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哪些問題及對策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相關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執行財經法規制度不嚴格,財經紀律觀念淡薄,辦事不講規則、程序、手續,憑習慣、經驗辦事。
2.財務工作缺乏連續性,經常有「領導換,會計變」的現象,客觀上增加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波動,造成亂賬現象發生。
3.少數單位對發票、支票等重要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按財務管理要求制定票據管理制度。大多數單位即使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相關制度,也往往流於形式,造成制度化管理監督機制弱化。
4.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的修訂普遍不完善和不及時,與新的財經法規和制度銜接不好,與單位情況變化和制度實際執行情況不相適應。財務管理制度不符合實際、不便於執行,直接損害到財務管理的權威性。
(二)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方面的問題
主要在兩方面:1.貨幣資金管理有漏洞,資金安全存在隱患。在實際工作中,有些事業單位的會計、出納等不相容職位沒有嚴格分離,有的崗位互串,單位對出
納工作監督不到位,很少對庫存現金進行盤點。大額開支使用現金支付,白條抵庫、公款私存現象在部分單位仍然存在。公款私存具體表現有:(1)各種行政事業
性收費、罰沒收入以及學會的會費收入等不入賬。(2)租金等其他應列入本單位財務會計部門賬內或應交存財政專戶的收入不及時入賬。收款不用合法收據,用白
條代替。(3)通過虛列支出、資金返還等方式將資金轉到本單位財務部門賬外,設置小金庫。2.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目前,一些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存量及
流量管理不嚴,普遍存在「重購建、輕管理」的現象,固定資產的使用、維護、處置、出租、出藉以及調撥、報廢等方面管理不規范,資產使用效率低下,並造成了
國有資產的流失。具體表現:(1)固定資產管理較為混亂,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上隨意性很大,設施和設備購建論證不充分,造成閑置。(2)有的單位沒有
明確的管理制度,或者固定資產的驗收、保管、維護工作流於形式。有的單位不按要求對固定資產定期進行清理和盤點,或者是固定資產不入賬,形成賬外資產,致
使總賬與明細賬不相符、賬面資產與實際資產不相符。
(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缺乏系統的、有效的控制
1.目前,我國事
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投入,國家是事業單位凈資產的終極所有者,但國家並不要求償還其提供的資產,也不要求分享經濟上的利益,而是將這些資產交給公
共事業單位自行經營和管理。國家對其投資,但並不對其進行財務管理。2.事業單位一般對爭取國家財政資金投入表現積極,對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
研究相對不足,造成投資的所有者缺位,資金使用管理薄弱,導致資源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監督。少數單位超支浪費現象嚴重,超標購買小汽車、公款旅遊、公款吃
喝、公款進行高檔消費,致使單位的會議費、招待費、車輛燃修費居高不下。
(四)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主要有
以下幾個:1.重視預算收支,忽視預算編制和評價,使現有資金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認為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就是從財政「要錢、花
錢」的過程,對編制預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而採取應付的態度,形成了在實際工作中遇事才跑財政的局面,導致預算推行難度大。2.因為忽視預算編制,因而
形成了財務決策的隨意性,產生了管理上的「松、散、亂」現象,致使專項資金預算執行大打折扣。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支出審批制度不嚴格,隨意擴大開支范圍,
巧立名目發放獎金,提高補貼標准;隨意改變資金的用途,「專款不專用」的現象經常發生。3.部分單位雖然編制了預算,但對預算資金使用效益不進行跟蹤審
計,即使跟蹤調查,也是分析膚淺、總結簡單,效益考核基本是走過場,成本考核幾乎是空白,從而使好多項目難以取得預期的社會效益。
(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一些單位內部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部分單位內部未設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內部審核監督僅由一人或多人專職或兼職代理。部分單位內部未實行統一的財務管
理。2.會計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不夠合理,業務交叉過雜,人員兼職過多,職責不明確。3.會計事前、事中、事後審核監督流於形式。有相當一部分單位未設內
審機構,已建立內審機構的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更多的還是有章不循,將已訂立的制度「印在紙上,掛在牆上」,以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審計,內部監督執行大
打折扣。遇到具體問題時過分強調靈活性,使內部控制制度名存實亡,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4.個別單位為了小團體利益,要求會計人員在會計數據上做文
章,或假賬真算,或真賬假算,造成賬實不符、虛盈實虧,或虛虧實盈,以達到偷漏稅金、隱瞞資產、虛假業績的目的。一些應當建賬的單位不建賬目,不按制度規
定設置會計科目,保管憑證、賬簿、會計報表及有關的合同、協議等資料,想混水摸魚、僥幸過關。5.有的把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支出分散到科室管理,違反了
「收支兩條線」的財務管理規定。
二、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相互約束機制
事業單位要在國家宏觀管理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建立起切實可行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流程。對現金的管理,財產的審批,審批許可權的分配,財務
計劃的制定和實施,資金的籌集和使用,預算的編制、執行、監督和評價都要有明確而具體的規定。制度制定要體現適應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即制度的制定必須結合
單位實際,不能生搬硬套,內部財務制度的條文在表述上應盡量通俗易懂,操作方便,並與日常會計核算的實務緊密聯系。應用完善的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約束財務行
為,減少或避免各種違反財經紀律問題的發生。對薄弱環節和重要崗位要加強控制,細化責任,做到制度管人、責任到人。不相容職務一定要分開,保證資金安全。
所有資產都要定期核對,切實做到賬賬、賬實相符。還應經常對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流程執行效果進行評價,當國家財經法律法規有變動和修改,或評價發現內
部控制出現薄弱環節時,應當及時加以改進和完善。
(二)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隊伍建設,適應新形勢下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
1.事業單位領導要帶頭認真學習有關財政、財務管理的法律法規,不斷提高執行財務管理制度的自覺性,增強財務管理和依法理財的能力。要充分認識到財務管
理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從思想上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定期聽取本單位預算執行和財務管理情況匯報,支持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督促下屬部
門和職工增強財務管理意識,保障各項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的落實。2.要加強財會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教育,不斷提高財會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的政治和業務
素質。要有計劃地吸收一些年輕的、具有會計或審計專業學歷、懂業務的人員充實財會和內審崗位,不斷加強財務管理力量。3.要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
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務和政策水平,適應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新形勢的需要。對在單位理財活動中有突出表現的人員,應加以獎賞和重用。
(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與財政檢查、外部審計並重,嚴肅財經紀律,加強財務管理
事業單位內部有條件的應設立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或確定專職的內部審核監督人員。嚴格財務管理程序,明確職能,強化責任,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嚴格控制支
出標准。並定期開展內部財務檢查,
對單位財務收支進行全面審查,向單位行政辦公會或職工大會通報檢查結果並提出改進措施,及時發現和糾正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事業單位在加強內部控制的同時,要主動接受來自外部的監督。要認識到內部監督有其局限性,來自外部的財政、審計、稅務、紀檢以及上級部門的財經監督可使單
位管理更加規范和合規合法,彌補內部監督的不足。財政部門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將定期檢查和專項檢查相結合,對各種專項資金要建立跟蹤反饋制度,加強監
督,掌握資金流向,把各種專項資金管好、用好。對各種財政違法行為,一經查出,嚴肅處理,堵住各種漏洞,防治腐敗。要特別加強預算外資金的監督檢查力度,
對預算外資金來源、金額和去向等的合理性問題進行核查,對預算外資金的使用效率進行考核,防止預算外資金濫收和違規使用等現象。
(四)強化預算管理,加大預算約束力度
財務管理工作包括制定預算、執行預算和監督、考核預算執行情況三部分內容,可見,預算工作貫穿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預算管理應堅持預算編制、執行、評
價並重的原則,徹底改變「只重預算執行,忽視編制和評價工作」的預算管理方式,科學、合理地編制部門預算,大力推廣「零基」法、績效編制方法,實行預算內
外綜合統籌,將全部收支編入預算。另外,要進一步細化預算收支項目,落實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措施,切實保證預算與實際相符。同時,要建立健全科學評價體系,
廣泛採用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方法進行評價分析,為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五)積極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保證財務管理科學、高效
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通過改變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和會計業務處理程序,可以強化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從源頭上遏制行政事業單位腐敗,杜絕胡亂花錢、鋪張浪
費現象,達到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目的。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的方式以資金控制為目標,以加強財務收支監督為重點,可以成立會計核算中心,以高效理財為
取向,將所有賬戶及會計業務處理權集中到會計核算中心,進行統一核算和管理,力求核算、管理、監督成本最小,效率最高。
總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必要規范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強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職能,使其充分發揮作用,把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促進事業單位健康發展,更好地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2. 領導拿條子讓你入賬時 你作為單位財務人員應該如何有效處理啊
直接和領導說:白條在會計記賬時不能用的,我先給收下,看以後想辦法補單子,否則不能記賬呀
3. 白條可以入賬嗎 企業白條入賬應該怎麼把握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拒收。白條一般作為非正式單據入賬是不屬於稅法規定的稅前可抵扣費用,所以到期末時需要做納稅調整。但是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8條釋義:真實、合法和合理是納稅人經營活動中發生支出可以稅前扣除的主要條件和基本原則。
可進行稅前抵扣的白條有哪些特徵?
1.真實性:即費用為企業實際發生。
2.合法性:即不違背國家的法律法規。
3.相關性:即費用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有關。
4.符合性:即符合稅法扣除的規定、標准。
5.非經營活動性:即費用本身不具有經營活動的特性。
那麼白條入賬一般涉及哪些業務呢?
1.涉及到個人行為,付給個人的各種補償、賠償費用。如拆遷賠償、青苗補償費;獨生子女補助、取暖費補助、防暑降溫費等補助;撫恤金、救濟金等福利補助;但需有相應的賠償協議等證明文件。
2.企業的零星無票行為,比如打的費、零星工程費用、臨時工費、小額的維修費等,這些費用單價比較小,有的可能才幾塊錢,因此很多都是沒有票據的。
3.公司內部的無票行為,比如一個稍大點的企業可能有自己公司的內部食堂,這個食堂可能耗費的一部分費用是供企業員工福利而花費掉的,還有一部門可能是作為業務招待而耗費掉的,因此這部分不可能有票據就很可能是白條入賬,最多是履行公司的授權審批程序進行賬務處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白條是一種逃避監督或偷漏稅款的行為,在企業所得稅年終匯算中,「白條入賬」是較為普遍、相對簡單的問題,但簡單的往往最難把握和判斷,其涉及到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基本原則和一般原則的運用,有時還取決於稅務機關的認定和自由裁量權,需深入領會、全面掌握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從而避免企業不必要的納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