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甘肅北石窟寺文物保護研究所文物保管所簡介
位於甘肅省的北石窟寺,以其密集的窟龕、豐富的文化內涵、獨特的形制和精美的石雕技藝,展現了濃厚的民族特色,堪稱隴東地區佛教藝術的瑰寶。它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曾深遠影響了甘肅東部和陝西北部的佛教文化發展。為了保護、管理並研究這些珍貴的文物,專門設立了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在1959年的隴東文物古跡普查中,陳賢儒、趙之祥兩位先生首次對北石窟寺進行了初步考察。隨後,岳邦湖、初世賓等多位專家多次親臨現場,進行石窟編號、文字記錄以及測繪工作。這一系列的細致工作為文物的保護奠定了基礎。1963年2月,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正式成立,張魯章被派往工作,結束了該地文物長期無人看護的局面,北石窟寺也因此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65年8月,慶陽地區的王蔭槐加入文管所,與張魯章共同負責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然而,當時的環境條件艱苦,北石窟寺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水電和通訊設施匱乏。盡管如此,文管所依然在艱難的環境中起步,開始了他們的守護和管理工作,展現了堅韌不拔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