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事業如何發心

事業如何發心

發布時間:2022-04-14 20:09:24

㈠ 佛教:發心的問題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錄--菩提心略修法
菩提心略修法 菩提心略修法
(在文庫中搜「慈誠羅珠堪布開示錄--菩提心略修法」可以下載全文,以下是部分段落)

一、菩提心的利益及其重要性

以前,我曾反復強調過菩提心的重要性及其利益,也要求大家修菩提心。但是其具體修法,這里絕大多數人還沒有聽過。看書和聽講還是略有不同的,所以,今天講一講菩提心的修法。

以前講過,有了菩提心才能夠救度眾生,菩提心是我們唯一的依處,除了菩提心以外,不要說世間所謂的圓滿,就是出世間聲聞、緣覺等小乘修法,都是不究竟的。所以,只有菩提心才能夠挽救自他一切眾生,只有菩提心才能夠解決一切問題。

如果我們有菩提心,就能於一剎那間清凈無始以來的罪業,犯別解脫戒和密乘戒的罪過也能清凈,同時也能圓滿眾多資糧,這是菩提心自身所具備的能力。也就是說,即使既沒有單獨修金剛薩埵等懺悔的法,也沒有單獨修曼茶羅等積累資糧的法,僅僅依靠菩提心,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所以,如果有菩提心,一切就都可以圓滿。

那麼,五加行中為何有積資懺罪的法呢?沒有菩提心時,這些修法可以幫助我們發起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後,再加上積資懺罪之法,則修法的進步會更快、更圓滿。之所以需要這些修法,不是因為菩提心不能清凈罪業,也並非因為菩提心不能積累資糧。

所以,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生起真實不虛的菩提心難度很大。從無始以來,我們一直在串習著一切為自己打算,而一心一意、誠心誠意為其他眾生打算的念頭少之又少,即使有,其范圍也非常有限。因為,我們早已習慣了自私自利之心,卻從未串習過利他之念,所以,要發起菩提心確實很難。但縱使困難再大,也要勵力修習。

如果有菩提心,莫說後世,即使在現世當中,無論遇到的是幸福還是痛苦,自己也都能坦然面對、妥善處理,而且能為眾生帶來諸多利益。比如說剛剛發起菩提心的人,他雖然沒有什麼證悟的境界,但是,僅僅依靠菩提心的能力,他也可以給予眾生極大的利益。

既然菩提心這么重要,我們應該用何種方法使自己生起菩提心呢?在彌勒菩薩的《經庄嚴論》中講道:在前世善根成熟時,有些人便可以產生菩提心。何謂前世善根?它成熟時是怎樣的情形呢?

所謂的前世善根也叫做佛種。佛的種子有兩種:一個是智慧的種子,另外一個是方便的種子,亦即慈悲心的種子。

1、智慧的種子。智慧的種子成熟時是怎樣的情形呢?在《入中論》里講過,一些大乘根機成熟的人在聽到大空性時,會感動得汗毛豎立、眼淚直流,生起極大的歡喜心,此時,這種人便開始成熟了智慧(證悟空性)的種子,他若能繼續學修,就有可能很快證悟空性。

2、方便的種子,也稱做慈悲心的種子。慈悲心的種子成熟時又是怎樣的情形呢?這種人在沒發菩提心之前,當看到或聽到菩薩無自私心地度化眾生的傳記時,也會感動得汗毛豎立、眼淚直流,嚮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這些表現說明他已經開始逐漸地成熟了方便的種子,此時,他若能再看一看《入行論》等經論,修一修菩提心的修法,就有可能很快發起不造作的世俗菩提心。

所謂的佛心也就是大乘菩薩的兩個佛種。此佛心初步成熟時便有這樣兩種現象。有這兩種現象的人就是大乘菩薩的根機。如果聽到空性、般若波羅密多後,沒有任何反應;他人宣講大悲心、菩提心時,也只是聽聽而已,沒有什麼感受,這說明其大乘根機尚未成熟。

已經成熟佛種的徵兆,就如黎明時的天光。黎明時分,太陽還未升起,天邊卻已經現出曙光,這說明,太陽很快就要出來了。同樣的,有以上兩種徵兆的人,其前世善根也可以很快成熟。而沒有這種徵兆,則象在半夜一兩點時,不要說太陽,連曙光都沒有。

以上所講的是成熟大乘佛種的兩種現象。如果有這種徵兆,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很快發起菩提心、證悟空性。若沒有任何徵兆也不用失望,我們是有辦法的,只要自己能夠去做,佛、菩薩以及善知識們,就一定會將方法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而且只要肯精進,這些方法都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這是很重要的。

佛陀曾經講過,想成佛的人不要學太多,只需要學一個法,這個法就是大悲心。為什麼只需學大悲心呢?如果有了大悲心,一切都很好辦。如果沒有大悲心,那麼不要說為了自己現世的健康長壽,就是為了自己的解脫而聞思修,在大乘佛法中也沒有什麼意義。如果有大悲心,就有了菩提心的根機,那麼,無論你目前的能力有多大,無論你目前的境界有多深,你的一切所做所為都會為其它眾生打算。這是佛經上的標准。

現在,我們要反觀自心,看看自己與菩提心有沒有距離,有多遠的距離。若是相距甚遠,就一定要精進;若是近在咫尺,就應該更加努力精進,因為,這樣做可以很快走上大乘資糧道。雖然,走上大乘資糧道的人也有可能退轉,也無法避免永遠不墮惡趣(如果這種人犯了菩薩戒,或造了比較嚴重的罪業,也會墮入惡趣)。但是,這種人即便在惡趣中,也會度化眾生。

比如說,若此人轉生為畜生,他就會以畜生的身份去利益身邊的眾生。又如,平時在六道輪回當中最希望死而又不可能死的,就是地獄有情。但是,在佛的傳記中記載著,佛在墮地獄時也有過利益眾生的決心,而且這個利益眾生的念頭一經生起,他便立即死去,並往生天界,學佛成道。其他走上大乘資糧道的人也是這樣。

在《經庄嚴論》里講,有菩提心的人,即或造了墮地獄的業,也不可能近期內墮落,此業在很久以後才會成熟;墮入地獄後,他所能感受到的痛苦也很輕微,歷時很短,不同於其他的地獄眾生;在感受這些痛苦的同時,他也從未舍棄過利益眾生的決心;而且此念一出,他就象從夢中蘇醒過來一樣,地獄苦報便會立即結束。所以,菩提心是很重要的。

假如只是因為菩提心可以解決自己的痛苦,所以才發心,那麼這種出發點並不正確。然而,若首先能以這種心態修習菩提心,然後再不斷改善發心的動機,最後能夠真正發起菩提心的話,那麼其結果還是一樣的。

發菩提心和不發菩提心的利害,無須多言,只要看看佛陀與凡夫人,便可一目瞭然:凡夫人,從無始以來始終只為自己打算,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可是至今仍然一無所得,依然在輪回中受苦;佛陀,雖然沒有希求自己的解脫,沒有希求自己的幸福,只是一心一意地投入了度眾生的事業,但是他早已成就,圓滿了一切功德。《入行論》里就是這樣講的,事實也是如此,這是顯而易見的。

現在我們雖然是凡夫人,還沒有解決自己的生老病死,但是,若能將自己的問題置之度外,首先考慮眾生的解脫,為眾生修行,那麼,自利就會自然而然成辦,不用單獨去做。如果為眾生修行,不為自己修行,自己便不能成就的話,那麼釋迦牟尼佛是不會成佛的。因為,自從發了菩提心以後,他再也沒有為自己著想過,但事實上他卻成就了。這說明,如果我們能夠舍棄自私心,一切就都會圓滿。

只是我們自己放不下,始終都將自利置於首位,而最終也只能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利己做不到,利他同樣做不到,自他二利都化為泡影;相反地,佛陀徹底地放下了自私心,一心一意投入到利益眾生的事業當中,沒有求自己的解脫,而最終他卻成了佛,圓滿了自他二利。由此可知,菩提心自身就有這樣的能力:不求自己的解脫也可以得解脫。所以,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

我曾多次要求大家,在沒有修出離心和菩提心之前,先不要修其它的法。這不僅僅是我的要求,在佛經中也如是記載著釋迦牟尼佛的教言:欲成佛者,無須修很多法,只修大悲心一法即可。能夠發起菩提心的那種悲心叫做大悲心,大悲心是菩提心的因。所以,在沒有修出離心、菩提心之前,修其它法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有些人在修小乘的四禪八定時也會有一些感受,所謂的感受就是心能夠平靜下來,並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這種狀態。但是,這有何功德呢?沒有什麼功德。此修法,佛教有,外道也有,是內道和外道所共有的。如果有出離心、菩提心或空性見,那麼就可以將這種寂靜修法,做為一種修行的基礎;如果沒有,那麼這種修法究竟屬於外道,還是屬於佛教,都很難說清楚。

即使我們修禪定時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不起一個雜念,那又怎麼樣呢?沒有雜念能解脫嗎?在沒有雜念的基礎上證悟空性,才能解決生死問題,若沒有證悟空性,只是心平靜下來,也不是很難。以前也講過,很多動物在冬眠時,心裡也沒有太多雜念。還有,我們在昏沉時、進入深度睡眠時、或是暈倒時,內心也沒有什麼粗大的念頭。但是,這能解決什麼問題呢?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有些人在修了一兩天禪定,有了一點感受之後,便自以為了不起或生起好奇之心,因此就會繼續修習。而實際上,只有在修起出離心和菩提心之後,才能考慮這些修法;在沒有出離心、菩提心之前,不能修這些法,連大圓滿也不能修。

為什麼不能修大圓滿呢?大圓滿本身是無上密法,是非常殊勝的。但是,若缺少了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幫助,大圓滿也有可能成為世間法。以前我曾經講過,一天早晨,阿底峽尊者說,在印度,他的一個修喜金剛的弟子墮入了聲聞的滅定。尊者身邊的侍者就問,修喜金剛怎麼會墮落小乘道呢?阿底峽尊者講得很清楚,若不能如理如法地修喜金剛,也有可能墮入小乘,也有可能墮入惡趣。那麼,大乘和小乘的差別究竟是什麼呢?阿底峽尊者強調,其差別只在於是否發了菩提心,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差別了。

目前漢地居士在修行上存在很多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其中有些是比較嚴重的,有些雖然不嚴重,卻可以導致一系列的問題,或者是與解脫沒有太大關系。正是因為缺少了系統修法的教育,才會出現這些問題,這是很危險的。

那麼,該如何挽救呢?首先,我們不談很多理論,只要求先把出離心和菩提心修起來,有了這兩個基礎,再修任何法都不會走太多彎路。若不修這兩個法,而去追求許多其它的灌頂、修法,是會走錯路的。暇滿人身不會一次又一次獲得,若這一次走錯了,以後再想重返正途,是很難再有機會的。大圓滿、時輪金剛等修法都非常殊勝。但是,若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它們就會成為世間法。因此,希望大家在修行初期,一定不要修太多的法,只修出離心和菩提心。只是偶爾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有感受至深的、穩定的出離心和菩提心,才算得上是一個修解脫法的人。在這兩個基礎打好以後,我們再考慮其它的修法。
二、世俗菩提心的修法

今天是講菩提心的修法,而菩提心有兩種: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

其一、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現在還不講,基礎都沒有,證悟什麼呢?首先要修出離心和世俗菩提心,從最低限度開始做起。

其二、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有兩種:一是願菩提心,一是行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願獲得佛的果位,這樣的念頭叫做願菩提心;不但心裡有這樣的願望,而且去實踐六度萬行,這就叫做行菩提心。先講願菩提心,這是最關鍵的。

怎樣才能產生世俗菩提心呢?在修願菩提心以前,需要先修四無量心。四無量心較廣的修法,在很多經書和以前的五加行開示中都有談及,故今天不再廣講,只是從總體上略講一下。若想廣修,則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都要修;若想略一些,則可只修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若想最略,最簡單的修法就是只修悲無量心,其它的已包含於其中。今天只講舍無量心和悲無量心的修法,這也屬於一種簡略的修法。

修法的前後,也就是三殊勝中的發心殊勝和迴向殊勝,以前已講得很詳細了,此處就無須贅言,現在便開始講菩提心的正式修法。

修菩提心時,既不是僅僅把心平靜下來,什麼都不想,也不是去觀想佛像之類的對境,而是要去思維。思維什麼呢?思維輪回中的眾生彼此之間是什麼關系,要去認識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思維的能力,在對問題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就會產生動力,然後便會著手去做,這是很自然的。比如一個做買賣的人,如果他清楚地看到某項計劃會帶來利潤,就會立即開始行動,否則,便會猶豫不決。此外,人們都願意去做自己喜歡或自認為有益的事情。所以,在發菩提心之前需要思維。

(一)舍無量心的修法

在修舍無量心時,有觀想和觀察兩個階段。

1、觀想。這時所要觀想的,不是佛像,不是本尊,而是人。觀想什麼人呢?就是觀想世俗中的人。將打坐前的准備工作做完之後,就靜下來,觀想自己的左右兩邊有兩排人,右邊一排是現世或前世傷害我的仇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非人;左邊一排是我現世的母親、父親以及兄弟姐妹等對我有恩的人。這樣觀想好後,自己便像平時一樣,對右邊的人發起嗔恨心,對左邊的人發起愛心。嗔心和貪心雖然是煩惱,但這時卻需要讓它們發出來,以便下面繼續觀察。觀想的內容就是這些,下面是觀察的階段。

2、觀察。這時,該怎樣觀察呢?首先觀察,剛才我對右邊的人生起了嗔恨心,對左邊的人生起了愛心,不但這一次生起如此煩惱,而且經常都是這樣。以前我認為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仇人害我,我就應該恨他們;而父母等人卻有恩於我,我就應該愛他們。但是,現在我要深入地思維一下,這到底對不對呢?思維時,應該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進行觀察。具體的方法是:

(1)觀察右邊的仇人。首先是過去世。雖然從目前的情況看,右邊的這些人是我的仇人,害了我,但是,在過去世中,他們是否始終是我的仇人呢?肯定不是。因為,沒有哪個人會生生世世害一個人。在過去的無數世當中,他們肯定做過我的母親,當他們作我母親的時候,是怎樣對待我的呢?肯定和現在的母親沒有兩樣。所以,在過去無數世中,他們不但不是我的仇人,沒有傷害我,反而是我的親人,給我帶來了種種利益,對我有種種恩德。

其次是現世。在現世當中,他們會不會一輩子都害我呢?這也是不一定的。他們只是目前這樣害我,以後,我或者他們都有可能發生變化。一旦發生了變化,在這一生中,他們也會成為有恩於我的朋友。這種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再次是未來世。那麼,在遙遠而漫長的未來世中,他們會不會生生世世都害我呢?這是不可能的,他們肯定會再做我的父母。那時,他們會和現世父母一模一樣地疼愛我、利益我。

以上是對右邊仇人的觀察。平時,我們對仇人的嗔恨心很大,經過這樣的思維,嗔恨心就可以慢慢減退。

(2)再觀察左邊的父母親人。觀察的方法與前面一樣。

首先是過去世。從目前的情況看,他們是我的父母親人,賜予了我各種各樣的恩惠,是關心愛護我的。但是,在過去世中,他們是否始終是這樣呢?不是。在過去世中,他們肯定作過我的仇人,而且傷害過我,就和今天坐在我右邊的人一模一樣。同樣的,坐在我右邊的人今天雖然是我的仇人,但是,他們在過去世中做我親人的時候,也和今天在我左邊的人群一模一樣。時間改變了,左右兩邊的位置也會隨之而改變。

其次是現世。在現世當中,他們是否會一輩子都利益我呢?這也是不一定的。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和他們也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反目成仇。兒女怨恨父母,兄弟姊妹因財產糾紛而相互猜忌,朋友之間互相嫉妒,諸如此類形形色色的事例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的。

再次是未來世。那麼,他們在未來世會是什麼樣的呢?未來,他們也不一定做我的親人。在未來的生生世世當中,他們肯定會一次又一次地做我的仇人。那時,他們也會像現在的仇人那樣對待我。

以上是對左邊親人的觀察。這樣思維以後,對左邊親人的片面愛心也會慢慢減退。

通過觀察便會發現,在輪回當中,我們找不到一個絕對的親人和一個絕對的仇人。此時才會恍然大悟:原來我是如此地盲目,只看眼前的幾十年而已。自己所有的愛和恨,就是來自於如此狹小的范圍,我一直是根據這短短的幾十年中自己的所見所感,來判斷誰是我的仇人,誰是我的親友。如果我的眼光能超越這個范圍,看到過去和未來,就會發現以前的判斷竟然都是錯誤的。

這些都是事實,不是為了能夠生起菩提心才這樣講,實際上就是這樣。如果佛沒有告訴我們,我們就感覺不到,就會將親冤劃分得清清楚楚。但是,若從整個輪回的角度觀察,誰是仇人,誰是親人,就是很難區分的。
總之,一切眾生都做過我的父母,賜我以恩德,同時也都做過我的仇人,加害於我。既然如此,我對仇人便沒有了特殊的嗔恨心,對親友也沒有了特殊的貪心,這叫做無記的舍心。它既非善業,也非惡業,所以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所需要的,是超越這一層次的境界——對一切眾生的平等慈悲。該怎樣超越呢?

當貪心和嗔心基本達到平衡時,就可以停止以上的觀察,開始修知母、念恩、報恩等修法。

但是,如果在修悲無量心之前沒有舍心的基礎,我們的貪心和嗔恨心就會太不平衡,就只能對少數人修悲心,而不能對一切眾生修悲心,這樣就無法修起平等的悲無量心。

這時可以繼續觀察,他們做我父母的時候,對我都是恩重如山,但是,他們做我仇人的時候,是否對我只有損害沒有利益呢?不是這樣的。正是因為他們害我,才使我有機會修忍辱,並對他們修菩提心;也正是因為他們害我,才使我對輪回生起厭患之心,並開始走上解脫道。其實,他們的加害也給我帶來了很多利益。所以,雖然他們害過我,但是,今天我不想重提舊怨,而只想念其恩德,只就眾生利益我的一面進行觀察。

(二)悲無量心的修法

接下來,便在無記舍心的基礎上,開始修悲無量心。慈無量心或者悲無量心是我們修菩提心時最需要的。

在修悲無量心時,也有觀想和觀察兩個階段。

1、觀想。這時,不用觀想很多人,只觀想自己的母親。有些人也許會因為兒時母親的拋棄等各種因素,而對母親感情不深。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就可以觀想人群當中對自己最親、最好的人。但一般情況是觀想自己的母親。

怎樣觀想母親呢?要把母親觀想在自己的面前,不用觀想本尊的相貌,而只觀想母親現在的儀容。如果她已經去世,就觀想她生前的容貌。

我們對母親本來就是有慈悲心的,但是還需要不斷加強,然後再將慈悲心遷移到其他人身上。早期是觀想母親,其次則觀想目前對我無利無害的普通人,最後便觀想仇人。在對仇人成功地修好慈悲心後,再將觀想的范圍逐漸擴大,最終將范圍擴大到天下一切眾生。這樣一步一步修行是必須的。如果沒有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雖然偶爾會冒出這樣的念頭:「一切眾生都是我的母親」,但是,在遇到一些具體情況時,就不會這樣想了。所以,首先從小范圍修起,再將對境一點點擴大,這樣修是最踏實的。

2、觀察。最開始時應該觀察現世的母親,這是因為對現世的母親容易生起悲心的緣故。這時,可以分成三個步驟來思維:第一是知母,第二是念恩,第三是報恩。

(1)知母。所謂知母,就是要知道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將來乃至獲得解脫之間也不例外。對於現世的母親,這一世就無須觀察了。可是還要思維:她不但現世是我的母親,而且在過去、未來的很多世中也肯定做過我的母親。觀想現世母親時,這樣思維就可以了。

但是,在將范圍擴大時,就要知道所有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這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的生命源頭是極其遙遠的。雖然我現在因為無明的遮蔽,而變得如此無知,連明天將要發生的事情都不清楚。而且,在我剛出生,還是一個弱小生命的時候,肯定也有思維和感受,當時我在想什麼,有什麼感受,我也早已記不得了。然而,這些只是我不知道而已,並不等於不存在。同樣的,雖然前後世我也不知道,但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

佛經里講過,在無始以來的輪轉過程中,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我們都死過成千上萬次,也生過成千上萬次,而大多數的生命都是依靠父母而生的。通過以上推理,我們可以知道,所有的生命都肯定做過我的母親。不僅過去如此,將來也是這樣。對其他人修知母時,要這樣思維。這樣觀察後,就能深深體會到,一切眾生都做過我的母親。這叫做知母。

(2)念恩。所謂的念恩就是指想念、回憶母親的恩德。在佛經中,將母親的所有恩德分成了五種:

第一是賜予肉體的恩德。人絕大多數是胎生的,當我們在中陰世界裡毫無自由地生活,不斷受到極為恐怖的中陰現象威脅,痛苦異常,走投無路,非常渴望能找到一個肉體的時候,因為跟這世母親有緣,才終於找到了投身之處。那麼,我們當然應當知道,沒有母親就不可能有我現在的身體。這是賜予肉體的恩德。

第二是賜予生命的恩德。剛出生時,我雖然有了這個身體,但是,作為嬰兒的我是沒有自理能力的,不可能依靠自己活下來,是母親養育了我,而沒有讓我死去。這是賜予生命的恩德。

第三是賜予財產的恩德。這種恩德,每一個人都知道。小孩子剛剛出生時是一無所有的,身上連一件衣服都沒有。但是,作為母親,卻能義無反顧地把自己的財產全部送給兒女。當然,這些是一般的情況,在現在的某些地方,母親的這種恩德可能會慢慢淡化。但從傳統的角度來看就是這樣:父母不認為家產是自己的不該給兒女,而是把一生的積累全部送給他們;兒女也毫不推辭地把父母的財產當做自己的來享用。

在以前困難的時候,母親養育孩子是很不容易的事,特別是貧困的母親。她是怎樣把我們養育起來的呢?在養育過程中她是怎樣無私奉獻的呢?對此,每個人的實際情況肯定都不一樣。然而相同的是,每一位母親對自己的兒女都有這種深恩厚德,很多畜生也不例外。

我們可以回憶小時候母親是怎麼心疼自己,怎麼養育自己的。她辛苦得來的東西捨不得自己用、捨不得供養三寶、捨不得布施眾生,把好吃的、好穿的統統讓兒女們享用。

在這里,我講得簡單一些,法本上則講得十分詳細,其中的大多數內容是就西藏人的生活而談的,或許和你們的生活不太相符。但是,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思維。這樣思維後,我們會深深地體會到,原來,母親賜予了我這么大的恩惠。

第四是教世間法的恩德。小孩子剛出生時什麼都不懂,連說話、走路、吃飯都不會。這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識和技能,不是學校教給我們的,都是母親教的。

第五是賜給修法機會的恩德。因為母親養育了我們,才使我們有機會學習和修持佛法,這是母親賜予我們的最大恩德。

在法本上就講了這五個方面的恩德。除此之外,母親對自己言之不盡的恩德,都可以拿來一一地反復思維。

對現世母親修好知母、念恩後,就要將同樣的觀察遷移到其他人身上,並將范圍逐步擴大。其實,只是我們回憶不起前世而已,如果我們可以回憶,並在大街上見到上一世母親的話,那會是怎樣的感覺呢?實際上,無論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也好,還是前面觀想的仇人也好,他們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將來也會做。在做我母親時,他們肯定對我有這樣的五種恩德。這就是念恩的修法。

(3)報恩。既然已經知道了一切眾生在多世累劫中都做過自己的母親,都對自己有這五方面的恩德,那麼最後的結論是什麼呢?就是要報恩。這是修悲無量心的最終目的。

確實,平時遇到的所有眾生都曾經是自己的母親,那麼,該如何去報恩呢?布施他們一些錢財,或是在他們生病時去照顧照顧,這是不是報恩呢?這是世俗人報達恩德的一種方法,菩薩也並不排斥,可以這樣做。但是,這並不能幫助他們解決生死輪回的根本問題。因為,從無始以來,我們彼此之間已經這樣做過成千上萬次了,然而我和一切眾生依然流轉至今,沒有解決什麼問題。

雖然母親們非常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切快樂,甚至包括炎熱夏季中一陣涼風的吹拂,但卻不知道什麼是獲得快樂的究竟方法;雖然母親們真心希望自己能不受一絲痛苦,甚至包括蚊叮蟲咬之類的微小苦痛,但卻不知道什麼是徹底斷除痛苦的最佳良方,卻被無明所驅使,終日造作與快樂背道而馳的惡行。比如,她們會為了自己的健康無病,而去作宰雞、殺魚等痛苦之因,所以永遠也無法滅盡痛苦。

因此,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幫助一切眾生解決生、老、病、死的痛苦。生、老、病、死的痛苦該怎樣解決呢?是不是用神通和神變來解決呢?不是。讓他們明白生死輪回的本體,怎樣拋棄煩惱和痛苦,懂得自己該如何走解脫道,這才是最關鍵的。
為此,就需要為他們傳講佛法,若想最究竟地傳講佛法,就要自己成佛。目前,佛法尚存於世,即使自己沒有開悟,也可以依照佛的教言來宣講佛法。但是,在佛教不存在的時間或地點,若連自己都不懂佛法,就更不可能為他人講法了。所以,還是需要自己懂得佛法、自己證悟,最終要自己成佛。

(在文庫中搜「慈誠羅珠堪布開示錄--菩提心略修法」可以下載全文)

㈡ 怎麼才能發起真正的菩提心

只有堅定不移地按照戒律去做,堵住所有的漏洞和妄想,這個菩提種子才會真正地顯露出來,才會發起來。菩提心就是智慧,也是清凈心,也是無相心。怎麼樣才能發起菩提心呢?
首先我們應該嚴持戒律在三皈五戒寧死不犯的情況下,同時眼睛不外觀,耳朵不聽,不貪吃不貪睡,敢放下一切,在這個基礎上。甚至,比如說我們有很多人有工作,工作可以不要,但不可以破壞戒律。如果和戒律相沖突的時候,寧可守戒,工作可以舍掉,甚至命可以不要,但是一定要給世間留下正氣。
我們有這種心,時而久之,這個菩提心就會發起來。這個菩提心是自動發起來的,不是人為發起來的。當發起這個菩提心的時候他不會退轉,不會說今天發菩提心明天就沒了,後天就找不著了,大後天又開始去搞那些墮落的事情,不會這樣。發起這個菩提心,這一生一世都不會退轉的,他勇猛地往前走,不管前面有多大困難他都能克服。所以這個菩提心是成佛的本錢,非常重要,它的發起必須在嚴持戒律的基礎上。嚴持戒律就必須放下自己所有的利益,不可以有半點將就或是方便可找,這都不行。

㈢ 如何提升員工的事業心

現代企業來講,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不僅僅是要千方百計地「買到員工全身心的投入」,更要培養、塑造員工的事業心,讓公司成為老闆與員工共同創業、一起成長、攜手並進的事業平台。

一、讓員工充分參與

所謂優秀員工,就是:能夠不講條件、不打折扣地完成任務。只有讓員工充分參與到工作之中來,讓他們理解工作的意義,明確工作的目的,清晰工作的方向,掌握工作的方法,才有可能高效率、高效果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二、注重特別激勵

單憑業績考核,獎優罰劣與業績排名、末位淘汰並不能很好地實現員工潛能激勵,而給予員工必要的信任、鼓勵,卻可以收獲更好的效果。故而,領導不必怕員工「給點陽光就燦爛「,只要給予稍高於員工能力的、頗具挑戰性的工作,配之以鼓勵、信任的期許,相信一定會使員工成長的更快。

每一位卓有成效的領導者,都應該充分理解人的需求的多層次性、需求的復雜性,切實做到:關注員工的心理感受,注重關懷與鼓勵,給予員工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間;提供幕後支持,成為幫助,引領員工成長、成功的激勵型領導。

現代企業來講,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不僅僅是要千方百計地「買到員工全身心的投入」,更要培養、塑造員工的事業心,讓公司成為老闆與員工共同創業、一起成長、攜手並進的事業平台。

一、讓員工充分參與

所謂優秀員工,就是:能夠不講條件、不打折扣地完成任務。只有讓員工充分參與到工作之中來,讓他們理解工作的意義,明確工作的目的,清晰工作的方向,掌握工作的方法,才有可能高效率、高效果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二、注重特別激勵

單憑業績考核,獎優罰劣與業績排名、末位淘汰並不能很好地激勵員工發揮潛力,而給予員工必要的信任、鼓勵,卻可以收獲更好的效果。故而,領導不必怕員工「給點陽光就燦爛」,只要給予稍高於員工能力的、頗具挑戰性的工作,促進他們執行力的提升,相信一定會使員工成長的更快。

每一位卓有成效的領導者,都應該充分理解人的需求的多層次性、需求的復雜性,切實做到:關注員工的心理感受,注重關懷與鼓勵。給予員工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間,給他們提供幕後支持,成為幫助、引領員工成長、成功的激勵型領導。

三、讓員工成長

在自然界,老鷹會把自己的孩子逼向懸崖,以迫使膽怯的雛鷹學會飛行。而由於擔心部屬不成熟而不敢放手的高管們,也不妨反省一下,鍛煉員工的職業技能,讓他們張開翅膀翱翔。管理者需要給基層員工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才能使他們成長起來。
你好,本題已解答,如果滿意
請點右下角「採納答案」。

㈣ 如何發展自己的事業

大多數人在成功路上徘徊不前或是相信成功靠得是資格和學歷。的確,個人的資歷能打開成功的大門,但是事業發展需要的不止這些,還包括工作熱情和多方面的個人關系網路。要保持熱情是最困難的——你有技能和天賦,但是象任何一個專家一樣,你也需要支持,許多支持。要在漫漫成功路上始終保持熱情,你需要關系網路中許許多多人的支持。無論是想要放鬆,想得到項目上的幫助還是想得到升職和加薪上的建議,下列三種個人關系網路都能幫助你發展。私人關系網路:家庭成員和朋友,他們是那些讓你感覺良好和放鬆的人,他們愛你,希望你成功。留些時間給你私人關系網路保留時間對於保持你的工作熱情是絕對必要的。社會關系網路:這些人你見到的機會並不多,偶而開開玩笑或是在各種聚會中見面,也許與你有著相近的愛好:外出工作,開車兜風或者看電影。如果你新到某個地方,你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擴大你的社會關系網路,比如你可以在喜歡的地方約朋友見面,也可以參加繼續課程,或者在自己的社區參加公益活動。職業關系網路:這些人你見到的機會就更少了。也許在校友聚會上,在工作會議中或者你上班的地方。這個網路中的人還包括過去的同事,過去的老闆,在學術顧問,教授以及職業顧問。職業顧問可聘為私人導師,能幫助你發展事業並達到目標。盡管沒有人能保證你的事業一定能有所發展,但是保持工作熱情,保持私人,社會和工作的關系網路關系,可為你贏得一個積極的人生。

㈤ 在事業單位工作,自己應該如何進取

眾所周知,事業單位的工作普遍穩定而且福利好,在事業單位的有一份穩定的、有編制的工作應該是大多數人所夢想的,那麼如果在事業單位工作,如何才能讓自己在工作上節節攀升、順風順水呢?可以看看下面的建議:

1.繼續學習,多讀書、多看報,多研習專業書本、多進行專業實踐,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很多人在離開學校之後以為學習就停止了,進入社會、單位就再沒有完整得看完過一本書,其實不然,學習是無止境的,在學校的學來的知識只是很小一部分,絕大多數在工作生活中用得到的知識任然需要不斷的在實踐中得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把學習作為終生的事業來奮斗,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過硬,才能在工作上如魚得水。

到了事業單位上,不斷地增強自己的能力,熟絡應該做的工作內容,遇到問題多向前輩請教,你一定能工作順利、節節攀升。

㈥ 如何培養自己的事業心

靜下心來好好地想想,你真心喜歡什麼樣的工作,想好了,再去干,一件工作,只要幹了,就要干到底!如果幹兩天換一個,我想這樣的人永遠不會干好一件事的。加油!!!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

㈦ 如何樹立強烈的事業心 責任感 進取心

從小事情做起,從細節入手。首先恢復信心,重新激發生活的熱情!你可以採取以下建議: 1,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找回成功的喜悅,找回失去的信心,找到前進動力和方向;2,心累了,人煩惱了就歇歇,讓心靈去旅行,可以去爬山,看海,感受壯麗風光,擁抱自然,融入自然;3,可以做喜歡的運動發泄一些,推薦跑步,散步和籃球。跑步可以鍛煉身體,鍛煉和提高人的意志和忍耐力;散步可以讓人休閑,放鬆;籃球可以讓人學會配合,增強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4,可以找知心朋友小聚,小酌幾杯,向朋友傾訴,讓溫馨的友情驅散你內心的無聊,苦悶和孤獨;5,多和家人聊天,或者打電話,加強溝通,增進感情,告訴家人,我愛他們;6,尋找知心戀人,讓愛情升華你的情感,點綴你的生活,照亮你的靈魂;7,如果有什麼煩惱不方便和朋友,家人說的,可以上網於陌生人聊天,傾吐一下,也可以找到新的朋友;8,在網上寫日記,記下生活的點滴;9,可以和三五知己逛街購物,說不定有意外的便宜貨或者意外的美食在等著你,從中你可以收獲意外的驚喜;10,好好學習,找到學習的樂趣,不斷進步,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結合自己的興趣多看有關書籍,規劃好自己的專業和就業道路,規劃好自己的人生道路;11,可以和家人適當地觀看自己喜愛的電視劇,同時又可以和家人聊聊天,增進感情;12,可以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開拓視野,增長見聞,豐富知識,為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13,可以練練書法,畫畫,鋼琴或者其它樂器,陶冶情操,增加氣質;14,提倡綠色上網,看看新聞,適當玩玩游戲,但是不是沉迷,這樣可以打發時間;15,適當地在家裡做家務,這樣既可以保持衛生,有可以得到家人的贊揚,可以得到生活的樂趣;

㈧ 如何提高責任心與事業心

一、責任體現了一個人的心態、態度、原則、作風、風格、習慣、思想-------
二、責任體現了一個人的心智、格局和胸懷;體現著一個人的使命、生活空間和追求。
三、責任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體現,是一個人對待人生和生命環境的態度。
所以......請你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恪盡職守,勤奮工作。 在不斷加強學習中提升。...

閱讀全文

與事業如何發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形容愛情漸行漸遠 瀏覽:512
與故事相關的人物有哪些 瀏覽:258
愛情公寓5怎麼還看不了 瀏覽:632
密室逃脫如何根據背景故事解密 瀏覽:374
直屬機關事業單位什麼意思 瀏覽:817
總角之好出自哪個故事 瀏覽:294
愛情到了冰點這句話什麼意思 瀏覽:416
考鄉鎮事業編制村社區考什麼 瀏覽:198
哪些經濟政策對資源有害 瀏覽:244
一個人怎麼看待美女 瀏覽:775
全國健康管理師什麼時候考試 瀏覽:939
江蘇第四名象棋小美女是哪裡人 瀏覽:197
五年出生的屬牛人婚姻感情如何 瀏覽:175
末影人有什麼故事 瀏覽:130
事業單位物價局定價需要什麼材料 瀏覽:327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哪裡看 瀏覽:682
幸福教育在哪裡起航 瀏覽:610
精靈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747
哪個年代算美女 瀏覽:843
哪個外國美女多男人少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