哪裡拔款
一般街道辦都是行政單位,撥款的機構是財政局。
【法律分析】
1、街道辦事處屬於政府的派出機構,是初級政府機構,不是事業單位。街道辦事處和鄉鎮是平級,但在行政上來說沒有鄉鎮職權大。街道辦事處作為行政機關,其內設機構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屬於公務員。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設立若干街道辦事處,作為它的派出機關。
【街道辦與鄉鎮的區別】
1、管轄重點不同。鄉鎮管轄對象主要以農村為主,街道辦主要以城市為主。
2、區劃構成不同。鄉鎮下轄主要是行政村、自然村;街道辦下轄主要是社區,鮮有行政村或自然村。
3、權重地位不同。街道雖然和鄉鎮平級,但因為管轄的人口、單位和機構比較少,所以權力和重要性明顯不如鄉鎮。
【街道辦事處是所屬地的區級財政局撥款】
街道辦事處的資金來源由所屬地的區級財政局撥款。街道辦事處中的公務員崗位包括黨委、政府、人大、應急管理等崗位,行使的職能也是行政職能。政務服務、社區居委會等服務類崗位均由事業單位人員負責,使用的編制是事業編制。除此之外還有綜合行政執法隊,雖然屬於事業單位人員,但因為行使的權利是行政執法,所以和公務員並沒有太多的區別,也是按《公務員法》統一管理。
【拓展資料】
街道辦事處是五萬人口以上的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按照工作需要設立的派出機關,受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或功能區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並不是一級政權機關。
Ⅲ 街道辦事處下屬事業單位有哪些
鄉鎮基層事業單位由各個區域不同情況決定設立的,一般包括民政所、稅務所、電力所、衛生所、派出所、城管所等等,不一定都相同。
鄉鎮事業單位包括農業服務中心、農經服務中心、社會事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公共衛生服務中心,以及財政所、司法所、食葯所、國土所、工商所、林業站、水利站、畜牧站、鄉鎮衛生院,以及派出所、稅務分局、運管、交警等,有的歸鄉鎮黨委政府管理,有的歸縣局管理,有的為派出機構,各地管理、權屬不一,實際設置比較復雜。
鄉鎮事業單位中,有鄉鎮政府管理的,有縣局垂直管理的;有統一設置的,有單獨設置的;有幾個鄉鎮綜合設置的,有每個鄉鎮統一設置的;有全額供給的,有自收自支的。
隨著新一輪黨政、事業改革,鄉鎮黨委政府及事業單位改革也將統籌規劃,同步推進。多地試行鄉鎮事業單位設置「2+1」模式,即成立統一的鄉鎮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執法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統一管理便民服務、行政執法和社會服務事項,統一由鄉鎮黨委政府協調管理,縣局只負責業務指導。
Ⅳ 鄉鎮機關事業單位指哪些單位
鄉鎮機關事業單位中的黨政機關包括鄉鎮黨委、鄉鎮政府、司法所、人民法院駐鄉鎮的流動法庭或者固定法庭、鄉鎮派出所;事業單位包括有編制的中小學,有編制的鄉鎮衛生院。
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隊、院、社、台、宮、館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監會、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
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以及一般事業單位。參公事業單位是指人員使用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參公改革之後的事業單位在省公務員招考中招考,普通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招聘中招考。
(4)鎮鄉街道事業單位有哪些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