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老了還想年輕時的事業怎麼形容

老了還想年輕時的事業怎麼形容

發布時間:2024-12-09 12:33:53

⑴ 怎麼表達老了,什麼都會明白,要文彩一點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時,能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但也不會超出規矩。

1、四十不惑:

人生四十多喜歡說半輩子過去了,聽的多了見的也多了,對這個世界沒有什麼看不透的了。此語很有點北方諺語「年過中秋月過半」,意即這一年這一月過了中秋,過了十五,一眨眼剩下的歲月也就過去了,大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慨。

有感慨一定有感悟的,四十多年的歲月流逝在他的身上和心靈會留下無法磨滅的記憶之痕。這些線段記憶幫助四十年閱歷的人參悟人生,對世間百態和周遭是非有了洞悉般的明察,不會因蠱惑而沸騰,不會因誣言而頹廢:母不捶胸、妻不夜泣、兒不驚厥,維斯如斯,老不桀撅。

2、五十知天命:

五十的人一定會常常感悟人生。在感悟中會發現自己今天走過的人生路,其實既有偶然又有必然。從小到大,老天還是公正的,它盡可能公平的給與每個人平等的機會,只是有些機會我們意識到並抓住它,而有些機會從我們手中滑失過後很久,我們才意識到那些機會的寶貴,特別是當和我們當初條件相當的同伴,在同樣的機會面前因把握和掌控不同而走出不同的人生之路後,這時的感悟一定會痛徹入腑。於是人生就走成五十歲時回頭看的那條路,這里的必然和偶然常常會交織成「性格決定命運」的認同。

五十即已知天命,就應回視自己是否已安身立命,學,著作不在於等身,有今後躺下時可以墊枕之物。業,不在於首富,妻持家寬裕無憂,老母不嘆氣接濟即好。 業似浮萍,家徒四壁,妻母傷神,兒女拮據,孫子無教,五十的天命那就很冏嘍。

3、六十耳順:

六十歲,老牛自知黃昏晚、不待揚鞭自奮蹄,這精神可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精神,偉大!

六十了,只想以尋常之心做尋常之事,安度晚年,頤享天年,況且他又在六十年的風塵中洞悉了人生。你說,這樣的人還有什麼世間的凡夫俗語能讓他耳紅面躁?故耳順不悖,萬事都應入耳心平。准確地說五、六十歲的人大抵以安命為主導,享受樂居,規勸兒女,飴弄子孫。

4、七十古稀:

杜甫詩雲人活七十古來稀。其實中國老百姓更多的則認同七十古稀是源於孔聖人七十三歲仙逝,孟聖人八十四歲燈枯。故國人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喜歡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你想兩位聖人也就活了七八十歲,我們個平頭老百姓還想多高壽?古稀之年應該想想自己年輕時是否學業有成,中年時是否事業有成,老年時是否兒女成長有成。做到這三點,於天於地於己安然。沒做到這三點,人生會有些些許許的遺憾。

孔夫子說,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老先生是聖人,又到了修煉成賢的境界,自然是在各種法度的界定內從心所欲的做事,為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儒學正統思想豎起了歷史豐碑。可普通老百姓就另論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似乎有點難。俗話說老有三寶,貪財怕死瞌睡少。時代不一樣了,開開心心健健康康的活著就好,力盡所能的為社會做些有公益的事。

閱讀全文

與老了還想年輕時的事業怎麼形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女說上火了怎麼辦 瀏覽:999
帶著孩子尋夫哪裡才是幸福的彼岸 瀏覽:642
6位數愛情密碼是多少 瀏覽:437
什麼叫非行政事業編 瀏覽:257
故事領域興趣認證怎麼過 瀏覽:234
健康文胸怎麼穿 瀏覽:635
上海跟杭州哪個城市美女多 瀏覽:566
溫州蒼南人才引進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806
怎麼讓愛情幸福下去 瀏覽:344
公安和國門經濟什麼關系 瀏覽:950
一顆椰棗樹出自哪個故事 瀏覽:707
新泰事業編工資怎麼樣 瀏覽:301
婚姻中有了絕望後怎麼過 瀏覽:680
企業編制如何弄成事業編制 瀏覽:642
如何健康増肥 瀏覽:278
永泰幸福庄園門票多少錢啊 瀏覽:920
女人額頭看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947
堵車會影響什麼經濟損失 瀏覽:820
抖音如何打造健康科普 瀏覽:715
去江陰在哪裡申請健康碼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