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企和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哪個待遇更好啊
1、國企和事業單位的區別
編制類型不同
事業單位統一使用事業編制,但分管理、專技和工勤三種崗位。國企沒有編制之說,但實際上套用行政模式管理,如公務員一樣也比照設置職級報備上級主管部門或國資委。國企人員達到一定級別,如比照副處,可直接調任行政事業單位任職,不受企業人員身份限制,也無需考試。
財政供養方式不同
事業單位分行政類、公益類和生產經營類,行政類和公務員一樣,都是財政全額撥款,本輪機構改革已被取消,大部分改為公益類:公益類分公益一類、二類和三類,一類全部是財政全額撥款,二類差額,三類部分差額、部分自收自支;生產經營類一般都是自收自支性質,國家不投入資金,全部由單位經營或收費留成維持運轉。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國家已明確要求在2020年底前完成改革,全部轉企推向市場。至於國企,顧名思義是企業,國家不投入資金負擔單位運轉,全部由企業自籌自支。
機構性質不同
事業單位是行政機構的補充,主要代替政府行使科教文衛等公益服務職能;國企說白了就是企業,只是國家為了控制或方便管理一些涉及國計民生、與百姓利益息息相關的行業,通過國有資本控股或占股的方式,實現企業的主導權。
2、國企和事業單位哪個好?
很多人都說在國企工作工資很低,在事業單位工作跟混日子沒什麼不同,其實是大家潛意識存在一定的偏見,不論是國企還是事業單位,其招聘要求都是很高的,不論從學歷還是專業,所以說能進國企和事業單位的本身都有一定的實力在裡面,要說哪一個更好,其實也沒有絕對的答案,就看大家喜歡哪種生活更多一點了,事業單位有編制和沒編制差別很大,編制不同差別也很大。國企與國企之間差別也是很大的。
工作發展是因人而易,適者生存。對」事業單位和國企哪個好「的問題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可以到地方勞動部門實地考察,了解情況,再與自己的現狀對比,就能明白哪個單位更適合你。
Ⅱ 事業單位和國企哪個比較好
事業單位好。
事業單位事業單位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人員工資和辦公經費來源多為財政撥款,正式工作人員由編制部門登記在冊。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聘有嚴格限制,基本是逢進必考,待遇也嚴格按國家規定執行。地方勞動保障部門,工作及待遇本身也很有保障。
國企企業單位就是以贏利為目的的機構,一般是自負盈虧,意味著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企業人員均為合同制,待遇由企業自定。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 電信也是效益好的企業之一。
對比: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事業單位
Ⅲ 同等級的事業單位和國企哪個更好
事業單位更好。
同級相比,整體上事業單位要優於國企。事業單位的優勢在於編制,旱澇保收,基本沒有下崗失業的風險。缺點是太穩定,工資標准基本一致,彼此間的收入沒有明顯的差距,在晉升上不分彼此,優勢也不明顯,整體上大家平平過,拉不開差距,無所謂太多的好壞之分。
而國企不一樣,收入來自於運營,沒有財政供養,經營的好壞待遇天差地別,有的富得流油,有的瀕臨破產工資都發不出,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彼此間的差距比較懸殊。同級相比,事業單位無論在收入、穩定性還是社會地位等方面,平均水平都比國企要高出一截。
選擇單位要考慮的幾個因素。
我一直覺得工資不是唯一的因素,在不是就靠這些錢活下去的情況下,工資都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體制內。(政府、事業單位、國企,是體制內)
為什麼國企工資低,很多人還願意來?國企領導辭職去民企就能拿翻幾倍的工資,但還是很少有任辭職,為什麼?我覺得主要兩點原因:體制內的人,能力來自於組織對你的認可,當你離開了體制,你的能力也被削弱了一大部分;還有就是體制內帶來的是社會地位的提升。
錢,權,人脈,能力等等,最後形成一個人在這個社會的位置,我們姑且用社會地位來代表這些因素加權以後形成的這個東西。
拿高工資其實也是追求社會地位的提高,那在體制內的升遷,就是一種快速提高社會地位的方式。
所以你選擇單位時,我覺得首先要考慮清楚,你追求的是什麼。
是工資?是經驗?是從政?是安穩?等等,只有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才能去做出選擇,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說哪個好哪個更好。
Ⅳ 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哪個好些
1、留在主業已經停止的單位肯定不好。
2、單位的發展前景主要不是單位的屬性決定的,主要一是行業所處位置及科學技術是否領先;二是領導人是否廉潔奉公並富有才幹。具備以上條件,無論國企、民企還是事業單位,都可以有較好的發展前途。
3、近來國家正在做事業單位企業化改革的試點,估計今後大多數原事業單位改撥款為自營,成為企業的可能性極大。
4、抽象而論,如果作為個人發展空間來說,你的朋友上調到公司的主管部門為最好,調到央企的辦事處也比較穩定,但發展空間略小;調到事業單位變數最大,同時機會也可能最大。具體要看什麼企業或事業單位,調動後做什麼工作,本身條件如何等等,才能合理預測其結果如何。
Ⅳ 事業單位好還是國企好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考上公務員就相當於考上了鐵飯碗,再也不需要為了日常生活而發愁了,在現實生活中擁有這樣想法的人可謂是不計其數,所以每一年報考公務員的人數變得越來越多,每一年的競爭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不可否認的是,公務員相較於一般的自由職業者來言,的確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並且非常地穩定,一般來說不用擔心會失去工作,並且每一個月也會領到非常多的補貼,福利待遇是非常好的。
凡事都有利有弊,任何事情都有著雙面性,誰也不能給出一個非常肯定的答案。對於那些想要找一份穩定工作的人,公務員是很值得去挑戰的,但是考上公務員之後,想過上什麼樣的生活,還是要靠自己去努力,因為公務員與公務員之間的競爭壓力也是蠻大的,壓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不知道大家都是怎麼看待的嗎?
Ⅵ 事業單位子公司和國企哪個好
很多東西沒辦法一概而論的,事業單位的子公司和國企哪個好,沒法比較,國企他也有好,也有不好的,要看他的企業是盈利還是發展前景是暫時的。而事業單位的子公司也要看他具體的運營情況。很難做比較的。事業單位相較於國企比較穩定,但是國企的工資要比事業單位高。
Ⅶ 有編制的事業單位和國企相比,哪個更好呢
Ⅷ 國企和事業單位那個待遇好
一、事業單位好,還是國企好,這條件不同怎麼比啊?
二、事業單位有編制和沒編制差別很大,編制不同差別也很大。國企,快倒閉的國企和壟斷業的國企也沒法比。
三、最直接的就是看兩個單位哪個單位員工工資和福利好,就成了。
比如國企一個月發給員工6000塊錢,福利沒事還發點,拿個8000塊錢。那你事業單位有編制,但是工資就2000塊錢,單位非營利性單位,沒啥閑錢,拿到手工資平均2200。你去哪個單位?
所以說,最關鍵就看拿到手多少錢,其他都是假的。
四、個人感受
從表面上說,都一樣。
都很養尊處優,沒有奮斗的鬥志,而且潛規則很強,我指的是灰色的那不部分。
從性質上看,不一樣。
事業單位屬公務員類的職業,待遇福利不差,但是上升的高度以及發展前景的話,如果不是很有能力、家裡勢力不強,那麼上升的空間很小。國企的話,待遇還可以,但是久而久之,在那樣的工作環境下,你的韌性和鬥志都被消磨了。
Ⅸ 事業單位和國企的區別
國企是國家設立用來賺錢的公司,需要自負盈虧;事業單位是國家補貼的單位,政府撥款,為社會服務。
一、定義不同: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國企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
二、控制權不同:
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國有企業由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
三、性質不同:
1、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2、國企是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性質。所謂全民所有制企業,實質就是企業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而所謂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性質,就是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所具有的性質。因而,所謂國企的性質,實質就是生產資料屬於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所具有的性質。
四、特徵不同:
事業單位:
1、提供公共服務;
2、屬於非公共權力機構;
3、屬於知識密集型組織;
4、經費來源的國產化;
5、事業單位范圍的廣泛性。
國企:
1、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2、由多數人組成的組織體;
3、依法設立,法律確認其一定權利義務。
Ⅹ 國企和事業單位哪個好
對於我們來說,兩個都很好。比私企好多了!
離退休人員待遇調整組織實施
黨中央、國務院各部門和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其所屬在京事業單位增加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的工作,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負責協調,各部門(單位〉具體實施;各地區和中央各部門在京外單位(:少數部門除外〉,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領導下,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