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共產黨員的感人事跡
一、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材料
楊善洲,楊善洲,老牛拉車不回頭,當官一場手空空,退休又鑽山溝溝;二十多年綠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場,創造資產幾個億,分文不取樂悠悠……」這首流傳於滇西保山市施甸縣的民謠,不僅唱出了當地群眾對雲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的敬重,還生動地向世人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60年如一日對理想信念的堅守。
楊善洲從1953年擔任區委副書記起,先後擔任過縣委副書記、縣委書記,1977年擔任保山地委書記,直至1988年退休。他很少呆在機關,大部分時間都在鄉下跑。碰上飯點,老百姓吃什麼,他吃什麼,吃完結賬。
為提高畝產解決群眾溫飽,他親自試驗並示範推廣「三岔九壟」插秧法。直到現在,保山當地群眾插秧還沿用這個方法。他還推動了「坡地改梯田」、改秈稻為粳稻等試驗田。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單產在全省排第一,保山獲得「滇西糧倉」的美譽,楊善洲被人們稱作「糧書記」。
他擔任地委書記後,按照政策,組織部門上交了他家人「農轉非」的報告,他聞訊後堅決要求撤銷了報告。他的妻子和大女兒一輩子都在農村。
他擔任地縣領導幹部30多年,可直到退休也沒有能力為在農村的家蓋一所像樣的房子,他家的房子曾經是全村最差的。
楊善洲退休後回到大亮山林場種樹,全家想方設法借了5萬元在施甸縣城附近買了一塊地,勉強蓋了一幢新房。老伴找到他:能不能湊點錢,幫娃們還賬?他東拼西湊僅拿出9600元。為了不拖累孩子們,楊善洲做主把房子賣了。
1988年3月楊善洲退休後,婉拒上級安排他到省城安享晚年的厚意,走進施甸縣大亮山,與15名職工一道開始了起早貪黑植樹造林的生活。
那時,就地取材搭起來的40多間油毛氈棚是大家的棲身處。1992年,大亮山林場蓋起第一間磚瓦房,他讓給了新來的技術員。在四面透風漏雨的油毛氈棚,老人一住就是9年。
楊善洲雖然是大亮山林場的主要創辦人,卻堅持不從林場領取報酬。最初的幾年,林場每月給他補貼70元伙食費,後來調到100元。林場曾多次要給他一個月500元的補助,他總是一句話頂回來:「我上山是來種樹的,要那麼多錢干什麼?」
22個寒暑過去,大亮山林場人工林面積達5.6萬畝,經濟價值超過3億元。2009年,82歲的楊善洲把大亮山林場的經營管理權無償移交給國家,施甸縣政府決定獎勵楊善洲10萬元,被他當場謝絕。經再三勸說,他接下了保山市委市政府獎勵的20萬元,捐出16萬元用於公益事業,僅餘4萬元留給他一生愧疚的老伴。
「楊善洲不僅是共產黨員的典範,也是我們每個人做人、做事的楷模。」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福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