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應屆畢業生工齡怎麼算
應屆畢業生的年假,應該按照下列方法來計算:如果該畢業生在用人單位累計工作1年以上不到10年的,年假有5天;累計工作10年不滿20年的,年假有10天;如果已滿20年的,則年假有15天。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❷ 考上事業編後工齡如何計算
法律分析:一,若是應屆生考入事業單位,則工齡為零。包括專科應屆生,本科應屆生,研究生和博士。
二,若是原來的國有企業或者是集體所有制企業與單位解除了勞動合同又重新考了事業單位的話,則其在國有企業或者是集體所有制企業里的工齡算在事業單位工齡上。
三,在非公有制企業工作的人員,在工作期間,如果與企業簽了合同,並繳納了社會基本的養老保險一類的,則在考上了事業單位後,其工齡是從開始繳納養老保險的那年開始計算。
四,原被機關事業單位聘用的編制外工作人員,工作期間單位與本人簽訂了書面勞動(聘用)合同,並為其繳納了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費的,錄(聘)用為機關事業單位在編正式工作人員後,其繳費年限與正式錄(聘)用後的工齡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五,不滿足以上條件的人,則考入到事業單位的工齡是與應屆畢業生一樣的工齡計算。
法律依據:《國家人事部關於印發的通知》第十條辭職人員被全民所有制單位重新錄用,辭職前和錄用後的工齡合並計算。
❸ 事業單位工齡計算方法
事業單位計算工齡的話,需要看員工之前的工作經驗以及員工的身份,主要可以分為這幾類人員:應屆生,國企或事業單位員工,事業單位編外人員,私企員工等幾類。
第一類:應屆生,也就是沒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包括本科,專科,研究生,博士等等,這類考生考上事業單位,那麼他們的工齡都是零。
第二類:國企員工或之前有事業單位工作經驗的員工,離職後重新考的事業單位,那麼他們之前的工齡都是可以選在現在的事業單位工齡中的。
第三類:編外人員,指的是之前在事業單位中工作,但是不是正式工,和之前的事業單位簽訂的是勞動合同,同時之前的事業單位為員工繳納了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現在考上事業單位的編制了,那麼工齡也是可以從之前編外人員的工齡算起的。
第四類:也就是大多是私企員工,這列員工之前在私企工作,如果在工作期間,與企業簽了合同,並繳納了社會基本的養老保險,那麼在考上了事業單位後,工齡是從開始繳納養老保險的那年開始計算的。
如果你都不滿足以上的條件,那麼不考上事業單位的工齡是會與應屆畢業生一樣方法計算工齡,也就是從零開始計算。
事業單位工齡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