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航天事業經歷了太多的磨難,那些為航天事業做出貢獻的人有哪些心酸故事
中國著名飛機設計師徐舜壽於1968年1月6日去世。
徐舜壽,1917年8月21日出生於浙江吳興縣一個開明的體育工作者家庭。父徐一冰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1905 年,東渡日本就讀於大森體育學校。回國後,在上海創辦了我國第一所體育學校。辛亥革命前夕,他曾率體校學生攻打江南製造局,為民主革命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933年,剛滿16歲的徐舜壽,又以優異成績考取清華大學機械繫,畢業後被分配到杭州筧橋飛機製造廠任檢驗員。「八·一三」日軍進犯上海,筧橋被炸,工廠停工,他抱著航空救國的願望考取中央大學機械特別研究班進修航空技術,結業後任成都航空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他工作勤奮,學習刻苦,在飛行力學研究上頗有成績。1940年與人合作寫了第一篇論文《飛機性能捷演算法》,發表在該院《技術叢刊》第一號上,榮獲研究院的獎勵。1941年5月,徐舜壽被派往由蘇聯政府援建的伊寧空軍教導隊,教授飛行力學。
1942年8月,被調回成都航空委員會編譯處任編譯專員。他參與編寫了我國第一部《英漢航空工程名詞詞典》,於1944年正式出版。同年8月,在調任重慶國民政府空軍印度軍官學校教員的途中,適逢招聘公費留美實習生,他應試並被錄取,遂赴美國韋德爾公司學習塑料零件製造。半年後轉麥克唐納飛機公司任雇員,參與FD-1、FD-2飛機的設計工作。
1946年初入華盛頓大學主攻力學。同年8月回國後,在南京國民政府空軍第二飛機製造廠從事氣動力研究和飛機設計,擔任中運2號和3號飛機的總體設計和性能計算工作,被破格提升為研究課長。1949年春,南京國民政府命令他准備搬遷台灣,徐舜壽在我地下黨的幫助下,毅然舉家輾轉來到已經和平解放的北平(今北京市)。
1949年5月,徐舜壽被分配到東北航空學校機務處工作,不久就隨解放軍南下,調查南京國民政府空軍機場和航空工業設施,參加機場修建工程,配合解放全中國的偉大進軍。同年9月,調任新成立的華東軍區航空工程研究室飛機組副組長,參與編撰《偽空軍航空工業概況》,還編寫了飛機製造廠建廠計劃和空軍作戰訓練教材。
飛機設計,是以基礎科學和應用研究為基礎,廣泛採用現代科學技術的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建國初期,中國的航空工業極其薄弱,只有為數極少、規模很小的飛機及其配件修造廠,根本談不上自行設計。為擺脫這一落後局面,1953年國家把航空工業列為重點建設項目,周恩來總理為航空工業提出了「由修理到仿製,再到自行設計」的戰略發展方針。徐舜壽在這一方針指導下,採取邊創建、邊設計的原則,成功地研製出一批新飛機,並在實踐中培養和鍛煉了一大批技術骨幹。
高亞音速戰斗機,並初步積累了生產、使用和維修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1956年9月,航空工業局在研究中國飛機設計如何起步時,徐舜壽根據多年在國內外從事飛機設計研究工作的實踐經驗,認為當時空軍航校普遍使用的螺旋槳、後三點起落架式的雅克-11中級教練機,已滿足不了噴氣式飛機的訓練要求。他根據中國需要與可能相結合的原則,擬定了與國外同類飛機性能相當的、最大時速為700~800千米、航程約1000千米、升限為12千米以上,採用全金屬、前三點起落架、兩側進氣、雙座、後掠翼的亞音速噴氣教練機的總體氣動方案(後定名為殲教-I飛機)。
該方案要求材料和成品的研製均立足於國內。方案得到批准後,他立即根據需要進行了專業設置、人員配備,建立了氣動彈性和外形專業,並親自主持草擬了設計工作制度,組織設計室編寫了《設計員手冊》,作為設計工作的指南。並和其他兩位副主任設計師一起組織和帶領平均年齡只有22歲、絕大多數都未涉足飛機設計的年輕隊伍投入了自行設計飛機的嘗試。
在總體方案設計中,為突破「米格」型飛機的框框,避免中國自行設計的飛機成為米格型飛機的仿製品,他要求設計人員廣泛收集和學習各類型號飛機資料,進行多方案比較,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設計道路。用他的話說,就是要「熟讀唐詩三百首」,但不要「唯米格論」。為此,他突破蘇式飛機機頭進氣的框框,親自主持制定了兩側進氣的型式,為雷達和天線的安裝提供了適宜的空間,為該機的一次設計成功和後來運用到強-5、殲-8Ⅱ飛機進氣道的設計奠定了基礎。
對於殲教-I飛機的結構型式和起落架的設計,均依據總體方案的要求,進行了從優選型。為了控制質量,他規定了嚴格的三級(校對人員、組長、室主任設計師)審查制度。對大部件的總體設計,他要求採取由設計人員匯報後再進行答辯的集體審查方法。這些方法,既保證了殲教-I飛機的設計質量,又使這支年輕設計隊伍的整體智慧和水平得到充分發揮和提高。
並在實踐中總結出一套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從飛機性能、操縱安定性到氣動載荷的計算方法,解決了利用小風洞對全機測力、部件測絞鏈力矩到外掛物動相似模型投放試驗等技術關鍵,為以後的型號設計提供了借鑒。
殲教-I飛機從開始設計到首飛成功,只用了1年零9個月的時間,主要技術性能均超過原設計指標。其研製速度之快,在國外飛機研製史上也是罕見的。
1957年8月以後,徐舜壽又先後受命組織和領導初教-6和強-5飛機的總體設計。當時空軍航校普遍使用的初教-I(雅克-18)初級教練機為後三點式起落架,已不適應前三點式起落架噴氣機的訓練要求。初教-I的機身骨架,是由無縫鋼管焊接的,需要進口材料,而且焊接處問題較多,機翼尾翼和後機身部分,均採用蒙布結構,要進一步提高飛機性能和改進維修性能均有困難;該機的設備也比較落後。為此,徐舜壽提出了自行設計前三點起落架和全金屬蒙皮結構的初級教練機方案。
經上級批准後,在他的組織和領導下,於1958年初完成了總體論證和吹風試驗,並初步確定了總體方案。同年5月,完成各系統的打樣設計,並製作出1∶1的木質樣機。該機移交南昌飛機製造廠後,設計室又與工廠一起共同完成了詳細設計、試制和試驗等工作,命名為初教-6型飛機,於1958年8月27日首飛成功。嗣後,經南昌飛機製造廠繼續研製、改進,於1961年12月批準定型,批量生產,裝備部隊,1979年獲國家金質獎。到1984年,初教-6型飛機,不僅大量裝備部隊,而且還成批出口。該機的自行研製成功,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已從修理、仿製發展到自行設計的新階段。
徐舜壽在育人用才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工程設計單位需要有「常規上的快手(能手)和關鍵上的專家」。前者是指一般工程師,是常規計算分析的快手和打樣畫圖的能手,在設計工作中,能做到「老馬識途」;後者是指關鍵理論和課題研究的專家,在理論發掘和應用上有較深的造詣,在確定方案時能拍板定案。他培養人才,堅持「優選培養法」和「自然淘汰法」,為中國的航空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在用人上,他任人唯賢,只要對國家事業有利,他敢於堅持真理,為科技人員說話。1957年「反右」斗爭開始後,許多技術幹部蒙受不白之冤,有的被撤職,有的被劃為右派。作為室主任設計師的徐舜壽,看到黨的事業受到損失深感痛心。
徐舜壽對祖國的航空事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他總是站在國家利益的高度,向領導直言相諫,為領導當好參謀。即使遇有不同意見,他也直言不諱,據理力爭,從不隨波逐流。在飛機設計室成立不久,他就遵循需要與可能相結合的原則,向國家提出自行設計初、中級教練機的建議;在「大躍進」中,讓他組織設計超音速戰斗機時,他從實際出發,直言勸阻;航空研究院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成立不久,他出於對自行設計超音速殲擊機的強烈願望,同黃志千等人聯名上書,提出在仿製和學習米格-21飛機圖紙、資料之後,從1962年開始,以米格-21為原准機,設計一架馬赫數2.2或2.3的殲擊機的建議。他在關鍵時刻和重大技術上提出的這些有預見的建議,均被實踐檢驗所證明是正確的。
徐舜壽工作勤奮,思維敏捷,富有創造性和開拓精神。同事們評價他「思維清晰,作風細致」,「具有出眾的才能和善於抓住要領的本領」;「在技術上有遠見卓識」,在工作上「不搞繁文縟節,倡導講求實效的科學作風」;他「迥異於一些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的庸人」,「他是把各個專門領域的專業知識編織在一個飛機機型內,完成一個『系統工程』的人物」。
人物網路
徐舜壽(1917.8.21 - 1968.1.6),浙江省吳興縣人,中國著名飛機設計師,航空工業技術專家。他是中國飛機設計研製的開拓者和第一個飛機設計研究機構的創建人之一,培養了大批科技人才。曾組織主持完成各類軍用飛機的設計任務並解決了多項尖端技術,為中國航空工業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中國航空工業尤其是飛機設計事業的發展歷程中,徐舜壽有著里程碑式的地位與貢獻。他是新中國飛機設計的一代宗師,在他直接領導下培育出的飛機設計人員,遍布我國自主設計機型的重要崗位;而由他主持、組織和親自設計的飛機有:殲教1、初教6、強5、殲8、轟6、運7……他是中國的米高揚、蘇霍伊、圖波列夫。
來源: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采錄
⑵ 航空航天的故事
載人航天故事
引言
1997年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40年前的10月4日,前蘇聯用衛星運載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太空,實現了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開創了人類航天的新紀元。衛星在太空正常工作了3個月左右。
撫今追昔,令人感慨萬千。在過去的40年裡,人類在航天領域既經歷了許多巨大成功的喜悅,也遭受了不少讓人難以忍受的沉重打擊。
回首40年的人類航天史,雖然數千顆千姿百態、功能各異的人造衛星已給世界各國帶來了數不盡的「榮華富貴」,然而最使人難忘的還是那些載人航天的英雄們。盡管他們有的已經榮歸故里,有的血染碧空,還有的仍然繼續遨遊太空,但他們那種人定勝天的大智大勇將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激勵著人類不斷進取、不斷奮斗,去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困難。
航天勇士們在茫茫太空書寫了他們偉大的業績。1961年,前蘇聯的加加林一馬當先登太空,成為「宇宙哥倫布」;兩年後,前蘇聯的女航天員捷列什科娃乘東方?6號飛船上天,打破了男航天員一統天下的局面;1965年,前蘇聯航天員列昂諾夫拴著安全帶飛離宇宙飛船5米,在空間漂浮12分鍾,首創太空漫步奇跡;1984年,前蘇聯女航天員薩維茨卡婭也到艙外「瀟灑走一回」,成為世界第一名在太空行走的「女飛人」;俄羅斯航天員波利亞科夫更是了不起,在太空一呆就是400多天,讓其它人望塵莫及。
美國也不示弱,相繼有12名航天員登上月球,至今令世人贊嘆不已。航天員約翰·揚六上太空,是世界上航天次數最多的航天員; 女航天員露西德不僅5次上天,還保持著188天的世界女子載人航天記錄;科林斯則為世界第一位太空梭女駕駛員……。
在這些征服太空的英雄後面,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有的甚至永載史冊。現在就讓我們回到他們當年的時空,再次領略一下這些太空飛人的風采吧。
世界太空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拂曉,荒涼的哈薩克大草原依然涼氣襲人。丘拉坦村民走向瓜田和莊稼地,也有幾人去錫爾河捕魚。但離此向北4千米的地方就沒有這樣寧靜了。設在這里的拜科努爾發射場上豎立著一枚巨大的白色火箭,它映襯著藍天特別醒目,這就是SS-6洲際彈道導彈。不過其頂端裝的不是核彈頭,而是東方?1號載人飛船,它於11日夜晚剛剛安裝就緒。不遠處匍伏著裝有火箭燃料的列車,沙丘旁停放著紅色消防車。所有在場的人都非常激動,因為世界第一位飛往宇宙的使者——尤里·加加林少校即將從這里升空。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有多少人熬過了不眠之夜啊!如今就要夢想成真了。此時,加加林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他前一天在發射場與總設計師科羅廖夫一起登上發射台的平台,走到飛船跟前。他們默默地站著,望著天空,陷入深思,想著即將進行的飛行。科羅廖夫打破了沉默說:「加加林,你真幸運,你將從無與倫比的高處觀看我們美麗的地球。但發射和飛行都不會輕松,要經受各種考驗,包括那些未預料到的,明天的飛行有風險。」接著又安慰地講:「你要記住,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會竭力支援你。」加加林聽後心潮澎湃,無聲地點頭表示,無論如何也要完成這項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
4月12日清晨,加加林從夢中被醫生叫醒。他迅速吃了一頓特別的早餐,便穿上航天服前往發射台。當乘坐著加加林的汽車出現在發射場時,發射場呈現一片生機。汽車一直開到矗立著的火箭腳下,身穿橙黃色臃腫航天服、頭戴乳白色頭盔的加加林從前門下了汽車,後面跟著航天服的設計師和一位醫生。加加林走向現場領導小組,舉手敬禮並報告:「國家委員會主席同志,飛行員加加林准備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飛行。」接著,他們熱情擁抱。然後加加林向報界和電台發表了簡短的歷史性講話,向為他送行的人們揮手致意,最後登上了發射塔最上邊的平台。
飛船艙內的電視攝像機打開了,熒光屏上出現了加加林的影像。他面帶笑容,神采奕奕。
開始30分鍾准備!10分鍾准備!!2分鍾准備!!!所有人都屏息不動,似乎空氣也凝住了。「預備-點火1一聲令下,莫斯科時間9點零7分,火箭徐徐升起,與此同時,透過發動機的轟隆聲,清晰地傳來了加加林激動的道別聲:「我去了1
東方-1號飛船載著加加林進入人造地球衛星軌道,人類宇航時代開始了!他在太空歡呼: 「多美啊!我看見了陸地、森林、海洋和雲彩……」東方-1號飛船載著加加林以27200千米/小時的速度飛馳,越過蘇聯、印度、 澳大利亞和太平洋上空,環繞地球運行。他在離地330 千米高空飛行了108分鍾,繞地球飛行一圈後,按計劃安全返回了地面。
這次飛行雖然短暫,但它卻開辟了人類通向宇宙的道路。加加林因此成了世界上第一位航天英雄。為了紀念這個劃時代壯舉,「4.12」成了「航空航天國際紀念日」。
有關加加林的秘聞
加加林108分鍾的航天奇跡震撼了全世界,被世人傳為佳話。蘇聯解體後,有些當年的航天機密被公開,使人們了解到許多與之有關的驚人內幕。
美國索斯比拍賣行不久前發現了世界首次載人航天的地面指令長卡爾波夫上校的日記,上面記述了加加林飛行的全過程,說加加林在返回地球時遇到了麻煩。返回程序是:制動火箭點火,座艙與儀器艙分離,在座艙降到離地7000米時,加加林應被彈出座艙,用降落傘實現軟著陸。卡爾波夫在日記中寫道:「座艙與儀器艙不能及時分離,座艙瘋狂地旋轉。」「故障,不要驚慌」。很顯然,卡爾波夫當時心情十分緊張。分離過程原計劃用10秒,但實際上用了10分鍾。在這10分鍾里,制動火箭推力使飛船不斷旋轉打滾。萬幸的是,兩者最終還是分離了,否則第一位太空使者將有去無回。事後專家分析認為,可能是連接不當,使兩艙一時難以脫離。
西方專家也相信日記的真實性,並認為若當時知道這一秘密,肯尼迪總統可能會推遲美國登月計劃,在地面做更多的載人航天實驗和猴子的太空飛行實驗,以求穩妥可靠。然而在美蘇航天競爭時代,這兩個大國常常報喜不報憂。
俄羅斯《紅星報》則詳細地介紹了人類首次進入太空的前前後後。1959年底選出第一艘宇宙飛船後,1960年9月19日,前蘇共中央收到烏斯季諾夫(部長會議副主席)、馬利諾夫斯基(國防部長)等人的聯名報告,建議1960年12月用飛船進行載人飛行。1960年11月,前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主席作出決定,同意用東方?3A號飛船在1960年12月發射,並認為這具有重要的意義……。
然而1960年10月24日,在發射場准備發射新式火箭時發生了爆炸,包括戰略火箭軍總司令涅傑林炮兵主帥在內的數十人喪命。為此,勃列日涅夫政府進行調查,致使東方-3A號飛船發射延期。
1961年3月3日,前蘇共中央收到「絕密」報告,內容是:經過大量工作,已進行了7次不載人飛船的發射,其中東方-1號飛船5次,東方-3A號兩次。現已完全能進行首次載人飛行了……。烏斯基諾夫等許多重要人物在報告上簽了名。這樣,1961年4月3日,前蘇共中央通過了關於發射東方-3A號飛船的決議(一般報道是用東方-1號飛船)。
4月12日,加加林登上飛船,關上座艙蓋後,發現儀表沒顯示「密封」信號,主任設計師和戰斗班馬上排故。在太空飛行中加加林感到很難受,但是可以忍耐。在加加林返回時,科羅廖夫(飛船總設計師)打電話給赫魯曉夫說:「降落傘已打開,正在著陸,飛船正常。」赫魯曉夫則問:「人活著嗎?在發信號嗎?活著?」這些都表明首次載人航天多不容易,尤其是彈射跳傘對加加林是一次生與死、意志與勇敢精神的考驗。
另據報道,1960年5月15日,第一艘東方號不載人飛船發射時沒有防熱罩,無降落傘系統,更無彈射裝置。其目的是驗證姿態控制系統和著陸座艙的分離系統,結果這艘飛船沒有返回,被拋到更高的軌道。同年7月23日再次發射時又因火箭故障遭到失敗。8月19日的第3次發射獲得成功,東方號飛船載2隻狗和50隻老鼠首次成功落地。不過專家發現,在飛船繞地球第4周時,一隻狗嚴重嘔吐。因此他們決定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只繞地球一圈就返回。同年12月1日,東方號飛船載動物上天後,因制動系統故障,返回時失敗。12月21日的另一次發射也由於火箭故障再次夭折。直到1961年3月9日和21日兩艘載狗和「模擬人」的東方號飛船雙雙發射和返回成功後,前蘇共中央才於4月3日作出決定進行首次載人飛行。同年4月8日指定加加林為第一個上天的航天員。4天後,加加林乘飛船升空,成為第一名征服太空的英豪。
在加加林上天前後,曾有兩名航天員在訓練中死亡。1961年3月23日,空軍飛行員邦達朗科在一充滿純氧的暗室中訓練時,用酒精棉擦完身上固定過感測器的部位後,隨手把它一扔,扔到了一電極板上,結果引起大火被燒死。1962年11月1日,另一名航天員在24500米高度上跳傘時,因航天服出現故障急劇減壓而死。不過,前蘇聯多次辟謠關於加加林上天之前有一航天員在太空飛行返回途中死亡的說法,並說這名叫伊里諾切納的航天員是因車禍受傷而不能登天的。
在加加林上天前,還用各種生物火箭進行了31次動物飛行(高度110~450千米),用衛星進行了7次帶有動物及生物培養試驗的太空飛行。加加林也是數千里挑一選出來的。由此可見,人類為打開通天之門,曾為之付出了多麼巨大的代價。
千里挑一
加加林1934年3月9日出生在一個叫克魯申諾里的小村莊里。在戰爭年代,他非常羨慕保衛祖國的空軍飛行員。成人後他當了工人,參加了薩拉托夫航空俱樂部。當加加林第一次駕機飛向藍天時,感到一切都氣象萬千。從此他堅定了獻身於藍天的生活目標。他辭掉了工作,來到澳倫堡空軍學校學習。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成功地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空軍學校的學員們奔走相告。當學員們問加加林「以後會怎樣」時,加加林答道:「是人飛上去的時候了。」
在獵狗萊卡完成宇宙飛行後,前蘇聯開始在全國挑選第一名上天的航天員。當時有的人認為應從熟悉高空和缺氧情況的登山隊員中找;有的人主張從潛艇兵中找;還有的建議讓勘探隊員參加……。但最後的共識是航天員應在飛行員中挑眩載人飛船總設計師科羅廖夫說:「完成冒險而復雜的航天任務對飛行員來說是習慣了的職責。」
負責挑選航天員的卡爾波夫回憶道,當時科羅廖夫提出的航天員標準是年齡不過30歲,身高不超過1.75米,體重72千克以下,勤勞,求知慾強, 有志願獻身航天事業的精神。為此,卡爾波夫從全國3000名志願者中篩選出20名作為培訓對象,最後又從這20人中選出6人突擊小組,他們符合科羅廖夫的最高要求,加加林就是其中的一員。卡爾波夫對他們說:「你們中間任何一個均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航天員。」那麼加加林又是怎樣被最終選中的呢?
加加林是1959年10月向空軍指揮部遞交志願上天的報告的,他在報告中寫道:「為發展蘇聯航天事業,我迫切希望進行航天試飛……。」
在莫斯科市中心東北約40千米的契卡洛夫區,有一座名噪一時的新興城市,人們稱之為星城。加加林他們就是在這里參加航天培訓的。當時這里僅是一個飛機場,所有訓練設施還正在建造,很不完善。所挑選的6人人人都經過4~5次失重訓練;95次離心機實驗……加加林無論在掌握科學知識、長時間被關在絕音室里,還是在離心機上進行令人頭暈的旋轉,他都經受住了考驗,而且樣樣第一。他待人友善,富有幽默感,參與社會工作,顧及家庭,成了全隊的「精神中心」,以致沒有他很多事都搞不起來。加加林被大家稱為「我們的加加林」。
科羅廖夫很快就注意上了這個機靈、眼尖的加加林,並讓他第一個坐進東方號飛船的駕駛艙熟悉情況。在發射日期臨近時,需從6人突擊小組中挑出一名登天的航天員。前蘇聯英雄卡馬寧向國家委員會介紹了這6人的情況後說:「他們都作好了飛行准備,很難說誰好誰差。但我們必須從中挑選出一名,所以我們推薦加加林為航天飛行第一人選,斯捷潘諾維奇為後備駕駛員。」
就這樣,加加林成為世界航天第一人。加加林在總結他在太空中的工作時寫道:「我受命進行歷史上第一次航天飛行,可以作出人類航天飛行能成為現實可能性的結論。東方號飛船的飛行好象是本世紀的奇跡,但奇跡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實際情況。航天飛行不是某一人或某一夥人的事。這是人類在其發展中合乎規律的歷史過程……」。
加加林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航天英雄。不幸的是,他在1968年3月27日的一次飛行中,因飛機墜毀而遇難。雖然他已從航天員隊伍中消失,但加加林的名字和他的開拓精神將永存,並為一代一代人所敬仰,成為鼓舞人們進行太空探險的一面旗幟。
二、太空行走第一人
在載人航天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在太空行走已不算什麼新鮮事了。尤其是美國和俄羅斯航天員,為了建造和修理空間站,他們經常到太空去漫步,進行各種試驗和維修工作。美國航天員在太空修理哈勃望遠鏡時,一呆就是幾個小時,而且他們是輪番出艙,如履平地。然而,人類進行第一次太空行走就不是那麼瀟灑了,因為當時對艙外活動所要遇到的各種情況還知之甚少,因而太空行走就被認為是一種風險極大的事情,搞不好航天員可能有去無回,成為 「人體」衛星。正因為如此,太空行走也成為美蘇爭奪「航天第一」的重要目標之一,誰能搶得太空行走第一人的頭銜,誰就能在太空競爭中增加籌碼。結果前蘇聯獲勝,航天員列昂諾夫在1965年3月18日乘上升2號飛船遨遊太空時,冒險出艙活動24分鍾,成為世界上太空行走第一人。這次太空行走來之不易,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內幕。
撩開昨日內幕
1964年,前蘇聯彈射座椅和艙外太空行走設備總設計師塞弗林了解到,美國正在研製艙外行走設備,並擬在雙子星座號飛船上使用。於是他馬上上書當局,呼籲加緊艙外設備的開發步伐,要搶在美國之前完成這一創舉,以名揚天下。
但事情並不如他所說的那麼簡單,因為前蘇聯的飛船沒有供航天員出艙所需的氣閘艙。這種艙有兩個氣閘門,一個與密封座艙連接,叫內閘門;另一個是可通向太空的外閘門。閘門的啟閉需十分小心和熟練,以避免漏氣。航天員出艙前,在飛船艙內要穿好增壓航天服,走出內閘門後關閉內閘門,把氣閘艙內的空氣抽入座艙內,當氣閘艙和外界空氣的壓力相等時才能打開外閘門進入太空。航天員返回艙內時順序相反。這頗像船過水閘。
當時,美國雙子星座號飛船已設置了氣閘艙,而前蘇聯的上升號飛船空間很小,僅有一道用螺母緊固的艙門,是供航天員在地面出入用的。若重新設計飛船在發射時間上肯定要落在美國之後。為此,塞弗林提議採用一種能節省空間的膨脹式簡易氣閘。這一大膽的方案立即得到了批准。
科羅廖夫命令塞弗林率領一幫精兵強將夜以繼日地幹了起來。開始時很順利,趕制了幾個氣閘,每個氣閘內均有一套能自動膨脹的航天服,並進行了地面減壓試驗。後又用衛星進行了不載人飛行試驗。
1965年2月22日,帶有簡易氣閘的宇宙57號衛星升空了。衛星在太空完成氣閘展開和航天服加壓膨脹時,突然發生爆炸。事故原因是地面人員錯發了指令,引爆了自爆裝置。後來這種試驗又失敗了兩次。這時已快到預定的完成任務的時間了,情況十分緊急,如再研製一艘飛船進行試驗需要一年時間,那時美國很可能會搶先一步進行太空行走。而這時前蘇聯航天總設計師科羅廖夫又身染重病,他只能在療養所聽取塞弗林的匯報,真是禍不單行。
在這關鍵時刻,塞弗林綜合各方面意見,毅然決定按原計劃進行,並請示蘇共中央。沒多久,克格勃頭目親臨現場視察,以防有人破壞。為安全起見,還建立了一個嚴密的監視區,使包括塞弗林在內的所有人均草木皆兵,如臨大敵,不敢有一點閃失。在認定萬無一失之後,蘇共最高首腦才批准進行首次太空行走活動。
險象環生出奇跡
1965年3月18日莫斯科時間上午10時,上升2號飛船轟嗚著,載著兩名航天員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其中別列亞耶夫為指令長,列昂諾夫是駕駛員。他們乘飛船進入了497.7公里×173.5公里、傾角64.79度的預定軌道。飛船入軌後,他們便為太空行走做准備。在別列亞耶夫的幫助下,列昂諾夫將一個生命保障系統背包套在自己的壓力服外邊,開始吸純氧,吸了一個多小時後便出艙了。在艙內,航天員呼吸的是氧氮混合氣體,在到沒有壓力的太空時,人血液中的氮可能會形成致命的氣泡,使人患減壓玻因此,列昂諾夫出艙前須清除他血液中的氮。生保背包用於調節航天員的體溫。為保持與飛船的聯絡及安全,列昂諾夫身上系著一根與飛船相連的繩鏈,繩鏈長5.35米,內有一根電話線, 很像嬰兒的臍帶。
當飛船飛到第2圈時,列昂諾夫在確認座艙密封完好後打開了向內開的艙門,隨著別列亞耶夫的一聲「祝你好運」,列昂諾夫浮游進入密封過渡艙。
過渡艙設計得簡單而又巧妙。它由一個通道和兩個艙蓋組成,很像一個手風琴,內蓋與飛船的兩個艙門中的一個相連,通向太空的外蓋是可移動的環形蓋。在發射時該艙保持壓縮狀態,入軌拋掉減阻裝置後,過渡艙立即展開並充壓。
列昂諾夫進入過渡艙後,便給自己的航天服充壓,並檢查過渡艙的密封性,調整頭盔。此後,列昂諾夫關上座艙蓋,於11時34分51秒進入茫茫太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太空漫步的人。事後他說,當我准備好出艙時,輕輕地推了一下艙蓋,於是人就像一個軟木塞一樣呼的一下便沖出了艙口。
出艙後列昂諾夫在太空不僅浮游,還翻筋斗,並從艙外卸掉一個相機,移動了幾件艙外物體。事實證明,太空並不那麼可怕,人只要穿上航天服和帶上生保背包,就能在艙外工作和生存。
10分鍾後,別列亞耶夫提醒列昂諾夫准備返回座艙,可此時卻出了麻煩。列昂諾夫報告說取回艙外相機有困難,相機放進過渡艙時,一鬆手它就漂走,如此反復數次都是徒勞。最後,列昂諾夫硬把相機推進通道,並用腳踩住,這才將相機放下。可這時列昂諾夫已精疲力竭,出汗量超出了他的航天服所能吸收的量。在他本人進入過渡艙時,又遇到了新問題。為了踩住相機,他的腳先進到過渡艙里,可身子怎麼也進不去了,他被卡在了艙門口。這是因為太空是真空的,無法從外部對航天服施壓,此時的航天服比想像的要鼓得多,如氣球一樣。此外,因戴頭盔不能擦汗,汗水流到了眼睛上,汗氣也使面罩模糊。這時,列昂諾夫除了聽到自己的心在咚咚地急促跳動外,什麼也看不清,聽不見。突然他靈機一動,給航天服放氣降壓。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直到將航天服壓力降到了極危險的低限,即從40千帕降到25千帕。他終於穿著癟下來的航天服活著進了艙門。列昂諾夫在太空行走了10分鍾,但為了擠進艙門他卻拼力花了14分鍾。返回艙內後,不能重復使用的過渡艙即被拋掉。
當飛船飛完第16圈,別列亞耶夫准備點燃制動再入火箭以便返回地面時,又出現了險情,測試時發現一個信號顯示自動導航系統失靈,無法為飛船返回地面准確定位,故無法按原計劃返回地球。無奈,飛船隻能再繞地球飛行一圈。地面控制中心指示,若還不行,就採用手動再入返回方式。一圈後,別列亞耶夫按指令操縱上升2號飛船進入了正確的軌道位置,並起動了制動火箭,開始再入。再入過程既熱又可怕,包括天線在內的所有通信元件都被高溫燒毀了。列昂諾夫和別列亞耶夫看見艙外熔化的金屬流到舷窗上。由於飛船多繞地球飛了一圈,使他倆的著陸點偏離預定地點1300公里。返回艙最後濺落在烏拉爾山脈終年積雪的一個偏僻山坡的兩棵冷杉樹中間,降落制動傘高高地纏繞在樹枝上。幾架搜索直升飛機很快找到了他倆,但因地勢原因無法降落,只能在上空盤旋,給他們投下食物和防寒衣物,就飛走了。這使得列昂諾夫和別列亞耶夫不得不在返回艙邊上休息,一直呆到第二天。當地的伐木工人連夜趕修了一個直升飛機著陸坪。救援人員坐雪橇滑行20公里趕往航天員降落地點,最後終於找到了快要凍僵的兩位航天員,並用雪橇把他們帶到森林中新開辟的直升飛機著陸地,用直升飛機把這兩位太空英雄運回拜科努爾發射場。
在飛船使用手動系統著陸、著陸偏離預定著陸區、與地面人員失去聯系後,前蘇聯航天總設計師科羅廖夫著急萬分,悲淚縱橫。幸運的是兩名航天員神奇地活下來了。回到莫斯科時他們受到英雄般的歡迎。
列昂諾夫小傳
世界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諾夫1934年5月30日生於前蘇聯克麥羅沃州蘇里區利斯特維揚卡鎮。1957年於丘左耶夫軍事航空學校畢業後,在航空兵部隊當飛行員。1960年被選為航天員。在完成太空行走任務後,進入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學習,於1968年畢業。1975年7月15~20日,他乘坐聯盟19號飛船參加了同美國阿波羅號飛船的對接和聯合飛行。由此可見,列昂諾夫在人類太空史上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曾多次獲得獎章和勛章。他的名字將永載史冊。
三、第一位登天的女英雄
前蘇聯不僅造就出世界太空第一人加加林,也培養了第一位登天女英雄捷列什科娃。1963 年6月16日,她乘東方6號飛船升空,3天後返回地面,開創了婦女航天的先河,全球為之震驚。人們贊美她為婦女爭光,稱頌她表現出的堅強性格和大無畏精神。捷列什科娃為婦女征服太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捷列什科娃1937年3月6日出生在前蘇聯雅羅斯拉夫爾州圖塔聯夫區馬斯連尼科沃村。1955年中學畢業後進入紡織廠工作。此後她邊工作邊學習,還參加航空俱樂部的跳傘活動,後者使她身體健壯。她嚮往藍天,希望能上天翱翔。
1961年加加林首航太空歸來,她同許多姑娘一樣,非常羨慕這位太空「天王」,並與女友一起聯名上書航天部門,要求培養女航天員登天。沒想到這封信引起了重視,沒兩天她們便被邀請去莫斯科座談。這些姑娘興奮地闡述了自己的想法,並希望成為第一批女航天員。
經過嚴格的體檢,1962年捷列什科娃被選入首批女航天員隊伍。當宣布名單時,她極其興奮和激動,簡直欣喜若狂。同時入選的還有來自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的索洛維約娃等4人。她們入隊後,大名鼎鼎的航天員加加林負責管理這些人。加加林溫和、友好地對待每一個隊員,一直訓練了約一年左右,但當時誰也不知道「1號」是誰,直到上天前兩周才決定從捷列什科娃和索洛維約娃中選一個,最終讓誰飛由上級決定。因為這是第一次女性太空飛行,所以「階級立潮是重要標准之一,而捷列什科娃出身工人階級,索洛維約娃則出身知識分子。於是,捷列什科娃 「捷」足先登,最終被選中。
1963年6月14日,東方5號飛船在拜科努爾發射。它載著航天員貝可夫斯基空軍中校。他在兩天的飛行中,用手操縱飛船,完成了一些醫學實驗,並觀測了地球和恆星。當他在6月16日飛越拜科努爾發射場上空時,負有歷史使命的東方6號飛船也正在該發射場整裝待發。說它負有歷史使命是因為這艘飛船將載著世界第一名女航天員登上九霄雲外。
舉世矚目的時刻來到了。望著高高聳立著的東方6號飛船,捷列什科娃從容地走進了飛船密封艙,開始了一次轟動一時的航天飛行。她穩坐在艙內,沒有想自己的家,也沒有想是否能返回地面,腦子里只裝著未來24小時內承擔的使命和責任:攝像和做多種科學實驗。當捷列什科娃在太空看到無比壯觀的地球時,她實在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對地球產生了深深的眷戀。於是她向地面指揮中心提出延長在太空逗留時間的請求,並得到批准。她繞地飛行了48圈,飛行70小時50分鍾,航程200萬公里。
在太空飛行的3天中,捷列什科娃幾乎沒一點睡意。她不願漏掉任何一個細節,只想多看一些太空勝景,多做一些太空實驗。東方6號飛船以2.8萬公里的時速飛馳,每86分鍾繞地一圈。捷列什科娃說地球給她的印象實在太深了。它美麗壯觀,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和光澤,其動人的畫面後來常常在捷列什科娃的夢中浮現。
捷列什科娃在這次飛行中完成了生物醫學和科技考察計劃,並證明了婦女也能在太空正常生活和工作。她返回地面時,受到了成千上萬人的歡迎,掌聲、歌聲、鮮花交織成了一片,祝賀她勇敢地完成了航天史上的一次壯舉。兩個月後,捷列什科娃同東方3號飛船駕駛員尼古拉耶夫結婚,組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航天員家庭。1964年6月8日,捷列什科娃生下一個女孩,取名耶莉娜。耶莉娜以其是在父母都做過太空飛行後在地球上出生的第一個嬰兒而聞名。捷列什科娃後來完成了正規技術教育學業,成了設在莫斯科附近的加加林訓練學院的一名職員。
她曾獲得列寧勛章、齊奧爾科夫斯基獎章和國際宇航聯授予的「宇宙」金質獎章。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她還曾擔任國際婦聯主席。
1988年10月,捷列什科娃應邀到嫦娥的故土——中國訪問,受到了熱烈歡迎。她說她在飛臨中國上空時,清晰地看見了中國的海岸線及高山、綠地和江河。從那時起,她就盼望有朝一日能踏上中國的土地。
四、第一個在太空行走的天仙女
1984年7月27日,塔斯社向全世界播發了震驚世界的消息,薩維茨卡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太空行走的女性。她和指令長賈尼別科夫於7月25日走出禮炮7號空間站,在艙外進行了3小時39 分鍾的活動,用萬能手動工具連續完成了切割、焊接和噴塗等復雜任務。此舉不僅使前蘇聯在美蘇太空競爭中又一次佔先,而且以鐵的事實再次證明,即使在尖端領域,婦女也不比男性差。
其實,在這次太空行走的前兩年,即1982年,薩維茨卡婭就已乘聯盟T-7號飛船,與另兩名男航天員到禮炮7號空間站上呆過一次,成為人類第二個上天的女航天員。這次太空
⑶ 關於中國航天事業的故事有哪些
1、錢學森: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民族脊樑
這位科技界巨擘,歷經艱難於1955年回到祖國後,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他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2、陳俊亮——糾錯編碼:將衛星無線數據傳輸,可靠性提高1000倍。
「東方紅一號」的研製過程中,北京郵電大學的一位科學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俊亮。
數據通訊設備主要由兩部分構成, 前端為調制解調設備, 後端為糾錯編碼設備,而陳俊亮正是承擔了糾錯編碼設備的開發研製工作。
3、「嫦娥一號」研發團隊
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僅30歲。副總指揮34歲,副總設計師37歲,總體主任設計師36歲。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來先後攻克了軌道設計、月食問題、數傳定向天線研製、衛星熱設計、導航與控制分系統設計、測控數傳分系統設計、紫外月球敏感器、數管分系統設計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2007年11月7日,當「嫦娥一號」衛星以超出設計預期的精準度進入環月工作軌道的那一刻,舉國歡慶、全民振奮,中國人千年奔月的願望終於夢想成真。
4、吳偉仁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發射升空,奔向月球。在近月制動環節,測控精度十分重要。在衛星第一次進入100公里繞月軌道時,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撞向月球,或者是「跑了」,沒被月球「抓住」。
當時有很多技術風險。嫦娥二號最終被月球捕獲,在月球軌道上環繞起來,吳偉仁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5、孫家棟
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從事航天工作60年來,主持研製了45顆衛星。人物詳細事跡如下:
1967年,擔任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技術負責人。1989年,孫家棟擔任中國火箭進入國際市場談判代表團團長。1996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0年1月11日,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孫家棟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航天科技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⑷ 有什麼關於航天科技的故事
神州七號的故事
9月25日晚,神舟七號發射升空,在這又一歷史時刻,吸引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關注。這是我國航天史上首次實施太空行走,必將成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又一個里程碑。
從1999年「神一」到今天的「神七」,記錄了中國航天事業幾代人薪火相傳的前進腳印,激勵著我們大學生振興中華科技文化實力的民族進取心,共同推進世界航空事業壯大的雄心壯志。雖然作為一個醫學生,但是仍舊可以在自己的領域為祖國的的發展與振興做出貢獻。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神七」的太空遨遊,歷數著中國譜寫自我文明進步與向世界學習的堅定決心。
古老而浪漫的神話故事「嫦娥飛天」不知在多少中國人的心中播下過漫遊太空的美麗夢想。隨著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隨著「神一」到「神六」的順利升空,中國人這一世世代代的夢想正以驚人的速度實現著。
2008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也是百年奧運夢想實現的一年,「神舟七號」宇宙飛船的升空又將作為人類太空求索的新起點,向全世界展示這千年古國不可磨滅的魅力。此次神七的發射,中國航天員將歷史性地出艙太空漫步,這是整個人類航天史的進步與勝利,也預示著人類終將把美麗的祝福帶給深邃的宇宙。
我們敬佩並祝福有夢想的人,我們更為身處一個有夢想的國家而驕傲。有夢想就有鑄造精彩可能,仰觀蒼穹,心底不禁傳來陣陣:神七加油!中國加油!
⑸ 中國航天小故事
我為偉大祖國感到驕傲!」這是楊利偉返回地面後向歡迎的人們說出的肺腑之言。 楊利偉返回地面。
因此,在太空飛行中,他的心和戰友們一直緊緊相連。按照預定的太空飛行計劃,楊利偉在太空有5小時的休息時間。但他只睡了半小時。他說,首次太空飛行,機會太難得了,我要盡可能地體驗太空飛行,為戰友們將來上太空做准備。 回來後,楊利偉成為了公眾人物,有許多活動需要他參加,但只要一有空,他就和戰友們在一起,交流太空飛行心得。回來後不久,他就主動要求參加航天員例行的體能訓練。 10月16日,楊利偉成為了全國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那天,他回到北京航天城時已是晚上。21小時太空之旅的極度疲勞尚未消除,他就給訓練航天員的教員們一個個打電話,向教員們匯報自己在太空的情況。而此時電視里已全是他的新聞和形象,他卻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 一位老教員感嘆地說:「難得啊,難得。能在巨大榮耀面前,保持如此平常心態,正是優秀航天員應該具備的素質。」 是的,面對巨大的榮譽,楊利偉沒有居功自傲,也沒有忘記航天員的神聖使命,猶如平時,淡然置之。 他的親人成為了新聞人物,甚至兒子小寧康也被眾多媒體包圍,他要求媒體不要宣傳,一再希望以平常人對待。 他在空軍時的戰友還記得,1997年,當楊利偉通過體檢,回到部隊等待通知的那一年裡,他仍然專心致志地投入到飛行訓練中。那年他飛了150多小時,大大超過當時部隊規定的飛行時間。盡管體檢耽誤了許多時間,但在這一年的考評中,楊利偉的飛行成績依然名列前茅。 這就是航天英雄楊利偉。記者曾問楊利偉,你對航天員的職業怎麼看?他說,在飛天的征程上,不僅充滿了艱辛,風險也時刻存在,許多勇士還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員的神聖使命,作為一名軍人,就是要時刻准備奉獻和犧牲。 11月7日,當祖國和人民給予航天英雄楊利偉以最高榮譽時,楊利偉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感謝祖國和人民對我的培養,光榮屬於祖國,光榮屬於人民,光榮屬於千萬個航天人。我為祖國感到驕傲。我將繼續努力工作,時刻准備接受祖國和人民交給我的任何任務!」
查看全部4個回答
下載故事-兒童故事大全
聽故事選擇凱叔講故事App,10000+兒童精品故事暢聽
北京童學慧教育咨詢..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楊利偉的英雄事跡
「神舟」五號飛船發射准備階段,經專家組無記名投票,楊利偉以其優秀的訓練成績和綜合素質,被選入「3人首飛梯隊」,並被確定為首席人選。 「飛船模擬器」成了楊利偉的「家」。飛船模擬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實模擬飛船內環境、對航天員進行航天飛行程序及操作訓練的專業技術訓練場所。飛船從發射升空到進入軌道,再調姿返回地球,持續時間幾十個小時甚至上百個小時,飛行程序指令上千條,操作動作有100多個。 艙內的儀表盤紅藍指示燈密密麻麻,各種線路縱橫交錯,各種設施星羅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們,並能進行各種操作和故障排除,只有靠反復演練。 後來,在5次正常飛行程序考試中,他取得了2個99分、3個100分的好成績,專業技術綜合考評排名第一。 2003年10月15日晨,楊利偉進入飛船,按照規定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發射前的各項檢查。8時59分,0號指揮員下達了「1分鍾准備」的口令。火箭即將點火。指揮大廳里充滿緊張氣氛,許多觀看飛船發射的人,緊張得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切在瞬間彷彿凝固了。 指揮大廳里傳出了清晰的口令:10、9、8、7、6……這時,屏幕上出現楊利偉向大家敬了一個標准軍禮的畫面。全場頓時掌聲雷動。一位老專家激動得滿眼淚花,不住地說:「楊利偉,好樣的!」 (5)中國航天事業的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楊利偉,男,漢族,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人, 大學文化程度,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特級航天員。他歷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 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在中共十七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楊利偉在原空軍部隊安全飛行1,350小時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徵著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18年1月25日,同其他11名航天員被中央宣傳部授予航天員群體「時代楷模」榮譽稱號。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全國政協委員。 參考資料:網路——楊利偉
222 瀏覽39742019-11-06
楊利偉的故事
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在原空軍部隊安全飛行1350小時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徵著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楊利偉小時候非常愛看書,他寫過一篇作文《我見到了周總理》曾入選了作文集。爸爸楊德元、媽媽魏桂蘭同在鎮里一家中學當教師(爸爸後調到縣土產公司)。 小利偉自幼比較文弱、性格內向、缺少膽量。為了改變小利偉的性格,每年寒暑假,爸爸有意識地帶他去爬山、到縣東六股河去游泳。 秋天,帶他去大山裡爬樹採摘果實。從此,小利偉竟對探險及運動有了興趣,常常同夥伴跋山涉水野遊,登狐仙洞山探訪狐洞、尋訪古寺遺址,尋覓傳說中的「鏈鎖地井」。 看完《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嘎》、《雞毛信》等戰爭故事片後,他央求爸爸幫助同班的小夥伴趕制了紅纓槍,毛遂自薦當上了兒童團長。而看了《鐵道游擊隊》後,他就一直夢想做火車司機,卻沒想到後來成為中國太空第一人。 1983年6月,在他高中三年級的時候,空軍招飛人員要在當地應屆畢業生中選拔飛行員,而從小就有從軍夢的楊利偉第一個到選飛報名處報上了自己的名字,經過嚴格的選拔、考察、體檢、面測等程序,18歲的楊利偉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行學院的一名學生。 (5)中國航天事業的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楊利偉,男,漢族,1965年6月21日出生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 大學文化程度,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特級航天員。現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 歷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中央候補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
1 瀏覽1622020-01-20
楊利偉故事
1 瀏覽5572019-11-13
楊利偉的成長故事
上初三那年,一天放學回家,楊利偉手裡拿著幾張卷子,一聲不吭地徑直進了自己的小屋。姐姐楊麗君見了,覺得弟弟不對勁,便追進屋裡問其原因。原來楊利偉數學考試一道幾何難題沒做出來,丟了12分,心裡很不好受。於是楊麗君勸道:「不就一道題嘛,下次認真就行了,先吃飯吧。」楊利偉卻說:「這次難題沒做出來,下次再有難題咋辦呢?」說完,飯也不吃,就伏在桌上埋頭演算起來。楊麗君知道弟弟決定的事情一定要做,再勸也沒用,只好笑著退出了屋裡。1個多小時後,楊利偉終於把這道幾何題解了出來,彷彿打了一場勝仗,臉上一掃剛才的愁容,露出了笑意。姐姐看到,楊利偉在紙上寫下一句話:「攻克難題是我最大的快樂。」 楊利偉有一個弟弟要楊俊偉,32歲的楊俊偉顯得比哥哥楊利偉瘦弱。說起哥哥,楊俊偉有一份難以平靜的激動。他說哥哥是他生活中的老師,總是以行動教育自己,他很敬佩哥哥。其中,兒時的兩件小事,楊俊偉至今記憶猶新。那時楊俊偉上小學一年級,他剛剛加入少先隊不久,嶄新的紅領巾系在脖子上。一天,正在操場玩耍的楊俊偉不慎摔倒,膝蓋上立刻流出很多血來。俊偉也不知怎樣才好,隨手扯下紅領巾包紮住傷口。晚上放學回家,紅領巾仍然綁在小俊偉的腿上。楊利偉看見了,忙幫弟弟把紅領巾解開,拿出土黴素敷在傷口上,一邊敷一邊對弟弟說:「你能繫上紅領巾多光榮啊!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我們應該愛護它才對啊!」隨後又和楊俊偉一起把紅領巾洗得乾乾凈凈。還有一件事,楊俊偉也感受很深。那時候楊利偉已經參軍了。有一年探親回家,俊偉推著自行車剛進家門口,只見哥哥從屋裡走出來,沖著自己大喊一聲「 立正」。俊偉當時一愣,條件反射似地站住了。楊利偉以軍人特有的步伐,非常正規地走到俊偉面前,把他歪斜地掛在運動服拉鎖扣上的校徽摘下來,端端正正地別在了弟弟的左衣襟上方。楊利偉當時沒有多說什麼,但俊偉卻感到哥哥的行為似乎比千言萬語更讓自己懂得了尊重的涵義。從此,他的校徽總是端正地別在衣襟上方。 用簡練的話概括楊利偉小時候的優秀品質 補充回答: 刻苦學習,生活儉朴,有理想、有抱負,忠
295 瀏覽63522017-11-25
關於楊利偉的故事200字左右簡歷
楊利偉,男,漢族 ,1965年6月21日出生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人, 大學文化程度,身高1.68米,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特級航天員。歷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在中共十七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楊利偉在原空軍部隊安全飛行1,350小時。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
⑹ 關於中國航天航空的故事
青銅時代
★里程碑之一 1970年4月24日21時31分,中國「東方紅」一號飛向太空。這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白銀時代
楊利偉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內
★里程碑之二 1987年8月,中國返回式衛星為法國搭載試驗裝置。這是中國打入世界航天市場的首次嘗試。
黃金時代
★里程碑之三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搭載兩名航天員升空。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號搭載三名航天員升空。
探月時代
★里程碑之四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成功發射。 嫦娥一號
★里程碑之五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嫦娥一號衛星的姐妹星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獲得了圓滿成功。此次發射目的主要是實現下一步的月球軟著陸進行部分關鍵技術試驗,並對嫦娥二號著陸區進行高精度成像
⑺ 中國航天歷史中,有哪些人和事值得我們銘記
⑻ 航天故事都有哪些
4月25日,在江蘇南京舉辦的中國航天日科普宣傳周暨「航天放飛中國夢」科普活動上,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引發現場來訪者關注。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清華大學畢業,工作15個年頭,張波自我介紹時,往往極其簡單:「我是干航天的。」其他的,他便不再多說。
2006年博士畢業後,張波進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三十一所從事研究工作,他的科研經歷,恰好覆蓋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稱《規劃綱要》)的完整周期。
在《規劃綱要》「重點領域」的第11項,能找到他所從事的研究工作,但只有兩個字:國防。《規劃綱要》確定了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16個重大專項,而他所從事的重大專項,就在那個「等」字中。是的,他的工作「只能做不能說」。
說起中國航天,人們往往更多關注的是火箭發射的那一瞬間,抑或是嫦娥、神舟、天問、玉兔、祝融等一個個「明星」航天器,但對於這些航天器背後的研製人員和他們所經歷的種種,知之甚少。
「雖然我們承擔的任務隱藏在『等』字背後,但是我們的精神卻是『等不得』的精神……一切只因國家需要。」4月25日,在中國航天大會「青聚秦淮」青年科學家論壇上,張波和多位航天青年分享了那部分「能說的」故事。
「緊張到喉嚨都會被牽扯著震動起來」
2020年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鄭永潔是這次任務的負責人之一。作為航天五院502所嫦娥五號探測器GNC系統副主任設計師,他和團隊為此奮鬥了10年。
他至今記得,那一天凌晨2時14分,是他最緊張、最激動的時刻: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開始「牽手」,這是世界上已知最難的一次空間交會對接,將要開啟人類環月軌道無人自主交會對接的新紀元。
「美國人曾在阿波羅任務中進行過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不過是由宇航員手控完成的,此次嫦娥五號任務,則是國際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鄭永潔說。
在這次任務實施前,他胸有成竹,可就在嫦娥五號轉入自主飛行的那一刻,他卻一下不自信了,身旁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王勇也感嘆,「壓力一下就上來了」。
「做過全物理試驗的,不要怕!」這句話,鄭永潔本是在心裡默念,卻不自覺地說了出來。
王勇副總師轉過頭來,沖他笑了笑,一句話也沒說,但笑容很溫暖。
鄭永潔讀懂了他的潛台詞:「你說得對」。但他知道,現場所有人都跟他一樣緊張,只是又同樣用理性說服自己。
他所說的全物理試驗,是對研製攻關結果的全面考核:在一個世界上最平的氣浮平台上,經過不計其數的失敗、自我否定、嚴苛的推演、討論,最終,在2015年6月的一天,鄭永潔所在的團隊完成了最後一組試驗數據分析,各項指標均達到預期效果。
「那一天,我們擁抱在一起,喜極而泣!因為我們知道,攻關在這個時候已經有結論了,這個試驗能行,說明上天也就沒什麼問題了。」鄭永潔說。
時間回到2020年12月6日的凌晨,時鍾一分一秒地走過,3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來到最後交會對接逼近段。這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的精度要求,即使算上曾經的地球軌道類似任務,也是最高的一次。
在交會的最後階段,鄭永潔看著監視相機里越來越大的上升器,每次噴氣控制引起的姿態晃動,他緊張到喉嚨都會被牽扯著震動起來,「5米、3米、1米、0.8米、0.6米、0.5米,我已經聽不到周圍的聲音,好像進入夢境一樣,平日試驗時總覺得慢吞吞的靠攏過程,一下變得如此迅速,來不及檢查遙測參數,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已經到達對接初始條件」。
當歡呼聲傳過來,鄭永潔才驟然醒來:對接成功了。
這是航天青年執行任務過程中的一個縮影,看似波瀾不驚,卻又驚心動魄。
文案:邱晨輝;制圖:李晗
「為了強大而迸發令人難以想像的驚人戰鬥力」
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有一個叫「穹盾」的青年創新團隊,這是我國某高科技領域自主創新裝備發展的領軍者,有200多名成員,一半以上是高工甚至研究員,11名擁有博士學位,169名擁有碩士學位,35歲以下青年佔比超過70%。
他們要攻克的技術是當前國際上最前沿的尖端科技之一,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被稱為「不允許失敗的項目」。其系統組成龐大而且復雜,過程環環相扣,摧毀目標的過程,就好比投擲長矛,擊中千里之外一隻極高速飛行的雲雀,技術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的一名青年設計師周宇旋說,面對性能指標極高、研製周期極短、可借鑒經驗極少的三個極限條件,這支年輕的團隊迸發出令人難以想像的驚人戰鬥力:團隊年人均加班超過1200小時。在去年疫情沖擊下,為了確保項目進度,更有103名成員集中住宿,團體隔離開展工作。
最終,這個團隊奇跡般地實現了從原型樣機到工程裝備的飛速跨越,突破了5項關鍵技術,形成70餘項知識產權預期成果,研製的裝備達到「國內首創、國際領先水平」,並且培養出一批青年領軍人物。
為什麼這么能戰斗?不同的人給出的答案可能有所不同,但有一個原因卻是共性的:那就是為了祖國的強大。
「祖國強大了,我們才更會被尊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一部副主任設計師徐倩說。至今,她還記得一段「屈辱」的經歷——
那是10多年前,她在國外留學的時候,一個外國同事給她打電話,語氣非常不客氣地說,「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然後,這位同事便用嘲諷的語氣跟徐倩說,看看這篇論文,簡直和維基網路一模一樣。徐倩問,這是啥?同事說這是一個中國學生寫的論文。然後他就開始哈哈大笑,笑聲穿透了整個樓層。
徐倩用「歐美學者抄襲現象並不鮮見,不要以偏概全」與他辯駁,但這些聲音都淹沒在刺耳的笑聲里。
還有一次,這位同事看徐倩拿著移動硬碟,不分青紅皂白就指責道:「你是要用它偷竊我們的研究成果嗎?」
雖然是半開玩笑的語氣,但這種偏見對於自尊心極強的徐倩,傷害極大、侮辱性極強。後來,徐倩用了4年半的時間,通過努力證明了自己。
「我不知道,現在的留學生在國外,受到的待遇如何。但我知道,只有強者才能被尊重。」徐倩說。
她目前擔任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副主任設計師,這是長征系列火箭中的金牌火箭,還有「勞模」火箭、「北斗專列」之稱。她列舉了一組數據——
從1970年4月24日,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算起,第一個100發,我們用了37年;第二個100發,我們用了7年零6個月;第三個100發,我們只用了4年零3個月。而第四個100發,預計在2022年完成,距離上一個100發,僅有3年之隔。
「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新時代的使命,就是從大到強,保障中國在未來空間探索和國際社會上持續的話語權。」徐倩說。
「人活一輩子總要做點事情,哪怕不能對外講」
「提到堅守,我想問問在座的朋友們,你們為了完成一件事,最長曾經堅守過多長時間?1年?5年?還是10年?」周宇旋說,她要講的這個團隊,他們為了自己研製的型號能夠取得成功,整整堅守了幾十年。
2020年11月的一天,在我國某試驗基地,一枚導彈帶著橘色的尾焰從發射筒中直射而出,轉眼間只在天空中留下一條長長的白色曲線。這時,對講機里突然傳來一個激動的聲音:「成了!我們成功了!」在外圍的試驗隊員紛紛跳了起來,激動握手,相互擁抱,一些頭發花白的老前輩們甚至抱成一團,哭得像個小孩子。
這個團隊叫「御天長劍」團隊,他們負責的這個型號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參考,完全要依靠自主研製。據型號的總師們回憶,型號剛開始研製的時候,他們很多人都還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沒有所謂「巨人的肩膀」可以站立,只能憑借滿腔熱血和對技術的執著,從零開始一點點摸著石頭過河,有時候單是為了解決一個瓶頸問題就要花費一年多的時間。
在周宇旋的講述中,團隊中有人一年300多天堅守在試驗場,有人連續12年在試驗場過元旦,有人放棄了待遇更好的工作機會,選擇與型號共渡難關,有人本可以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卻倔強地選擇繼續苦戰……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最嚴重的期間,團隊為加快試驗進展,逆向而行,成為了科工集團第一支入駐試驗場的隊伍。
「最讓人心痛的是,有天晚上大家開完會剛剛回到辦公室,就收到了噩耗:型號發動機的主任設計師胡總,突發心臟病去世……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周宇旋說,這個團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真正含義。
張波所在的研究室,從事的是新型發動機技術研發。這個團隊老一代的領軍人,是已故的劉興洲院士。讓人既喜又悲的是,劉院士的名氣之大,不在於其真正的核心技術,而在於從核心技術上衍生出的「奧運火炬」。
「劉院士的一生默默無聞,為國家國防事業作出的貢獻少有人知曉,卻因研製奧運火炬而廣為人知,被譽為『火炬院士』。」張波說。
直到今天,張波還能經常接到一些退休10多年的老前輩打來的電話,交流他們退休在家自主開展科研工作的進展。有的老專家腿腳不方便,眼睛看東西也非常吃力,但仍然每天堅持看文獻、寫論著,打電話聊起工作的事情就一下子來了精神,滔滔不絕一講就是一兩個小時。
張波問這些老先生,為什麼這么大歲數還堅持工作,他們的回答出奇一致:「人活一輩子總要做點事情,哪怕現在還不能對外講。」
文案:邱晨輝;制圖:李晗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