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載人航天逐夢19載,期間都經歷了哪些坎坷
我國的航天事業曾經十分落後
由於我國的一些歷史原因,導致我國的高科技人才十分稀少,重工業基礎也十分薄弱,雖然在上世紀也製造過一顆人造衛星,但是科技實力和美國依舊有著較大的差距;但是我國航天工作者們並沒有因為差距過大而放棄,並且不斷埋頭研究技術,最終在19年前我國的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到太空之中,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也迎來了井噴期;如今在回頭看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歷史,都能夠感受航天工作者們的艱苦奮斗和付出,是十分不易的。
㈡ 中國航天輝煌的背後經歷了多少苦難
可以說每一次的成功都是站在無數次的失敗上建立起來的。航天技術是科學,既然是科學,那在一次次科學實驗中,成功和失敗,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只是因為中國航天總體比較順利,許多人大概沒有意識到太空探索是多麼危險的活動。
實際上,航天發射向來以危險、復雜著稱,縱觀整個航天航空的歷史,是血與淚的歷史,大量的慘痛失敗提醒我們人類還沒強大到能輕易征服宇宙。
在征服太空的路上,中國人同樣走得磕磕絆絆。
1969年9月3日,兩枚最新研製的「東風4號」——也就是後來所說的「長征1號」運載火箭秘密運抵7號測試廠房。這兩枚火箭正是在東風系列中程導彈基礎上研製而成,專門用於發射東方紅衛星的。
1969年11月16日下午6點,首發「東風4號」火箭發射升空。但是,火箭第二級突然發生故障,未能入軌,墜毀在新疆。
1974年11月5日長征二號在酒泉發射中心進行了第一次發射返回式衛星一號。由於火箭上控制系統中的一根導線暗傷斷裂,導致姿態失去控制,飛行試驗失敗。
這顆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製造,經歷了十年研製周期,成本據估算在2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衛星,被修復的機會渺茫,將可能墜入大氣層燒毀。看到這么多令國人心痛的發射失敗記錄,我想航天人更能感到刻骨銘心的疼痛。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每個人最好的老師恰恰是自己犯過的錯誤!同理,航天事業中,失敗也是必然存在的,然而最好的老師也是曾經的失敗。也激勵著中國航天人戰勝失敗,攻堅克難、突破自我、追求卓越!
㈢ 對於航天事業發展所遇到的困難,你知道有哪些嗎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空間部門將面臨不同的問題。目前,空間部門有許多瓶頸。在20世紀50年代,當空間技術開始時,二戰剛結束,火箭技術也處於起步階段。人們對太空的了解很少,這個階段主要是驗證和打破對太空的有限了解。通過對探空火箭、亞軌道火箭和低地球軌道火箭技術的掌握,人們逐漸將載荷送入低地球軌道,終於在1961年4月12日實現了載人航天。美國看到 "水星 "計劃在各方面都落後於蘇聯,於是集中力量發展 "阿波羅 "計劃,終於在7月20日成功登月,實現了對蘇聯的逆轉。
航天發展由過去的競爭轉向合作,雖然中國在航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後,有些人戴著有色眼鏡可能心裡不平衡,所以會覺得中國發展航天是一種威脅,但還是能夠抵制合作發展,國際間航天合作的趨勢會越來越廣泛,其中的挑戰是有些國家會以各種理由拒絕合作。在國際合作的大前提下,航天事業也面臨著資金問題、技術更新、重大突破和商業發展等挑戰。
現在全球疫情嚴重,很多項目不得不減產甚至停產。俄羅斯的新一代航天器和火箭一直受到資金問題的困擾,進展非常緩慢。甚至美國最新的登月任務也可能因資金問題而停滯不前。在技術更新方面,現在人們普遍認識到,新一代的航天器必須是可重復使用的,以減少太空發射的成本。但如上所述,如果資金緊縮嚴重--更不用說新一代航天器了--甚至現有的太空計劃都可能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