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政單位與事業單位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是什麼
1、兩者的內涵不同:體現在一個是國家機關單位一個是社會服務組織。
2、兩者擔負的職責不同:行政單位的職責是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和指揮,事業單位的職責是為社會公益目的而從事教育、文化、衛生等活動。
3、兩者編制和工資待遇的來源不同:行政單位的職工擁有行政編制,由國家行政經費負擔。事業單位職工擁有的是事業編制,國家事業經費負擔,事業單位又可以細分為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單位。
事業單位考試資料領取
事業單位的分類
1.全額撥款
這類事業單位的經費都是由國家財政部門撥款的,因為單位基本沒有什麼營收能力,而國家的這種撥款方式也可以便於對這類單位進行管理,也保障了單位的經費問題。
2.財政補貼
這類單位也叫差額撥款單位,單位的經費需要自己承擔一部分,然後國家財政部門也會進行撥款承擔一部分。一般來說員工的工資中有60%是固定的,剩下的40%是不固定的。這類單位正在逐步向自收自支單位轉型,減少對國家財政的依賴。
3.自收自支
這個類事業單位國家不會撥款,單位自己有營收能力,可以承擔單位的開支,這種形式的事業的單位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形式,因為不需要國家撥款因此部分地方的事業單位管理會比較松,導致一些單位有不斷膨脹的趨勢。
4.參公(參照公務員)
這類事業單位比較特殊,參照公務員管理制度,這類單位會涉及到國家安全問題,很多的都是社會公益性。
事業單位的特徵
1.社會服務性
事業單位的社會服務性是最基本、最鮮明的特徵。
2.公益性
事業單位是以公益為目的的,具有很強的公益性,但是也不是說事業單位就不能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為了保證事業單位正常運轉,事業單位是可以同時具備社會和經濟雙重屬性,但是主要效益還是社會效益。
3.人才匯集性
事業單位是以腦力勞動為主的知識密集型組織,專業人才是事業單位的主要人員構成。
4.經費來源的國家化
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主要是考國家財政撥款,不過也有一些單位是自己可以承擔所以的經費支出的,不需要國家撥款。
行政單位與事業單位的區別是什麼
2. 行政事業單位收支分類改革後經濟分類和功能分類應該怎麼區分
依據不同的維度劃分的,經濟分類比較具體,功能分類比較模糊:
收入分類反映政府收入的來源和性質,支出功能分類反映政府各項職能活動,支出經濟分類反映各項支出的經濟性質和具體用途。
經濟分類是統計商品服務支出(公用經費)、個人和家庭支出和工資福利支出三個方面,這種分法即使公布到款,也會知道政府的錢花到哪裡。
功能分類是統計系統支出(教育系統、行政系統、農林牧、衛生系統等等),這種分法即使公布到款以下的項依然不知道錢的具體去向。如人大事務、公立學校等。
支出經濟分類是按支出的經濟性質和具體用途所作的一種分類。在支出功能分類明確反映政府職能活動的基礎上,支出經濟分類明確反映政府的錢究竟是怎麼花出去的。支出經濟分類與支出功能分類從不同側面、以不同方式反映政府支出活動。
支出功能分類、支出經濟分類與部門分類編碼和基本支出預算、項目支出預算相配合。在財政信息管理系統的有力支持下,可對任何一項財政支出進行「多維」定位。清清楚楚地說明政府的錢是怎麼來的、幹了什麼事、最終用到了什麼地方。
(2)行政事業支出屬於哪些屬性擴展閱讀:
改革後的政府收支分類體系由「收入分類」「支出功能分類」「支出經濟分類」三部分構成。
一、收入分類收入分類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來源和性質。根據目前我國政府收入構成情況,結合國際通行的分類方法,將政府收入分為類、款、項、目四級。其中,類、款兩級科目設置情況如下:
1、稅收收入。分設20款: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退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使用和牌照稅、船舶噸稅、車輛購置稅、關稅、耕地佔用稅、契稅、其他稅收收入。
2、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分設6款: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失業保險基金收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工傷保險基金收入、生育保險基金收入、其他社會保險基金收入。
3、非稅收入。分設8款: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收入、彩票資金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4、貸款轉貸回收本金收入。分設4款:國內貸款回收本金收入、國外貸款回收本金收入、國內轉貸回收本金收入、國外轉貸回收本金收入。
5、債務收入。分設2款:國內債務收入、國外債務收入。
6、轉移性收入。分設8款:返還性收入、財力性轉移支付收入、專項轉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轉移收入、彩票公益金轉移收入、預算外轉移收入、上年結余收入、調入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