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衛生事業管理
衛生事業管理是指對衛生事業進行規劃、組織、協調、監督和評估等管理工作。它是指衛生行政部門和醫院、衛生機構等組織在衛生領域中的管理活動。衛生事業管理的目的是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提升衛生服務水平,促進衛生事業的持續發展。
衛生事業管理的工作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4. 衛生監督和衛生事件應急管理,包括對衛生行業的監督和檢查、對突發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等。
衛生事業管理是一個重要的公共管理領域,需要具備一定的管理經驗和衛生行業的專業知識。衛生事業管理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協調溝通能力、決策能力和衛生行業的專業知識,以便更瞎行升好地開展衛生事業管理工磨老作。
② 大學生如何為國家衛生健康事業
70年來,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改善,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歲,嬰兒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孕產婦死亡率由1500/10萬下降到18.3/10萬,主要健康指標優於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用比較少的投入解決了全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看病就醫問題,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
經過70年不懈的努力,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是有幾個方面:
一、醫療衛生網路不斷健全,服務的可及性顯著提高
我國建立了覆蓋城市(省、市、縣)、農村(縣、鄉、村)的醫療預防保健三級網,使全體人民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健成為可能。社會辦醫速度也正在加快發展,2018年,民營醫院床位佔全國總床位超過26%。全國的醫療衛生機構的總數超過99萬個,床位達到840萬張。衛生健康系統人員總數達到了1231萬人,每千人口醫生數達到了2.59人,每千人口的護士數達到了2.94人,超過了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二、衛生投入不斷提高,群眾看病就醫的負擔逐漸減輕
2018年,我國衛生總費用佔GDP比重達到6.6%。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和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准不斷提高,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本著低水平、廣覆蓋、可持續的原則,覆蓋人口達到了13億多,參保率穩定在95%。我們用比較短的時間,建立了世界上最大基本醫療保障網。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下降到28.6%,進入了一個本世紀最低的水平。
三、堅持預防為主,主要疾病得到遏制
我國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使城鄉衛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我國實行計劃免疫制度,使疫苗可預防的傳染病降低到了一個非常低的水平,我國注意控制重大疾病,使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乙肝這些重大疾病得到了控制,職業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我國具有一支完整的衛生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隊伍和體系,成功地處置了非典、H7N9等重大突發疫情。
四、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我國在一些醫學的關鍵技術領域里有一些新的突破,產生了一批國際領先成果,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方法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在擴大醫療服務供給,改進醫療服務質量,加大醫德醫風建設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2018年,全國門急診總量超過83億人次,出院量超過2.5億人次,全力開展了健康扶貧,保障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貧困人口等重點人群的健康,不斷提高衛生健康服務的公平性。
五、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推進傳承創新
加強中醫人才培養,評選表彰國醫大師,推進中醫的適宜技術,推動中醫葯在海外發展。
第六,拓展衛生國際交流,參與全球健康治理。
我國累計向71個國家派遣醫療隊隊員2.6萬人次,診療患者2.8億人次,我國加強同國際組織的合作,支持西非抗擊埃博拉出血熱疫情,與國際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簽訂並實施了160多個健康領域的合作協議。
③ 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意義
醫療衛生事業是重大的民生事業,是一項事關百姓身心健康的民生工程。前不久國家最新政策提出細化醫改「路線圖」中指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堅持預防為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同時,國家衛健委首次提出構建「健康促進政策體系」,且將其置於服務供給體系之前。在此背景慶扒下,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立足點之一,做好慢性病防控事業嘩差悔的意義尤為重大。 那麼,在國家大政方針的指引之下,全社亂正會應當如何做出行動,推動以糖尿病為代表的慢病發病率、過早死亡率顯著下降,逐漸改善公眾的健康水平?如何基於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現狀,以及一億多糖尿病患者的現實需求,建立高效穩定、長期發展的慢病全病程防治體系? 政策賦能慢病防治 加快推進「供給側」改革 人民幸福,健康為「要」。國家政策始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也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過程中的關鍵,慢病管理行業正在迎來諸多政策紅利的支撐。
④ 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醫療衛生事業如何走出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發展,在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下,醫療衛生事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嚴峻的危機和挑戰。由於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滯後,形成了「群眾看病喊貴,醫院在改革中叫窮」的怪圈,醫療衛生行業不正之風屢禁不絕。為從根本上改變醫療衛生事業面臨的困境,必須從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入手,創造一個良好的客觀環境,使其能夠與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並著重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黨和政府應把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廣泛論證和深入探討,從有利於國家經濟增長,有利於為廣大人民群眾健康服務,有利於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角度,制定出科學、合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又符合自身特點的運行機制。這是當前醫療衛生事業需要解決的根本性問題。
二、引進多種形式,組建醫療。有關部門要從加強區域衛生發展規劃入手,針對目前存在的城市醫療網點過多和布局不合理的現象,從生產力重新排列組合的角度,鼓勵和支持通過引進兼並、破產、聯合、股份等形式,打破隸屬、行業和區域界限,組建醫療,以利於盤活存量資產,最大限度地發揮衛生資源和龍頭醫院的優勢。鼓勵公平、合理、有序的競爭,醫院內部通過調整結構、優化組合,引入競爭機制,推行優勝劣汰、下崗分流、減員增效,按照市場規律和價值規律的要求,實行成本核算,大幅度提高技術勞動的含金量,使其成為醫院經濟的主體。通過轉換經營機制,提高醫院對市場的自我適應能力,推動醫院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三、打破傳統的醫院模式,將葯品經營和大型醫療診斷設備從現行醫院經濟格局中徹底分割出來,使醫院能夠集中力量,重點圍繞進一步提高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擴展醫療服務領域、減少患者醫療費用開展競爭,推動醫院在科學化、現代化管理進程中,大力進行科技開發、加快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
四、從醫院分離出來的葯品經營,其基本框架仍依附於醫院,各種關系隸屬於葯品公司,由於減少了中間環節,可以降低葯品成本,防止假葯流入市場,並有利於使其各項工作圍繞為醫院服務、為患者服務,有利於物價、工商、稅務、技術、醫葯等部門的管理和監督。
五、從醫院分離出來的大型醫院診斷設備,統一組建相對集中的區域性醫療診斷中心,該中心實行經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推動其重點圍繞提高醫療診斷技術和服務質量,按照市場運行的規律,做好市場的預測和調查,根據市場實際需求,科學配置資源,防止各種不良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