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退休金的待遇今年又增長了,你能夠增長多少錢呢?具體怎麼計算呢?這個問題每個人得到的標准答案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的參保條件不同,那麼對應的增長條件也是有所不同的,養老金今年也就是2021年順利了迎來了正常增長,今年養老金的增長是第17年的連續增長,從2005年開始一直到2021年,也就是今年實現了17年的連續增長,那麼對於退休老人來說,肯定自己的退休金待遇只會是越來越多。
今年養老金具體如何增長呢?其實增長的方式和標准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依然是採取3結合的原則,就是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調整,並且從2016年以後,企業單位和機關事業單位實現了同步並軌調整,那麼所有的退休人員幾乎都按照這樣的辦法來進行增長和調整。
體現出不同的點就在於這個掛鉤調整,因為掛鉤調整,充分的體現了養老保險多繳多得長繳長得的原則,你的累計繳費年限越長,平均養老金的待遇水平越多,那麼在經過掛鉤調整以後,適當的才可以獲得一個更高的調整待遇,反之如果說累計繳費年限比較短,養老金的待遇水平本身也是比較偏低的,那麼掛鉤調整相對就會是比較少一些,所以說就和一些養老金待遇比較高的個人,形成了差距。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平時鼓勵大家一定要去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因為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你可以擴大自己的累計繳費年限,從而讓自己在初始養老金待遇上獲得一個更高的水平,同時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每一年養老金的增長方面,因為畢竟養老金的增長,是每年都是如期到來的,所以說你的養老金越高,那麼實際上今後在經過增長以後,待遇水平也會是越來越高,這對於自己來說可以說是受用終身的。
當然在計算的過程中這個計算標准雖然說有個大原則,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但畢竟每個省份和每個地區之間的這個計算還是有一定差異項,有些地區收支可能比較好一些,比如說像沿海一些發達省份,它在增長的過程中相對就是比較好一些,諸如像上海北京這樣的一個大城市,在每一年增長的過程中,幾乎都是全國前列的水平。
但是對於一些養老社保基金收支不好的省份,它在增長的過程中也是相對趨於乏力的,所以說增長幅度包括增長的金額相對都是會比較小的,所以這個要根據你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尤其是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包括領取養老金的人口總數和繳納社保的人口總數,等多方面的條件,才能夠最終確定和衡量出具體的調整方案,然後根據自己的條件來套用具體的方案,得出自己能夠增長多少錢。
感謝閱讀,每天講點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2.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怎樣計算退休金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退休工資,是按其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等養老金的總和來計算的。但是退休工資是按月領取的,當工作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一般就可領取退休工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3. 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根據最新的退休工資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退休工資由兩部分組成:
退休工資=基礎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
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退休工資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退休工資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退休工資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退休工資就會越高。退休工資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退休工資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退休工資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退休工資,況且,個人退休工資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平均繳費指數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數繳納,而社會當年平均工資2000那你的當年指數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來平均,很容易,到時候你自己都可以計算多少養老退休金的。
4. 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比例如何計算
(1)離休人員:
按本人離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或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全額計發。
(2)退休人員:
(1) 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 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5.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怎樣計算退休工資
根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和人社部、財政部的規定,當前,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
1、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
3、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4、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5)事業退休工資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1、2015年1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以國發〔2015〕2號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2、《決定》規定,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
3、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4、《決定》要求,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6. 事業單位退休工資計算方法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工資與退休年齡有關。因為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並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7. 事業單位退休金如何計算
事業單位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基本養老金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8. 現在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工資怎麼計算
A 人社部2015年工資調整方案解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變化 一、此次改革主要有兩方面的變化。 1、改變了制度模式。原來的制度模式是單位保障,即單位自己管自己的退休人員。現在則變成一種社會化的制度安排,每個單位不管人多人少,都按照同樣標准繳費,然後形成一個基金用於支付退休人員待遇。這樣,單位退休撫養比不平衡的狀況就被分散掉了,成為社會化的養老保險制度。 2、改變了待遇確定機制。即養老金的計發辦法。原來的計發辦法參照兩個因素,一個是以退休前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計發基數;另一個是按工作年限分檔,如10年以下、20年、30年、35年。在同一個十年段內是無區別的,如21年和29年、31年和34年沒有區別。改革後,這個機制變為按照繳費年限和繳費的工資來計算,體現了一個導向——繳費越長待遇越高、繳費水平越高待遇越高。 二、改革後待遇水平究竟是高了還是低了? 每個人要按照文件規定,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計算。從政策設計上看,改革的原則是「增量改革」,即通過增量進行結構的調整和機制的轉換;而不是做減法,即待遇降低以後再改革。對絕大多數人來講,待遇水平都會有所增加,至少是不降低;在職的員工繳納養老保險費以後,現時收入也不會減少。 三、退休待遇的變化與計算(圖片可以放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