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中國與美國的新聞業
說實話中國的新聞業在目前的階段是處於世界中等水平的。 因為現在中國的記者和新聞工作者有很多資金去采訪。 但是照美國來說還有一段距離。 中國的新聞大部分是圍繞經濟增長和一些主要問題, 而美國的新聞是報老百姓想知道的東西。 中國的政策是報喜不報憂,這也大大限制了中國新聞業的市場前景和中國新聞的市場。 為什麼美國的傳媒和經濟事業那麼發達呢, 是因為美國人比中國人更擁有人權。 他們甚至可以傳總統的緋聞。 這點是中國傳媒作不到的。
說道美國一些台為什麼會吸引那麼多觀眾,那時因為他們有好的和有趣的廣告, 而且么過大部分電台都是民辦的, 所以他們各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還有美國幾家大公司的經濟實力十分強大。
美國電台的競爭據我了解並不是那麼厲害,應為大部分民眾都會看那幾個新聞龍頭電台的新聞。 NBC FOX 等等。 但是要想要有個好的收市率的話, 你必須要掌握第一手咨詢和線索,和新穎的內容。
我覺得在中國要做個好的新聞記者或播音主持,你必須要掌握你的消息通道,和廣大的人麥。 還有如果你要成為一名真正出名的名記者, 我建議你報一報別人不敢報道的事情,但是我建議你不要那麼去做,畢竟搶打出頭鳥,別到最後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好了這些都是我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的忙。
2. 以美國為例,資本主義國家新聞媒介與政府政治的關系
淺析新聞事業與政治的關系
對於新聞與政治的關系,一直以來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看法,主要表現為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把新聞同政治等同起來,認為新聞就是政治,新聞工作就是政治工作。另一種是主張淡化甚至擺脫新聞同政治的關系。有的認為,要把黨性、喉舌等政治性概念從新聞學的核心內容中排除出去,新聞學才能成為真正的科學。有的不加分析地、籠統地主張新聞不代表政治權利說話。新聞與政治的關系問題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首先讓我們以報紙為例,從新聞事業的發展史中看看新聞事業對於世界政治的影響。
在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報紙的作用顯得更為重要。資產階級思想家首先舉起出版自由的旗幟,宣傳民主思想,論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在許多國家報刊自由度的大小成為政權是否民主的標尺之一,報紙成了人民自由權利的維護者。在美國獨立戰爭、日本明治維新以及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風暴中,資產階級革命派利用報刊作為喉舌,掀起反封建宣傳運動,傳播資產階級革命消息,教育人民運用自由,反抗壓迫,反抗侵略,形成革命浪潮的輿論中心,同時揭露革命陣營中的右派,促進革命的持續進行。在1776-1783年,北美獨立戰爭中,北美報刊在戰爭的醞釀、准備和進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塞謬爾·亞當斯等幾位卓越的革命宣傳家和報刊活動家充分利用報刊進行宣傳和鼓動,鼓舞了戰爭中民眾的精神力量,對革命勝利產生了積極影響。在日本明治維新中許多激進報刊擺脫幕府控制,站在明治政府的立場上,支持官方政見並大量刊登有關維新變革的措施和介紹歐美科技文化方面的消息。促進了明治新政府在與幕府殘余勢力斗爭中的勝利。無法想像如果沒有報刊,世界資產階級革命將如何進行,可見整個資產階級革命都是在報紙的推動下完成的。
資產階級革命後,隨著議會民主和多黨政治體制的確立,新聞出版成了黨派間爭權奪利的工具,不同黨派紛紛創辦或控制報刊作為政治斗爭工具,宣傳政見,爭取輿論,甚至黨同伐異,激烈論戰,政黨報紙實質上不過是宣傳工具。但也有例外,如英國的《泰晤士報》一邊接受政府津貼,一邊直言不諱地抨擊國王和大臣們。本著為人民負責的原則,它在倡導輿論,反映人民心聲上貢獻突出。另外,在美國政黨報紙的第二時期,傑斐遜所堅持的新聞自由政策對世界各國的民主政體的影響是巨大的。
在政黨報紙後期,政治上標榜獨立,經濟上自主經營,讀者對象為平民大眾的廉價報紙出現。這一時期的報紙雖然沒有在政治斗爭時期對世界政治的影響那麼廣泛,但隨著新聞理論的不斷發展,它在反映民聲、引導輿論、啟迪民智、鼓吹社會改革、聲張正義、促進信息溝通和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上的作用是積極的。
二、新聞事業受所在國家社會制度的制約並為其服務
要明確新聞事業與政治的關系首先要明確什麼是政治,引用列寧的著名論斷,「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斗爭」。政治的核心是奪取、維護和使用國家權力,為某種經濟制度、社會制度服務,為某個階級的利益服務。資產階級的政治,是要建立和鞏固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維護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剝削和統治,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文化。無產階級的政治,是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更本利益的集中表現。在奪取政權以前,無產階級政治的主要內容是階級斗爭,推翻地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民政權。在奪取了政權,基本完成了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以後,無產階級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同時加強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無產階級專政,鞏固社會主義制度。
從新聞事業的角度看,新聞事業是經濟基礎通過新聞手段的反應,屬於意識形態、上層建築范疇。而如上所述,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實現經濟目的的重要手段,是上層建築中的主導部分,因此對新聞事業具有重大影響。不同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產生不同的新聞事業。不同的新聞事業受制於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的形式,以及為其服務的方法也就不同。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聞事業是資本主義經濟,即以私有制為基礎、無政府狀態和集團競爭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通過新聞手段的反映。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以及資產階級多個政黨、通過競選輪流執政的議會政治制度,決定了資本主義新聞事業的理論、體制和活動方式。資本主義新聞的自由主義理論和實踐,同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階段相適應。隨著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發展到壟斷階段,新聞的「社會責任論」應運而生。
資產階級一般掩蓋新聞事業的政治性、階級性、黨派性,標榜獨立與政黨、政府之外,自由行事。二次世界大戰後,無論自由主義理論還是社會責任論,都承認報刊的任務裡面有:提供關於公共事務的消息、討論和辯論,為政治制度服務;主要通過廣告的媒介,溝通商品和服務的買賣雙方,為經濟制度服務。報刊的社會責任理論認為,為了社會的利益,政府可以干涉和控制新聞活動。
http://www.zijin.net/blog/user1/4119/archives/2006/12158.shtml
也可參考曹小為的論文:<中西媒體與政府的關系簡述>
曹小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研究生 武漢 430074)
http://www.cnhubei.com/200503/ca738729.htm
3. 美國的新聞觀念是什麼
美國的新聞觀念主要是新聞客觀性,一種規范化的理想、一套新聞采寫編的工作標尺。這 些目標包括新聞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以及記者的超然與中立態度。第二,從認識論的 角度出發,新聞客觀性是一套對知識和現實世界的假定。這些假定是:事實與價值之間、觀 察者與被觀察對象之間的相互隔離是可能的,「反映世界」或「全真地捕獲世界」也是有可能 的。第三,從形式主義的角度出發,新聞客觀性是一套采寫新聞的實踐和「統一的技術標准」。
4. 美國新聞傳播業的特點
新聞的特點是:新,快,准
現在比較權威的主流的新聞定義是陸定一提出的
即新聞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
理解這一定義我們要注意以下三點:
1.新聞必須是新近發生和新近發現的事實。
「新近發生」是個很容易理解的話語,新聞的「新」主要就體現在這里。
我們又把新近發生區分為「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兩種情況,套用英語的時態來解說,「已經發生」是過去時態,「正在發生」是現在進行時態。前者是已經結束了的事件,後者是正在發展變動尚未出現結局的事件。當下的新聞由於傳輸設備的現代化,報道速度越來越快,正在發生的事件尚未出現結局就已經被報道出來。對一個事件連續追蹤報道,甚至乾脆進行實況轉播,讓報道和事件的發生發展同時進行,已經是新聞界常常採用的手段。據此,我們在定義中補充了「正在發生」的話語。
還有必要解釋一下「早已發生卻是新近發現的」這一話語。現代新聞報道的對象未必都是新近發生的事件。有些早已發生的事件,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在當時不為人們所知,雖已時過境遷,但一旦發現它的時候,它仍然有很強的報道價值,這樣的事件仍然可以被作為新聞報道出來。例如二戰期間日本海軍總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機被美軍擊落,一些詳情細節直到80年代才被報刊披露。2000年美國總統競選,副總統戈爾正努力角逐民主黨總統提名時,美國報刊突然披露「戈爾年輕時嗜大麻」,把幾十年前的往事也抖摟出來了。1970年中國雲南發生強烈地震,當時為了粉飾太平,只報喜不報憂,2000年初還有報紙載文報道其詳情。這些事件差不多算是「舊聞」了,但由於是剛剛發現的,仍能給人以新鮮感,所以新聞報道也少不了這樣的類型。
2.新聞所報道的事實必須是有價值的。
並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值得報道,我們強調新聞報道的事件必須是有價值的。所謂有價值,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認識。
一是有教育作用。就像美國《現代新聞報道》的作者華連所說的那樣「教誨」「鼓舞」讀者,也就是對讀者的思想、道德、人生觀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二是有認識作用。可以使讀者獲得有關社會、人生、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
三是有怡情作用。這里所說的怡情,不包括低級趣味在內。那些對影視明星的私情家事不厭其煩地加以報道的所謂新聞,實在是把肉麻當有趣。我們所說的「情」,是指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情趣。
3.新聞必須是對事件的「報道」。
新聞是報道事件的,但事件本身並不就是新聞。一件有價值的事件,還必須通過「報道」才能成為新聞。
報道,指記者或其他新聞工作者、愛好者對有價值的事件進行採集、處理之後,再通過相應的新聞傳播途徑公之於世的手段和過程。
5. 美國新聞史的主要內容
本書是關於美國新聞事業發展的專著。作者是父子關系,曾分別任合眾國際社分社社長和記者,後分別任明尼蘇達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新聞學教授。本書原名《報業與美國——大眾傳播分析史》。該書1954年初版時,獲得美國全國職業新聞工作者協會頒發的研究獎,後多次修訂再版。
該書在中國曾經被多次翻譯出版,1978年新華出版社首先將該書第七版引進中國,並於2001年推出第八版,譯者為蘇金虎。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將出版該書第九版的中譯本,譯者為展江。該書第七版中譯本改名為《美國新聞史——報業與政治、經濟和社會潮流的關系》。
從美國新聞事業發源於歐洲及它的第一張報紙誕生寫起,直到1978年為止,囊括美國各個歷史時期,內容涉及報紙,雜志、廣告、通訊社、廣播、電子媒介,新聞教育和新聞研究等大眾傳播媒介各個領域,重點論述了新聞事業的傳統的發展與美國人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潮流的關系,廣泛考察了報紙,無線電、電視等現代大眾傳播媒介在日益復雜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本書追根溯源,對美國新聞史重大的歷史事件和問題做了概述,也對著名的記者,評論員和廣播員做了傳略式介紹。本書材料豐富,有助於了解美國新聞事業的歷史和現狀。
作者在書中介紹了美國新聞事業的興起、發展以及在不同歷史時期所起的作用。作者認為,報業在美國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例如,在美國獨立運動中,報業就「在為革命准備輿論,並在獨立戰爭中保持高昂鬥志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美國革命者手中最強有力的武器」。對於新聞自由,作者也有獨特的說法,認為新聞工作者「代表各自的階級和集團」,因此,「言論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自己這一方面的自由」。
6. 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新聞傳播發揮了什麼作用
美國獨立戰爭是美國歷史上乃至世界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一場戰爭,特別是通過這場戰爭表達出的思想影響至今。在這場革命中,美國新聞傳播事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戰爭中,新聞報人充分利用媒體,發表了一篇篇慷慨激昂的文字以激發當地人民獨立意識的覺醒和取得獨立戰爭勝利的鬥志。在戰後,它所引發的對言論出版自由的討論使人們對於自身的權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並且以法律形式確認了新聞自由在美國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基礎。事實上,美國在法律上對新聞自由的確立為世界其他國家制定保障公民出版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法律也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參考依據。